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新:开拓创新
7195100000003

第3章 发明创新造福社会(1)

毕昇发明活字版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宋叔和

毕昇(约970—1051年),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梦溪笔谈》卷十八。

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类的记事方法仅限于“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到后来用实物的形象来记事,这就慢慢产生了“象形文字”。人们把“象形文字”刻到动物的骨头上,出现了“甲骨文”。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又把文字刻在或铸在金属上,出现了“金文”或者称“钟鼎文”。

战国时期,各地域的文字发展各有不同。直到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推行统一文字政策,淘汰了其他异体文字,以小篆为正字,后又演变成楷书,并稳定到当代。文字的应用,给人类语言信息的传播,以及后来的刻石、刻木和抄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印刷术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工艺。雕版印刷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也有不便之处: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时费力,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一旦这部书不再重印,那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到了11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版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昇发明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大大地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一直流传。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年(1100—1103)活字本。这也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1279—1298年间,王祯创造了一套木活字。他请木匠用了两年时间,刻了三万多字,并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印了一百多本全书六万多字的《旗德县志》,这也证明了活字印刷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印刷方法。后来还有人发明了锡活字,但由于吸墨性不好,没能得到推广应用。15世纪末期,铜活字出现了,但朝鲜比我国应用得早。铝活字的应用,朝鲜(1436年)和欧洲(1450年)也都比我国早。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我国江苏常州人创制了铝活字,但当时没有推广应用。然而,我国毕昇发明胶泥活字要比德国谷登堡创用的铝活字早400年。

◎故事感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书方法同今天印书的方法相比虽然原始了很多,但它从刻制活字、排版到印刷的基本步骤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时也属创新之举。这种印刷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繁荣,而且很早就被介绍到国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史海撷英

活字印刷影响世界

毕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15世纪,活字版传到欧洲。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成为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但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400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迅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16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19世纪传入澳洲。从13世纪到19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

◎文苑拾萃

雕版印刷术

如果说自上古以来约4000年的文化发展,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规范的文字、雕刻技术、物质材料及图文转印术等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那么,隋唐文化则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社会条件。

雕版印刷术,是指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具体方法是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复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完成了。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信道诸侯刘安发明豆腐

◎苟下学之功,日进不息,久则可以上达也。——《慎思录》

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八年(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16岁。刘安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刘安也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刘安也是我国豆腐的创始人。《史记》有《淮南衡山列传》,《汉书》有《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曾有过无数惊人的发明和发现,出现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发明家。汉初诸侯淮南王刘安和他的众门客,便是这群星灿烂的发明家中的佼佼者。

风味独特、质地优良的淮南八公山豆腐创始人,就是淮南王刘安。

世称豆腐是强身治病的滋补品,唐代鉴真法师对豆腐作了这样的评价:“清淡素雅延年寿,一钵豆腐敌八珍。”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推崇豆腐“实乃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食,已习惯为常”。民间亦有句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

豆腐的始祖刘安,喜读书鼓琴,不爱弋猎狗马驰骋,为饱学知识之士。他招养天下才俊之士3000余人,云集古都寿春,议论天下兴亡,寻求治世良方,探讨学术方技,搜集古史轶闻。一大批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应运而生,使淮南国成了当时国内重要文化学术中心,对我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人才中,苏非、李尚、左吴、田由、晋昌、雷被、毛被、伍被等八人名气最大,号称“八公”。八公经常陪刘安在寿春城北山上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北山因此改名为“八公山”。刘安等在炼丹时,偶尔将石膏点入丹母液(即豆浆)之中,经化学变化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

刘安发明豆腐之后,并不满足现状。他是位饱学之士,对每项事业总是精益求精。他同李尚经常一道研究豆腐制作方法和技术,成立豆腐生产作坊,培养豆腐专业生产人员。在生产操作的过程中,他们逐步完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豆腐质量,同时把豆腐制作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并逐渐向外地区扩散。当地农民学会了制作豆腐之术,并代代相传,不断改进豆腐制作工艺,使淮南八公山豆腐比外地豆腐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据《中国文化名城寿县》介绍,淝水之战之后,淮南王庙又易名为谢公祠、涌泉庵。庵东侧岩石下有一古井,石壁上刻有“淮王丹井”四字,这便是刘安与八公炼丹用水之处。在1965年4月古城寿县茶庵乡瓦房村汉墓中出土一灰陶水磨,现收藏在寿县城博物馆。该磨与现代八公山下豆腐坊用的水磨形状基本相同。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豆腐发明于汉代的时间、地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了。

《皖志综述》:“八公山豆腐,是淮南市著名地方风味。”中国典籍和书刊关于刘安发明豆腐的记载和评价颇多,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故事感悟

淮南王一生追求得道成仙,并处心积虑地阴谋推翻中央政权。他的人生有喜也有悲,有功也有过。虽然叛乱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些许瑕疵,但他的功绩是不可抹去的。他不仅留下了巨作《淮南子》,同时他发明的豆腐也如一股新鲜的空气,从中国飘到世界各地。而且,对于同时代而言,豆腐的出现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史海撷英

淮南王谋反

刘安的一生,是在对朝廷的不满、怨恨和异心频起之中度过的。

刘安不同于自己骄横无比的父亲,他喜欢交游宾客。在做淮南王时,他招募的宾客和术士最多时竟达到了几千人。这些宾客在淮南王府不仅从事讲学、炼丹之事,而且还经常与他进行为政、治学以及做人的讨论。

虽然汉武帝非常欣赏刘安的才情,但他强力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和刘安推崇的“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南辕北辙,而父亲刘长之死更成了刘安心中的一个“死结”。因此,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积蓄力量,为有朝一日的谋反做着准备。

不过,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刘安的谋反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便由于门客雷被的告状,以及门客伍被、孙子刘建的告密而画上了句号。

◎文苑拾萃

《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带着满腹的怨恨和遗憾匆匆走上了不归之路,但这位博学之士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人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划时代巨著《淮南子》。

《淮南子》又被称为《淮南鸿烈》或《鸿烈》,是刘安在做淮南王时,“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撰写而成的。此书虽为多人合作完成,但“为人好书”、“善为文辞”的刘安,则被公认为是名副其实的“主编”,《淮南子》中必定有他亲自撰写的文章,这本书也大体上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

《淮南子》原为鸿篇巨制,共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淮南子》仅仅只剩下“内书”21篇了。

张弼士苦心经营创名酒

◎浅饮张裕葡萄酒,种植豆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康有为

张弼士(1841—1916年),广东大埔县人。16岁渡海到印尼的雅加达(原称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曾当过帮工,开过商行,采过锡矿,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从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先后任清廷驻槟榔屿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等职。为了振兴祖国工业,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等,并创办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1898年间,他集资在巴城、亚齐办了两家远洋航运公司。

张弼士少时家境贫寒,远走南洋。先在巴城(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做杂工、管账,后开商行,承办荷属诸州的酒码(即捐税),并创办垦殖、轮船、建筑等业,成为南洋华侨中的巨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