书城教材教辅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6874100000023

第23章 师资个性化:德艺双馨,整体强盛(1)

学校发展,教师为基。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教育发展关注的重要命题,当然不同时期关注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触角会有所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多元化、内涵式竞争格局的日益深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教师在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日益凸现出来。在一个组织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师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近似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提醒学校管理者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教师身上,当我们把教师的整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时候,我们自然能够向学生和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也才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组织的真正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学校赢得比较优势、凸现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核心发展力。在个性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将打造一支“德艺双馨,整体强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提升包括师德师风、教育科研行为、团队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

一、深化师德群体创优

教书育人,师德为先,师德师风更多属于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东西。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态度决定一切。镇海中学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教育教学资源等等办学条件与同类学校相比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学校组织特别是教师队伍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行为态度、团队意识就是一种战斗力、一种核心发展力、一种比较优势。也因为此,这些年来,课题组在实施品质教育过程中做得更多的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更硬的是“精神文明”,关注更多的是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

(一)价值观引领

价值观决定了教育行为的强度、高度、持久性和品位,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时首先注重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观念,坚定他们的教育信念和价值判断,提高他们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度,不断增强他们的教育自觉。这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价值追求等的制定、宣传和内化来实现,如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明确提出了以“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为核心价值的品质教育办学思想体系,制定了“具备高度核心发展力、鲜明特色、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全国名校”的组织愿景,提出了“校长的价值体现在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成长”的行动口号,倡导“充实+快乐+意义”的镇中教师幸福观,等等。在这些价值观的引领下,学校教师普遍增强了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当下工作和长远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标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宝贵的教育自觉。

(二)制度规范

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制度约束和管理规范。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了切合镇海中学办学水平和发展目标要求的教育教学常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值周制度、学习制度、办公制度、请假制度等相应的系列化规章制度,还汇编了集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机制改革条例等为一体的《镇中管理新编》,教师人手一册,使大家有章可循,各司其职,更好地规范了教师的各种行为,增强了教师的服务意识,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管理上,我们把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全体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作为选择、聘用、任用、奖励、辞退教师的首要条件,把师德师风问题当作长远的战略任务来抓,当作评估学校阶段行为的基本点来抓,当作检验自身和考察每一位教师、干部的重要指标来对待,并且采用深入实际、听课、党政工团活动、学生座谈、家长联系、听取社会意见等方式,及时了解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不失时机地反馈到实际工作中去,妥善加以总结、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整体的师德师风水准。

(三)文化熏陶

镇海中学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校园内有吴公纪碑亭、泮池等多处海防历史遗迹,有林则徐、柔石、朱枫等多位历史精英的鲜活的历史遗踪,还有“惩忿窒欲”摩崖石刻,寓意政治清明、前景宽阔和灿烂的“光风霁月”亭等深厚人文积淀。学校有意识地开发这些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人文价值和教育意义,整理成文字材料,使其成为提升教师精神境界、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的良好载体。2003年,学校发起了为时近一年的“镇中精神大讨论”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凝练了“敬业奉献,博雅沉静,创新卓越,和谐自主,开放合作”的镇中精神。2010年,我们又开展了历时近半年的“镇海中学教师形象语”征集活动,共收到教职工撰写的形象语40余条,最后确定“梓材荫泽·止于至善”为镇中教师形象语。

镇中精神和教师形象语的确立进一步丰富、深化、提升了全体镇中人特别是镇中教师的价值取向、内隐规矩和集体无意识,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强劲动力。

(四)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是心理学上模仿学习理论的运用,也就是以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事迹和风范去影响、感染、激发广大教师求真求善求美的心向和行动。在镇海中学百年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德艺双馨教师,他们的优秀事迹和高德风范被一代代广为传颂,成为学校文化的优秀内核。

因此,继承学校优秀的师德师风传统,推广他们感人的事迹,宣传、学习他们崇高的为师之道,就成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天然优势与有效途径。我们充分挖掘整理创始人盛炳纬先生、备受师生爱戴的李价民校长、自学成才的浙江省第一批特级教师胡明德老师、全国优秀教师许克用老师等先辈或离退休老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风范,编写了《硕德清芬》等教师学习材料,开展了“许克用老师对我的影响”网络讨论会等。我们还大力宣传现职的黄国龙、姚宏敏、王青玲、张宇红等师德楷模、优秀教师、德艺双馨教师的优秀事迹,请他们现身说法,并在师徒结对活动中突出师德师风的“传、帮、带”。同时,我们还通过观看电影、录像、举行报告会、组织专题学习等形式学习于漪等全国教书育人先进楷模以及宁波市“关工之星”金时荣等模范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师风并努力践行。

