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穷人为什么穷
6947400000006

第6章 志气短,窝窝囊囊过日子(2)

(4)确实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要知道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6)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在你朗诵的时候,你必须看到、感觉到和深信你已经拥有这些钱了。

拿破仑?希尔博士还特别强调第六点的重要性。他说:你必须遵照这六个步骤所说明的指示去做。特别重要的是,你要遵守和奉行第六个步骤中的指示。你也许会抱怨,在你未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你不可能看见你自己的成就和财富,但这正是“强烈的欲望”能帮助你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十分强烈地希望拥有财富,进而使你的欲望变成了充满你大脑的意念,这将会毫无困难地使你自己相信你会得到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渴望财富,并且确实下定决心要得到它,最后你将可以使自己相信必然会拥有它。

4.穷人立志要量力而行

古语有云:“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说的就是很多“有志者”往往贪心不足,吃着碗里的,望着盘里,孰不知这样的志向往往可能超出你的力量之外,让你连既得的“陇”也失去。

理想造就成功,这话确实不容置疑,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大多如此。昔日秦始皇嬴政出巡之时,锦衣玉马前呼后拥,当时,“无赖”刘邦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而“混混”项羽也感慨到:“彼可取而代之”,其后,这两人也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这个志向。

所以说,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志向,没有志向就绝不可能为成功而奋斗,这就好比是登山,一定要有去登的念头,否则,必不会达到顶峰。这是浅例。世间许多人之所以浪费了他们的生命,就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起念头。这就是所谓“消沉”、“堕落”。“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不必成。

不过很多人对于“有志者事竟成”的理解有误。“志”字有几种意义:一是念头或愿望,一是起一个动作时所存的目的,一是达到目的的决心。还拿登山来说,先起登的念头,然后一步一步的走,而这走必步步以登为目的,路也许长,障碍也许多,需抱定决心,不达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实现,登的目的才可以达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须包含这三种意义在内:第一要起念头,其次要认清目的和达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必达目的之决心。很明显的,要事成功,其难不在起念头,而在目的之认识与达目的之决心。

事实上,现实中有很多人对志向的误解很深,他们以为志向只是一种念头,自己有一种想法就可称为志,就能为其奋斗、努力,完全不考虑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这是很谎谬的,说的不好听些,就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这只能说是狂妄,不能算是立志。世间有许多人不肯学乘除加减而想将来做发明家,不学军事学当兵打仗而想做大元帅东征西讨,不切实培养学问技术而想将来做革命家改造社会,都是犯这种狂妄的毛病。

如果只以起念头为立志,那么,有“志”者事竟不成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由于个人成长的差异,容观环境的限制,世间有很多事确实不可能由你的想象所决定,我们所谓“不可能”,就是俗语所谓“没有办法”,没有一个方法和步骤去达到所想的目的。没有认清方法和步骤而想达到那个目的,那只是痴想而不是立志,志就是理想,而理想必定是可实现的理想。理想普通有两种意义。一是“可望而不可攀,可幻想而不可实现的完美”,比如许多宗教都以长生不老为人生理想,它成为理想,就因为事实上没有人长生不老。理想的另一意义是“一个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或是“可能范围以内的最圆满的解决困难的办法”。比如长生不老虽非人力所能达到,而强健却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就人的能力范围来说,强健是一个合理理想。这两种意义的分别在一个蔑视事实条件,一个考虑到事实条件,一个渺茫无稽,一个有方法步骤可循。严格地说,前一种是幻想痴想而不是理想,是理想就必顾到事实。在理想与事实起冲突时,错处不在事实而在理想。穷人必须接受事实,理想与事实背驰时,穷人应该改变理想。

当然,穷人不能因此就对“立志”望而却步,只是在“立志”时要度德量力,不能好高骛远。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明白的话,大意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一个人应该从幼时就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起愿望,想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也能做自己所想做的事。这番话出自浪漫色彩很深的卢梭尤其值得我们玩味。卢梭自己有时想入非非,因此吃过不少的苦头,这番话实在是经验之谈。许多烦闷,许多失败,起于想做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或是不能做自己所想要做的事。

志气让很多人走向成功但也让许多人更加失败,反不如前。所以穷人应该知道志向从来就不在目前的现实而在将来之实现。它是需要穷人为其一步一步去奋斗的,穷人绝不能把志向当作做事拖延的借口。不切实际的给自己立以大志,然后终日幻想在志向实现的辉煌日子里,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去改变的人永远不可能取的成功。

5.志向要能贯彻,不能半途而废

“攻城容易守城难”,志向也是如此,给自己立志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要将志向贯彻始终坚持不懈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好多年前,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到处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回来了。

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废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十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九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八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掉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贾金斯的情形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他卖掉了最后一项营生的最后一份股份后,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终生年金,可是这样一来,支取的金额将会逐年减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时间长了,早晚得挨饿。

现实中,像贾金斯这样的穷人很多,他们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志向,但却又不能将这志向转化为具体清晰的目标,将之付于行动。结果,他们志向也只能成为一种欲望,一种只能幻想的欲望。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

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社会、以及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