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胜职场的120条人生经验
7009900000033

第33章 做好领导的“机关” (1)

当老板容易,做好老板难。有一天当你成为别人的老板,不妨多从下属角度考虑,柔性与大棒政策并行,效果或许会更好。

商量之后再命令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则寓言:太阳和北风打赌,看谁能先让行人把大衣脱去。于是太阳用它温暖的光轻而易举地使人们脱下大衣;而北风使劲地吹,反而使行人的大衣裹得更紧。太阳与北风的故事,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下属要像太阳那样,用温暖去感化他们,使他们自觉地敞开心扉;如果像北风那样使劲地吹,一味地强制逼压,反而会使他们始终对领导心存戒备。

从管理角度来讲,威胁和严厉的警告能够保证工作水准,但问题是,在日常工作中有时这样行不通,常常是领导刚转过脸去,大家又我行我素了。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避免强制,使别人服从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对方觉得受到了尊重,例如:“我知道你是不会被强迫的……”“没有人非要强求你做……”“任何人都强迫不了你的……”“由你决定……”

当然,这些方法看起来有些冒险,但通常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们首先消除了反抗心理,其次也可迫使对方接受任务。

领导管理员工就应该对他们软硬兼施,先商量后命令,让下属接受命令之后产生“吃不了兜着走”的心理压力。

领导者大多数是富有各种经验,而且非常优秀的,所以大多时候照他的命令去做,是没什么错误的。可是如果领导者老是持这样的想法,就会令下属不满,令其感到压抑,而不能从心底产生共鸣,同时也变成因为没办法,只好“好吧,跟着你走吧”这样一种情况。如此,就不可能真正有好的点子,产生真正的力量。

所以在对人做指示或下命令时,要像这样发问:“你的意见怎样?我是这么想的,你呢?”然后必须留意,是否合乎下属的意见,以及下属是否彻底了解,并且要问,至于问的方式,也必须使对方容易回答。

松下幸之助自从创立松下电器公司以来,始终是站在领导者的位置。但在此以前,他也曾经站在被人领导的立场,所以下属的心情,他多半能够察知。因为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所以在下命令或做指示时,他都尽量采取商量的方式。

如果采取商量的方式,下属就会把心中的想法讲出来,而你认为下属言之有理,就不妨说:“我明白了,你说得很有道理,关于这一点,我不这样做好不好?”诸如此类,一面吸收下属的想法或建议,一面推进工作。这样下属见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就会把这件事当做是自己的事,认真去做;同时,因为他的热心,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便成为其大有作为的活动潜力。即使在封建社会,凡是成功的领导者,表面上下命令,实际上也经常和部下商量。

如果能以这样的想法来用人,则被用的人会自动自觉地做好工作,领导也会轻松愉快。因此领导在用人时,应尽量以商量的态度推动一切事务。

先备台阶,再批评他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就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对他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需“点到为止”。既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

在广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宾在吃完最后一道茶点后,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服务小姐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的景泰蓝食筷颇有爱不释手之意。非常感谢你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喜爱。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你,并按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你的账簿上,你看好吗?”那位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谢意之后,说自己多喝了两杯“白兰地”,脑袋有点发晕,误将食筷插入内衣口袋里,并且聪明地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哈哈哈。”说着取出内衣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如果服务员想让这位外宾“出洋相”,真是太容易了,但她没有那样做,而是委婉地暗示对方的错处。懂得说话艺术的人往往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摆脱窘境。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而不接受批评,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见,批评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领导的批评言辞不当,不注意批评的技巧和方法,就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就需要掌握批评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批评的方法:

1.在批评别人之前先自我批评

毛泽东在1962年的一次发言中一方面严厉批评党内压制民主的恶劣现象,一方面坦率地对近几年工作中的错误承担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其他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其他主要的中央领导也在会上诚恳地自我批评,会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先自我批评的方法,能够减轻下属的心理负担和抗拒心理,使他们能够接受批评,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错误。

2.运用抑扬结合法

即在批评别人时,先找出对方的长处称赞一番,然后再提出批评,最后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种方法使人认为你的批评是公正客观的,自己既有过失,也有成绩。这样就减少了因批评所带来的抵触情绪,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

某领导发现秘书写的总结有不妥之处。他是这样批评秘书的:“小张,这份总结总的来说写得不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几处写得很有见地,看来你下了工夫。只是有几个地方提法不妥,有些言过其实,有的地方尚缺定量分析,麻烦你再修改一下。你的文笔不错,过去几次写总结也是越修改越好,相信你这次也一定能修改出一个更好的总结来。”这样说,秘书会感到领导对自己很公正、很器重,充满期望和信任,因而会很卖力地把总结修改好。

3.运用明褒暗贬的方法

某位领导碰到全厂有名的后进青年,主动打招呼:“小唐,你好!”对方不冷不热地冒一句:“不敢说好,我是厂里有名的坏蛋。”领导忙接过话头说:“你一不偷,二不抢,三不搞腐化,怎么会是坏蛋呢?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不是坏蛋,说你不可救药,不仅否定了你,也否定了教育者自己。”这番话首先稳定了对方情绪,满足了对方的自尊心,同时又促使对方反思:为什么不偷不抢,名声却不好呢?这种明褒暗贬的批评法运用得当,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批评的方法远不止以上三种,作为领导者,只有讲究批评的方法和口才技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人才:最适合的才是最优秀的

一个组织要想成功,只靠一个领导者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需要别人来帮助他。但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能力或资本协助领导,这时,作为领导的你就要在人群中选出你需要的人。

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人民、发饷送粮保障军队,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位,都是人中豪杰,因为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能得到天下。”从这里完全看得出用人的重要性。

选用人才是有原则可循的。有的人认为,自己能够网罗到最优秀的人,就一定能够成就大事,实则不然。在团队中,选用最适合的人而非最优秀的,才是制胜的法宝。

有些人专业素质非常高,思想品质却十分差劲,这种人即使本领再高,恐怕也不能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对德才关系做了较为全面、较为精辟论证的,是宋朝的司马光。司马光明确指出德与才是不能分开的,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司马光还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司马光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自然有他的思想局限性,但是就德才关系本身的分析来看,他的论述还是比较深刻的,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

用人以德为先,次之才学,也就是说要防止重才而轻德的现象出现。有才而缺德,这样的人只能是奸才、歪才、邪才。当然,只有德而没有才的人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缺才有德的人,是忠厚人、老实人、辛苦人、正派人,但才气没有了,这样的人也不是做事所需的人才。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大德大才的旷古奇才,用人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的,作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入蜀初期任丰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的能力和德行,便为之说情。刘备敬重诸葛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诸葛亮提拔琬为丞相府长史,每次出征,蒋琬都足食足兵相以供给。诸葛亮常赞蒋琬为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诸葛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死,蒋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祎代之,费祎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侵入。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想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夙愿虽未实现,足见其人忠烈。

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祎、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王才得安坐帝位达41年之久。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三国相比,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有德才兼备的贤臣辅佐之故。

我们选用的最合适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有了这样的人辅佐,成大事就时日不远矣。

因势利导,应对难缠的下属

所谓“马蝇式”下属,就是那些上司难以相处或难以对付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