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06

第6章 穿孔泥箫发美声

“嘟哇嘟哇!嘟哇啦哒……”

盛夏,在黄河岸边回族聚居的农村里,你不仅可以听到那清脆悦耳的柳笛声和麦笛声,而且还能听到那婉转悠扬的哇呜声。

哇呜也叫“泥箫”,江南地方叫“小梨喽”、“呜嘟”、“沁喔笛”等。它是一种用河渠边黄胶泥做成的民间小乐器。古代叫埙,史书《聂氏三礼图》中描述埙的形状说:“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诗经·小雅·何人斯》中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之句,“埙,土音刚而浊;篪,竹音柔而清”。两者“刚柔相济”,可见那时埙和篪已是宫廷很理想的雅乐了。在著名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以及山东大汶口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出土过泥捏烧制的陶埙。

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队1985年在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过一件素烧的西夏时期的牛头形瓷埙,其形制和开孔方法与现今民间流传的基本相同。

哇呜,常为一些偏僻地区的回族村童所喜爱,他们往往在放牧、铲野菜,或拔草歇息时,到渠边挖一些黄胶泥作成扁豆形、鸡蛋形、牛头形、桃子形泥胎,晾硬时用芨芨杆儿扎几个小孔,晒干再吹。吹奏的方法大致和箫笛差不多,按需要的曲调放孔、压孔。有时村童为了把哇呜做得精致灵巧,还用马尾刮边,用香油涂擦,有的还放在砖窑里烘烧,烘出来的哇呜呈棕红色,又光亮又轻巧,吹奏起来音色纯正宏亮,不太费力气。关于哇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贺兰山下潮湖堡地方,人们没有盐吃,水里又缺碘,很多人都害了大脖子病,既不好看又不方便。村子里只有唐员外家有盐,可这人是吝啬鬼。唐家的姑娘叫唐赛花,聪明美丽,心地善良,常常救济穷人。有一天,她悄悄地把自己家里的盐分给了穷人。后来唐员外知道了这事,把赛花抓来用麻绳捆住,扔到了黄河里。乡亲们知道了十分难过,望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放声恸哭了。哭乏了,便在河边抠一把黄胶泥,做成一只人心型泥箫,用芨芨杆儿扎几个小孔,“呜畦,呜哇”地吹起来,声音十分凄凉。他们以此倾诉对唐赛花的怀念。正如诗人阿三所咏的那样:“山丹花开红娇娇,抠把黄泥作泥箫,声声颂的唐赛花,为救乡亲把命抛。”

由于哇呜的音域窄小,只能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如“喝场”、“打夯”、“小白菜”一类的小调儿。过去穷人用它来消愁解闷,倾诉心中的哀怨和痛苦。小伙子和姑娘们还常常把它当成传情逗趣的爱物。有的民间艺人能用哇呜学布谷、戴胜、斑鸠的叫声,音调逼真,悦耳动听。

1984年宁夏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人丁成才用牛头形哇呜吹奏了一段回族传统曲子,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兴趣。宁夏音乐家冯会耘先生根据牛头形哇呜,拓宽改制成新的牛头埙,音量、音域都比以前大有提高。按口形变化可以吹出五度音,再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完全可以演奏一般乐曲,先后两次在全国获奖。1986年7月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乐器展览会,专家们认为新改制的牛头埙(哇呜),为中国民间艺术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宁夏牛头埙在国内尚属独创,这种吹奏乐器具有音色古朴典雅、音域宽广、音量浑厚等特点,较成功地解决了吹奏半音和转调的问题。冯先生刻苦钻研,不断改进,终于将古老的西夏牛头埙由原来的四孔单吹管渐次发展到19孔双吹管。1986年11月,冯会耘带着自编《索菲亚诉苦》、《欢乐的古尔邦》等牛头埙独奏曲,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得二等奖,1987年2月,改制的牛头埙又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发明成果四等奖。中央音乐学院的吹奏乐家用冯先生研制的陶埙参加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节。当地的权威报纸描绘道:“只见他(指中国吹奏乐家)双手捧起状似鸭梨的小陶器,缓缓地吹起,一丝丝悠然的气息从那小玩艺的孔口里飘扬出来,似清风徐徐,如碧水悠悠,弥漫着整个剧场,令人心驰神往……”据报载吹奏乐家选用的是电影《菊豆》和《良家妇女》中的曲子,如泣如诉的埙声和若明若暗的灯光配合,把人带入一个扑朔迷离的迷宫。演奏结束后,很多听众拥上舞台与奇特的东方音乐大师握手,争看那玄妙的东方“魔瓶”——牛头埙,赞不绝口。宁夏诗人秦中吟咏道:“朔方黄土本多情,穿孔泥箫发美声。呜咽犹如泉水急,呢喃却似燕声鸣。悲欢离合情深沉,上下高低调自行。创始女娲魂复活,风光塞上胜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