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009900000020

第20章 红人宝典:如何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1)

职场中,最优秀的人才会最受欢迎。读懂红人宝典,塑造红人气质,你才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操纵”得失,而不是被得失“操纵”

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或大或小的成功与失败。有的人因为一时的成绩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失败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人生需要放眼长远,超越成败得失,塑造平常心态,以平常心,面对工作中的得失。从人生的根本意义来理解,冒险失败胜于安逸平庸。轰轰烈烈地奋斗一生,即使到头来失败了,你的一生仍然是有价值的。

求稳怕乱、惧怕失败、不冒风险、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这样虽然可靠,虽然平稳,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是一个懦夫的人生,一个无聊的人生。令人遗憾之处在于,你葬送了自己的潜能。你本来可以有机会摘取成功之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是你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勇敢地去闯荡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辈子,不如放手一搏。

项羽败于刘邦,项羽仍然是一位轰轰烈烈的英雄;李自成最终失败,李自成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孙中山仍然是一位伟人。为了更大的成功,不要贪恋眼前的安逸和平稳,扬起生命的风帆,迎着惊涛骇浪,去拼搏,去展示你生命的根本意义,创造生命的辉煌。

成功是人人向往的,但成功之后并不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成功有时也会给人带来严重的障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医生卡瑟拉,讲了这样一个病例:在某届奥斯卡金像奖发奖仪式次日凌晨3∶00时,她被奥斯卡奖获得者克劳斯从沉睡中唤醒。克劳斯认为他所获得的成功“是由于碰巧赶上了好时间、好地方,有真正的能人在后边起了作用”的结果。他不相信自己获得奥斯卡奖是多年努力和勤奋工作的结果。尽管他的同事公认他在专业方面是最佳的,但他却不相信自己有多么出色和创新的地方。克劳斯进门后举着一尊奥斯卡奖的金像哭着说:“我知道再也得不到这种成绩了。大家都会发现我是不配得这个奖的,很快都会知道我是个冒牌的。”

卡瑟拉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平常心而引起的。除此之外,成功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自大自负的消极后果。有的政治家取得一系列成功后,因过分自信而造成重大失误;有的作家写出一两篇佳作后,再无新作问世。有人对美国的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了跟踪调查,发现这些人获奖前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为5~9篇,获奖后则下降为4篇。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能正确对待成功,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那些不断超越成功的人,才能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功。牛顿把自己看做在真理的海洋边拣贝壳的孩子;爱因斯坦取得的成绩越大,受到的称誉越多,就越感到无知,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做一个圆,圆越大,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

而当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态度呢?松下幸之助曾说:“不怕失败,只怕工作不努力,态度不认真。只要你专心工作,即使失败也会有心理准备,当再度从失败中站起来时,心中必已获取了有助于日后成功的资料。”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超越的机会,逃离失败,躲避失败,就会把一个人的活力与成长力剥夺殆尽。所以,失败是超越自我的重要推动力,没有失败过的人,是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人。

历史告诉我们,志士仁人的生活始终充满着坎坷,他们正是以坚强的意志不断超越失败,才能从不断战胜困难中创造奇迹。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失败,人都需要快速地将其摆脱,不断超越自我。在完全调动起力量的时刻,人才能达到创造的高峰,因此,应该抛弃以成败论英雄的偏见,着眼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着眼于在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样失败才会而成为前进的基石。苏联作家佩克利斯指出:“人的伟大和强大正在于人能调动起自己体力、智力和情感上的潜力,始终不渝和一往无前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而且,困难越大越复杂,就越能调动潜力的积极性,人的力量也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阻碍或暂时失败,不要放在心上,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切,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失败取得成功。

留条后路,多条出路

“不给自己留后路”,这作为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精神体现是无可厚非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充满了变故与无常,勇往直前固然可敬,但也可能因此被撞得头破血流,最终走到山穷水尽处。所以爱迪生就曾倡导:“如果你希望成功,就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吧!”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他拥有6公顷山林。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找到金沙或铁矿,他一连干了5年,不仅没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又重返田纳西。当他回到故乡时,发现那儿机器轰鸣,工棚林立。原来,被他卖掉的那个山林中就有一座金矿,新主人正在挖山炼金。如今这座金矿仍在开采,它就是美国著名的门罗金矿。

做事留有余地,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就不至于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年轻人阅历浅,说话、办事易冲动。事情如果做尽做绝,就如同话说尽说绝一样,不是伤人就是被别人伤。当事情做到绝处,力、势全部耗尽,想要改变就难了。在做事时要有所保留,以便容纳一些“意外”,给自己留条后路,留下回旋的余地。

有一个人善于角力。他的技术高明,掌握的招数有360种之多,而且每次出手都不相同。徒弟里头,他最喜欢一个长得英俊的徒弟。他教给徒弟359招数,只留下一手不肯再传。那青年本事高明,力大无比,谁也敌不过他。后来,他跑到国王面前夸口,说他之所以不愿胜过师傅,只因敬他年老,又看在他是自己的师傅面上。其实,自己的本领和力气,绝不比师傅差。他这样傲慢无礼,国王很不高兴,派人选一处宽大的场地,把满朝达官贵人都请来,让师徒二人比赛。那青年走进场地,耀武扬威,仿佛他的敌人即使是一座铁山,也会被他推倒。

他的师傅看他力气比自己大,便使出留下不传的最后一招,一把将他扭住。他不知怎样招架,已经被师傅举过头顶,抛在地上了。满场的人都欢呼起来。国王叫人拿了一件袍子奖给师傅,对那青年斥责说:“你妄想和你师傅较量,可是你失败了。”这个青年说道:“国王,他胜过我并不是凭力气。他留下一手没有传,就凭这小小的一点本事,今天把我打败了。”

那师傅说道:“我留下这一手就是为了今天。因为圣人说过:‘不要把本事全部都给你的朋友,万一他将来变成敌人,你怎抵挡得住?’从前有个吃过徒弟亏的人所说的话,你没有听过吗?‘也不知是如今人心改变,还是世上本来没有情义。我向他们传授射箭技艺,最后他们却把我当做天上的飞鹄。’”

师傅教徒弟总要留一手,对徒弟来说,好像很不公平,却是师傅保命的一招。世上有太多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发生,这是做师傅的在很多惨痛的教训基础上总结的经验。如果你是师傅,要留一手;如果你是徒弟,在师傅面前要永远谦虚,要知道尊师重道。永远给自己留条退路,才不至于落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

改变自己胜于苛求环境

“当我们不再与不可改变的现实抗争时,就会有能力开创更丰富的人生。”一个人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接受任何现实的。

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他看不出图案。他去看医生,知道到了残酷的事实: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如此,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面对最糟糕的环境会如何反应呢?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他惊讶的是,他很愉快,他甚至发挥了他的幽默感。有些浮游的斑点妨碍了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它今早要到哪儿去!”

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不得不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要知道手术只能采取局部麻醉!他会抗拒它吗?他了解这是必需的、无可逃避的只有接受现实。他放弃了私人病房,住在普通病房。他想办法让同房的病友们高兴一点。

当他必须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这样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