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仍旧穿着那件破旧的皮袍,身上的盘缠也见了底。
他无精打采,耷拉着脑袋,无奈地叹着气,十分沮丧。这是他第十次遭到秦王的拒绝了,他有些绝望,做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离开秦国,找自己的亲人。人在失落和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亲人,他也不例外。
苏秦忍着疼痛,有气无力地走着。绑腿的带子有一头儿脱落在地上,草鞋的底子已经不知了去向。尽管如此,他身上的书却是一本也没有少。他有些沮丧,为自己的无能。但是一想到能见到久别的亲人,心中不由得涌出一股暖流。
终于,他回到了家。妻子在织机上织着布,知道自己的丈夫回来,只是瞟了一眼,一声也不吭,如同路人。苏秦说自己走了很多天的路,已经饿得不行了,但嫂子连理都没理,借口有事转身出去了。久未谋面的孩子回到身边,父母都会嘘寒问暖,满脸笑容,但苏秦的父母却冷嘲热讽,苏秦有些无地自容。
在苏秦的亲人们看来,苏秦是个只会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人,连个混口饭吃的本事都没有,更别说有所作为了。对苏秦会有如此的态度,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苏秦长叹:“妻子不把我当做丈夫,因为我没尽到丈夫的责任;嫂子不把我当做小叔子,也情有可原;父母连我这儿子也不认了,未免太狠心了吧?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苏秦有些无奈,人在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安慰,但苏秦却没有。
苏秦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发誓要刻苦学习,改变家人对他的偏见。他开始刻苦读书,学习有关谋略战术的《太公阴符》,每天埋头诵习,希望能参透其中的玄机。每每领会到精妙之处时,不是拍手称快,就是放声大笑,家里人都以为苏秦是疯了,更不去理会他了。苏秦很珍惜时间,怕读书的时候睡着了,就准备了一把锥子,当自己有些困倦的时候,就拿起锥子,狠狠地在自己的大腿上扎一下。起初,他还有些犹豫,不忍心下手,但后来实在是太困了,就扎了下去,扎得鲜血直流。疼痛使苏秦减少了困意,强忍着疼痛,他仍旧坚持学习下去。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取百家之长的苏秦胸有成竹地说:“这回,我以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说服各国君主!”
苏秦不顾家人的竭力反对,决定再次出游列国,希望凭借自己的才智闯出一片光明,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苏秦首先去求见近在洛阳的周显王,向他阐述自己的主张。尽管周显王对他很感兴趣,但是苏秦出身卑贱,再加上大臣们的竭力反对,怕他只会空谈。
无奈的苏秦,又到了秦国。当时秦国刚刚杀了商鞅,最厌恶的就是辩士,苏秦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机会。
苏秦又来到了燕国。他对燕文公说:“燕国没有受到其他国家侵扰,是因为赵国成为了燕国的屏障。大王如果和赵国结盟,则燕国也就没有了后患,更不用惧怕秦国了。”燕文公采纳了苏秦的意见,并为苏秦备好车马和布帛,让他到赵国谈合纵的事情。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根据现在的形势分析,山东六国赵国的实力最大,秦国也最忌恨。但是,秦国不敢举兵伐赵原因何在呢?很简单,这是因为秦国害怕韩、魏两国乘机偷袭。如果秦国进攻韩、魏,两国肯定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一旦秦国没有了韩、魏两国的后顾之忧,加兵攻打赵国也就不远了!”赵肃侯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急忙问苏秦:“照你看,该怎样应对?”苏秦说:“山东六国的土地和兵力都远远超过秦国,一旦结盟,攻打秦国,一定能击败秦国。大王不如号召六国定下盟约,团结起来,秦兵也就不敢来犯了。”赵肃侯听了十分欣喜,给予苏秦很多的赏赐,让他游说其他各国达成结盟。
公元前333年,六国达成联盟,苏秦当上了山东六国的相国,身佩六国相印。合纵联盟达成以后,秦国有十多年都不敢向东边进犯,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苏秦“锥刺股”的精神值得人们去学习,但不要去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