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颠覆世界的创新杀手,他们的突然来袭让传统巨头猝不及防。他们身后没有大象——“十年一剑”的大创新,只有蚂蚁——被人忽视的“微创新”。
服装网站“一哥”VANCL震撼了整个业界,靠得是一种“微”——一个外包装盒。
新浪微博引爆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浪潮,靠得是一种“微”——140字的名人微博。
招商银行之所与拥有“最具创新力”的名号,靠得是一种“微”——招行柜台的一颗糖。
开心网成为中国最火的SNS,源头也很“微”——贩卖奴隶和“偷菜”。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微杀手”无处不在,他们有三大特点:1.“微创新”引发市场的大变化;2.擅长引爆来自用户的能量;3.持续性地进行“微创新”。
“微创新”是对传统技术路线的颠覆,要想成为未来的创新杀手,就要抛弃传统的技术创新至上的路子,拥抱应用创新至上!在这个经济过剩的时代,如果不能给用户制造感动,持续打动用户的心灵,等待你的就是失败。
不精通微小之道,你就不能洞悉全局!
杀手陈年:鲜为人知的13个“微创新”
从0到20亿,陈年只花了不到3年时间。
2007年底,非专业人士陈年莽撞地杀入服装业,就是这个非专业人士却创造了服装业的奇迹。
陈年曾经袒露过创立VANCL的初衷,“我真的想知道我用最好的布、最好的面料、最好的线做出一件衬衣的质量到底怎么样,到底要多少钱。”真相让他大跌眼镜——当梦娜袜业的老板告诉陈年一双袜子的真实价格时,他说“我听了都傻了”。
但陈年的高歌猛进也让所有人都看傻了,2008年,VANCL的销售收入是2.78亿元;2009年,VANCL的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超过7亿元——夺得了“2009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第一名,陈年估计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20亿元左右。一个卖服装的网站,没有颠覆性的技术,也没有革命性的产品,在这个从0到20亿的故事背后,是N个鲜为人知的“微创新”:
1.透明化。2007年10月到2007年12月,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创立服装电子商务网站VANCL,他要模仿的是当时甚嚣尘上的PPG。这时候的陈年,首先要搞定的客户是风险投资。陈年作了一个微小创新——在创立之初就把公司运营、财务报表作得非常透明、非常对风险投资的胃口。对于行走互联网江湖多年的陈年而言,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包括联创策源、IDG等风险投资迅速到位。
2.第一个公司基因:网络广告。2008年2月26日,VANCL副总裁钟恺欣在接到加大网络投放的任务后,作了一个小决定:投了20万元的广告给各家网站联盟,这个前卓越网的员工对此熟门熟路。2月27日上午10点,VANCL的广告开始在网站联盟上出现,中午开始,网络订单开始呈爆发性增长,钟恺欣不断通过手机发给陈年新的订单数。当晚,陈年拿到了确认过的全部销售记录:2月27日,单日订单1 982单,网络订单1 211单,占总订单数的62%,日销售额突破30万元。到3月11日晚,VANCL已经突破日销售3 000单的大关。最关键的是,这让陈年抓到了自己创办公司的新基因:相比杂志、报纸、电视,互联网广告成本是最低的,拉动销售的效果是最直接的,数字反馈也是最及时的。数字也给出了印证, 2月VANCL的销售还在300万元,3月就已经达到2 000万元左右。
3.第二个公司基因:用户体验。在创立VANCL的早期,陈年就设定了一个特殊的细节:用户的投诉和建议直接发到所有高管的信箱。
2008年3月,由于物流完全不能跟上前台订单的接货速度,引发了用户的责难。3月19日,网上公布了陈年的道歉信:3月13日~16日,VANCL网站连续多日就配送延误向用户致歉,同时提供了补偿解决方案。
而这一封信,也成了VANCL的另一个公司基因:充分重视用户的投票权。
凡客在2008年3月的时候第一次给用户回信,而且是公开回信,其实这是一个很冒险的事。此前,不少管理层说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这个事奠定了基调以后,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惯性。比如说,客户投诉建议里面写得非常清楚,如果产品出了什么问题,一双鞋穿了三天就脱胶了,这个时候陈年不会提醒产品经理怎么样,产品经理自己会非常着急地跟客户取得联系,询问情况。
陈年认为在用户导向方面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更好。因为公司都会有惰性,刚开始强调条例的时候影响力比较强,但慢慢地,当时间久了之后,会被其他的事情所淹没。所以要筛选用户导向,筛选出来再通过管理层自上而下地强化,一波一波地强化,这样会形成一个浪潮。
4. 外包装盒。陈年另一个花费大量心思的地方你很难理解,是VANCL的硬皮包装盒,早期是银灰色的硬壳纸,看上去很高档,几经更新,换成现在的牛皮纸包装。这个包装盒甚至被公司内部人员称为最大的品牌广告,不少消费者都会被这个亲切的盒子所打动。
这个盒子到底是想要消费者感觉到什么?
