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7138500000027

第27章 明代名医(著)方(6)

痔漏

方一痔漏神方

【组成】花椒、艾叶、葱白、五倍子、皮硝、马齿苋、茄根各适量。

【用法】上药各等份锉碎,水煎。先熏后洗,当时痛止,指日可愈。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痔漏秘方

【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芍药2.4克,生地黄3克,荆芥2.1克,乌梅1个,防风、条芩、枳壳(去穰)、槐角、黄连、升麻各1.5克。

【用法】上药锉1剂,水煎。空心温服。

【功效】清热祛风,除湿活血。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三猬皮丸

【组成】刺猬皮1个(连刺酒浸炙干),当归(酒洗)60克,槐角(酒浸炒)60克,黄连(酒炒)60克,地骨皮(酒炒干)60克,甘草(蜜炙)60克,乳香6克,核桃10个(内取膈36片)。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白汤或酒,早、晚分2次服,1月后停服。

【主治】痔漏。

【来源】《寿世保元》。

方四痔漏效方

【组成】极嫩木耳适量。

【用法】初服4.5克,用蜜水调服。1日加0.3克加至9克,然后每服倒退0.3克,服至1月为好。要忌口,服前用温水略煮,取出晒干为细末。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五秘传神应膏

【组成】片脑、熊胆、血竭、牛黄、乳香、没药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蜗牛取肉捣成膏。若蜗牛无鲜者,用干的放水碗内泡1夜去壳,内自然成肉。将前6味药研极细末,以蜗牛肉共捣,不要干了,要稀稠得所。用磁罐收贮固封,勿使风尘在内,则不效矣。每夜洗净拭干,将此膏搽上患处数遍即愈。

【主治】痔漏。

【来源】《万病回春》。

脚气

方一立患丹

【组成】艾叶60克,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

【用法】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

【功效】温阳除温。

【主治】温气两腿作痛。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秘传药酒方1号

【组成】白芷、桔梗、白芍、川芎、麻黄(连根)、茯苓、半夏、肉桂、甘草各30克,陈皮、川厚朴(姜汁炒)、枳壳(炒)、牛膝各60克,杜仲(酒炒)60克,木瓜45克,槟榔45克,乌药60克,防己30克,独活45克,当归45克,苍术(米泔浸炒)120克。

【用法】上药各锉,以麻布袋盛,用无灰好酒2400毫升,将药袋悬浸于坛内,密封坛口,放锅内煮1小时,然后取出,过3日后去药。渣晒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空腹温酒调服。酒随量饮之。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

【主治】脚气。

【来源】《寿世保元》。

方三脚气止痛奇方

【组成】乳香、没药、天麻、白附子、僵蚕各适量。

【用法】上药各等份研为极细末,每服1.5克,空腹,酒调服。

【功效】活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脚气,止痛。

【来源】《寿世保元》。

无名肿毒

方一祛毒汤

【组成】大黄10.5克,贝母6克(炒),穿山甲6克,僵蚕6克。

【用法】水煎用好酒50毫升搅匀,空腹服渣,渣再煎服,以利为度。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一切无名肿毒初起。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三白散

【组成】白芨30克,白敛30克,白矾15克。

【用法】上药末,入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纸拖水,搭于患处,直待肿处冰冷,将药敷上立消。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一切肿毒,诸疮疼痛。

【来源】《万病回春》。

养生

方一皇帝涂容金面方

【组成】朱砂6克,干胭脂6克,官粉9克,乌梅5个(去核),潮脑15克,川芎少许。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临睡时津唾调,擦面上,次早温水1盆洗面。

【功效】三七日,面如童颜。

【来源】《万病回春》。

方二九仙王道糕

【组成】莲肉(去皮心)、山药(炒)、白茯苓(去皮)、薏苡仁120克,大麦牙(炒)、白扁、豆芡实(去壳)各60克,柿霜30克,白糖60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粳米粉适量,蒸糕。不拘时任意食,米汤送服。

【功效】寻常用养精神、扶元气、健脾胃、进饮食、补虚损、生肌肉、除湿热。

【来源】《万病回春》。

方三经验乌须方

【组成】红肥大枸杞360克。

【用法】每年冬10月壬癸日面东采摘,捣破,用好无灰细酒1000克,同盛于瓷瓶内浸21日足开封,添生地黄200毫升搅匀,却以纸3层封其口。俱至立春前30日开瓶。空心热饮100毫升,至立春后,髭须皆黑,服之见效。禁忌:芜菁葱麻。

