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边的草原
7197400000013

第13章 草原往事(1)

千年穹庐蒙古包

蒙古包在蒙语中叫“格日”(家),“蒙古包”的称呼实际是满洲人的叫法。蒙古包古代叫做穹庐,或叫毡帐,有上千年的历史。司马迁《史记》中就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的记载;隋朝薛道衡咏王昭君诗中也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句子。

从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从长城之北到贝加尔湖,千百年来,广阔的北亚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家园,而最适合游牧生活的居住方式就是蒙古包。蒙古民族自古以来不事营造房屋,即使成吉思汗的金帐(宫殿)也只是一顶巨大华美的蒙古包而已。因为汗王的宫帐太大,不便拆卸和安装,游牧或征战时就放在几十上百匹牛马或骆驼的车上拉着走。成吉思汗时把蒙古等游牧部落统称为“毡帐中的百姓”,以区别布里亚特、巴尔虎等经营狩猎生活的“林木中的百姓”。

在草原上生活,居住蒙古包有许多优点。

首先,蒙古包构造简单,易于搭建和拆卸,非常适合游牧。制作蒙古包的材料只有两种,——木料和毛毡,轻便而且易得,绝无砖瓦水泥这些沉重而工艺复杂的建材。蒙古包的结构大致分为套脑(天窗)、乌尼杆(相当于椽子)、哈纳(墙)和木门这四个部分,各部分相互连接好之后,蒙古包的架子就立起来了,再覆以毛毡,用鬃绳系紧,一座蒙古包很快就搭建好了。覆毡在夏天单层就可以了,严寒的冬季则可以覆盖两至三层,以达到防风保暖的目的。蒙古包搭建的场地也没有太多要求,只要大致平坦就行。搭建蒙古包,两三个人用一个多小时足矣,所以蒙古人说,到了一个新营地,女人烧奶茶的工夫蒙古包就搭建好了。

其次,蒙古包能适应高原自然环境,是抵御风沙雨雪的高手。蒙古包四面浑圆,这种形状最有利于抵挡风沙,没听说有蒙古包被沙尘暴吹倒或被掩埋的。暴风裹挟的沙子和雪受到蒙古包的缓冲后,会在它后面一段距离内,形成一个新月形的缓坡堆积下来(蒙古包坐北朝南,蒙古高原一般刮西北风),这是因为拱形的蒙古包没棱没角,光滑溜圆,上面根本存不住东西。蒙古包还能经受住大雨的侵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能安然无恙。

再者蒙古包冬暖夏凉。夏天时蒙古包只用一层毛毡甚至帆布覆盖,还可以把四面的毡布卷起来通风,非常凉爽。冬季用好几层毛毡覆盖,四面以土石压紧,密不透风。草原上有的是牛粪,这是最好的燃料,干牛粪容易燃烧,形成的炭火能够维持很长时间。严寒的冬天外面滴水成冰,蒙古包里牛粪火烧得正旺,温暖如春。

蒙古包的大小,取决于哈纳墙的多少。哈纳是一种可以伸缩的像木栅栏的东西,拉开时成为一个一个菱形的格子,可以承受很重的分量。一片哈纳墙一般长两米多,高一米五左右,一般牧民家庭的蒙古包用五个哈纳,这样就围起一个周长为十几米的圆形,其内部面积就是十几平方米。现在旅游景点,有的建造十多个哈纳的巨型蒙古包,内部有上百平方,可以同时接待许多游客就餐或观看演出。

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北方民族的牧民也住蒙古包(毡房),不过形制略有不同。哈萨克人的毡房与蒙古包并无大的区别,但门开得较高(说明哈纳墙比较高),一般在一米八左右,普通男子进出不须弯腰低头;而蒙古地区,哈纳墙的高度只有一米五左右,门就只能开得较低了。因为这个区别,从外观上看,蒙古包显得低矮浑圆,而哈萨克毡房则略呈尖圆形状。有的游客在新疆伊犁牧区拍了草原风光的照片回来,却指着哈萨克毡房说是蒙古包,那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因为蒙古包的门开得较低,所以在内蒙古牧区,进出蒙古包时要注意,不要被门框碰了头。蒙俗,如果姑娘进入别人家的蒙古包时碰了头,就要给这家人做儿媳妇。

