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梦楼楼主一手提着方凃,轻盈一跃。等到方凃感觉耳畔风声停歇,睁开眼时,竟已是在大梁城墙之上。
大梁作为大魏国都,城内守备森严,哪怕是夜间,城墙之上也有兵士彻夜巡查,远非郢都可比。
然而此刻,手持火把的甲士分明就在二人近处,却仿佛对方凃这边发生的动静毫无反应,转过身慢慢远去。
永梦楼楼主笑了笑,一跃跃下城墙,来到大梁城内,方凃也终于再次体验到了双脚落地的感觉。
“要回家看看吗?”永梦楼楼主问道。
“不必了。”方凃赶紧拒绝,自己此行要干的可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大好事,没有必要让方毅担心。
“那直接去魏王宫。”方凃才刚刚适应了几分脚踏实地的滋味,便又被永梦楼楼主一把揽住,穿行于似亮非亮的天色之中。
在魏王宫附近一条僻静的小巷之中,永梦楼楼主放下方凃,“这样的距离已经是极限了,再靠近余就会被魏王宫里的老家伙察觉到。”
“余要的东西就在御书房,你将左侧书架上数第三行,左数第十三卷竹简取来,余要的东西便在其中。”
一阵沉默过后,见方凃没有动静,永梦楼楼主问道:“怎么了,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倒没有,只是腿还有点软……”
片刻之后,体验了一番宗师疏通经脉的方凃自小巷之中走出,正大光明地向着魏王宫正门行去。
毕竟,以方凃的身手,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魏王宫中,无异于痴人说梦。与其到时候被抓个现行,无法解释,倒不如直接堂堂正正地走进去。
陶仲是大梁本地人,今年已经五十余岁。
因着祖上的荫庇,陶仲得以成为魏国的一个小官。不过在这权贵遍地走的大梁,他的身份并不比一个平头百姓高贵多少。
陶仲每日的工作便是分拣来自大魏各地的文书,方便魏王和其他官员查看。
不过陶仲的官阶虽小,依旧有着参加每日朝会的资格。
这一日,陶仲如往日一般早早起身,整理衣冠,前往魏王宫参加朝会。
在经过一条小巷之际,陶仲忽地看到一道身影从小巷之中走了出来。看清了这身影的面容之后,陶仲心中陡然一惊。
算起来,方毅自魏国相位上退下也有将近二十年的工夫了,但方毅在魏国朝野之中的声望依旧如日中天。
原因也不难解释,方毅的功绩实在太过耀眼。魏武王即位之初,他便是魏国国相,推行完善卫鞅新法,让魏国更加强大。
魏武王遇刺身亡,是方毅稳住魏国境内局势,拥护魏谨登基,使魏国转危为安,并没有如各国所猜测的那般由盛转衰。
有这样一个父亲,方凃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即便方凃长成一个纨绔子弟,惹是生非,大梁居民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多半也不会太过计较。
但恰恰相反,有如此出身的方凃非但没有因富贵而堕落,反而勤勉好学,谦逊有礼,年少便素有才名,让无数魏人称道方毅教子有方。
因此方凃在魏人之中的名声也是极好,即便他已经离开大梁近两年,大梁的居民依旧还记得方毅的这个独子。
陶仲此刻自然是认出了方凃,他先前也曾见过方凃,但双方的身份差距实在太大,因此并无任何交集。
陶仲心中念头闪过,自己竟然在此地遇到了方凃,哪怕只是上去打个招呼,混个面熟,日后或许便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般想着,陶仲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问候道:“下官见过方公子。”
方凃正想着该如何为永梦楼楼主取来那东西,冷不丁听得有人向其问好,做贼心虚之下,顿时便吓了一跳。
强自镇定下来,方凃转身,见是个不认识的男子,开口问道:“你是?”
