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作人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73199700000015

第15章 歌谣与名物

北原白秋著《日本童谣讲话》第十七章,题曰《水葫芦的浮巢》,其文云:

列位,知道水葫芦的浮巢么?现在就讲这个故事吧。

在我的故乡柳河那里,晚霞常把小河与水渠映得通红。在那河与水渠上面架着圆洞桥,以前是走过一次要收一文桥钱的。从桥上望过去,垂柳底下茂生着蒲草与芦苇,有些地方有紫的水菖蒲,白的菱花,黄的萍蓬草,或是开着,或是长着花苞。水流中间有叫作计都具利(按即是水葫芦)的小鸟点点的浮着,或没到水里去。这鸟大抵是两只或四只结队出来,像豆一样的头一钻出水面来时,很美丽的被晚霞映得通红,仿佛是点着了火似的。大家见了便都唱起来了:

Keturi no atama ni hinchiita,Sunda to omottara kckieta.意思是说,水葫芦的头上点了火了,一没到水里去就熄灭了。于是小鸟们便慌慌张张的钻到水底里去了。再出来的时候,大家再唱,它又钻了下去。这实在是很好玩的事。

关东(按指东京一带)方面称水鸟为牟屈鸟(按读若mugutcho,狩谷望之著和名类聚抄笺注卷七如此写)。计都具利盖系加以都布利一语方言之讹,向来通称为尔保(按读若nio,和字写作鸟旁从入字)。

这水鸟的巢乃是浮巢。巢是造在河里芦苇或蒲草的近根处,可是造得很宽缓很巧妙,所以水涨时它会随着上浮,水退时也就跟了退下去。无论何时这总在水中央浮着。在这圆的巢里便伏着蛋,随后孵化了,变成可爱的小雏鸟,张着嘴啼叫道:

咕噜,咕噜,咕噜!

在五六月的晚霞中,再也没有比那拉长了尾声的水葫芦的啼声更是寂寞的东西了。若是在远远的河的对岸,尤其觉得如此。不久天色暗了下来,这里那里人家的灯影闪闪的映照在水上。那时候连这水鸟的浮巢也为河雾所润湿,好像是点着小洋灯似的在暮色中闪烁。

水葫芦的浮巢里点上灯了,

点上灯了。

那个是,萤火么,星星的尾么,

或者是蝮蛇的眼光?

蛤蟆也阁阁的叫着,

阁阁的叫着。

睡罢睡罢,睡了罢。

猫头鹰也呵呵的啼起来了。

这一首我所做的抚儿歌便是歌咏这样的黄昏的情状的。小时候我常被乳母背着,出门去看那萤火群飞的暗的河边。对岸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发着亮光,仿佛是独眼怪似的觉得可怕,无端的发起抖来。简直是同萤火一样的虫原来在这些地方也都住着呵。

这一篇小文章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只因他写一种小水鸟与儿童生活的关系,觉得还有意思,所以抄译了来。这里稍成问题的便是那水鸟。这到底是什么鸟呢?据源顺所著《和名类聚抄》说,即是中国所谓鸊□,名字虽是很面善,其形状与生态却是不大知道。《尔雅》与《说文解字》中是都有的,但不能得要领,这回连郝兰皋也没有什么办法了,结果只能从杨子云的《方言》中得到一点材料:

野凫,其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谓之鸊□。

好没水中,可以说是有点意味了,虽然也太简单。我们只好离开经师,再去请教医师。《本草纲目》卷四十七云:

藏器曰,鸊□水鸟也,大如鸠,鸭脚连尾,不能陆行,常在水中,人至即沉,或击之便起。其膏涂刀剑不锈,续英华诗云,马衔苜蓿叶,剑萤鸊□膏,是也。时珍曰,鸊□南方湖溪多有之,似野鸭而小,苍白文,多脂,味美,冬月取之。

日本医师寺岛良安著《和汉三才图会》卷四十一引本草文后案语(原本汉文)云:

好入水食,似凫而小,其头赤翅黑而羽本白,背灰色,腹白,嘴黑而短,掌色红也。雌者稍小,头不赤为异。肉味有臊气,不佳。

小野兰山著《本草纲目·启蒙》卷四十三云:

形似凫而小,较刁鸭稍大。头背翅均苍褐色有斑,胸黄有紫斑,腹白,嘴黑色而短,尾亦极短,脚色赤近尾,故不能陆行,集解亦云。好相并浮游水上,时时出没。水面多集藻类,造浮巢,随风飘漾。

这里描写已颇详尽,又集录和汉名称,根据《食物本草会纂》有一名曰水葫芦,使我恍然大悟。虽然我所见过的乃是在卖鸟肉的人的搭连里,羽毛都已拔去,但我总认识了它,知道它肉不好吃,远不及斑鸠。实在因为我知道是水葫芦,所以才来介绍那篇小文章,假如我只在古书上见到什么鸊□鹘□等名,便觉得有点隔膜,即是有好文章好歌谣也就难遇抄译了。辑录歌谣似是容易事,其实好些处要别的帮忙,如方言调查、名物考证等皆是,盖此数者本是民俗学范围内的东西,相互的有不可分的关系也。

关于水葫芦的记录,最近见到川口孙治郎所著《日本鸟类生态学资料》第一卷(今年二月出版),其中有一篇是讲这水鸟的,觉得很有意思。鸟的形色大抵与前记相似而更细密,今从略,其第五节记没水法颇可备览,译述于下:

没水时先举身至中腹悉露出水面,俯首向下,急转而潜水以为常。瞳孔的伸缩极是自由自在。此在饲养中看出者。

人如屡次近前,则没水后久待终不复出。这时候它大抵躲在水边有树根竹株的土被水洗刷去了的地方,偷偷的侦察着人的终静。也有没有可以藏身的去处,例如四周都是细砂斜坡的宽大的池塘里,没水后不再浮出的事也常有之。经过很久的苦心精查,才能得到结果,其时他只将嘴露出水上,身在水中略张翼伸两足,头部以下悉藏水面下,等候敌人攻击全去后再行出来。盖此鸟鼻孔开口于嘴的中央部,故只须将嘴的大半露出水面,便可以长久的潜伏水中也。

川口此书是学术的著述,故殊少通俗之趣,但使我们知道水葫芦的一点私生活,也是很有趣味的。在十六七年前,川口曾著有《飞騨之鸟》正续二卷,收在《炉边丛书》内,虽较零碎而观察记录谨严还是一样,但惜其中无水葫芦的一项耳。

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于北平

(《秉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