【功效】能变白为黑,身轻体健,其功不能尽述,若年年服,待老时身轻无比。

【来源】《万病回春》。

缪希雍方

虚证

方一补肾健脾益气方

【组成】白茯苓9克,枸杞子30克,怀生地6克,麦门冬15克,人参6克,陈皮9克,白术9克。

【用法】河水1200毫升,煎960毫升服。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补虚丸

【组成】棉花子仁500克,补骨脂120克,白茯苓60克,没药60克。

【用法】炼蜜丸如梧桐子,空心淡盐汤服。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三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组成】真茅山苍术1千克,怀生地(酒洗)500克,甘菊花500克,车前子(米泔浸)240克,人参240克,牛膝240克,白茯苓240克,人乳(拌积粉)500克。

【用法】天门冬熬膏和丸。

【功效】凉血去湿,补阴益气。

【主治】虚弱。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反胃

方一神效沉香丸

【组成】真沉香6克,真麝香2.4克,血竭4.5克,乳香4.5克,缩砂仁6克,木香6克,延胡索3克,没药1.5克。

【用法】细末,糯米糊丸,如弹子大,用辰砂4.5克为衣。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烧酒磨服;男女腹痛,诸气作痛,产后血气攻心,用陈酒磨服;热气痛,葱汤嚼下;小儿天吊作痛,啼叫不已,葱汤磨服。

【主治】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此是胃脘寒痰结阻,诸医无效,屡试神验;男女腹痛,诸气作痛,产后血气攻心;热气痛;小儿天吊作痛,啼叫不已。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秘传噎膈膏

【组成】人乳、牛乳、蔗叶、梨汁、芦根汁、龙眼肉(浓汁)、人参(浓汁)、姜汁各适量。

【用法】隔汤熬成膏,炼蜜。徐徐频服,效如仙丹。

【主治】呃逆、肥胃。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堕胎

方一资生健脾丸

【组成】人参90克,茯苓45克,白术90克,山药45克,薏苡仁45克,莲肉45克,枳实45克,甘草15克,陈皮60克,麦芽30克,神曲60克,白豆蔻10克,桔梗15克,藿香15克,川黄连9克,砂仁45克,白扁豆45克,山楂60克。

【用法】上药18味,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6克,米汤调服。

【功效】调理脾胃,益气安胎。

【主治】妊娠3月,阳明脉衰,胎堕。亦治脾胃虚弱,兼有湿热,纳少便溏,消瘦乏力等症。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安胎将堕欲死方

【组成】怀生地60克,砂仁末(酒炒30克)。

【用法】水、酒各600毫升,煎300毫升。分作2次服,立愈。

【主治】安胎,将堕欲死。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乳癖

方一乳癖方

【组成】白芷3克,雄鼠粪3克。

【用法】晒干为末,用好酒调服,必多饮,取一醺睡而愈。

【主治】乳癖。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方二乳癖乳痛方

【组成】活鲫鱼1条,山药1段(如鱼长)。

【用法】同捣汁,敷乳上,以纸盖之,立愈。

【主治】乳癖乳痛。

【来源】《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李梃方

方一香苏散

【组成】香附6克,紫苏6克,陈皮3克,甘草1.5克。

【用法】姜葱煎汤服。

【功效】理气疏表。

【主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恶寒。

【来源】《医学入门》。

方二古橘甘散

【组成】橘皮(去白)12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白汤调服。

【功效】行气化痰宁嗽。

【主治】痰嗽。

【来源】《医学入门》。

方三抑上丸

【组成】白术、黄芩、黄连各30克,石膏60克,青黛15克。

【用法】上药为末,蒸饼为丸服。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痰盛火旺。

【来源】《医学入门》。

方四二宜丸

【组成】当归身、生地黄各适量。

【用法】用酒蒸7次,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克,空腹酒调服。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肾阴虚损。

【来源】《医学入门》。

方五玉真丸

【组成】生硫磺6克,生石膏、半夏、硝石各3克。

【用法】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9克。

【功效】清利头目。

【主治】肾厥头痛不可忍。

【来源】《医学入门》。

方六榆砂丸

【组成】地榆12克,砂仁7枚,生甘草4.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结阴便血不止,渐而极多者。

