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二瘰疬酒药方
【组成】鹤风草150克,忍冬藤180克,野蓬蒿120克,野菊花120克,五爪龙90克,马鞭草45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老酒7.5千克,袋贮药悬于酒内,封口,煮三香为度;取起水顿,侵一伏时。初伏尽醉出汗为效。
【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
【主治】年久瘰疬结核,串生满项,顽硬不穿破者服。
【来源】《外科正宗》。
杨梅疮
方一金蟾脱甲酒
【组成】好酒1.5克,大虾蟆1个。
【用法】用大虾蟆1个浸酒封瓶口,煮香2枝,取起待次日。随量之大小,以醉为度,冬夏盖暖出汗为效,酒尽疮愈。禁忌:服酒7日后,不许见风为要,忌口及房事,百日绝根矣。
【主治】杨梅疮不拘新久轻重皆效。又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翠云散
【组成】铜绿、胆矾各15克,轻粉石膏(煅)各3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磁罐收贮。湿疮干掺,干疮幺猪胆汁调点,3日点3次,其疮自干而愈。
【主治】杨梅疮已服内药,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用。
【来源】《外科正宗》。
方三芎归二术汤
【组成】白术、苍术、川芎、当归、人参、茯苓、薏苡仁、皂角针、厚朴、防风、木瓜、木通、穿山甲(炒)、独活各3克,金银花6克,甘草、精猪肉60克,土茯苓15克。
【用法】水900毫升,煎至一半。量病情上下调量服,渣再煎再服。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解毒。
【主治】杨梅结毒,已成未成,筋骨疼痛,步履艰辛,及溃后腐肉臭败,不能生肌收敛者。
【来源】《外科正宗》。
破伤风
方一玉真散
【组成】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每服6克,热酒3克调服,更敷伤处。若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者,每服9克,用热童便调服,虽内有淤血亦愈。至于错死心腹尚温者,连进2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更用漱口水洗净,搽伤外亦救。
【功效】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主治】破伤风。症见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镇风散
【组成】鳔胶(切段,微焙)、杭粉(焙黄)、皂矾各30克(炒红色),朱砂9克(另研)。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无灰热酒调服。如一切猪、羊等风,发之昏倒不省人事者,每服9克,2服即愈不发。外灸伤处7壮,知疼痛者,乃为吉兆。
【功效】镇风化痰,开窍。
【主治】破伤风诸药不效,事在危急者,用之必应。
【来源】《外科正宗》。
痔疮
方一田螺水
【组成】大田螺1枚,大冰片0.15克。
【用法】冰片研末,用尖刀挑起螺盖,将冰片入内,严放片时,待螺渗出浆水。用鸡翎蘸擦患处,勤擦,其肿痛自然消散。
【功效】消肿止痛,收肛。
【主治】痔疮坚硬作痛,及脱肛肿泛不收者并用之。
【来源】《外科正宗》。
大麻风
方一漱药方
【组成】贯众、黄连各9克。
【用法】水1200毫升,煎一半,入冰片少许。每日陆续漱口,其血自止。禁忌:动风、油腻之物。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大麻风。
【来源】《外科正宗》。
方二雄硫散
【组成】雄黄、硫磺、凤凰皮(即雏鸡壳,烧黄存性)各15克,穿山甲10片(炒黄),滑石30克。
【用法】上药各研为细末,用半油核桃肉30克,捣烂,同公猪胆汁一具同前药和匀。用青纱包药擦之,日用3次,其发渐生如旧。
【功效】活血解毒。
【主治】大麻风眉毛、须、发脱落作痒者,宜此药擦之。
【来源】《外科正宗》。
吴有性方
方一达原饮
【组成】槟榔6克,厚朴3克,草果仁1.5克,知母3克,芍药3克,黄芩3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用加水煎,午后温服。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瘟疟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1日3次,或1日1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
【来源】《温疫论》。
方二清燥养荣汤
【组成】知母、天花粉、当归身、白芍、地黄汁、陈皮、甘草(原书末著剂量)。
【用法】加灯芯煎服。
【功效】滋养营阴,凉润燥热。
【主治】温疫解后,出现阴枯血燥者。
【来源】《温疫论》。
方三此胡养荣汤
【组成】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当归、白芍、生地、知母、天花粉(原书未著剂量)各适量。
【用法】姜枣煎服。
【功效】养阴润燥,清散余邪。
【主治】温疫下后,重亡津液,里症未尽,而表有余热者。
【来源】《温疫论》。
方四承气养荣汤
【组成】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各适量。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滋阴攻下。
