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6945900000029

第29章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墨子的非命观(6)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暴风骤雨侵袭过它,都未能让它倒下。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也站不起来了。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进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

这是卡耐基引述别人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是要说明常常为小事烦恼,会损坏人的身心健康。而从这个故事,大家还可以发现了另一个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明人吕坤讲的:要想完成艰巨的任务(撼动庞然大物、摧毁坚固的东西),要慢慢地下手,长久地显出功效,默默地用心。如果挽袖子使猛力,(想一下子成功),一开始自己就失败了。

你看,面对那棵科罗拉多州的大树,闪电不可谓不凶,狂风不可谓不猛,暴雨不可谓不疾,但都缺乏持久和耐心,结果大树依然不倒,闪电以及暴风骤雨都“一犯手自家先败”。再看那不起眼的小甲虫,“徐徐下手,久久见功,默默留意”,终子靠锲而不舍的韧劲创造了“撼大摧坚”的奇迹。

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撼大摧坚”的艰巨任务,运动员要向世界纪录挑战,科学家要解开大自然的奥秘,企业家要跻身世界强者的行列,就是一般人,也会有一些困难的工作要去做。比如要把一堆砖头从甲地搬到乙地,如何做?有人可能会“攘臂极力”,一次搬100块砖,结果只能是“一犯手自家先败”。太急于求成了,刚一动手就闪了腰。而有的人一次只搬自己能搬动的十多块砖,持续地搬下来,再多的砖头也会搬完。

莎士比亚说:“斧头虽小,但多次砍劈,终能将一棵坚硬的大树伐倒。”

还有一位作家说过:“在任何力量与耐心的比赛中,把宝押在耐心上。”

小甲虫的取胜之道,就在持之以恒的耐心上。

一位青年问著名的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用了多长时间学琴?”格拉迪尼回答:“20年,每天12小时。”

也有人问基督教长老会著名牧师利曼·比彻,他为那篇关于“神的政府”的著名布道词,准备了多长时间?牧师回答:“大约40年。”

现在有一种流行病,就是浮躁。许多人总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他们有如吕坤讲的那种“攘臂极力”的人,不去做扎扎实实的长期努力,而是想靠侥幸一举成功。比如投资赚钱,不是先从小生意做起,慢慢积累资金和经验,再把生意做大,而是如赌徒一般,借钱做大投资、大生意,结果往往惨败。网络经济一度充满了泡沫。有人并没有认真研究市场,也没有认真考虑它的巨大风险性,只觉得这是一个发财成名的“大馅饼”,一口吞下去,最后没撑多久,草草倒闭,白白“烧”掉了许多钞票。

现在当影视明星,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成为许多青年男女的梦想。每年广播学院、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招生,都会吸引来成百上千的“俊男靓女”。他们中不少人只看到了明星的风光无限,没有看到他们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辛劳与努力,以为靠着漂亮的脸蛋就能成为第二个赵薇、章子怡。他们忘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明星”,是“撼大摧坚”的功夫,所谓“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需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默默留意”。北影的一位老师曾评价说:“很多孩子外形条件很好,可是文化素养太差。”美丽的花儿不是一夜开放的。这些年轻人应该听听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说的:“我从来不做投机取巧的事情。我的发明除了照相术,也没有一项是由于幸运之神的光顾。一旦我下定决心,知道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我就会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试验,直到产生最终的结果。”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兔子。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英国诗人布朗宁写道:

实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没有找到则身已故。

实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万件,结果一件也未实现。

要想“久久见功”,就要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有时要强近自己一件一件地去做,并从最困难的事先做。有一个美国作家在编辑《西方名作》一书时,应约要撰写102篇文章。这项工作花了他两年半的时间。加上其他一些工作,他每周都要干整整七天。他没有听任自己先拣最容易阐述的文章入手,而是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严格地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决不允许跳过任何一个自感费解的观点。另外,他始终坚持每一天都首先完成困难较大的工作,再干其他的事。事实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

