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47

第47章 回乡糊饽可尝鲜

孩提时候,就听到家乡流传着一句俗语“同心的杂碎银川的糕,吴忠堡的糊饽最耐饱”。那意思是说,银川回民的切糕细白软甜,同心的杂碎物美价廉,吴忠的糊饽清香实惠,这些风味小吃全区享有盛名。

那时候,包兰铁路还没有通车,交通运输主要靠船只。我二叔是个掌舵的老艄工,经常往返于黄河上下,有时在仁冲渡口停船靠岸,装运货物,每次免不了到吴忠堡街上逛逛,这大概是出于一种民族感情吧。他平安归来,总是要说回乡的这好那好。我问:“二叔,你吃了吴忠的糊饽没有?”他捋着胡子笑眯眯地说:“吃了,吃了。”每每带着自豪感,似乎是说:“到了吴忠不吃糊饽等于白跑一趟。”每个地方总有它独特的风味食品吧,也许这就叫美食文化。我一直梦寐着想到回乡去逛逛,也好品尝糊饽的风味,享享那个口福。

去年因公出差,我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我和两个汉族文学爱好者来到了回族之乡——吴忠。

一天,我们在街上转累了,便来到了一家“马记饭馆”歇息。“多斯提,请进来坐吧!”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师傅看见我戴着无檐小白帽连忙热情地打招呼。

进了饭馆我们坐定后,从里屋走出一位眉清目秀的回族姑娘笑盈盈地过来问:“三位师傅,你们走累了,先洗脸吧!”这时她大概看到我们每个人那汗津津的狼狈相才说这番话的。接着她端来了洗脸水。我随1:3说了声“谢谢”,“不用谢,饭前先洗手这是咱老回回的规矩!”她甜甜地笑着说,一双水葡萄似的眼睛透着灵秀。“师傅您喝盖碗茶不?”“喝!”我随口应承道。主人热情周到的服务,哪有不喝之理。三只一色蓝花盅子,滚烫的开水倒进里面,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红枣、果干、白糖、芝麻、茉莉茶,在“八宝茶”中就占了五宝。同伴呷了一口咂咂嘴直夸道“老回回的盖碗茶果真好喝”我一看他的喝法不对,连忙说:“喝盖碗茶有个讲究,泡五分钟再喝。还要善于‘刮’,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我边说边示范动作,惹得那一老一少笑声不止。

“三位师傅你们想吃点什么呢?”姑娘脆生生的问话打断了我们喝茶的饮兴。“来三盘糊饽吧!”“好咧!”银铃般的声音应承着。

灶台离我们只有两米,精干麻利的老师傅拿来雪白的薄饼切成细细的条条,待新鲜的羊肉炒熟后,把它放入炒瓢中,抖动几下,喷一点水,又搁在火上,须臾,又放入粉丝、豆腐条、葱花、香菜,尔后再加入盐、醋、辣油、五香粉、味精,连忙扒拉几下,浇上新鲜的羊骨汤,撒上韭黄、蒜苗提味品。这红黄绿白,五颜六色,相互交错。别说吃一口,就是叫你看一眼,也会馋得直流1:3水。老师傅又像先前那样掂起炒瓢抖动几下,只见那圆、扁、条、块食物像件件艺术品,上下翻飞。

糊饽出锅,装盘上桌,热腾腾,香喷喷,虽然比不上那大雅之堂——餐厅宾馆的山珍海味,却也乡土气十足,独具一格。食之上口,嚼之有味,香香的,辣辣的,酸咸适度。糊饽入肚,精神倍增,饥饿疲劳,荡然无存,浑身每一个毛孔都感到有说不出的一种舒松。随着市场开放,回乡糊饽越来越受到各地群众的喜爱,誉满全区,闻名西北,堪称回族食品之一绝。

吃罢糊饽,告别店家父女,回家路上同伴说:“听说老回回的糊饽,吃一顿饱三天。”我笑着对他说:这话虽然有点玄乎,但也道出了对回族风味小吃的赞誉,它味美耐饱,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