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边的草原
7197400000016

第16章 草原往事(4)

1948年,那木济勒色楞的四子包晋棋从台湾来到上海,把达尔罕亲王和朱博儒以及子女等接往台湾,后又从台湾迁居香港,移居九龙。1951年,达尔罕亲王因患脑出血,在九龙医院逝世,终年71岁。次年春,朱博儒亦去世于九龙,终年59岁。

5. 嘎达梅林起义的历史功绩

从清朝末期开始,为巩固边疆、外防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清政府开始逐渐在蒙旗开垦土地,大量汉族民众被迁入成为佃农。民国成立后,1914年2月,北洋政府内务、农商、财政等部及蒙藏事务局联合制定《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和《垦辟蒙荒奖励办法》,准备大兴蒙垦。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与常住奉天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已被放垦。大片草原被垦为农田严重损害了蒙古族牧民的利益,使牧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牧场,牧民被迫背井离乡。从1904年的白音达来起义开始,抗垦起义此起彼伏。

1929年,在多次向当局请愿未果的情况下,为保护蒙古人民的利益,嘎达梅林毅然举起起义大旗,提出“打倒测量局,不许抢掠民财”的口号,袭击垦务局和垦荒军,驱逐测量队。起义队伍转战于科尔沁草原的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当局的势力,迟滞了他们的放垦计划。嘎达梅林起义是内蒙古草原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当局放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植被的破坏,使得曾经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大部分都已沙化,成为了“科尔沁沙地”,属于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当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水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这一结果,恐怕真是嘎达梅林没有想到的。他若地下有知,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虽然当地政府正在努力使沙漠化逆转,但目前尚无明显成效。新华社记者几年前曾采访过嘎达梅林的故乡,那里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说:“如果没有嘎达梅林起义,科尔沁草原恐怕在70年前就消亡了。因此,嘎达梅林保护科尔沁草原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正在国家的支持下,加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加快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步伐。但愿有一天,科尔沁草原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以告慰嘎达梅林的英灵。值得欣慰的是,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

诺门罕:让战争远离我们美丽的草原

2008年3月11日下午,15岁的蒙古族少年阿拉坦沙嘎像往常一样在草原上放牧着羊群。他发现地上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家伙,出于好奇,孩子卸下了上面的一个部件把玩。悲剧在这一刻发生了:随着一声巨响,阿拉坦沙嘎的右手被炸断,更可怕的是,弹片穿透了他的左胸,顿时鲜血染红了草地,他昏了过去。

阿拉坦沙嘎是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乡)诺门罕布日德嘎查(行政村)一户牧民家的孩子,他这次遇到的是七十年前遗留在草原上的历史“馈赠”——一枚日本制造的6公斤航空炸弹。阿拉坦沙嘎不是第一个受害者,几十年来这种悲剧在巴尔虎草原上屡有发生。

一向宁静安详的草原何来这种杀人利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烟云,回望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片草原上的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苏日诺门罕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急于争霸世界,制定了北进(进攻苏联)和南进(与英美争夺南太平洋控制权)两个侵略扩张计划。诺门罕战争就是日本北进计划中一次试探性的作战行动。战争爆发于1939年5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日之间在“满”蒙边境(哈拉哈河东岸,今我国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东南的诺门罕布日德附近)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机械化立体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日本及其傀儡伪满洲国,另一方是苏联及其保护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动用了除海军之外的所有兵种和现代化装备,共出动几十万兵力和一千多辆坦克、近千架飞机,在亚洲腹地的蒙古草原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杀。日本方面参战的主力是小松原中将指挥下的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司令部设在中国沈阳);苏蒙方面的指挥官则是赫赫有名的朱可夫大将。限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对那场战争进行详细的描述,也不去探讨这场战争的起因、背景和过程等,总之这场历经四个多月的大战以日本的惨败告终。据解密的资料披露,日军在诺门罕战争中伤亡五万余人,苏蒙方面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达到两万多人。日军由于来不及运回阵亡官兵的尸体,出动几百辆卡车将这些尸体运到事先选好的几十个洼地中,浇上汽油进行焚烧,草原上顿时黑烟冲天,弥漫着焦臭的气味。

