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搞民俗的,对那些乡音、乡情、乡韵十分偏爱。就拿乡间小镇上招徕生意的叫卖声来说,一声声叫卖就是一首首歌,充满浓浓的乡土味儿。那叫卖声可以说是小城的风景线,既是民风民俗的表露,又是商品交易的媒介。那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云集商贩的地方,叫卖声此起彼伏,忽高忽低,抑扬顿挫,各具特色,煞是悦耳。
叫卖声以卖吃喝的居多,卖糖的、卖豆腐的、卖豆芽菜的、卖凉粉的、卖西瓜的、卖粽糕的等等,卖者连呼带卖,常常手口不停。
记得50多年前,那些走街串巷卖吃喝的生意人,总是用响器“报君知”,通常有串板、铜锣、串铃、拨浪鼓、木梆等等。戏院和学校门前的卖糖者多为老人,提上竹筐和小凳,坐在那里吆喝着:“买糖来——皮糖、豆糖、灯粟糖,又甜又香芝麻糖!”小小竹筐货物俱全,还有山杏核儿、酸枣儿之类,有的还吹着悠扬动听的箫笛招徕孩儿,笛声一停,说一段顺口溜,惹得大家捧腹大笑:“糖果儿粘,满嘴涮,一涮涮了个不见面,爷爷吃上粘掉牙,奶奶吃上翻白眼。”正如古诗所描绘的那样:“庭阶个个乐含饴,放学归来逐队嬉。底事红鞋快左走,门前为有引孩蜜。”所卖之糖又叫饴糖、麦芽糖,按原料(糖稀)可配制成皮糖、刀沫糖、豆糖、面糖等等。有时把糖稀或蜂蜜缠绕在芨芨杆上出卖,很受孩子的欢迎。
用箫笛招徕顾客由来已久,唐代孔颖达说:“其时卖饴之人,吹箫以自表也。”宋代汤恢在《倦寻芳》一书中也有:“饧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清代诗人孔尚任咏道:“扫墓家家柳,吹饧处处箫。”到民国初年,卖糖小贩所吹芦叶喇叭,仍属古代饧箫遗风。
卖点心者,手拿小木梆,边敲边吆喝,古诗云:“乱如塞柝中宵击,静似木鱼朝课时。才是午牌人饱饭,一肩熟食又催饥。”卖油者敲着小铜锣,意为“厨房晓”。古籍《街头谋食歌谣》中云:“提壶小滴清香绕,蔬菜盘中未应少。肉食朱门正击肥,人来曾否厨房晓。”
过去宁夏城乡行商坐贾“吆喝为先,具分腔调,有高有低,有音有韵,犹如唱曲一般”。“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乘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也。已见赏其声韵之悦,不无化俗为雅的意趣。”
盛夏,西瓜刚上市,瓜贩在热闹的街口、码头,铺上干净的蓝布,挑最好的西瓜切成两半或四牙船形小块做为样品,招徕顾客。卖瓜人扯着嗓子,哼着腔调吆喝道:“买来,叔伯兄弟众乡亲,嫂子姑娘尕娃们,新上市的西瓜脆又甜,解渴泄心火,红瓤沙珠珠,不甜不要钱,生了破了都包换!”有的还吆喝道:“哎,斗大的西瓜,船大的牙哟,吃一个想买俩来!”西瓜论个卖,自由挑选。
秋天沙果子上市了,卖果人喊道:“哎,灯笼红的大果子哟,又甜又脆哟!”大果子也叫沙果子、林檎、花红,据说唐时就已有之,韦蟾写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指的就是大果子。大果子是宁夏最早的果种,吃着甘甜清香,外形美观,恰似美女丽颜。有诗吟道:“不施粉黛黄泛红,敢与俏姑争丽容,唐王钦赐文林郎,塞上甘果夙擅名。”羊杂碎、恰恪面、酿皮子是宁夏著名的风味小吃,盖碗茶是独具特色的回族饮品,回族民间有“金茶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回的盖碗茶”之说。羊杂碎物美价廉,有古诗云:“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润喉咙。”恰恪面清香爽口,有诗吟道:“乡厨劈薪忙炊羹,村姑压面似腾空,缕缕银丝盛满盘,风味河漏席上珍。”羊羔肉是平罗的一大美食,其中以黄渠桥羊羔肉最为著名,一直卖到兰州、内蒙古,109国道旁以“正宗羊羔肉”挂牌者不少,叫卖声不迭,过路车客驻足品尝,无不赞之。有诗赞道:“古城夜宵美食多,爆炒羊羔热门货,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
集日农贸市场上的叫卖声五彩缤纷,有的委婉动听,有的铿锵有力,组成了一支动听的交响乐。“豆芽——菜哟!”那老大娘筐盛盘端,吆喊声尖细宏亮,犹如童音。“肥卤鸡哟一一卤鸡蛋!”老大爷的声音先高后低,降下8度,猛然一顿,也有韵味。有时一声声叫卖,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叫人浮想联翩。据说明代皇帝朱元璋微服私访察看市井商情,不觉来到一家糖坊,却门庭冷落,尽管瞎子老人吹破箫笛,但买者廖廖无几。皇上看他们可怜,走上前去品尝了喜鱼芝麻糖,味道不错,酥、香、甜、脆俱佳,当下赋诗一首选购之:“形似玉梳白似雪,薄如蝉翼甜似蜜。难得世上一佳品,喜鱼麻糖传美名。”皇帝开了金口,麻糖名声鹊起,至今盛销不衰。
《宁夏歌谣》里有一首《卖油糕糖》的歌谣,读来颇富情趣。歌日:
铁匠吃了我这油糕糖,打出镰刀明晃晃,
铁匠不吃我这油糕糖,火星子溅在眼皮上。
木匠吃了我这油糕糖,打出的摆设真漂亮,
木匠不吃我这油糕糖,做出摆设没人望。
大头吃了我这油糕糖,寻个女婿多漂亮,
大丫头不吃我这油糕糖,寻个女婿秃光光。
民谣幽默风趣,表现手法独具特色,令听者失笑而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