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名人名言
败莫败于多私。
——黄石公
缺乏自信心,是失败的最大原因。
——鲍威
在你停止尝试的当儿,那就是你完全失败的时候。
——斯坦斯佛
处在现今这个时代,如果说“做不到”,你将经常站在失败的一边。
——布朗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富兰克林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起来。
——张海迪
让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医生的经历吧!
每一天他总会在他的临床门诊中,看见几位忧心忡忡的父母,为了孩子在学校中的不平等待遇而烦恼不已。他们担心老师的“大小眼”会让孩子的信心全失;他们害怕老师对孩子的指责会使孩子退退缩缩;他们恐惧老师的“另眼相看”会令孩子霸气十足,仿佛老师成了左右孩子的惟一魔棒。
果真是这样的吗?
其实,没有小孩足以幸运得一生都在温室中生活,在人的世界中总会有风有浪,你不能永远扮演孩子的避风港,提供他一切免于伤害的保护。那么作为父母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你可以是一位提供挑战的人,也可以是帮助孩子面对挑战时的智囊团,或者做孩子接受挑战时的休息站。
不必担忧孩子会因为一次挫败,就永世不得翻身。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我帮助系统”,这样的系统会在处理挫折的过程中,接纳各式各样处理不同危机的“方法”。
这才正是挫折赋予孩子的未来本钱,它可以让孩子逐渐而从容地应付复杂的狂风巨浪。
即使哪一次他失败了,也懂得爬起来再战,甚至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再接再励,什么时候可以另起炉灶。
这样的智慧,才是孩子真正应该拥有的。
托马斯·爱迪生为找一根灯丝失败过1000次,乔纳斯·索尔克为了找到脊髓灰质炎疫苗,98%的时间都花在不成功的实验上。20世纪初,保尔·埃尔利西把自己发现的药物梅毒命名为606号,意味着前605次试验都失败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我们却很少给孩子们讲,失败给人们带来的感觉非常复杂,包括焦虑、悲哀等等,但孩子必须学会忍受这些情感,这样才能成功。
生活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为什么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人能兴旺发达,而另外一些人却不能成功呢?试图解释亚伯拉罕·林肯、海伦·凯勒、马业·安热,或西泽·查维斯的成功之道是一个长期的难题。所有这些人都是在克服了童年的贫困或深重的创伤之后成名的。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面对挫折和苦难有着较强的心事承受能力。
挫折,简言之就是遇到困难,或者失败。挫折就是这种困难或者失败在心理的感受。当然这种感觉是不好过的因为它使受挫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行难以得到满足。然而对不同的人而言,确切地说是对意志品质不同的人来说,挫折的意义却是极不相同的。
从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砥意志。顺境当然可出人才,逆境也可出人才,而且逆境中经过挫折的千锤百炼成长出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力和更强的竞争力
科学点击
战胜生活中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在童年时开始树立和发展的。父母应当培养孩子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把经历挫折作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建议
孩子秘须能够接受失败,否则无法养成持之以恒的性格。这里因为:
1.他们既有失败的教训又是成功的经验,更趋成熟;
2.他们把挫折看成是一种财富,深谙只有失败才可能有成功,成功是建立在“失败财富”基础之上的,因此更具“笑对挫折”、“迎难而上”的风范;
3.“天生我才胜挫折”,不管是生物义意上而言的“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还是“奋斗为成功之父”、“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古老箴言,在人类身上都体现出意志的努力。
磨炼孩子坚强的生存意志
名人名言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
若你能举出一个彻底满足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他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爱迪生
灰心生失败,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败。
——培根
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拿破仑
多数人的失败,往往都不是因为他们无能,而是因为他们心意不专。
——吉鲁德
孩子要想成功,必须要学会接受失败,感觉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失败和痛苦感是构成最终成功和喜悦的最基本元素。
——[美]拉丁·塞利格曼