诺门罕战争是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战争的结果,使日本认识到苏联军队的强大实力,因此彻底放弃了北进攻打苏联的计划,转而开始谋划与美、英角逐的“南进计划”。两年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终于把一直隔岸观火的美国拖下了水。而这个重大的转折,就是在诺门罕埋下的伏笔。

去年夏天,我前往呼伦贝尔看望友人,在新巴尔虎左旗草原深处盘桓数天。在那里遇到了主人家几位来自蒙古国的亲戚,说起他们定居在蒙古国的缘由,竟然与这场诺门罕战争有关。资料表明,当年在诺门罕战争中,日军曾在呼伦贝尔地区强征大批蒙古牧民加入“满洲国军”参战。为此,外蒙古军队曾展开政治及心理攻势:他们用飞机向“满洲国”骑兵部队(成员全部是我国蒙古族)阵地散发传单,传单上用蒙古文写着“蒙古人不打蒙古人”、“不为日本法西斯卖命”等口号。宣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参战的“满洲国”骑兵三个团顿时瓦解,蒙古族官兵成群结伙纷纷逃离战场,有的甚至反水投入到苏蒙一方。包括被俘人员在内,在这场战争中进入外蒙古的我国蒙古族同胞有数百人,他们后来大多在蒙古国定居下来。

战争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但它的遗患至今还在威胁着和平的居民。据建国后的统计,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巴尔虎草原上就有十多人因遭遇战场遗留的炸弹而伤亡。前面所说的牧羊少年阿拉坦沙嘎,受伤后立即被送往海拉尔的医院救治,后转往北京手术,从他的左胸取出了许多块弹片。阿拉坦沙嘎虽然侥幸逃过一死,却失去了劳动能力,使他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1年8月10日,我乘一辆“途胜”越野吉普车奔驰在呼伦贝尔的草原公路上,将近新巴尔虎左旗政府所在地阿穆古郎时,一座方形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那就是诺门罕战争陈列馆。陈列馆的展厅里,讲解员向参观的人们讲述着七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惨烈厮杀,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陈列馆外面的草地上,人们用当年战场上遗留的炮弹壳摆出了两个大字:和平。这两个用弹壳组成的大字,似乎两把铁锤敲击着人们的心扉。

如今的呼伦贝尔草原依然宁静而安详,那个叫做诺门罕布日德的小湖还在,蒙古语中“诺门罕”的意思是安静、温柔,“布日德”的意思是水泡子(小湖)。谁能知道,这个“温柔的小湖”在七十多年前曾经历了怎样的炮火洗礼呢!

愿小阿拉坦沙嘎的悲剧不再重演。

愿战争永久远离我们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

2012年4月

三千孤儿和他们的草原额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自然灾害和政治风云的双重灾难中,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使六亿人民至今难忘的大饥馑。

从1959年起,粮食开始严重匮乏,饥荒在全国城乡蔓延。因饥饿引发的严重营养不良,使肝炎、浮肿等疾病肆虐,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号称富庶的江南,此时也在饥饿中颤抖。上海孤儿院忽然之间弃儿猛增,那是因为周边地区外出逃荒的人们,沿途丢下了无数养不活的孩子。无奈的父母,有的把孩子丢在闹市街头,希冀有好心人收养;有的则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孤儿院门口,人却悄悄离开了。上海孤儿院一时汇集起几千名“孤儿”(实际大多为弃儿),这使得这所江南地区最大的孤儿院招架不住了。在全国都被饥饿笼罩的情况下,这些幼小的生命岌岌可危,频频告急。