吕坤讲“撼大摧坚”,除了要“久久见功”即有耐力有恒心外,还讲到要“徐徐下手”,就是说面对要完成的工作,不能不问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做。要在着手做之前,先周密思考,找好下手的地方,确定完成的方法。如小甲虫进攻大树,就是从根部开始下手的。再如庖丁解牛,要摸清牛的筋骨空穴、身体构造,才好下刀,游刃有余。三国时代,刘备要打天下,如此“撼天摧坚”的功业要想完成,光凭一腔热血,与关羽、张飞一道勇猛冲杀是不行的。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确定了“以蜀建国,三分天下”,最终再图统一的战略。战略已定,便不避挫折和失败,积小胜为大胜,终于在与强大敌手的争夺中,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功。

完成艰巨的工作,需经历“久久见功”的过程。过程长,耗时也多,极容易产生疲惫和绝望。这种情况下就要“默默留心”,不是傻干,而是寻找比较聪明的办法,把艰苦的长过程“缩短”。

在田径比赛中,马拉松是最艰苦的比赛,他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而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却能轻松应对,在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均获得了冠军。他说,他是用智慧战胜对手的。他在自传中谈了他的取胜秘诀: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看上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日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这样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完了。山田本一说:“起初,我并不懂这个道理,我把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完成大目标,这就是山田本一“默默留心”得到的秘诀。

16.辛勤实干,切忌空谈

【原文】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耕柱》)

【译文】言论可付之实行的,应推崇;不可以实行的,不应推崇。不可以实行而推崇它,就是空言妄语了。

墨子深刻的指出做事切忌空谈,任何成功事业的取得都是通过辛勤劳动所获得的。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最短路径,也是实现梦想的最好工具,无论是在富裕还是贫困的环境中,只要你肯勤奋做事,付出你的努力,你就一定会有收获,因为天道酬勤。

勤奋工作往往能使你脱胎换骨,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都是将勤奋当作金科玉律的人士,再也没有什么比做起事来磨磨蹭蹭更能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了——它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灭失一个人的雄心,使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主动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闲话集》中把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当作死人,而只有当他们对别人有价值时才把他们看作是活着的。这样的话,有的人实际上20岁才出生,有的人则是30岁,有的人则是60岁,而有的人直到离开人世都没有真正生活过。

理查德?科布登是萨斯克斯的米德哈斯特一位农民的儿子。年纪很小时就被送往伦敦,在该市一个仓库受雇为童工。这是个勤奋、行为规矩的孩子,他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他的主人是旧式学校出来的人,警告他别读太多的书,但这孩子不听,继续他的事业,他把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财富贮藏在心。他很快获得提升,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到旅行推销员——从中他建立起了大量的关系网络,这为他以后下海经商奠定了基础。最终,他在曼彻斯特当一个印花布漆工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由于他对公共事务颇感兴趣,尤其是对大众教育情有独钟,他的注意力逐渐地被有关谷物法的问题吸引过去了。为了废止该项法律,他可以说是把自己的财富和毕生精力都奉献进去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令人纳闷不已的事实:他首次在公众面前发表的演讲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是,由于他具有非凡的毅力恒心、实干精神和充沛精力,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他终于成为了公共演说家中最具说服力和最具震撼力的人之一,就连一向不苟言笑、在赞扬别人方面一向吝啬的罗伯特?皮尔爵士也不得不对科布登的演讲抱以赞美。他是那些出身社会最底层的贫寒之士通过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个人的服务才能而跻身社会公共生活中受人尊敬的上层地位的人士中最完美的一个例子;最终,这么一个举世罕见的坚定品格的例子在英国人的性格中承传了下来”。

威廉·詹姆斯指出:“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一种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在自我教养、在智慧的生长、在商业的兴旺等方面。即使一个人出生于富贵和社会上层之家,他们个人要想获得稳固的社会声望的话,也得靠不知疲倦的实干才能成功。因为,虽然几英亩的土地可以承传给后代,但是,知识和智慧却无法承传给后代啊!富裕之人也许可以雇佣别人为他们干活,但却不可能通过别人来获得为他干活的思想,或者说从中买到任何形式的自我教养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