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美国电影艺术史
7307400000018

第18章 经典好莱坞前期(1930-1945)(1)

在经典好莱坞时期,又称“旧好莱坞”(与后来的“新好莱坞”相对应),指从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到1960年冷战初期结束,其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中转,又可以被分割为两个阶段。在经济上,经典好莱坞经历了从电影专利公司到大制片厂制度的确立过程;在艺术上,它确立了所有类型片的模式,这一模式对新好莱坞阶段乃至当今的世界电影都具有绝对意义的影响。从无声片时代后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就逐渐取代了欧洲作为世界电影中心的地位。好莱坞电影这时开始形成了一种将电影技艺隐藏于演员、摄影师、剪辑师和导演的创作手法中,而看不出创造痕迹的技能。另外,经典好莱坞对美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和向世界推广的显著成就,也使其成为电影艺术的经典时代。

1929年,美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两大事件:股票市场崩溃导致经济危机的到来和有声电影的确立。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首映,预示着声音的介入已经使电影成为一门真正的综合性艺术。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所罗门指出,由于声音进入电影,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对话成为可能,从而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电影业由于对话的出现而增强了信心,认为电影现在能够做到戏剧和小说一直在做的事了:讲述关于人的复杂故事,而且故事中的人物能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问题。声音出现后,电影看来不仅能够赶上,而且还能够超越其他形式的叙事艺术。由此,戏剧化电影应运而生。

对于好莱坞的电影巨头们来说,声音出现引起的忧虑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因为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改造制片厂和电影院,而此项投资也许仅仅是用于风行一时的东西。以查理·卓别林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人对此的忧虑则是:有声电影所需的琐碎的技术可能会对电影创作灵感产生致命的影响。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忧虑,声音有可能破坏电影这一世界性流行文化形式的精髓。毕竟,正是因为没有声音,电影才成了唯一能够被世界各地观众直接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创造出了一种不分地位、文化和种族,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媒介。但是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空前成功打消了金融巨头们的疑虑,有声电影对观众的吸引,使电影工业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票房收入反而继续增长。直到1933年,人们的这种新鲜感逐渐消失,电影业的危机才真正来临。

美国电影工业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后,五大电影公司(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和雷电华)和三小公司(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每年平均生产450部以上的电影,占据电影市场的95%。如此大的电影产量对电影公司的生产理念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于是电影类型化和装配线式的生产方式由此应运而生。制片厂制度、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类型化电影、明星制度,在此期间逐渐成熟,为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中心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类型化生产

由于服从根据事先研究和总预算安排的生产制度,好莱坞影片的商品价值总是严格地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的发展和发行的规模。然而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带有偶然性。好莱坞的整个发展历史就是在赌博和冒险。因此,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影响了制片人的战略。艺术质量和赢利性有时不可调和,有时又彼此不可或缺。比如,格里菲斯那两部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与《党同伐异》的不同遭遇。后者在票房上的惨败,也渐渐让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认识到不能给某些对艺术狂热的导演们太多的权力,他们必须自己全权掌握资金去向才能保证票房赢利的可能性。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大制片厂时代也成为制片人专权的时代。

杰斯·拉斯基的一段话可以很清晰地描述出好莱坞制片人的状态:“制片人必须既是一个预言家又是个将军,既是个外交家又是个和平缔造者,既是个守财奴又是个败家子,他必须有吸取教训的能力,有谨慎地控制一切的能力,有天使般的耐心和克伦威尔的铁腕……除非情况改变,他的决定必须明确、果断和得到快速执行,由于电影业的风向瞬息万变……没有任何意外情况能阻止他们寻找新的明星、像超级保姆那样抚慰导演等制片厂的资源,或者穿着衬衣、抽着雪茄整夜开会,或者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审查和修改剧本……他们掌控着构成一部电影的所有元素,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元素,除了控制影片中角色的性格、影片的整体形态、人们娱乐时所需要获取的知识,还控制着电影创作者们和他们所用的材料。”影片成本高涨,监督影片拍摄的制片人出于对巨额利润的狂热追求,决定自行支配资金,他们完全代替了导演,取得了生产领导权,决定电影选材、演员的挑选以及启用哪位导演。著名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在1939年也曾抱怨道:“六个制片人拥有着当今好莱坞90%的影片、剧本的决定权、修改权和最后的剪辑权。”制片人的所作所为完全从观众的爱好、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明星和屡试不爽的故事情节为卖点,在视觉上用精美的布景和宏大的场面吸引观众来到电影院进行一次“奇观之旅”。

在故事情节方面,他们更愿意借鉴模仿已经取得高额票房收入的影片。和其他时尚工业一样,好莱坞的生产是循环的,总是力图复制它最近的商业成功。类型电影可以说是观众间接“创造”出来的,它是一种存在于电影工作者和观众之间的特殊“语言”。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在商业化考虑的背后,还潜藏着对于观众审美心理的深入研究。电影史学家罗伯·斯考勒在《电影创造美国》一书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和以往电影的不同之处,并非它们现在才开始塑造美国梦与神话——从前的美国电影早就开始了;但是30年代的电影工作者更加了解电影创造神话的威力,并且更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威力。”这种“有意识地利用”正是表现在美国电影类型化的趋势上。