(五)活动深化

活动深化是指通过开展一系列常态化或主题性的活动为教师学习、践行师德师风创设良好的平台、载体。我们每周三都有一次常规的师德师风学习交流活动,或全校大会、或教研组学习,交流经验,寻找不足,树立新标。每年暑期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结合学校实际举行为期一个礼拜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定期开展“镇海中学先进教育工作者”、“镇海中学优秀园丁”、“镇海中学科研兴教先进教研组、先进个人”等“扬先进、树标杆、促共进”的评比,举行了“21世纪我怎样当镇海中学教师”、“我为镇中教育献一计”、“为爱守望、幸福花开”、“《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征文”等主题论坛、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针对党员教师比重大的优势,我们结合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形象示范工程、民心实事工程、德育艺术工程、最优发展工程、人才高地工程、基础网络工程,以“五带头”(带头开展教育创新、带头履行信用承诺、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访问学生家庭、带头帮助困难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党员教师进学生家庭”、党员教师“带一(一个青年教师)帮二(二个困难学生)”、“诚信立身、信誉立教”等系列活动,切实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模范作用。通过这些着眼创新、注重实效的活动,学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方向,增强了创新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树立了崭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实施素质教育和模范履行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能力。

【案例5-1】镇海中学优良师德师风的四种意识、三种行为

镇海中学是宁波市首批师德群体创优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多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师德楷模,一名教师获评感动甬城学子十大教师,可以说,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具有良好的口碑,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普遍好评。我们学校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可以概括为四种意识及三大行为。

一、四种意识

1.爱与责任意识

爱与责任是教师的天职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镇中教师的爱是一种大爱,是对国家、社会、学校的热爱,是对教育事业和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挚爱,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科学严格而又无微不至的关爱。因为爱,所以才有担当,我们有对努力担当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历史使命感,有对尽力满足学生成长、家长期盼和社会需要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也因为爱,我们才懂得放弃一些名利、安逸、休息的时间、对家庭的照顾等,才能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各种纷繁芜杂的欲望、诱惑保持清醒认识和自觉抵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职业境界。

2.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指学校教师基于爱与责任基础上的全心全意服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工作观。镇中教师的服务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原有基础,尊重学生的需要、动机、个性等种种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尊重并坚信学生的能力、品质、潜质及光明的前途;三是与学生民主、平等、和谐地相处,使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宽容、理解、友爱等人性素质,建立起开放的、富有人情味的师生关系;四是勇于承担责任,甘于无私奉献;五是树立大服务观,不仅要服务好学生,而且要尽力为家长、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3.品质意识

品质意识是学校教师对自身素质水平和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的一种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反映。学校教师对学校办学层次、家长社会的期望、自身工作要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所以普遍树立了以品质之师成就品质之生、铸就品质之校的信念。我们自觉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校园生活的品质,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水平差异发展。

4.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是镇中教师学校大局观、整体育人观、协同工作观的反映。学校大局观是指镇中人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归属感、荣誉感,当教师的利益与学校、学生利益发生矛盾时,能首先服从于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整体育人观是指我们能认识到学生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所有教师、所有学科、所有学校资源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能自觉地科学协调自己学科、自身岗位在这育人系统中的量与质;协同工作观指镇中教师能够互敬互爱互助少内耗,能够互相支援、互补长短、协作攻关、同甘共苦,注重整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二、三大行为

1.敬业

镇中教师把“敬业奉献”当成自己的天职,视工作为事业,执事敬,并至真至诚。多年来,我们一直践行“以校为家”、“全身心服务学生”、“学生在,老师在”、“不搞有偿家教、谋第二职业”,这些行为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达成最有效的无障碍的交流、沟通,学生的困难、困惑总能从教师那里得到最及时的帮助,体现了一种高贵、纯粹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也时时感染、熏陶着所有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职业观和态度。

2.乐业

镇中教师信仰“选择了一种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命方式”,我们能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对教育、对学校、对自身工作充满认同、真诚和热情,能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能“心甘情愿当人梯,鞠躬尽瘁育英才”,能“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淡泊名利,博雅沉静,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着、快乐着”,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真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3.精业

镇中教师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思维活跃,讲求效率,致力于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我们不故步自封,勇于超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努力做同类中的最好;我们致力于专业发展,致力于做名师、做大师、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