一次车祸使美国女孩萨拉失去了一条腿。那年她刚刚11岁从医院回来后,她用拐棍帮助行走。萨拉在医院理疗科学习了很长时间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借助于拐棍行走。医生还特意嘱咐让妈妈鼓励萨拉自己照顾自己,不要为她做过多的事。而妈妈却为女儿而伤心,她总想替女儿干点事来安慰自己。从感情上弥补对女儿的不足。她把能干的事,全替女儿干了。帮她换衣服、洗澡、洗衣服,帮她把饭送到房间里,有时还帮她梳头。妈妈干得越多,萨拉就干得越少,萨拉干的越少,就越对自己没有信心。慢慢地她只知呆在自己房间里,什么都无心干。就这样萨拉从一个总是笑嘻嘻、勇气十足、自己料理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常常发脾气、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身有残疾的孩子,而真正能使他们活得充实、自信的家庭并不多,成功地救助自己的残疾孩子是每个真诚的父母的美好愿望,而实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学点击
父母不能用怜悯来挫伤孩子们的勇气和毅力。正确的态度是关切、帮助而不包办,用鼓励来代替不必要的服务。
建议
1.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父母或其他成人自然会生起怜悯乏心,但是我们应当克制这种怜悯,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为自己的处境担忧。
2.孩子们或人类本性上是有足够毅力和勇气与困难搏斗的,他们要用奋斗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果父母或旁人一再怜悯或过多帮助孩子,孩子往往会丧失信心,停止努力,这对身体恢复不利。
3.孩子们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能幸福健康地生活,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拥有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决心,会比在父母怜悯、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幸福得多。
4.生病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的照顾,在情感上,孩子也需要我们理解他们的痛苦。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怜悯他们。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病痛要由别人来承担,而自已不应承受任何痛苦,克服困难的责任是父母的或其他什么人的。
5.父母应该明白: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全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才是真正治愈孩子不幸与疾病的良方。
必要的训斥是一种激发
名人名言
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那知更大的失败常是由小过导引而来的。
——雪莱
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着不做了。
——莎士比亚
那些即使遇到了机会,还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败。
——叔本华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受的打击,或别人不正确的评判和处罚过于敏感;因而丧志,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努力。那才是最失败的事。
——佚名
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该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碓。
——苏格拉底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约翰·洛克
例一
1882年8月26日,詹姆斯·弗兰克出生于德国汉堡,父亲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金融家。詹姆斯18岁进入汉堡威廉大学预科学习,1901年至1902年到海德堡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他思维敏捷,聪慧过人,当老师刚把方程式列在黑板上的时候,他通过心算就能迅速地做出答案。然而,他读书很不用心,成绩平平,在班上得不到老师的喜爱。有一次,有位老师斥责他说:“像你这样不肯念书的学生,将来要有出息才怪呢!”这句话刺伤了弗兰克的自尊心,一气之下,他退出了这所学校转到柏林大学。从此以后,他虚心求教,发奋用功。在该校任教的老师爱因斯坦、帕兰克·鲁宾斯、埃米尔和沃伯格等著名教授都给予了他宝贵的指导,他在物理学方面进步迅速,同时还经常参加这些科学家的学术讨论会,从中受到非常大的教益,为他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奠定了基础。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那是暑假结束前的一天下午,巴克拉像往常一样,正高高兴兴地往工厂实验室走去。他刚跨进实验室的大门,就见迎面走来一个衣着华贵、派头十足、年龄跟他差不多的少年。这人劈头问道:
“你是干什么的?谁让你到这儿来的?……”
年轻气盛的巴克拉见到此人用这种傲慢的语气向他发问,当即顶了回去:
“谁让你来的?”