刘易斯·贾内梯认为,类型片“是一种集中和组织故事素材的适当方式”,“各种类型片的区别是在风格、题材和价值观念方面各有一系列特殊的程式”。每次模仿中的情节、人物和背景变化通过引入新元素或者背叛旧元素反映出观众的类型期待。于是每一部新的类型电影就加入到它的所属类型主体中去,扩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制作者、放映者以及观众所理解的成规与惯例的总和。一种类型中的元素和惯例总是处于运动之中,而不是固定的、单一的、重演的,任何类型的主体都处于扩展之中。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影鼓励它们的主题进一步变化,于是产生广泛的成功循环模式,而且技术上的轻车熟路、便于制作,使大制片公司很乐意为风险较低的类型片投资。以八大制片公司为例,每一家大制片公司生产的影片同样具有类型性:派拉蒙公司以史诗片、轻松喜剧片和城市生活片为主;华纳兄弟公司以历史伟人传记片、社会风情片和音乐喜剧片著称;环球公司在恐怖片以及作品改编方面是强项;雷电华的荒诞喜剧片;二十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的音乐喜剧片和惊险片。力图使“同一部影片看起来不一样”成为八大制片公司的商业信条。弗兰克·卡普拉曾批判这种做法:“我们的好莱坞作家、导演和制片人不是从真实的生活中汲取灵感,而是从各自的影片中汲取灵感。好莱坞给自己围了一圈用镜子做的墙,把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来……”

观众的这种对可预知性的要求与伴随标准化生产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经济利益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生产和制作方面,大制片厂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电影生产体系,把剧本创作、电影拍摄、后期剪辑等各个环节精确化,成批生产电影。通常一部电影剧本要经过三四层不同人的审阅最后到达导演手中,这几重审阅过后,剧本内容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部犯罪片可能变成了西部片,第一主角的性别、事件发生的地点也可能发生改变。然后,在精细分工及制片人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下,如同生产汽车的流水线,经过各司其职的专业人员“流水组装”,一部部电影就可以被高效率地生产出来。这种生产方式对好莱坞电影艺术创作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使得导演、编剧和演员必须在商业允许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艺术个性。约翰·福特曾经说:“在我们的职业里,一次艺术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一次商业的失败则是一个判决。秘密就在于要去制作既取悦于观众又允许导演施展个性的片子。”在大制片厂时代,只有少数有才华的导演才能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他们还要兼顾好莱坞的需要。所以,能在这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电影艺术家,例如查理·卓别林和希区柯克等,既能够取得商业成功,又能够自成一派,无疑都成了世界电影史上名垂青史的大师级人物。

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是自20世纪10年代以来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电影风格。它的意思是指电影元素的一种特定组构范式,其整体功能是以一种本质上类似于数学程式的特定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德国学者古斯塔夫·弗莱塔格总结的古典戏剧模式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叙事风格”,即“叙述结构从一次公开的冲突开始,在随后行动逐步升级的场面中,冲突越来越激烈。与冲突无关的细节被删除,或者当做插曲来处理。主要人物与他(或她)的对手之间的斗争在高潮时达到顶点。伴随着冲突的解决,故事的线索结束,动作停止,生活恢复正常”。每一种类型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程式,影片内容看起来总是不一样的。更深入来讲,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就是:讲故事的人把自己伪装起来,使影片看起来是纯粹客观叙述的:封闭的空间,即剧中的人物始终处于“被观看”的位置;封闭的时间,即故事最终在冲突的解决与调和中结束;观众被影片的情节结构缝合进去,没有意识到自身参与了影片含义的构成,而实际上,影片只有这样,才能把它所宣扬或强调的东西无声无息地渗透进观众的心灵世界里。弗兰克·鲍沙其也认为:“电影的上品应该是看上去不经意,并且不留斧凿的痕迹。应该集中于角色们的斗争,而不是太多抽象的概念。”好莱坞叙述的故事是一条连续的因果链,严格遵守“因果原则”。动因是某个角色的欲望和需求。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满足那些特定的欲望或需求。故事中不能引进分散我们对叙事段落的注意力的东西,而且故事只能在影片开头提出的问题被解答之后结束。

同时,好莱坞电影中的所有元素都服务并从属于叙事。剪辑、场面调度、布光、摄影机运动和表演联合产生一种透明的风格,以使观众只留意于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而不关心讲述的方式。例如,故事时间的分段通过剪辑来操作,用以排除无叙事意义的事件。运用特写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对白上来。镜头的运动通常是不被观者察觉的,而且往往被人物的运动“赋予动因”。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好莱坞式的叙事技巧,被完整地继承并延续下来,推广至世界各国,已经成为电影叙事的通行手法。可以这么说,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风格是其他世界各国电影叙事风格的母体,直到后来《公民凯恩》的出现,以及法国新浪潮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整个世界电影界只有好莱坞类型片的局面。

好莱坞类型电影不仅获得了世界各国观众的认可,而且塑造了一套传达意识的机制,并对观众的观影需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因此,类型电影的出现和长盛不衰,也反映出这种商品的某种社会需求(缓解对现状不满的不稳定社会因素),人们的心理需求(娱乐需求,自我价值的虚幻实现),惯性思维要求(无需思考),也是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的体现。为什么好莱坞一年拍摄那么多不同故事的电影,只有少数故事会被观众挑选出来发展成为一种叙事模式,这和该故事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是很有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