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前尘旧梦
73196900000006

第6章 陈端友的琢砚艺术

陈端友是怎样一个人,那位熟悉他生平的彭长卿曾经告诉我一些,我就根据他所述的,作一概括的介绍。

端友曾制一苦瓜砚,造型甚为朴雅,一天,给名画家任伯年的儿堇叔瞧见了,赞赏不置。便为他在砚匣上作一题识,有云:“逊清道咸同光间,吴中业碑版椎拓锲刻号第一手者,曰张太平。太平死,弟子陈端友能尽其术,为及门冠。张固贫,死无余蓄,则赖端友作业以赡其后。端友名介,字介持,以别署行,虞山人。尤善治砚及拓金类文字。其治砚务意造,不屑蹈袭。有辇金请谒,令膺顾二娘,被峻拒,说者谓端友刻意千秋艺事,洵有不可及者。”这几句识语,方为端友做了个小史。

端友为了谋生,足迹常到上海。这时上海有两位名医,一小儿科徐小圃,一西医余云岫,负了盛誉,当然生活富裕,爱好书画骨董,作为诊余遣兴。尤其收藏佳砚,累累满架,什么蕉叶白、火捺、眉纹、龙尾,应有尽有。尚有许多佳石,没经琢刻,徒然为未凿之璞,莫呈辉丽,听得陈端友善于琢砚,两名医动了脑筋,请他来家,彼此轮流作东,供其食宿,并给优厚工资,端友也就安定下来,殚思竭虑,在琢刻方面,下着细巧工夫。他的琢砚,不能限以时日,快则一月一方,也有二三个月一方,甚至一年半载或数年一方的,由于难度的高下,艺术性的强弱,不能一致了。据说他一生所琢精品,约百方左右,都归两医所有。大约徐小圃占有百分之六十,余云岫占百分之四十。解放前,徐小圃携了一部分赴台湾,余云岫却留在国内,所有精琢的名砚,都归上海市博物馆收藏了。数年前,上海市博物馆曾举行文房四宝展览会,所谓文房四宝,便是笔墨纸砚。砚的部分,就有好多方是陈端友的作品。有一方龟砚,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代表作,整整花了三十年时间,才得完成,状态生动,极鹤顾鸾回、曳尾缩项之妙,友邦人士看了,无不为之惊诧。

顾二娘是琢砚唯一圣手,曾向人这样说:“砚系一石,必须使之圆活腴润,方见琢磨之功。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云何哉!”陈端友制作的砚,确是形象地体现出圆活腴润的美来,是值得令人藉鉴的。

端友的老师张太平,有子张文彬,能继父业,和他的妻室都善雕琢。文彬在一笔筒上,刻着白龙山人的花卉,笔致苍劲,成为一件极好的艺术品。他的妻子仿制顾二娘的筛子砚,几可乱真。他们夫妇俩收一学生张景洲,也精于此道,且因陈端友琢砚的技能,高超出众,又拜了端友为师,渊源不绝,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