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跑成白路了,单单说成双双了。鞋底磨成洞洞了,婚姻大事成功了。”这是流传在宁夏山川回族农村的婚礼歌。回族因居住的地方不同,婚姻习俗各有千秋。
“樱桃好吃树难栽,朋友好维口难开,白天想你干不成活,晚上想你睡不着。”这是回族小伙子瞅准了姑娘后,表达的爱慕之情。男方托亲友或媒人向女方求婚,把男方的品貌、家庭、特长都一一向女方家长介绍,女方家长如没意见,由媒人选择适当的地点和时间,让一对青年人会面。倘若两人以往都见过面,而且彼此了解,并早有爱慕之心,双方便表示态度,非你不娶,非他不嫁。尔后,选定一个好日子(一般是主麻日即星期五),女方的直系亲属3至5人到男方家里“看家”,一是亲自看家庭状况,二是看为人处世。看后,如果女方合乎心思,再选择适当的时间由男方“道喜”。“道喜”就是“定婚”,男方要拿出两身高档衣物,裹40—80个茶、糖包,茶(表示下茶、受茶)、糖(表示甜蜜)、红枣(表示生子)、芝麻(表示日子香甜)、构杞(表示长寿),此外还有柿饼、水果糖、花生,都表示喜庆。“喝定亲茶”、裹茶包,来源于古代。古时,黄河岸边一位猎人叫啥赛,一日黄昏,他射下一只大雁,因天晚,准备第二天吃它,便扔在院子里。第二天竟然变成了两只,原来射死的是母雁,公雁与母雁感情甚笃,偶已丧失,公雁便飞下来找到母雁,脖子绞到一起死了。自此以后人们从雁的教训中受到启发,古籍《礼记·昏经》中说:“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皆用雁”,古时婚礼用雁,表示阴阳往来,同生死,共患难。后来,因雁难取,便用鸡来代替。回族婚礼侧重用茶。明代《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子之意也。”古代早就有“三茶六礼”之说,即定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合茶”;“六礼”中从“纳彩”到“亲迎”都离不开茶。汉族的茶俗婚礼逐渐被酒俗婚礼所代替,而回族把中华民族的婚礼茶俗,继承了下来。提亲时裹包,定婚时喝定亲茶,婚后与老人喝“合家茶”,都有古代茶礼的特点。回族民间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坚贞,与古代“茶不移本”同出一辙。如今,回族民间定亲时,女方家长还将男方送的来“茶包”,分送给自己的亲友,表示缔结婚约,希望亲友支持,为儿女顺利完婚。
喝完“定亲茶”,男方要准备“盒子”,也叫“纳聘礼”,就是按女方的要求购置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衣物、家具摆设。购置物品,一般由女方长辈姑母或姐姐陪同一对新人去买。一切准备妥当,男方准备送聘礼。送聘礼比较隆重,男方带上礼品(包括全羊一只),由一位阿訇带3—5人到女方家去送。女方家里也有一位阿訇带领亲属在家迎接,叫“接盒子”,双方见面互道“色俩目”(问好),然后双方阿訇根据《古兰经》有关章节,根据两家情况,讲述攀亲祈求真主保佑,亲事平安顺利等内容。念完赴宴,用油香、馓子、盖碗茶招待。在此期间双方主人商定结婚日期。
结婚前一两天,男方要到女方家里“催妆”,“催妆”有两个含意:一是男方告知女方家庭,结婚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所要的衣物用品全部备齐。二是询问女方接待娶亲客人有无困难。
结婚这天,男方要准备好接亲车,早先用轿子抬,后来用轿车送,现在大都用大轿车、小轿车、小卧车送。送时车前挽一个彩结,表示吉祥喜庆。
娶亲人一般都选会“表针线”的“巧姐儿”,婆家委托“巧姐儿”到女方家里去娶亲,新娘在上车前要洗大净、梳头、整装、扯脸、挂耳坠。用交叉的细线绳刈掉脸上的汗毛,把眉毛修饰成月牙形,以表示姑娘要变成媳妇了。“巧姐儿”一边给新娘梳头一边唱道:“一对镜儿明晃晃,照得闺房亮堂堂。左梳婆家金银淌,右梳娘家粮满仓。”生动地表达了出嫁闺女良好的祝愿和质朴美好的心灵。娘家陪嫁妆时,“巧姐儿”也要进行一番贺唱:“花头巾,包银子,打发姑娘出门子,娘家陪个大立柜,铜闩铜锁带铜穗。”以表示对娘家人的安慰和对姑娘的鼓励。意在使姑娘认识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之常情,不应忧愁痛苦,而要高兴而来,高兴而去。洗梳完毕,新娘穿上红色的棉袄,那怕是炎热的夏天也要穿,表示富裕和吉祥。头上搭一块红绸巾,在亲友的陪同下送到婆家。