陈年说,“我没有想到高档,我讨厌塑料袋的包装,但当服装从仓储出来时必须要有塑料袋,否则在下雨时淋湿的话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觉得在塑料袋之外要做一个环保的、无纺布包装。我当时看到无纺布袋很漂亮,那个东西看上去很贵,其实并不贵,但是仓储比较麻烦。”
在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体验增加了凡客的麻烦和成本的时候,陈年却不这么认为。
陈年说,“我一定要让消费者打开的时候感觉到舒服,购买到的产品不是装在一个塑料袋里面,而是要装在一个无纺布袋里面。我们的仓储部门一直在跟我斗争,说这个成本比原来高了百分之二,后来我和他们讲这个百分之二你给我算到其他部门来,但他们还是不停地斗争。我就告诉他们,我会用不同名字订购产品的,如果哪天拿的产品没有无纺布袋,我肯定要追查。”
2008年6月、7月,VANCL的包装盒经过多次升级、改革,终于定型为牛皮纸样式,用陈年的话说“不张扬,而且更结实,容易携带”。但是,你很难想象,陈年花在外包装上的费用占到整体费用的5%,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5.退换货政策。就算是在创造奇迹的一年,陈年也一直和公司里的一种旧势力在斗争,他们双方斗争的核心是退换货政策。长期以来,包括卓越网在内的B2C网站,都在退换货政策上设置了重重门槛,比如拆封了不能换,错过了退还日期不能换,即使能退换,还会设置一些小障碍。这是因为,过高的退换货率会影响到一个很硬的指标:毛利率。
陈年把超出毛利率的部分当作市场费用,品牌费用,由品牌部门来背这部分的费用。
陈年在卓越时曾动过一个心思:如果把影响用户体验的退换货政策全部打开,会出现什么情况。这种思路终于在VANCL得以实现,他把针对消费者的限制分步骤地一步步打开:先是“商品质量问题,30天内无条件退换货”,过去它被设置了不少障碍;然后是“当面验货”,在过去,一旦拆封就被所谓的退换货政策无情地反击;再后是“无条件试穿”,这一个“微小改变”对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有的消费者甚至花费半个多小时来试穿,并在办公室展示,物流体系叫苦不迭,以至于陈年最后只能采取自建物流,或者加价的方式解决。但是,这些措施却征服了顾客的心。
实际上,这一年的斗争,其实换来了VANCL广告上的区区一行字:当面验货,无条件试穿;商品质量问题,30天内无条件退换货。并不花哨,但每一个字都引发了内部争论的滔天巨浪。
6.陈年的遵义会议。2008年下半年开始,陈年和公司里旧势力的斗争进一步升级,这次斗争的方向是多元化。当时,内部环境很彪悍,VANCL的主流产品是男式衬衫和POLO衫,这种被先驱PPG证明的冠军产品,已经成了VANCL的标志性产品。外部环境却很恶劣,一方面金融危机正如火如荼,另一方面PPG正遭遇全面批判。陈年却要另起炉灶,准备发力三大新的方向:女装、鞋、童装。陈年说,“当时所有的一切都是不鼓励创新的”。
虽然,陈年从财务报表上发现,仅靠男式衬衫这种单一的产品已经到达增长极限了。但是,他的新想法遭到了董事会和内部员工的一致反对,这种争论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陈年推行了一个“不争论”文化。他说,“我当时倡导一个口号:不争论,强力推进新项目。就是你来跟我提意见,我会考虑,但是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
陈年认为顾客中的女性顾客需求越来越多,建议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就推出了女装系列的销售。而鞋这个产品的出现比较可笑,在2008年下半年的时候,老有人提醒陈年说注意一下亚马逊,它收购了一个网络买鞋网站Zappos,亚马逊没有做服装,却是在做鞋,说明这是一个大的方向,陈年就想在中国有没有人试一试做这个。而童装完全是凡客公司自己想出来的,因为凡客的几个员工同时都有了小孩,就凸显出童装的需求。
