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大度处事以和
◎圣人无所不容,故大;圣人与物无较,故与天地同体。——《王廷相集》
孟尝君(?—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威王时担任军队要职,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官桥张汪一带),权倾一时。孟尝君死后,葬于薛国东北内隅,与其父亲的墓冢东西排列,为古薛“四门八堌堆”之中两大堌堆。
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曾担任齐国的宰相,在各国都具有很高的声望。
有一段时间,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个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都归附到孟尝君的门下。孟尝君便宁肯舍弃自己的家业,也要给这些宾客丰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贤士都对孟尝君倾心向往。孟尝君的食客达到了几千人,待遇也不分贵贱,一律都与自己相同。
有一次,一位食客与孟尝君的妾私通,有人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孟尝君,说:“身为人家的食客,暗中却和主人的妾私通,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理当将他处死。”
孟尝君听后,淡淡地说:“喜爱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
过了一年后,孟尝君召来那位食客,对他说:“你在我门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到现在还没有适当的职位给你,心里很不安。现在,卫国的国君和我的私交很好,不如我就推荐你到卫国去做官吧。”
临行前,孟尝君还给这位食客准备了车马银两。这位食客来到卫国后,受到了卫王的赏识和重用。后来,齐国和卫国关系紧张,卫国国君便想联合各国攻打齐国。
这时,这位食客就对卫王说:“臣之所以能到卫国来,全依靠孟尝君不计臣的无能,将臣推荐给大王。臣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经相互约定,将来子孙绝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却想联合其他国家来攻打齐国,这不仅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同时也有负孟尝君的情谊,请陛下取消攻打齐国的念头吧。不然,臣愿死在大王面前。”
卫君听后,很佩服他的仁义,于是就打消了攻打齐国的念头。齐国的人听后赞颂道:“孟尝君可谓善为事矣,转祸为安。”
当然,这里忍的前提是要有开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以此来为人处事,则必然“两和皆友”。
◎故事感悟
孟尝君大度容人,在对待别人的错误上不仅没有加以责罚,反而赠金荐官。他这种中庸大度、处世以和的处世方式,最终也得到了回报。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学习孟尝君这种精神,给别人留出一些余地,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史海撷英
战国四公子
战国末期,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其他各个诸侯国的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挽救本国的灭亡,都竭力地搜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各国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当时,以养“士”而著称的人物主要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由于这四个人都是王公贵族,故而时人都称他们四人为“战国四公子”。
◎文苑拾萃
孟尝君歌
(宋)司马光
君不见薛公正齐当路时,三千豪士相追随。
邑封万户无自入,椎牛酾酒不为赀。
门下纷纷如市人,鸡鸣狗盗亦同尘。
一朝失势宾客落,唯有冯驭西入秦。
直不疑不自明毁
◎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刘禹锡
直不疑(生卒年不详),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曾经担任郎官。七国之乱时,直不疑以二千石官员的身份带领军队参加了平叛战争。景帝后元元年,直不疑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天子表彰平定七国之乱的有功人员,直不疑被封为塞侯。汉武帝建元元年,直不疑与丞相卫绾都因为过失而被免官。
直不疑,曾以“不好立名”著称于世。
汉初,统治阶级崇尚“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黄老思想,“君臣俱欲无为”,“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天下太平无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直不疑,喜好学习老子的言论,对于担任的官职,他全都遵循前任所为,不轻易变更,唯恐别人知道他在任上留下种种事迹。
直不疑初为郎官,后至太中大夫,深受文帝称赞。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兵进攻叛军,直不疑也以2000石的官职率军讨伐。景帝后元年间(公元前144—前141年),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封为塞侯。
直不疑一生为官,恪守一个原则,就是老子说的“为无为,事无事”。为官时,直不疑对政策很少有大的变动,不好立名,故在哪里都保持低调。但是,还是像老子说的那样“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因为政宽厚,所以人们都以“长者”称之。
直不疑对于别人的怀疑或诽谤从不申辩。担任郎官时,室友有人告假还乡,误取了同室郎官的金子。不久,那个郎官发觉自己的金子丢失了,就胡乱猜测起来,认为是直不疑偷的。直不疑“谢有之,买金偿”。等到告假还乡的人回来归还金子,那位郎官才知道错怪了直不疑,觉得非常惭愧,从此对直不疑礼敬有加。
有人诽谤直不疑,说:“直不疑身材美丽,相貌堂堂,唯独对他那喜欢私通的嫂子无可奈何。”直不疑听到后,说:“我乃无兄。”可是始终不自我表白。
◎故事感悟
与世无争、自在随和不同于忍气吞声,后者乃因为自卑,而前者却因自信所以并不在意。直不疑怀着一颗虚怀若谷、质真若渝的心,不言不动,使谣言自破。这种处世方式展示了他充分的自信。
◎史海撷英
黄老思想
黄老思想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由于该思想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而得名。
到了西汉时期,黄老思想开始盛行。这种思想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则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黄老思想继承、改造了老子提倡的“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
公孙弘承认“使诈”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
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1年),字季,一字次卿,汉族,西汉字川国(郡治在寿光南纪台乡)薛人。公孙弘起身于乡鄙之间,居然为相,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他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精神,已成为历史长卷中最醒目的一章。公孙弘著有《公羊春秋》等。