【主治】温疫解后尚有里症者。
【来源】《温疫论》。
方五蒌贝养荣汤
【组成】知母、花粉、贝母、栝楼实、橘红、白芍、当归、紫苏子各适量。
【用法】水姜煎服。
【功效】甘润化痰,凉肺止咳。
【主治】温疫下后阴伤,咳嗽吐痰,胸膈痞闷者。
【来源】《温疫论》。
张介宾方
虚证
方一举元煎
【组成】人参10~20克,黄芪(炙)10~20克,炙甘草3~6克,升麻4克,白术3~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益气升提。
【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泰山磐石散
【组成】人参3~5克,黄芪15克,当归8克,川续断5克,黄芩5克,川芎4克,白芍药6克,熟地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砂仁各4克,糯米5克。
【用法】水煎,食远服。但觉有孕,3~5日常用1服,4月之后,方无虑也。
【功效】益气养血安胎。
【主治】妇人气血两虚,倦怠少食,屡有堕胎之患。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左归丸
【组成】大怀熟地240克,山药(炒)120克,枸杞120克,山茱萸肉120克,川牛膝(酒洗蒸熟)90克,菟丝子(制)120克,鹿胶(敲碎炒珠)120克,龟胶(切碎炒珠)120克(无火者不必用)。
【用法】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梧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6~9克。
【功效】填补肝肾真阴。
【主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阴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源,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晕,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
【来源】《景岳全书》。
方四右归饮
【组成】熟地6~8克,山药(炒)6克,山茱萸3克,枸杞6克,甘草(炙)6克,杜仲(姜制)6克,肉桂6克,制附子9克。
【用法】水煎,食远温服。
【功效】温肾填精。
【主治】真阳虚衰。症见气怯神疲,腹痛腰酸,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五一阴煎
【组成】生地6克,熟地9~12克,芍药6克,麦门冬6克,甘草3克,牛膝4.5克,丹参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水亏火胜。
【来源】《景岳全书》。
方六大补元煎
【组成】人参15克,炒山药6克,熟地18克,杜仲6克,当归9克,山茱萸3克,枸杞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咳嗽
方一罂粟丸
【组成】罂粟壳(新者一半去蒂切焙干,陈者一半泡去筋膜,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为蜜丸,弹子大。临睡嚼服1丸。
【主治】一切久嗽劳嗽,一服即愈。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安眠散
【组成】款冬花、麦门冬、乌梅肉、佛耳草各1.2克,橘红1.5克,炙甘草0.9克,粟壳(蜜炙)3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许煎化,临睡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咳嗽久而不止。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六安煎
【组成】陈皮4.5克,半夏6~9克,茯苓9克,甘草、杏仁(去皮尖)各3克,白芥子(老年气弱者不用)1.5~2克。
【用法】加生姜3~7片。水煎,食远服。
【功效】燥湿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咳喘痰黏,不易咯出者。
【来源】《景岳全书》。
方四星香丸
【组成】南星(矾水泡一宿)、半夏、香附(皂角水浸1小时)各60克,陈皮(去白)120克。
【用法】上药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每服9克,临卧姜汤送服。
【功效】理气化痰宁嗽。
【主治】诸般气嗽生痰。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五双玉散
【组成】石膏、寒水石各适量。
【用法】上药为极细末,每服9克,人参汤或随症用引调下。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热痰咳嗽,喘急,烦渴,头痛。
【来源】《景岳全书》。
气症
方一四磨饮
【组成】沉香、乌药、枳实、槟榔各适量。
【用法】上药4味,用白汤共磨服。
【功效】理气降逆。
【主治】诸逆气。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十香丸
【组成】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荔核(煨焦)、皂角(微火烧烟尽)各适量。