巴克拉这句话还没说完,“啪”的一声,那人就冲他脸上打了一记耳光。他肚子里的火“腾”地一下冒上来了,一步冲上前,抓住对方的衣领,要和他评理。这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闻声赶来,这些人虽然平时对巴克拉还算不错,但这时却全然换了一副面孔。他们非但不主持公道,反而埋怨了他一番。巴克拉被气得嘴唇发紫,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侮辱巴克拉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亚特拉斯化学原料厂老板的孙子。人世间趋炎附势者从来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事后,一些人居然还要巴克拉的父亲向工厂的小主人赔礼道歉。受了这场令人难忍的侮辱,小巴克拉气得害了一场大病,卧床好几天。病愈后,他决心以自己的成就来洗刷这一奇耻大辱。从此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个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查理·G·巴克拉(1877—1944),英国人。
197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点击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反对采用不正当的方法,特别是训斥。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孩子是一门心理学,应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一种很特殊的孩子,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下,还真得需要给予训斥,而且是狠狠的训斥。
建议
训斥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痛斥他们的是他们敬重或爱慕的人。当“浪子”当惯了,对别人的轻蔑和指责已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但他们敬重或爱慕的人对他们的痛斥,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力,能够促使他们惊醒。
2.他们都是有血性、有志气的孩子,即要强的孩子,对他们的痛斥能够产生激发作用;如果不是这样的孩子,就不要给予痛斥,否则会将事情弄得更糟。
3.痛斥是“恶法”,所谓“恶人”还须“恶法”治。但“恶法”万不可常用,否则会产生恶果。
4.在另一种情形下,即一个人遭到重大不幸时,如果他是一位强者,也会对他产生强烈的激发作用,使他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转变。
5.激发是一种很特殊的教育方式,我们勉力将它总结出来,希望家长们慎思、慎取、慎用。
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充气、充足气
名人名言
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于机会不好。我不相信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自己去创造机会。
——萧伯纳
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疑惑他们对于企图做的事情的能力。
——斯谷脱
每一次的失败,是走上成功的一阶。
——陶顿
失败是一座学府,在其中真理常变得强烈。
——卑拆
失败是一种教训,它是情况好转的第一步。
——菲力普斯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俾斯麦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劳·诺贝蒂
1915年7月28日,查尔斯·汤斯出生在美国卡罗来约州的格林雏尔。他的父亲亨利·K·汤斯是一位优秀的律师,又是一位很会教育孩子的好家长。
一次,小汤斯英语考试得了个C,磨磨蹭蹭地回到家。父亲拿着游泳衣已经等得有些着急了,因为他每天都要带小汤斯去河里游泳。
“爸爸,今天我不去了。”小汤斯低声说。
“怎么了,儿子?”爸爸关切地问,他知道活泼的儿子一向不是这样的,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我,我的英语得了个C。”小汤斯垂着头,声音更低了,一双手还不停地绞着衣角。
“哦,原来是这样。来,孩子,让我看看你的试卷。”父亲温和地说。
小汤斯极不情愿地将试卷递给爸爸。父亲打开试卷,仔细地看了一遍说:“汤斯,要找出自己没考好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改进,争取下次考好。对于游泳,也如对待学习一样,要持之以恒。心情不好,要调整自己,怎么能因一时灰心就中断锻炼呢?记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什么事情也干不好的。”
小汤斯经父亲一开导,心中顿时信心倍增,高兴地说:“爸爸,我们去游泳。”
到了河边,小汤斯一个鱼跃跳进河里,一会儿蛙游,一会儿仰游,一会儿潜游……这是父亲为汤斯制定的每日必修课。
“汤斯,你游1000米已经2个月了,从今天开始,你要游2000米。”
“是,教练员爸爸。”小汤斯愉快地回答。
小汤斯轻松地游完了1000米。离他不远的父亲一边游,一边仔细地观察儿子。他知道儿子可以完成2000米,但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汤斯已经游完1500米了,现在的速度与游前1000米的速度相比明显慢了,双臂摆动得吃力了,双腿击水的浪花也小了。
“汤斯,前面的大树就是终点。”
汤斯咬紧牙关坚持着,他感到身上的力气已用尽了,每游一步都非常困难。但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到达终点。
“汤斯,加油,你一定能游到终点。”父亲在鼓励小汤斯。
父亲的鼓励使筋疲力尽的小汤斯重新振作起来,他又拼出力量向终点冲击,终于胜利地游完了2000米。
不只是在体育锻炼中,在生活、在学习上,父亲也时时鼓励汤斯,使他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向着成功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最终摘取了物理学的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点击
在教育孩子中,有一种方法最不好用而家长们却最常用,即训斥;有一种方法最好用而家长们最不常用,即鼓励。鼓励是为了保持和增强信心,而信心是成功的保证。运动员在比赛时,如果有信心,就能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创造好的成绩;如果没有信心,就发挥不好,遭到失败。
建议
1.在家庭教育里,父母不轻易指责、批评孩子而是经常对他们进行鼓励,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2.对孩子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方试,其表扬要掌握正确方法:
①是表扬不能过多,而要恰如其分。
②是表扬要实事求是,要掌握分寸。
③是表扬要注意场合和环境,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表扬和夸耀孩子。
④是不要给孩子做出物质奖励的规矩。
⑤是对孩子表扬和奖励要注意年龄和个性特点。
3.经验告诉我们,训斥是一种最笨的教育方式,因为越训斥孩子,孩子就越笨,并会形成恶怀循环。
磨炼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名人名言
错误与失败是前进所不可缺的训练课程。
——查宁
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叫“思考”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静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