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39

第39章 喜盈门庭馓子脆

“点心香,月饼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这是宁夏作家赞美馓子的诗句。馓子是宁夏回民的传统风味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载,它始于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求》一书中说:“环饼一名寒具,以水搜,入牛羊脂和作之,入口即碎。”那时的“寒具”为螺旋形、麻绳形饼坯,放入食油(牛、羊油)锅中炸成。多在每年清明节前炸好。因在此期间忌动锅,只好吃易放易存的油炸食品。相传用以纪念春秋时期的大将介子推和自己亡故的祖先。

唐代炸“寒具”时,还将黑芝麻粘在“寒具”上。到了宋代,一些文献上对于“寒具”(馓子)的记载更为具体明确,北宋诗人陆游咏道:“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诗人把炸“寒具”的过程,从磨面、馓坯(银丝)人锅,到煎炸形态,寒具的味道,作了细致的描写,跃然于纸上。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对江南村姑炸馓子更有精彩的描绘,诗云:“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南宋诗人林和清在《山中寒食》中也有“有客初尝寒具罢,据梧康复散幽径”的诗句。宋代农学家庄季裕在《鸡肋篇》一文中有“馓子,又名环饼,即古之寒具”之句。据宁夏已故回族故事家丁连珍老先生生前讲,“馓子”因股条松散而得名。又因元时定居云南沙甸的阿拉伯传教士亦思马因,与当地女子成亲多年,膝下无子。在那一年的古尔邦节时,向真主祈求赐散子嗣,后得一子,以炸油食贺之,故名“散子”(馓子)。其后,相沿成习。

明、清时代,馓子已成了人们在节庆、喜事宴席上的主要面食。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精辟的语言概括了馓子的制作方法:“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这里指的是江南用料。

由于地域之不同,各地回民的馓子各显风采。山东回民的麻花馓子,南京回民的细馓子,新疆回民的圆盘馓子、花边馓子,宁夏回民的糖馓子都很出名。特别是宁夏的糖傲子,素以股条细匀,轻巧美观,酥香甜脆而博得中外******的青睐。

1985年******世界联盟秘书长纳赛夫长老的代表,伊盟亚洲部秘书长穆罕默德·济玛在宁夏******家中作客,主人用馓子招待了贵宾,贵宾称赞回民馓子酥香甜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饪比赛表演,宁夏馓子誉满西安古都,每日来买馓子的食客应接不暇。

回族家里平时吃馓子都是少量的。遇到嫁闺女娶媳妇,那可要很多馓子哩,少则200把,多则500把。那种炸馓子叫“摆傲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回族妇女擅长炸馓子,堪称一绝。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绵如皮条。“摆馓子”多由富有经验的中老年妇女掌锅。和面前先熬一锅放入花椒、红糖的开水冷却,将面粉再加入适量鸡蛋清、香油和成面团,然后有两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小伙子用术杠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面团又精又软,然后切成小块子,再搓成小拇指粗的条条,放入盆中饧面。锅中油烟冒掉,香油沸腾,掌锅人将条条搓成圆形或椭圆形馓坯,套在筷子上放入锅中,边摆边扯,等到面条炸硬时抽出筷子,炸成棕黄色即成。炸馓子特别要注意火候,火小了炸不熟,火大了要炸糊。控制火势十分要紧。

馓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方便易作。如今不仅回族家庭里广泛制作,而且西北信仰******教的其他民族,如维吾尔族、东乡族、撒拉族等都有节日炸馓子的习俗,配以奶茶、盖碗茶,谈笑风生,论长道短,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馓子已成为西北******团结、和睦、友谊的象征,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圣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