上海孤儿院的情况被报到中央,有关方面负责人找到了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希望能从内蒙古调拨一些奶粉,以解上海孤儿院的燃眉之急。在三年困难时期,食品极度匮乏,内蒙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缺少奶源,许多乳品厂早已停产,但内蒙古方面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凑齐了一车皮奶粉,火速发往上海。然而区区一车皮奶粉对于几千个嗷嗷待哺的幼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下一步怎么办?自治区高层会议上,就在大家愁眉紧锁的时候,区委副书记吉雅泰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孤儿接到内蒙古来,交给草原上的牧民家庭抚养?毕竟牧区有肉食有牛奶,这样就能救活孩子!提议得到主持会议的乌兰夫和大家的一致赞成。乌兰夫将建议报到中央,周恩来总理十分欣喜,盛赞内蒙古人民为国家分忧的高尚情怀,他认为内蒙古地广人稀,蒙古族群众又天性喜欢孩子,收养这批南方孤儿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于是,一场从上海及南方各地转运孤儿的接力开始了。火车载着几千名瘦弱不堪的孩子从江南出发,经过北京、包头、集宁一路向北,通过数次换乘(因为没有专车)分别发往内蒙古各地。

据当时档案记载,从1958年开始,在三年多时间里,内蒙古各盟市、旗县几乎都接收了数量不等的上海孤儿。这期间内蒙古各地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转运站(临时保育院),紧急培训了一批保育员,等待孤儿们的到来。然而他们接收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啊!

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是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两位牧民,她们通过了一系列的审核,才被批准领养“国家的孩子”(指上海孤儿),她俩都希望领养一个好看、健康的男孩。当天她们拿着公社开的介绍信,赶着勒勒车走了一整天的路来到旗里领养孩子,一路上想着将抱回一个白白胖胖的漂亮“儿子”,心里乐开了花。

但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都没有领到男孩,因为男孩实在太少了。

“女孩也行!但我们想领一个大一点的,好养活。”

保育员抱过一个孩子给南斯勒玛看,说:她三岁多,已经算大的了。

“三岁?可她看起来那么小,呼日亥(蒙语:可怜的)!”

孩子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看着她,南斯勒玛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拥进自己怀里:“我的女儿,额吉(母亲)的小宝贝呀!”

阿拉坦花的“女儿”看起来更加瘦小,保育员安慰她说:“南方人长得就是比咱们这里的人瘦小,再说她差不多已经是最大的了,别的更小,一岁都不到的可多了。”

就这样,南斯勒玛和阿拉坦花每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踏上了回程。九月的草原,已是秋风凛冽,棉被、皮袍子一层一层包裹着孩子,奇怪的是,一路上孩子不哭不闹,一声不吭。

南斯勒玛的丈夫玛希巴图早早放牧归来,把蒙古包烧得暖暖的。南斯勒玛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打开一层又一层包裹,抱起女儿亲了又亲。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胖是瘦,只要是孩子他就喜欢。

“咦,这孩子的脸蛋怎么这么烫,是不是病了?”

南斯勒玛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吓得缩回了手,年轻的夫妇俩惊慌起来。

经过公社医生救治,他们的女儿总算好起来了。但他们当时还不知道,阿拉坦花抱回来的女儿,一进门就已经是一具僵硬的小小的尸身。

在锡盟的西乌珠穆沁旗,临时保育院刚刚建好,第一批孤儿就送来了。每个孩子衣服上都缝着一个布条,上面写着编号,谁也不知道这些孩子都叫什么,编号就是他们的名字。蒙古人认为,称呼编号是对人家不尊重,家里养的小狗、牛犊和小羊羔还有名字呢,何况是人。保育院的包斯如院长就给每个孩子都起了一个蒙古名字。十几位保育员都是未婚的姑娘,只有敖登格日勒是刚刚当了母亲的,作为共青团员,她必须服从上级安排,于是她把11个月大的儿子交给婆婆看管,自己就赶到旗里当了保育员。

已经当了母亲的敖登格日勒居然不敢去抱那些襁褓中的孩子。看惯了自己家的宝宝,这些软面团一样的孩子把她吓坏了:“呼日亥!那些孩子软的呀,有的三四岁了都不会走。开始我以为是不大点的孩子,可谁知有几个会说话了,哇啦哇啦说着南方的汉话,我们谁都听不懂。”

“这些孩子太瘦了,好多身上都长疮,流着脓水。最可怕的是虫子,每个孩子肚子里都有虫子,喂了驱虫药以后,屋里屋外都是虫子,除了蛔虫还有我们不认识的那种,长长的,爬的满地都是的……现在想起来还身上发麻呢。一开始姑娘们都不敢去碰,真纳闷,难道上海是出虫子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