“下官陶仲,是个分管文书的小吏。”
“你可是要去上朝?”方凃见此人穿着官服,行走的方向与自己相同,心中自然猜到几分。
“正是。”
“那便一起走吧。”
方凃此言一出,惊得陶仲一个激灵。没想到自己这次上前问候,居然能够换来和方涂一同上朝的机会,难不成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方凃想得倒挺简单,自己一个人入宫,到时候难免成为焦点,甚至还会遇上方毅。
但若是与这小官一起走,自己到时头稍微低点,别人一看与个小官同行的能是什么贵人,自然也不会太过关注,说不定能混到宫内。
一路同行,方凃为了让气氛不至于太过尴尬,便不时询问陶仲大魏朝野近两年来发生的一些事。
陶仲虽说官小,但身处朝野,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有些了解,堪堪能够回答方凃所问。
不知不觉间,二人来到魏王宫宫门之前,陶仲看见几个与自己相熟的同僚,忙不迭地招呼他们过来,想要炫耀一下与自己同行的方凃。
方凃所等的便是这个时机,但凡上朝之际,人群聚集最多的便是在宫门处。只要混入宫中,随便挑一条僻静小道,被发现的可能便小了许多。
机不可失,方凃将头低下,不等那陶仲反应过来,快步走入宫门,只留下陶仲一人在原地不知所措。
随即,被陶仲招呼过来的同僚围拢过来,任凭陶仲如何耗费口舌,也无法让这些同僚相信刚才与他一同到来的乃是方凃。
方凃进入宫中,顿时如鱼得水,这魏王宫中的布置他再熟悉不过,毕竟他年少时可没少入宫。
从杂草掩映之中拨开一条小道,方凃俯身钻入,远离了上朝的文武百官,径直向着御书房行去。
魏王宫内宫女太监不少,但宫阙重重,方凃又知晓他们各自的职责,因此一路上也未曾撞见什么人。
但或许是上天不愿方凃此行如此顺利,就在方凃要踏入御书房时,一道声音在其背后响起:“方叔叔,是你回来了吗?”
方凃暗道一声不好,自己这次回来便打算惊动的人越少越好,但若是被这声音的主人缠上,自己恐怕便走不脱了。
想到此处,方凃挤出一抹笑容,转过身来,正对面的乃是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全身上下皆是男子的装束,但从眉目之中却能够分辨出是个女子。
这女子的身份可不一般,乃是当今魏王的第一个子嗣,名副其实的长公主。若说方凃此行最怕遇到的人,不是方毅,也不是魏谨,正是眼前的这个公主。
当初方毅辞去相位,方凃入仕之际,这长公主刚刚懂事,而魏谨也颇为宠爱这个长女,哪怕处理政务之时都将她带在身边。
不过毕竟是孩童天性,有时这长公主玩闹的狠了,魏谨也难以静心处理政务,便将这长公主托付给方凃照顾一阵。
或许是缘分使然,这长公主对于方凃一直颇为亲近,魏谨最后索性就让方凃来教导长公主读书识字。
数年之后,长公主长大成人。
魏谨日后曾向方毅坦言,将长公主交给方凃教导是他最后悔的一件事。
以方凃的学识修养,教导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不知是方凃的教导出了问题,还是长公主的天性本就如此,成年之后的长公主竟不愿穿着女装,还立志要当一个书生。
方凃一时语塞,他设想了遇见其他任何人时的说辞,却唯独没有设想遇见这位公主该说些什么。
“方叔,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魏筱棠啊。”长公主见方凃沉默,还以为是自己变化过大,方凃认不出自己了。
然而这魏王宫里,女子作这等打扮的,除了魏筱棠还有何人?
方凃此刻总算组织好了话语,开口道:“原来是长公主,果然是女大十八变,我都认不出来了。王让我来御书房找本典籍参考,我正想那典籍放在何处。”
“方叔,这事交给我吧,这御书房里典籍的位置,我可是都记住了。”
若是放在平时,方凃自然很乐意接受魏筱棠的帮助,但眼下这种情形,方凃恨不得赶紧将这小祖宗送走。
“不必了,公主,我已经想起那典籍放在何处了,就不劳烦你了。”
“行吧,等方叔有空了,记得来宫里陪我玩会。”
这般说着,魏筱棠转身离去,令得方凃总算松了一口气。一转眼间,当初的那个小丫头也长大了。若是换作以往,她可不会这样干脆地离去,多半还要再缠着方凃。
不过此时可不是感慨的时候,事不宜迟,方凃踏入御书房内,直奔左侧书架,将第三行第十三卷竹简取出。
方一入手,方凃便感觉到了异常,寻常竹简哪有这般重量。但好在这重量还在方凃的承受范围之内,方凃将之收入怀中,径直向外走去。
虽说有些波折,但方凃此行还是称得上顺利。如今东西到手,只需出了魏王宫,将东西交给永梦楼楼主,之后便没有方凃的事了。
然而,就在方凃即将离开魏王宫之际,一道身影却挡在了方凃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