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陈影旧梦
69410000000022

第22章 风风雨雨

四爷爷很苦恼,这回竟然生了个儿子。

难道四爷爷当时思想竟这么开明?生男生女都一样,甚至更加喜欢女儿?

事实是四爷爷果然聪明,账算得就是比别人精!别人生孩子都想要男孩,想着传宗接代,真是愚蠢!你看四爷爷,他想的是“生了女孩将来就可以要一大笔聘礼,发一笔小财,小子还得给他娶媳妇盖房子,不划算!”

四爷爷没好气地看着自己媳妇,也不待见这个刚出生的小子。

当娘的人因为没有吃的喝的,下不来奶。没有奶,看着孩子饿得哇哇哭。

刚当上娘的媳妇慌了,整体整夜地抱着孩子。

她有哄孩子的经验,但是她没有办法。产妇没奶不是要命的事儿,要命的是家里没有一点儿小米,只有棒子面。孩子缺奶又喝不上小米汤,能不能养大呢?

她一双泪眼坐到天亮。

她胳膊已经伸不开了,她感到脖子上一阵阵疼,但她不能挪动,怕刚睡着的孩子醒了,醒了又要哭。

孩子一哭,她眼泪也就跟着下来了。

怎么办呢?她思索着,她看着屋顶,急得眼睛一阵阵看不见东西。

她抱着孩子不敢换姿势,不敢稍稍动一下。

她pi gu上起了茧子,她觉得骨头都是疼的,扎进心里的疼。

小叔子不上学了,他要帮嫂子做饭洗衣。

他知道自己不是上学的料,老师的夸奖和班里的好名次都赶不上一顿热乎饭,想到这些,女人的小叔子,也就是我爷爷,果断地退学了。

那时根本不用办什么退学手续,念不起书退学的孩子很多很多,没有人过问,老师也就是叹息几声,这叹息声中出不来办法。

或许村里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苦熬,最后熬出成群的儿女,熬出金灿灿的麦穗,熬出干巴巴的皱纹,熬白油光光的头发,熬进了薄薄的棺材。

四爷爷主意打得真响,他要让这个女人尽快干活,不能这样守着孩子,要不吃什么,喝什么?

当娘的兴业家还没出月子,就下地干活了。

她孱弱的身子在地上打晃,摇摇晃晃仿佛就要倒下去。

她咬咬牙,拼着一口气,去田地里干活了!

我爷爷,考第一却不是读书的料的小伙子,这时好像还不能叫他小伙子,但爷爷说他那时已经长大成人了,那就称他为半大小伙子吧。

他怀里抱着小孩儿,在家里做饭洗衣。

他怀里的孩子就是我二叔,因为四奶奶怀的是双胞胎,老大死了,所以四奶奶固执地称这个活下来的是老二。

我后来也就称他为二叔,当然这个称呼我从没叫出口过。我一开口说话就叫他爹,一直叫到现在,余生还要这样叫下去。

我曾经还奇怪,为什么二叔在家里排行老大反而被人称为老二呢?原来是因为他幸运的活下来了。

我爷爷,这个半大小伙子飞快地爬上树,爬到高高的地方,将柳条编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框。

他将孩子放在上面,然后又飞快地爬下树。

这个办法真好,将孩子放在树上,狗咬不到,又不怕被偷孩子的偷了去。

树上凉快,孩子不热,不得病,就是摇摇晃晃的,看得周围邻居胆战心惊。他们害怕孩子掉下来,他们的心始终悬着。

他们开始为这家四口人担心,他们自动地将四爷爷排除出了这个家。

孩子被放在树上,爷爷就可以做好多事情。

他先做好饭,然后再去村子里挣工分。

他笨拙地将两只手插进盆里和棒子面,炸着手拍打饼子。

贴棒面干粮不需要什么技术,爷爷贴得不算好,但是能熟,能吃上饭就行了,四奶奶不挑什么。

现在我要叫这个刚当孩子的娘,这个十八岁却不再水灵的姑娘一声“四奶奶”,因为这个家是她的,是她撑起来的。要是没有她,也就没有我爷爷,没有我爹,没有我父亲,更不会有我。

我们三代人包括我以后的子子孙孙,都要感谢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瘦弱少妇。

是她的血养育了爷爷,是她的笑温暖了父亲,是她的手将我抚摸长大。

刚开始吃大锅饭是轰轰烈烈的,大家热情很高,大家干劲儿很足。

四奶奶还是往常的样子,她从愁苦中脱离出来了。

她没奶喂孩子,怯怯地进了那个有大瓦房的院子。

她刚往院子里一战,二奶奶就拿出了一袋小米,又给了她十六个鸡蛋。

这简直是天大的恩情啊!

