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101

第101章 围炉砟子出灵州

围炉砟子出灵州,烟尽风前火自悠。

晓起室中殊不冷,烘烘暖气胜披裘。

这是清代(1736年)中卫知县黄恩锡的诗句,诗人生动地描述了260多年前,宁夏银南一带人们冬季用砟子取暖的情形。那时灵州(今灵武市)归中卫管辖,诗人不辞劳苦,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撰写了吟咏当地山河景色、风土人情、特产风味的诗作20首,题为《中卫竹枝词》。其中关于人们冬日利用煤炭取暖的诗就有3首。除写当地特产风物砟子外,还有写石炭和岚炭的。石炭火焰高,岚炭耐烧,但却“气触烟薰”,“晓起沿街飞黑沫”,烟味大,尘埃浓。早晨起来,把雪白的二毛裘皮大衣都染得黑不溜秋。煤烟像雾霭一样遮住了视线,煤灰像黑雪一样纷纷扬扬到处飘落,给人压抑之感。因此,比较理想的燃料是砟子炭,极少量的烟灰散去后火苗旺盛,室内暖烘烘的,胜过穿二毛皮衣。由此可见,在260多年前古人就已从实践中总结出了烧砟子炭的优点。

砟子炭,其状如砟片,故名砟子炭。它属于优质的不粘结煤,燃烧时冒出一股煤香味,当地人也叫它“香砟子”。小时候二叔常常用大木船到仁存渡码头去拉砟子炭,贩运到内蒙古。古诗云:“冰解河开欲暮春,船家生理趁兹晨。土窑磁器通宁夏,石炭连船泛水滨。”因蒙古族牧民的草库伦(草场)经常移动,取暖煮饭较困难。他们特别喜欢用砟子炭煮饭、取暖、煨火锅。二叔的船-N磴口码头,那些蒙古族牧民围上来就用皮毛、羊只对换,他们常常把砟子炭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贝货”。如农谚所说:“冬天的火亲,夏天的水亲。”

那时我家很穷,虽有二叔送来的砟子炭,但煨不起火锅,就用砟子炭煨洋芋、煨鸡蛋(用稀泥糊在蛋上面),挺好吃。其实,古人用砟子炭取暖始于唐代,据史书《开元天宝遗事》一书载:“西凉国(甘肃)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石,名之日‘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古时宁夏属甘肃管辖,“瑞炭”作为“贡炭”进入官廷,用于取暖和煨火锅,备受青睐。民间也有传说,相传唐代名将郭子仪率兵5万保护李亨(唐肃宗)在灵州登基时,曾派兵驻扎磁窑堡。时值仲秋,阴雨连绵,无处投宿,一阵冷风吹来,浑身直打哆嗦,兵丁个个饥寒难挡,便在山洞里燃柴煮饭。突然,一块支锅的黑石着了火,大家十分惊奇,连忙报告了郭将军。将军认为是“好兆,大唐江山有望”。后来,唐肃宗听郭子仪禀报这件喜事后,大悦,连连念道:“祥瑞之兆,天助我也!”当即将此炭命名为“瑞炭”。平叛战争结束后,肃宗回到了长安,把这种吉祥的石炭也带入了长安,作为“御炭”,灵州从此以后每年要给皇宫进贡此炭。

灵武砟子炭的开采,大约在明朝初年。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农历四月,朱元璋分封第十六个儿子朱旃为庆靖王。庆靖王朱旃在韦州即位后,因那里燃料奇缺,下令开采砟子炭,专供王府以及富贵人家使用。在《灵州志续》中记载:“磁窑山在州东六十里,为陶冶之所,出石炭。”说明明代就已有了炭窑。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曾用砟子炭取暖甚感优越,他在《北山杂记》一书中说:“北山煤可供熏炉,焚之无烟亦无气。易炽而难尽,灰白如雪。”砟子煤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跃然于纸。

据煤炭专家研究分析,灵武县出产的砟子炭属优质不粘结煤,具有低燃点,低粘度、低灰、低硫、低磷、高热量、高挥发、高机械强度、高化学活性,使用方便,污染小经济卫生等诸多优点,不仅可用来煮饭、烧炕、煨火锅、烤羊肉串,而且是野外工作人员、牧民造炊、取暖、加手炉的理想燃料。在工业上它是理想的气化用煤、动力用煤,是制造活性炭和载体活性炭的最好原料。50年代国家在灵武就兴建了现代化的磁窑堡煤矿。1985年8月正式成立了灵武矿务局,进一步扩大了砟子炭的生产与发展。如今砟子炭已誉满西北,销往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开发和利用砟子炭的确大有可为,或许能为发展宁夏煤炭业经济创出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