一代天骄魂归何处

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皇帝不仅生前极尽奢华建造宫殿,死后大多也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墓,多数情况下,从他们继位时起就开始营造这身后的“阴宅”。而游牧的蒙古族,传统上生前既不营造宫室,死后也不建造陵墓。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宣布建立大蒙古国,然而在他接受“成吉思汗”尊号时,其所谓汗宫也只不过是一顶大帐(巨型蒙古包)。至于后来在漠北哈拉和林建立都城和在元大都(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大规模宫室营造,那是受到中亚和中原王朝的影响,出于帝国统治的需要,不得不“移风易俗”而做的事。在殡葬问题上,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元代诸帝仍然保持了传统,至今没有留下一座陵墓。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帝国的开创者,一位对人类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他死后的埋葬之地至今是一个谜。史书中关于成吉思汗死亡和丧葬的记述极为简略,但都提到了一个叫做起辇谷的地方。《元史》记载,“太祖二十二年围西夏,闰五月避暑于六盘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于萨里川哈剌图行宫,葬于起辇谷。”但起辇谷究竟在哪里?学者们却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在今蒙古国肯特山脉的某个地方,有的认为在中国内蒙古中部或甘肃西部一带。进入21世纪,有关成吉思汗陵墓的考古活动忽然热络起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动用现代化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勘察,目标集中在蒙古国克鲁伦河以北、肯特山以东的广大地区。2001年,由美国学者约翰·伍兹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宣称找到了成吉思汗陵墓的确切位置,在得到蒙古国政府的同意后,考古队开始对相关遗址进行挖掘。然而考古队的挖掘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认为他们扰动了祖宗的陵寝圣地,必遭报应。不想厄运果然降临到他们头上:在清理一段石墙时,施工人员忽然发现这里的石缝中爬满了毒蛇,这些毒蛇发威四处攻击,许多人被咬伤,吓得考古人员狼狈逃窜。惮于风俗和民意,蒙古国政府随即叫停了这项发掘工作,伍兹的“世纪大发现”梦想也随之化为泡影。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探测活动,景况也好不到哪去。日本人曾认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一定埋藏着许多宝物,包括金银等贵金属,而这些金属物品在运用航空遥感进行探测时,是不难被发现的。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巨资进行探查,据说还真的找到了一些规模颇大的墓葬群。然而地面挖掘显示,这些墓葬只不过是与蒙古历史有关的某些遗迹,与成吉思汗并无关联。

关于成吉思汗逝后的情况,综合历史记载和有关传说,大致可以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公元1227年,西征回返的蒙古大军围攻西夏国的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克城在即,成吉思汗却突然病逝于军中,终年66岁。大汗死前留下三条遗嘱:由雄才大略的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向南宋借道,直捣开封,灭亡金国;死后秘不发丧,待西夏皇帝出城投降时,将其杀死,灭亡西夏。成吉思汗的子孙忠实执行了大汗的遗嘱,灭夏攻金,完成了他的征战计划。成吉思汗死后,遗体被埋葬在肯特山(不儿罕山)起辇谷,其衣冠宝剑等遗物则以银棺盛之埋葬在鄂尔多斯地区。不儿罕山是成吉思汗兴起之地,此山也是多次庇佑他躲过劫难的圣地,大汗的遗体被运回此地埋葬后,令士兵将葬处万马踏平,不留一丝痕迹。为使后人祭祀时能够找到此地,令士兵当着一只母驼的面杀死它的驼羔,嗣后如找此地,只需牵出母驼带路,当其哀鸣不已、停止不前时,该地方即为大汗埋葬之地。

历史已经过去七百多年,茫茫草原,漫漫戈壁,或许人们永远也不会找到一代天骄的长眠之处了。这遗憾吗?蒙古国前总统巴嘎班迪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曾说道:“成吉思汗去世时说过一段话,他说,让他的陵墓永远不让世人知道。因此,我们遵循成吉思汗的这一遗嘱。我认为,成吉思汗陵墓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这并不重要……让它永远成为一个谜,使那些愿意猜谜的人继续猜这个谜吧。”

捕鱼儿海子:见证蒙古帝国的兴衰

捕鱼儿海子,即今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境内的贝尔湖。呼伦贝尔的地名即是由“呼伦”和“贝尔”这一北一南的两个大湖而得名。“贝尔”是蒙古语(意为雌水獭),明朝以前,汉文史料把这个大湖称为“捕鱼儿海”,不过是汉语化了的音译。

额尔古纳河以南,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在这片水草丰美的牧场上,曾经上演了游牧民族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而在贝尔湖附近发生的两场大战,则见证了成吉思汗开创的蒙古帝国的荣辱与兴衰。

