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7222100000027

第27章 《读史方舆纪要》:充分发挥地利的谋略与运筹技巧(1)

释典

《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的军事地理名著,全书130卷,舆地要览36幅,沿革表35份,共280多万字。其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

顾祖禹(1631~1692年),字景范,又字端五,今江苏无锡人,是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历史地理学家。其父顾柔谦精于史学,早年入赘于常熟城东谭氏家,因生于常熟,故自署为常熟人。后又徙居无锡城东之宛溪,学者称宛溪先生。入清改名隐,字石耕,自号宛溪子,在其父指导下浏览古今,熟谙经史,好远游,在明代覆灭时候,隐居著作,从顺治十三年(1659年)开始,直到其临终,历三十八年之久,撰成《读史方舆纪要》。此书详细记述各地山川险要和攻守形势,并借以论述古今战争成败得失,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和军事地理著作,是研究我国军事史的重要文献,极富史料价值,梁启超称誉该书“实为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学,而其价值在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其著述本意,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

《读史方舆纪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依据明代的行政区域,分析政治演进的大势,说明国家的兴衰成败。在顾祖禹看来,这样解读历史地理,可以使人开阔胸怀,增长智慧。

《读史方舆纪要》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它指出,战守攻取应以分析地理形势为基础,无论“起事”之地,或“立本”之地,都须“审天下之大势”而后定,否则,不免于败亡。

从全书结构看,第一部分是历代州域形势9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地理大势,及其与用兵进退之策的关系;第二部分为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114卷,分叙其名山、大川、重险,所属府、州、县及境内部分都司卫所的疆域、沿革、古迹、山川、关津、镇堡等,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考订其变迁,剖析其战守利害;第三部分为川渎异同6卷,专叙禹贡山川的经流源委及漕河、海道;第四部分为分野1卷,并附《舆图要览》四卷,内容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九边、黄河、海运、漕运及朝鲜、安南、海夷、沙漠等图。全书参考二十一史、历代总志及部分地方志书达百余种,集明代以前历史、地理学之大成,在当时即被誉为“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书中在论及地理形势的战略价值时,注意到“设险以得人为本”,不能只凭地利决定胜败,要求明白“险易无常处”之理,灵活运用地利。该书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被誉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

在顾祖禹看来,战争指导的奥妙,在于充分发挥地利。熟悉地利于平日,使用向导于临时。对于地利的理解,应该辩证灵活。《读史方舆纪要》内容极为详实,但更重要的特点,是着眼于军事战略,分析各地区的形势。以地理形势为中心,用历史上重要的战例、兵家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地理条件对战争的影响,并加入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评论。

通观《读史方舆纪要》,以历史论证地理,以地理阐发军事,使历史、地理和军事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浓重的战略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作者十分强调地理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第二,提出要熟知地理于平时,战争时用向导作补充;第三,提出“形胜未可全恃”、“设险以得人为本”的思想,认为设险得地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将帅和过硬的部队去防守,这样才可以御敌;第四,强调利用地理条件要善于分析,达到“不变之体而为至变之用”的境界。

《读史方舆纪要》中充分发挥地利的谋略

《读史方舆纪要》的精髓在于顾祖禹对每个行政区域的战略形势的分析。明朝的行政区域,分为两京十三司,依次为京师、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顾祖禹对各个行政区域的战略形势进行了深刻、详实的分析,对于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原典

故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之邱、凡溢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蹦为敌难。

——《读史方舆纪要·总序》

[译文]所以,即使是铁打的城墙、滚烫的护城河,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来守卫它,就连小土丘和地面上的一层浅水都不如。如果有合适的人来守卫它,就连枯木朽株都可以成为敌人的困难。

原典

乡导用之于临时者也,地利知之于平日者也。平日未尝于九州之形胜、四方之险易,——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乡导,安在不为敌所愚也?是故先知马陵之险,而后可以定入魏之谋;先之井陉之狭,而后可以决胜赵之计。不然曹瞒之智,犹惕息于阳平;武侯之明,尚迟回于子午。乃谓求地利于临时,而不求地利于平日,岂通论哉!是故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此知之于平日者。

——《读史方舆纪要·总序》

[译文]用向导在临时,了解地利在平时。平日没有对九州的地形优越之处、四方险要平易的地方——分辨它的主要部分,识别它的条理,而对临时的向导很信任,怎么能不被敌人愚弄呢?因此先知道马陵道的险要,而后才可以制定进攻魏国的谋略;先知道井陉的险要狭窄,而后才可以确定战胜赵国的计策。不然的话,以曹操的机智,尚且在阳平关感到恐慌;以诸葛亮的聪明,尚且在子午徘徊不前。只求临时寻求地利,却不在平日寻求地利,难道讲得通吗?因此,路途有必然经过的地方,城池有必定攻克的关口,这是在平日应该知道的。

原典

先知地利,而后可以行军,而复取资于乡导,夫然后可以动无不胜。

——《读史方舆纪要·总序》

[译文]先了解地利,而后才可以用兵,再从向导那里寻求帮助,然后就可以战无不胜。

原典

敌在淮南,而长江之险,吾与敌共;敌在上游,而长江之险,乃制之于敌矣。

——《方舆纪要·江南方舆纪要序》

[译文]敌人在淮南,那么凭据长江天险,我可以与敌拼搏;如果敌人在上游,而有长江天险,那么我将受制于敌。

原典

驭之得其道,则吾唇齿之助也;失其理,则肘腋之患也。

——《方舆纪要·山东方舆纪要序》

[译文]管理方式恰当,山东就是京师很重要的助手;如果管理方式不当,山东将成为极大的祸患。

原典

当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

——《方舆纪要·河南方舆纪要序》

[译文]当争夺天下的时候,河南是必争之地,等天下已经平定,而防御在河南,就岌岌可危了,有亡国的可能。

原典

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是故以陕西发难,虽微必大,虽弱必强,虽不能为天下雄,亦必浸淫横决,酿成天下之大祸。

——《方舆纪要·陕西方舆纪要序》

[译文]陕西占据天下的上游,掌握着天下的命脉。因此,从陕西发难,即使力量很微小,影响也很大,即使很弱小,势力也一定很强大,即使不能天下称雄,也一定能够横扫天下,足以酿成大祸。

原典

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方舆纪要·四川方舆纪要序》

[译文]凭据四川来争夺天下,最好的是能称王,然后可以称霸,如果凭借它的险要而坐着守护,那就一定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