当新娘被娶到婆家时,婆家亲友簇拥迎接,互道“色俩目”(问好),亲友们围上来瞧看新娘子,这时巧姐儿借机唱道:“驴驮金子,马驮银,送来一车好心人。”“黑缸白沿子,汽车送来个命蛋子。”“红绸子,绿缎子,小伙子找了俊样子。”“巧姐儿”看到主人家向亲友撒喜枣、核桃,便唱道:“撒核桃,撒枣子,哥哥找了个好嫂子。”“双双核桃双双枣,拉的拉来跑的跑。”用核桃和枣子来祝福美好的姻缘。据传,人祖阿丹和哈娃成亲时,真主从天堂里赠送给他们的礼品中就有核桃和枣子。表述完后,男方将女方家客人让进屋里坐席,然后由家长事先请来的阿匐念“尼卡哈”(结婚证词),阿訇坐于上席,亲友坐两旁,新郎和新娘对面而坐,恭听阿訇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及讲解,大意说:“结婚是从童年迈入成人的标志,从此应当严守教律,端正品行,上进求学,孝顺父母,友爱弟兄,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亲友间要注意礼节”等。然后阿訇先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回答道:“我愿意娶她为妻。”又问新娘说:“你愿意嫁他为妻吗?”新娘回答道:“我愿意。”接着阿訇就说:“从今日起你俩结为夫妻,和睦相处,白头到老。”然后由家长予以训言,告知教养成人来之不易,缔造家庭的艰辛以及处世接物等事项。证婚仪式结束后,娘家客人入席,众人抓喜枣、喜糖,同享婚姻喜庆的欢乐。宴席招待,过去兴“十大碗”,鸡为第一道菜,鱼为最后一道菜,意为鸡头鱼尾。当今炒菜花样甚多,少则八盘、十盘,多则十五盘、二十盘不等。女方家客退席后,巧姐儿开始表针线,过去重在“摆”,即把新媳妇在娘家时做的鞋袜、枕套、围兜等针头线脑,摆出来让亲友们观赏,巧姐儿借以夸耀新媳妇的针线手艺,故称“摆针线”。如今“巧姐儿”全在于“表”,表达婆家找了个好媳妇,赞美小两口的美满婚姻,感谢介绍人的功德,慰问厨师的辛劳。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回族民间的质朴生活。巧姐儿表针线的内容不固定,不过如今表针线的内容要比过去丰富得多了。公公婆婆向新媳妇及女方家亲友让茶时,巧姐儿唱一些热情祝福的歌调:“铜锤子,铁剪子,亲家奶奶跑烂了脚片子。黄米金,白米银,亲亲热热一家人。穿上靴子抱麦柴,又得媳妇又得财。”娘家亲友参观新媳妇的新房时,巧姐儿唱道:“三问房子四面红,松木椽子松木门。沙发床,电视机,箱子柜子分高低。一边搁的是电风扇,一边搁的是呢子衣。小两口,笑嘻嘻,两对老人歇心哩!”新婚当天夜晚,新人洞房禁忌使用电灯,婆家委托巧姐儿送蜡烛或香油灯,“送灯”中这样唱道:“进新房,黑洞洞,我给新媳妇来送灯。金灯配银灯,凤凰配麒麟。丁家巧大姐,配上俊郎公。千里‘尼卡哈’(婚姻)一线牵,两府变成一家人。”表完针线,接着耍公婆,耍公婆就是把婆婆扶到一头毛驴上,头顶破草帽,耳挂红辣椒,点成麻脸,手拿笤帚当扇子扇凉。公公反穿老羊皮袄,脸抹黑灰,牵着驴,众人胡乱鞭打,使驴子乱蹦乱跳,婆婆“爹呀妈呀”吓得乱叫。大家从中逗笑取乐。耍公婆始于古代,意思是磨练磨练公婆的脾气,以便将来适应新的家庭。俗话说“喜事三天没大小,无论咋耍都不恼。”晚上开始闹洞房,多为青年男女参加,大家推选出伶牙俐齿的男子出“轮子”、“点题目”。新郎新娘在取笑中按众人的要求表演各种节目,通常有“夫妻啃苹果”、“绕口令”、“抓痒”等节目,婚礼达到了高潮。
次日,吃罢早饭,由男方的长辈(多为女性)领新娘认大小。分清辈历,呼唤尊称。分清哪是叔伯婶子,哪是兄弟姊妹,哪是姑表姨侄。在认亲时长长的呼唤一声长辈尊称,并赠一双布鞋或线袜,长辈便回赠“见面钱”,以表心意。巧姐儿乘机唱道:“认大小,理应当,尊老爱幼表心肠。分清辈历好处事,不当粗人瞎鲁莽。新媳妇做鞋整五双,老老少少都穿上。小叔子穿上跑买卖,小姑子穿上上学堂。婆婆穿上喂鸡鸭,公公穿上放牛羊。都夸儿媳有礼貌,都夸儿媳本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