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6945900000009

第9章 兼爱——人生最大的艺术(4)

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珠宝和高级饰物。整层楼排列着很气派的展品橱窗,还有两个专供客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青莉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

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兴奋,青莉却忧虑起来:旺季过后我就得走,回复往昔可怕的奔波日子。然而幸运之神来临了。一天下午,青莉听到经理对总管说:“青莉那个小管理员很不赖,我挺喜欢她那个快活劲儿。”

我竖起耳朵听到总管回答:“是,这姑娘挺不错,我正有留下她的意思。”这让青莉回家时蹦跳了一路。

翌日,青莉冒雨赶到店里。距圣诞节只剩下一周时间,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整理戒指时,青莉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30岁。他脸上的表情吓了青莉一跳,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犹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绝望的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青莉因为同情而涌起了悲伤。但青莉还牵挂着其青莉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小屋打来要货电话,青莉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当青莉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6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碟子。”

青莉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

“去那边,孩子。你快捡起这些戒指!”青莉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5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6枚。青莉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她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顿时,青莉领悟到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一瞬间,他正在场!当他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青莉叫道:“对不起,先生。”

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里,他们无言对视。青莉祈祷着,不管怎样,让她挽回她在商店里的未来吧。跌落戒指已经是很糟,但终会被忘却;要是丢掉一枚,那简直不敢想像!而此刻,青莉若表现得急躁——即便她判断正确——也终会使她所有美好的希望化为泡影。

“什么事?”他问,他的脸在抽搐。

青莉确信她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青莉能感觉得出他进店不是想偷什么,他也许想得到片刻温暖和感受一下美好的时辰。青莉深知什么是苦寻工作而又一无所获,青莉还能想像得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看这社会:一些,人在购买奢侈品,而他一家老小却无以果腹。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猛地,青莉知道该怎样作答了。她母亲说过,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她不认为这个男人会伤害她。青莉望望窗外,此时大雾弥漫。

“这是我第一次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青莉说。

他长久地审视着青莉,渐渐,一丝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他伸出手与青莉相握。

青莉低声说:“也祝您好运。”他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青莉慢慢转过身,将手中的第6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只是可能由于一时的窘境而做一些违规的事只要我们心存善良之心,相信能感化他们的。

11.不苛求别人的感恩

【原文】无言而不信,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兼爱下》)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你。

从墨子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墨子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总是记得别人的回报,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感激,而他却没有真正牢记自己。

我们天天埋怨别人不知回报,不知我们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到底该怪谁?是我们太了解人性,还是我们忽略了人性?帮助别人的目的不是为获得回报。如果我们偶尔得到别人的感激。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如果没有,也不要为此伤感、抱怨不休。

假如你救了一个人的生命,你会期望他感激吗?你也许会。可是乔治在他当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师,曾使78个罪犯免除了牢狱之灾。你猜猜看其中有多少人曾当面致谢,或至少寄张贺卡来?你可能猜对了:一个也没有。

耶稣在一个下午使十个瘫痪的人起立行走,可有几个人回来感谢他呢?只有一位。耶稣环顾门徒问道:“其他九位呢?”“他们都跑了,谢也不谢就跑得无影无踪!”那么,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给了人一点小恩惠,凭什么就希望得到比耶稣还多的感恩呢?

如果这里面涉及到金钱,那可就更难说了!查尔斯曾说,当一位银行职员挪用银行基金去炒股票而造成亏损,面临指控时,查尔斯帮他补足金额以免他吃上官司,这位银行职员是否感谢他呢?是感谢他,但只是那一阵子,后来这个人还跟曾经救他脱离牢狱之灾的人作对呢!

假如你送亲戚一百万美元,他就应该会感谢你吧?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不过如果安德鲁?卡耐基重新活过来,一定会意想不到地发现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呢!为什么?因为,卡耐基遗留了三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只继承了一百万美元。

现实就是如此。人性就是人性,你千万别指望会有任何改观,何不干脆接受呢?

尼玛是一位住在纽约的妇女,她整天埋怨自己寂寞。没有一个亲戚愿意接近她。如果你去看望她,她一定会絮絮叨叨告诉你,她侄儿们小的时候,她是如何照看他们的。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都是她照看的,他们跟她生活了很久。她还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一直到他结婚前,他都住在她家。

这些侄子会常回来看望她吗?噢!有的!有时候!完全是例行公事式的。他们都害怕回来看她,真正使他们受不了的是要坐几个小时听那些絮絮叨叨、无休无止的抱怨与自怜。当她终于发现无论如何也没法叫她的侄子们回来陪她时,她就拿出她的绝招——心脏病发作。这心脏病当然不是装出来的,医生也说她的心脏相当神经质,经常心悸。可是医生们也是无能为力,因为她的情绪往往是她病发的起因。

这位老妇人需要的是关爱,但她表现的却是需要“感恩”,可惜她可能永远也得不到她所设想的感激或敬爱了,因为她认为这是她应得的,她要求别人给她这些东西。

世界上有很多像她一样的人,认为别人都忘恩负义,他们渴望被爱,但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惟一方式,不是去索求,相反的,而是要不求回报的付出。

这是不是听起来太理想化、太不符合实际了?其实不是这样!这是追求幸福最好的一种方法。亚里士多德说:“一个理想、完美的人会从施予中得到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你付出多少,别人得到了多少帮助,而不是你该得多少回报,否则你陷入了为索取回报而与别人斤斤计较的争论当中,又何谈快乐呢?