很快,邻里邻居都来了,手里都拿着一些东西,堆满了这个站不下脚的一间半小土房。

四奶奶看着一屋子小米还有麦子面,落了眼泪。

她或许从来没这么哭过,哭得呜呜咽咽,肝肠寸断。

但她觉得她全身都是热的,这股热泪支撑着她站起来,走下去!

四奶奶是在泪中养大我爷爷,在笑和泪中给我爷爷娶上媳妇的。

大锅饭渐渐变成了稀粥,四奶奶就靠着这饭支撑,喝粥根本吃不饱。

爷爷正是长个的时候,棒面干粮能吃下五六个,喝粥怎么能吃得饱呢?

疯狂的饥饿让爷爷饿红了眼,紧勒着绑裤腰的布条大张着嘴。

家里不让开火,只能靠着每天中午的那碗稀粥吊着一条命。

六太爷爷就在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农村大变革的一年,归于泥土了。

四奶奶看着六太爷爷日渐瘦下去。

六太爷爷饿得呜呜直叫,眼里躺着的泪,开河似的泄出来。

四奶奶咬咬牙,第三次去找四爷爷。

四爷爷给了四奶奶两个鸡蛋,不知道他是怎么弄来的,不过凭着四爷爷的精明,弄两个鸡蛋算什么呢!

四奶奶拿着鸡蛋往回走,四爷爷又追上她要回去一个。

四奶奶看着四爷爷利落的背影,只觉一阵心慌,手颤了起来,哆哆嗦嗦喘不上气来。

四奶奶手里的鸡蛋被我爷爷和二叔吃了,六老太爷没有吃上,因为等到四奶奶拿着鸡蛋回到家时,六老太爷已经睁着眼咽了气。

他深陷的眼睛是两个窟窿。

谁也不敢相信,这个瘦成一张皮的老人曾经是吃细米细面都不愿意动筷儿的dizhu,他还有一肚子的之乎者也。

他的一切风光和凄惨都随他进了棺材。

当棺材没进土里,跪在土地上的爷爷在脑子里想“嫂子怎么样了”,爷爷没工夫看棺材一眼,也没掉一滴眼泪。

这里一直是这样的风俗,不允许女人到坟地去,不允许女人上坟扫墓,不管是嫁出去的还是嫁进来的。

因为我是男子,所以我有幸可以看到四奶奶入土,而妹妹只能在家里抹眼泪。

四奶奶下葬时,妹妹十分痛恨这个传了不知多久的风俗,因着这个风俗,她不知道四奶奶坟在哪,不能去祭奠一把值钱。其实知不知道也不那么重要,人都没了,一切缅怀都没有意义。

没人记得她的名字,不会有人歌颂她的崇高。

她的一切都融进泥土,在几年、几十年后,她的骨头也会全都腐朽,变成泥土,甚至连泥土也变不成,化为乌有。

六老太爷走了以后,正应了那句俗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句俗语说得真准,应在了一代又一代庄稼人身上,让他们永远甜蜜不过三天,巨大的苦难便接踵而至。

这苦难催残着四奶奶浸着一腔苦泪的心,她刚借钱办完六老太爷的丧事,另一个消息就传来了。

她娘家妈也饿死了!

四奶奶的泪倒着流进了心里,眼眶里干巴巴空红红的没有一点儿湿润。

她跪坐在地上,抱着二叔,没有等到回来送葬的小叔子,却等到了一个晴天霹雳。

她抱着孩子回了娘家,唯一的妹妹前年偷了寡母所有的钱跑了,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四奶奶用一床破炕席卷起母亲尸体,没有力气挖坑埋人,就扔进了“死人坑”。

这个坑是大家一起挖出来的,专门用来堆放那些买不起棺材人家的死者。

坑里填满了老老小小,都是骨瘦如柴骷髅一般。

四奶奶一直抱着胳膊,以为孩子还在自己怀里,当她走回家时,爷爷急忙扶住她,他们才猛然发现,不见了孩子!

四奶奶和爷爷连夜跑到村东头,在土炕上发现了饿昏过去的孩子。

那晚他们什么也没说,跪在地上互相抱着哭了一夜,直到哭不出声音,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