汉代时期的公孙弘年轻时家里很贫穷,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曾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的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于是,有一次在朝堂上,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
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一种何等的智慧呀!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分量,因而采用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
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沽名钓誉了,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爱好,无伤大雅。
◎故事感悟
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到时候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有小错就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别人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况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史海撷英
三 公
三公是我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三公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
周朝时期,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中,太师为三公之首。
秦朝时期,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太尉为最高的军政长官;御史大夫则执掌全臣的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设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
隋唐时期,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北宋承袭唐朝的制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到了宋徽宗时期,依照三代的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和太保,罢司徒、司空、太尉。
此后的世历代便都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在明朝的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文苑拾萃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传》、《公羊春秋》等,是一部专门解释《春秋》的历史典籍,其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该典籍在解释《春秋》时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春秋公羊传》是一部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经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研究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牛弘治家有术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牛弘(545—610年),隋朝大臣,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一带)人,袭封临泾公。牛弘少好学,博览群书,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有文集传世。
隋朝时,牛弘得到皇帝的信任,荣耀于当时。隋炀帝很器重他,曾允许他与皇家人一同吃饭,这是很高的礼遇了。但是他的车子、服饰都很俭朴,对人宽厚谦让。他事奉皇上极尽礼节,对待下属十分仁爱。他说话迟钝,但行动敏捷。
皇上曾经让他传达诏令,牛弘到了殿阶之下,不能说话,退回来谢罪说:“我把诏令的词语忘了。”皇上说:“传达诏令是小口才,本就不是重臣的任务。”因此更加称赞牛弘的正直。
牛弘性情宽厚,一直都坚定志向努力学习。虽然政务繁杂,可他仍经常手不释卷。隋朝的众多老臣中始终得到信任,没有过失的只有牛弘一人。
牛弘不但在官场上关系处理得很好,在家里也十分宽厚谦逊,因此家庭十分团结和睦。
牛弘有个小弟名叫牛弼,很喜欢喝酒,而且还经常酒醉逞凶。有一次,牛弼又喝多了酒,在耍酒疯时把哥哥驾车的牛射死了。
牛弘从外面回到家里,妻子迎上去对牛弘说:“小叔今天喝醉把牛杀了,肉已经做熟了,大家吃了吧。”
牛弘没说什么,也没有任何惊怪和责问。
等到牛肉及汤都吃完以后,妻子又提杀牛之事,“小叔子忽然射死牛,真是一件极大的怪事。”
这时牛弘才说:“我已经知道了。”依然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脸色像平时一样温和,甚至连头也没有抬,继续习字看书。
妻子见丈夫这样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再也不提牛弼杀牛的事了。
因为牛弘的宽厚大度,牛家一片和气,听不到任何闲言碎语。弟弟也由于哥哥的教导而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气,一大族人被当地百姓尊崇和称赞。
牛弘在隋朝初任秘书监,官至吏部尚书。他好学博闻,宽厚质直,颇受世人敬重。即使是当时傲慢自负、看不起同朝大臣的杨素,也只有见到牛弘才不敢放肆。杨素曾经拿他与宁武子相比,感叹说:“牛弘,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故事感悟
大智若愚不是刻意做作,而是一种真正超然物我的至高境界。以牛弘的行事来说,他虽然荣宠当世,但车服卑俭。对其弟醉酒杀牛一事,以十分淡然的态度对之,最终换来了弟弟的改邪归正。古人赞赏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牛弘的行为,可以算是最形象的诠释了。
◎史海撷英
牛弘开的献书之路
北周时期,牛弘在朝廷专门掌管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牛弘散骑常侍、秘书监。
鉴于前朝国事纷乱,南北分离,图籍大量流失,牛弘便上书隋文帝,建议搜访图籍,开献书之路。于是文帝下诏,凡献书一卷,奖缣一匹。不到两年,图书渐出。又设专人抄录副本,原本或归本人,或由国家珍藏。牛弘也因此进爵为奇章郡公。
◎文苑拾萃
牛 弘
(宋)徐钧
射牛可怒理都然,三问何如一忍贤。
底事妇言坚不听,为忧伤我弟兄天。
唐代宗巧解打金枝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围城》
唐代宗(726—779年),名李豫,汉族,初名李俶。代宗是肃宗李亨的长子,于肃宗被李辅国惊死后继位。代宗在位18年(762—779年),病死,终年53岁,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30里的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