就这样,女装、鞋、童装的战争大幕徐徐拉开。而这个小想法,却在不久的未来掀起一轮风暴。
7.一次转折意义的演讲。2009年3月27日,又一个转折点意义的事件发生了。陈年出席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并作了一个主题演讲。这是陈年第一次参加服装业的大会,他是一匹黑马,而对服装业的人士而言,陈年则是一个看不懂的、异军突起的、破坏性的存在。陈年第一次向服装业表明了态度:希望和服装业合作,不希望你们把我当成是对手。
当时,陈年正在酝酿一个小变化,想办法激发供应链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就是让利给上游:一方面是针对生产工厂,比如VANCL的需求量比较大,经常卖断货,如果工厂能把产品线、生产线让出来,可以进行分成;另一方面是针对设计创新,主要就是ODM,上游负责产品的设计和创新,VANCL负责渠道,双方共同分享盈利。
8.女装杀手:BRA-T。这时候,服装业不少高手开始拿着提案涌向陈年的办公室。BRA-T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跟随众提案进入陈年的眼界。BRA-T是一种女式背心,独特的内外衣相结合设计,使其穿着简单便捷且舒适塑形。有科技含量,也是一种容易标准化的产品,曾是时尚大牌优衣库的杀手级产品。
Bra-T迅速成为VANCL女装的杀手级品牌,
9.隐形杀手:丝袜。陈年上马丝袜是源于一次偶然。有一次,袜业巨头梦娜的“富二代”宗科平和陈年聊天,这个巨资赞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公司,让陈年听到一个吃惊的数字:梦娜大概能占北美袜子市场的70%。
陈年说,“后来他们组织一个CEO论坛我就去了,他们讲15年来是怎么走过来的,丝袜要求的工艺是什么,当然最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一双丝袜的成本是多少钱。”
陈年回忆说,“我听完了以后就傻了,说你多少钱可以供货给我。”陈年拿到了一个很低的批发价。后来,定价为9元的丝袜产品线登上VANCL,迅速就成为了冠军级产品,一天就卖出去4万多双。
陈年的理念就是:标准化切入,然后个性化,这个是IT业的思路。如果从个性化切入,这个公司肯定是活不成的。”
10.革命性产品:帆布鞋。2010年VANCL上马的帆布鞋产品线,凭的也是陈年的直觉。这种直觉来源于陈年一个小侄女的启发,五年前,她就永远是一双帆布鞋,而且很精心地清洗它,到今天,她仍然是帆布鞋的粉丝。这给陈年一个很大的触动:试试帆布鞋。
第一批货,陈年做了5万双帆布鞋,第一天就卖出了2万双。
陈年说,“我认为帆布鞋是革命性的,它让我意识到这真正是爆炸性的产品,第一天上架就销售了2万多双,这才是时尚。这个产品让我开始跟所有的人说,30岁以上的人以后别跟我们谈产品,以后我们提供30岁以下的产品。帆布鞋之后,公司内很多人都不敢谈产品了,因为大家都是40多岁的人了。”
11.T恤风暴。陈年的撒手锏是“平价战略”,28元的价格,500款设计师原创图案,不仅冲击视网膜,更冲击内心。为此,陈年除了签约韩寒、王珞丹,还开始大打户外广告。有不少网友甚至在算韩寒几百万的代言费得卖出多少T恤才够本,其实这是对陈年T恤战略的不了解。
对陈年而言,一个鲜为人知的内幕是,尽管陈年靠男式衬衫和POLO衫起家,但是真正对其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却是两款产品:帆布鞋和印花T恤,在 VANCL的网站上,鞋和T恤也被设计成特殊的标志。最关键的是,帆布鞋和印花T恤给陈年打开了另一扇大门,那就是“快时尚”。
12. 换一种方式拥抱设计。在设计战略上,陈年也犯过错。2009年3月,韩国籍著名服装设计师金美渊出任VANCL艺术总监兼首席设计师,但是,双方的跨界合作并没有碰撞出灿烂的火花,金美渊离开了VANCL。
后来,陈年调整思路,抛弃传统的自主设计路线,转向设计众包——通过利益分享策略,激发产业链的创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