【用法】研为末,酒糊丸弹子大或桐子大。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桐子大者汤引服。
【功效】理气,散寒,导滞。
【主治】气滞、寒滞、诸痛。
【来源】《景岳全书》。
胁痛
方一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9克,枳壳4.5克,白芍9克,川芎4.5克,制香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郁结,肋疼痛,胸脘胀闷,往来寒热等。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化肝煎
【组成】青皮、陈皮各6克,芍药6克,丹皮、栀子、炒泽泻各4.5克,土贝母6~9克。
【用法】加水煎,空腹温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4.5克。如兼寒热加柴胡3克。如火盛加黄芩3~6克。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3克。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清火。
【主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火,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解肝煎
【组成】陈皮4.5克,半夏4.5克,厚朴4.5克,茯苓4.5克,苏叶3克,芍药3克,砂仁2克。
【用法】加生姜几片,水煎温服。
【功效】顺气调肝,化温除满。
【主治】暴怒伤肝,气逆胀满待证兼肝火旺者。
【来源】《景岳全书》。
腹痛
方一排气饮
【组成】陈皮、藿香、枳壳各4.5克,香附、乌药各6克,厚朴、泽泻各3克,木香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除满。
【主治】气机不畅,兼有湿阻食滞,症见脘腹胀满疼痛。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安胃散
【组成】白术、茯苓各30克,人参、甘草、食盐各15克,砂仁9克,广陈皮10克(去白晒干)。
【用法】以上药将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滤去渣澄清,然后入橘红煮干,研为末。每服3克,饮清汤。
【主治】胃痛、腹泻。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祛痛散
【组成】青皮、五灵脂(去石)、川楝子、穿山甲、大茴香各6克,良姜(香油炒)、玄胡索、没药、槟榔各1.5克,沉香3克,木香3.6克,砂仁适量。
【用法】上药粗末,用木鳖子仁3.6克同前药炒,令焦躁,去木鳖子不用,共为细末。每服3克加盐少许,用酒或滚水送服。
【主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疝及妇人血气刺痛。此方屡用无不神效。
【来源】《景岳全书》。
泄泻
方一苍术丸
【组成】云苓30克,白术(炒)120,炙甘草30克,川椒、炒小茴香各30克,厚朴90克,苍术240克,破故纸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食远清汤送服12~15克。
【功效】健脾化湿,温阳止泻。
【主治】寒湿在脾泄泻,久不能愈者。
【来源】《景岳全书》。
伤寒
方一秘传走马通圣散
【组成】麻黄、炙甘草各30克,雄黄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服即汗。
【功效】祛风散寒。
【主治】伤寒阴邪初感等症。此方宜用仓促之时,其有质强而寒甚者俱可用。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伤寒效方
【组成】胡黄连30克,山栀子60克(去皮入蜜30克拌和炒令微焦)。
【用法】2味捣为末,用猪肠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生姜2片、乌梅1个、童便250毫升浸半日,去渣,食后,暖小便同温下10丸立效。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主治】伤寒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
【来源】《景岳全书》。
方三神术散
【组成】苍术6克,川芎、藁本、甘草各3克。
【用法】水1200毫升,姜3片,煎600毫升,不拘时服。
【功效】疏风散寒,健脾燥湿。
【主治】伤寒头痛身热等症。
【来源】《景岳全书》。
时行温病
方一大青丸
【组成】薄荷、栀子、黄芩、黄连、甘草各9克,连翘18克,大黄、玄明粉各24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青蒿自然汁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9~12克,白滚汤下。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攻下。
【主治】时行温病,发热,上膈结热。
【来源】《景岳全书》。
方二鸡蛋清饮
【组成】鸡蛋2个(取清),芒硝(细研)、寒水石(细研)各6~9克。
【用法】先用新汲水70毫升调上药末,次下鸡蛋清揽匀,分2次服。
【功效】清热泻火通下。
【主治】热病,五六日壮热之甚,大便秘结,狂言欲走者。
【来源】《景岳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