公元十三世纪初,漠北蒙古高原上部族林立,各部之间征战不断,烽烟四起。雄才大略的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在长期的战争中由弱到强,已成为草原上一支不可小视的重要力量。铁木真一刻都没有忘记征服各部、统一蒙古高原的梦想,此时他正与强大的克烈部王汗结成同盟,雄心勃勃地想要在东部草原上巩固自己的势力,兵锋直指呼伦贝尔。

公元1200年(南宋庆元六年),东部草原的朵儿边、塔塔儿、合答斤、山只昆、弘吉剌等部落联合了起来,准备与铁木真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部落联军在数量上远超过铁木真和王汗的军队,浩浩荡荡向捕鱼儿海子进发,计划取道此地直扑铁木真和王汗的大营。幸而铁木真的岳父,弘吉剌部贵族德薛禅连夜派人向铁木真密报,才使铁木真提前部署,赢得了战役的主动权。铁木真、王汗得到情报后,立即展开行动,将部队开往捕鱼儿海子一线,布下了天罗地网,以逸待劳准备迎击。战争的结果是,联军中了铁木真的埋伏,仓促应战,几个回合之后就阵脚大乱,成为失去指挥的乌合之众。铁木真、王汗率部乘胜追杀,联军死伤无数。慌乱中联军无人统领,各部四散奔逃,顿时兵败如山倒。铁木真、王汗没有下令追击,打扫战场后就撤回老营修整。草原上暂时归于平静。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厮杀。不到一年后,漠北草原近二十个部落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意为众汗之汗),集结数万大军再次对铁木真、王汗发起进攻,决心一举歼灭他们最危险的敌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阔亦田大战。据考证,阔亦田就在哈拉哈河下游、贝尔湖的东南,今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与蒙古国接壤的罕达盖附近地区。在这场决战中,铁木真、王汗的部队抢先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大败札木合的联军。

阔亦田战役之后,铁木真从此确立了蒙古本部在漠北各部落中的支配地位,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五年后(公元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在斡难河源建国称汗,这个国家被称为“也客·忙豁勒·兀鲁思”(大蒙古国),铁木真被上尊号为“成吉思汗”。

无独有偶,还是在这个捕鱼儿海子,一百八十多年后又爆发了一场摧枯拉朽的战役,而这一次,成吉思汗的子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率领十万大军穷追残元势力,在贝尔湖南岸大败元军,俘获蒙古诸王以下各级官员及宗室三千多人、军士七万余人、马匹羊驼十五万头;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惠帝之孙)仅携太子天保奴与丞相等几十余骑逃走。而在仓皇逃跑的途中,这位倒霉的皇帝竟被部将杀死,成了冤魂孤鬼。

蓝玉的大军将皇子地保奴及后妃、公主等人押送南返,一路风尘仆仆,总共历时三个月左右才到达京城应天(今南京)。这些被俘的蒙古贵族、官僚政要们在朝见明太祖时奉献上金印、金牌等,表示臣服。经过一系列的繁琐礼节之后,朝觐仪式才算结束。朱元璋为了收服蒙古,长期以来对投降的蒙古官民采取怀柔政策,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一方面给予这些官僚贵族宅第,令其在京城居住;一方面诏谕投降的官民人等,如果不服水土可以返回蒙古故地,允许其自便。朱元璋认为,蒙古人居住于朔方寒冷之地,食肉乳、住毡帐,既不习惯中原的暑热,也吃不惯米面粮食。明太祖还有意对脱古思的后妃和皇子地保奴册封以名爵,“以尽待亡国之礼”。同时表示,历代改朝换代之际,胜利者往往无礼对待被俘虏的亡国后妃,他形容这种行为是“欺孤虐寡,非盛德所为”。虽然朱元璋有此“大量”,然而关于如何处置元帝后妃的问题还是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密告太祖,说蓝玉在捕鱼儿海子之战后与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妃子有染,关系暧昧。本来蒙古妇女并没有汉族女子那样强烈的贞操观念,但太祖亲自过问,事情越闹越大,惶恐之中,脱古思帖木儿的妃子最终自尽。而她的儿子地保奴因口出怨言,也被流放到琉球(今日本冲绳)。

朱元璋对蓝玉的不轨行为十分恼怒,指责其“无礼至此,岂大将军之所为哉!”蓝玉的飞扬跋扈最终自酿苦果,多年之后明太祖终于找了个罪名将其处死,并“剥皮实草”,传令示众,死得相当难看。

这次捕鱼儿海子之战给了北元势力以毁灭性打击,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黄金家族从此丧失了在蒙古各部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至此,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苦苦支撑了近三十年的北元政权灭亡,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大汗宝座的纷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