【来源】《医池入门》。

张浩方

咳嗽

方一贝母丸

【组成】贝母(去心)15克,桑白皮15克,五味子15克,甘草(炙)15克,知母4.5克,款冬花60克,杏仁(去双仁皮尖,炒)6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日卧噙化1丸。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咳嗽多日不愈。

【来源】《仁术便览》。

方二一服散

【组成】阿胶3片(炒),生姜10片,乌梅2个(去核),甘草3克,紫苏叶3克,大半夏3个(炮),米壳2个(炙)。

【用法】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食远热服。

【功效】润肺散邪,宁嗽平喘。

【主治】暴嗽喘急。

【来源】《仁术便览》。

方三润肺散

【组成】诃子、五味子、五倍子、黄芩、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噙化。

【功效】润肺止嗽开音。

【主治】嗽而失音。

【来源】《仁术便览》。

痹症

方一生附汤

【组成】附子(生)7.5克,苍术(炒)3克,杜仲(姜炒)15克,厚朴(姜制)7.5克,干姜(生)7.5克,白术7.5克,茯苓7.5克,甘草7.5克。

【用法】上每服15克,姜3片,1枚枣煎。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主治】受湿腰疼腿痛。

【来源】《仁术便览》。

方二苍术复煎散

【组成】苍术120克,羌活1.5克,升麻1.5克,泽泻1.5克,柴胡1.5克,藁本1.5克,白术1.5克,黄柏9克,红花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苍术用水900毫升,煎至450毫升。去渣,再同煎余药200毫升,温服。禁忌:酒、面腥冷。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寒湿相合,脑痛,恶寒,烦闷,脊骨胛眼痛,脉沉洪。

【来源】《仁术便览》。

方三乳香黑虎丹

【组成】苍术60克,甘草150克,白芷60克,五灵脂60克,羌活60克,川芎60克,自然铜(醋淬7次)60克,当归60克,乳香9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百草霜为衣。每服9克,临卧温酒调服。服药1~2小时内忌热物。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

【主治】诸风寒湿,客于经络,浑身骨节疼痛。

【来源】《仁术便览》。

癫狂

方一鹊石散

【组成】黄连寒水石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浓煎甘草汤,候冷调服。

【功效】清热定志。

【主治】伤寒发狂,逾墙上屋。

【来源】《仁术便览》。

方二控痰丹

【组成】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晒干。临卧姜汤调服,或热水调服30丸。

【功效】泻水逐痰开窍。

【主治】痰迷记窍,时时癫狂,如有所见。

【来源】《仁术便览》。

耳聋

方一复聪散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炙)、蓄、瞿麦、木通、黄柏(酒炒)各3克。

【用法】水1000毫升,空腹,临卧各进1服。

【主治】痰火上攻,耳聋耳鸣。

【来源】《仁术便览》。

方二复原通气散

【组成】甘草105克(半生半炒),穿山甲(炮)60克,栝楼根60克,青皮120克,陈皮12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3克,热酒调服,疮无头,津液调涂。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诸气团塞,耳聋耳病,腹痛便痛,疽疮无头,一切气刺痛。

【来源】《仁术便览》。

龚信方

中风

方一化风丹

【组成】天南星(牛胆制过)6克,天麻(煨)3克,防风(去芦)、荆芥穗、羌活、独活(去芦)、人参(去芦)、细辛、川芎各3克,木香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朱砂为衣。薄荷汤研化服,因气忿用紫苏汤化服。如牙关口噤,用少许擦牙即开。

【功效】清化痰浊,熄风。

【主治】一切中风,痰厥风痫,牙关紧急,不省人事,及小儿惊风搐搦,角弓反张,发热痰嗽喘促。

【来源】《古今医鉴》。

方二清神解语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远志(去心)、陈皮、麦门冬(去心)、石菖蒲、乌药、枳实(麸炒)、天南星(制)、白茯苓、黄连(姜汁炒)、防风、羌活、半夏(制)、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末,生姜3片,竹茹6克,水煎。入童便、姜汁、竹沥同服。

【功效】燥湿化痰,养血祛风。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不能言。

【来源】《古今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