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箫在一个缸房前乞讨。老板是个50多岁的胖子,人说胖子都心眼好,真是一点儿不假。他打量着玉箫,虽然身上脏兮兮的,一双眼眸却透着股机灵劲儿。老板看着落魄的曹玉箫,想到了儿时的自己,也曾没的吃,出去讨饭;便动了恻隐之心。
“家里人都死绝了?这么点儿就出来要饭?!这兵荒马乱的,你留下吧,我这儿正好缺个拉风箱的伙计,你先干着,能给你一口饭吃。”
玉箫一听,这等于救了他一命,于是赶紧跪下磕头,千恩万谢地留下了。
老板给玉箫拿了几个白馍,他什么都没就,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连手都顾不上洗。抓得白馒头上满是黑指印儿,就那么吃下去了。老板看着直乐,他给玉箫拿来几件儿子的旧衣,还安排了住处,又给他手心里塞了两文钱说:
“附近有个澡堂子,你去洗洗吧,晚上别把被子弄脏了。”
玉箫一听,像得了圣旨,赶紧去了。洗完后,小伙子还挺精神,就是衣服不合适,又肥又大,玉箫穿着像袍子。老板打量着说:
“我儿子个大、又胖,先凑合着,回头改改。”
玉箫碰上了好人,这就算安顿下来,他一干就是三年;勤劳的确可以改变人生,三年后,他已经出落成个大小伙子了。他很勤快,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老板对他极为赏识。起初,他只干粗活儿,后来,老板见他靠得住,就让他去送货结帐。
曹玉箫常到张垣、内蒙一带,那里是少数民族游牧区。清代之前,几乎没有村落。雍正年间,越来越多的汉民越过独石口到坝上开荒种地,在此落户。当时这些人主要住在西南,形成了几十个自然村,行政区划归属独石口理事同知厅。而平定堡所在的地方,那时依然是一片草滩,是太旗左翼牧场的一部分。
老板看到了玉箫的聪慧与勤劳,心里十分高兴;后来又把他收为徒弟,教他烧酒技术。学艺期满,曹玉箫听说坝上草原土地宽广、牧草丰美,不少走西口的人都去那里安家落户。于是,他辞别老板,带上结算好的20元白银,来到平源,在四面环水的小宏城落户。
在一起时不觉得,临走时,两个人才开始飙泪。玉箫跪下说:
“师父呀,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这辈子恐怕报答不了您的大恩大德了,下辈子我就是当牛做马,也要报答您!”
老板也流着泪,扶起他说:“这些年,你也为我干了不少活儿,难为你了。”抹了抹眼泪,又说:
“我真舍不得让你走,不过你这么大了,也该自己成家立业、独立生活了。”
“师父我不走了!我给你养老算了。”
胖师父一听,破涕为笑了:“傻孩子,我有儿子呢,想分家产了是不是?平源离得不远,你要是有心,想看我,那还不容易?”
曹玉箫这才赶车出发。走了好多天,才到了小宏城。这一路景色虽美,他却无心观赏,心底憋着一股子劲:一定要混出点儿名堂!否则怎么再敢回去见师父?
灾难可以将人毁灭,但也可以逼迫着人们逆向生长,曹玉箫开始了灾煞之中的创业历程??
平定脑包离小宏城不过十几里,那时只有几户人家。落户后,曹玉箫先是与平定堡的大户“王九掌柜”合伙开了一家“天九义缸房”-烧酒作坊,后来业务越搞越大,产量也一天天增大,在坝上丰宁、围场一带颇有名气。为了扩大业务,曹玉箫亲自去北面草地,与蒙古人换牲畜、贩卖大青盐??各种业务,碰上啥就做啥,由于他精明干练,各种生意都获利颇丰,尤其是贩盐,更是独行买卖。
玉箫为人豪爽、又爱喝酒,这使他结交了不少蒙古朋友。蒙族人每天喝奶茶、吃奶食品,个个都是海量,一般的汉人根本不是对手。曹玉箫却是个天生的大酒量,经常把蒙族朋友灌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趴在马背上回家;幸亏这些马早习以为常,倒丢不了人。
他常与蒙古人打交道,学会了蒙语。时间一长,他在多伦的山西会馆,结识了两位上层人物。这两人可不是一般人,蒙族人一旦与你结交,就可以把心掏出来给你。为了助玉箫一臂之力,两个人给了他大片土地。
一夜之间,曹玉箫摇身一变,成了大地主。从此,他成为草原上的一只雄鹰,成了赫赫有名的富人。有了土地,曹玉箫想起小时候的穷困潦倒,真是感慨万千。他感谢上苍,报定了行善积德的想法,这对他儿子日后成长影响很大。
那时候,黄河与江淮流域水灾严重,再加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战争的灾难再加上水患带来的瘟疫,经常是灭顶之灾。南方灾民为谋生计,都成群结对地向北方逃难。
曹玉箫收罗山东、河北、山西逃荒而来的饥民。鼓励他们大量开荒、想种多少种多少,只愁你自己没苦力、别愁我没土地;没籽种就借给,缺牛马和耕具就免费用。在广种薄收的管理下、迅速积累了丰厚的财产与资金,为曹氏家族打下了坚实基础。
曹玉箫这时候已经混得风生水起,也寻思着该讨个老婆了;在平源,他与边老大的妹妹边瑶琴结为夫妇。
边瑶琴生育能力不错,一年之后便给他生了个闺女,曹玉箫一高兴,取名“大美人”。随后,又开始做起生儿子的美梦,盼着后继有人。他整天到转佛寺烧香拜佛,祭祀沐斋,苍天不负有心人; 189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啼哭,曹龙笙来到了这个世界。
曹玉箫自幼吃苦,因此对儿子宠爱有加,专门请来先生教他识文断字;还请了蒙古王爷的武师教他习武。因此,曹龙笙从小到大虽没吃过一点苦,却接受到了严格的教育。这为他日后出人头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能行,小小年纪,师傅就带着他苍原捉狼、弯弓射雕;蒙古王爷还送给他一柄精致的蒙古小弯刀,他从此随身携带。文化方面,先生很负责任,水平也高;曹龙笙不仅练出了很好的口才,还练成了一手好字。
玉箫见儿子一天天长大,想让他接触更多人,就决定将家搬到平定脑包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