为人父母者一向抱怨子女不知感恩。甚至莎剧主人翁李尔王也不禁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毒信更吞噬人心。”可是如果我们不教育他们,为人子女者怎么会知道感恩呢?忘恩原是人的天性。它像随意生长的稗草。感恩有如花草,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才能开出美丽的花作为回报。

要是子女们不知感恩,应该怪谁?也许该怪的就是为人父母的我们。如果我们从来不教导他们向别人表示感谢,怎么能希望他们来感谢我们?

让我们记住,孩子是我们造就的。

要想有知恩善报的子女,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让我们把这句话永远铭记于心。我们的言行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也千万别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都是她自己做的,连一分钱也舍不得花!”这样对我们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但是孩子们却听进心里去了。因此,我们最好这么说:“表妹准备这份圣诞礼物,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她的心真好!我们得写信感谢她。”这样,我们的子女在无意中也学会了养成赞赏感激的好习惯。

请牢记,感恩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品德。希望儿女们感恩,就必须训练他们成为感恩的人。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着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就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同学送给他的这双“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

爸爸在家,下岗了。

妈妈呢?

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

她笑了。

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他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呢?有的同学说,好看。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格,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后来这位老师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能给予就不贫穷,这句话一直让我回味。

在同学的眼光中,小女孩意识到自己是贫穷的,在强烈的物质对比下,她那颗敏感的心敏锐地得出一个结论: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在她注意到老师也和自己一样穿布鞋后,她便在教师节时画了一双皮鞋送给老师。这个“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的小女孩让我很感动,她是物质上的穷人,却是爱心上的真正富人,她小小年纪就懂得去关心他人,并把爱心给予他人。然而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凭着父母物质上的富有到处炫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比他穷的人,甚至嘲笑别人,这种人实际上是爱心的乞丐,是灵魂的穷人。

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人人都有选择做爱心富人的权利,如果我们从现在起就选择做爱心富人,爱心的大门将随时为我们敞开,那么,我们所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别人的感激,而是更加富有的灵魂!

12.君子以人为镜

【原文】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墨子·非攻中》)

【译文】君子不用水作镜子来照自己,而以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墨子在《非攻中》篇中列举并批驳了为侵略性战争辩护的种种谬论,如扩张可以使国家富强并成就霸业,是以“义”来统一天下等等,指出以危害别的国家为前提而获得好处,是不可行的,至于以“义”来统一天下,则是虚假不实的。墨子列举吴王夫差、晋国智伯因发动侵略战争而导致灭亡的事例,警告那些好战的诸侯要“以人为镜”,“鉴之于夫差、智伯之事”,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

在这里,墨子运用“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这句名言,说明聪明的人应该以历史人物为镜子,把他们成功失败的经历当做借鉴,从而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它告诫人们应该以历史上的人物为借鉴,以往知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预见到自己的命运和未来。当然,除了指历史上的人物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与自己同时代的人或自己周围的人,以他们为镜子,听取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他们身上看见真实的自己。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作为自己和别人的镜子,既可鉴己又可照人,这也许就是古人热衷于“以人为镜”的最好的理由了。

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看到了自己处理朝政时的得失,使自己颁布的政令更合乎民意,因而他能赢得天下太平,博得盛世美名。司马迁因受宫刑,绝望至极,但他以古代的哲人为镜,看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文王被拘,始有《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才写《国语》……历史上诸多不幸的伟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司马迁以他们为镜,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与力量,从此,他发愤著书立说,以顽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以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把伟人、成功者当作镜子,可以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迎接挑战,鼓励我们前行,也可以让我们接受他们失败的教训,工作上少走弯路。以人为镜,不可一味模仿,一味邯郸学步,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以人为镜,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以人为镜好处多,但要选对镜子,选对自身有益之镜,如若拿错了镜子,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要么自卑,要么自大。

确实,我们每个人也是自己的镜子,别人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观察、揣摩、了解并最终把我们定性和归类,于是我们成了别人眼里的好人、坏人、可信的人、不可信的人……别人如果觉得你真心诚意待他,他就会真心诚意地对待你;你待别人高尚,别人也会高尚地待你。

其实,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我们的镜子,可以借鉴,伟人可以为镜,凡人也有值得学习之处,正面人物值得借鉴,反面人物值得自省。总之,以人为镜,可以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受挫折,取得更大的成就。

13.为人解难,利于他人

【原文】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墨子·经上》)

【译文】任侠,就是君子牺牲自己利益而使自己的作为有利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