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对中医诊断、治疗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医圣”。
张仲景从小就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当他在看过了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后,很感动。他想:“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不管穷人的疾病和痛苦,我以后一定要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当做自己的责任。”从此他便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做老师,刻苦学习,年纪轻轻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的末期,当时张角领导了黄巾军农民起义,接着大地主、大军阀争权夺利,战争不断,田地荒芜,瘟疫(就是急性传染病,像痢疾、脑炎等)流行,天灾加人祸,弄得民不聊生。看到瘟疫每年都要夺去无数的生命,张仲景心里十分痛苦。他的宗族大家庭本来有两百多人,不到十年,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却因此死去。张仲景便辞去官职,开始专心研究医学,给穷人看病,下决心要制伏瘟疫。
有一年夏天,湖南一带瘟疫大流行,此时恰好张仲景游历到这里。有个姓李的病人请张仲景去看病。他已经病了三四天了,头痛发烧,又无法大便,肚子胀得难受,连吃了两帖发汗药也不见效。张仲景问清病情,给他把了脉,发现脉跳得快而有力,看看舌苔,又黄又厚,摸摸他肚子,发现肚子也比较硬,在下腹部还隐隐约约摸到一颗一颗的小硬块。张仲景沉思了片刻,就对病人的母亲说:“老大娘,您的儿子得的是伤寒症。(中医说的伤寒症,指的是霍乱、痢疾、流行性感冒、肺炎这一类急性传染病,不是西医所说的由传染性伤寒杆菌引起的肠伤寒病)。这种病起因是病邪侵入体内。起初病邪还在皮肤里的浅层,及时用点发汗药就可以治好。现在病邪已经深入到肠胃里面去了,再用发汗药,汗流得太多,身体吃不消,反而不好。这就不是对症下药了。不如这样,用凉药通通大便,倒可能把病邪给泻出去。”
病人的母亲一听,连声说:“您说得对,您说得对!”张仲景就给病人开了药方。一贴药吃下去,病果然见轻了;再吃一帖,就能坐起来了。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张仲景治好了无数得瘟疫病的病人。
张仲景不但勇于实践,还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有一次,三个做小买卖的人在路上碰到了倾盆大雨,其中两个被雨淋病了,都来找张仲景看病。根据过去的经验,张仲景初步判断两人都得了感冒。于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汤,药量一模一样。第二天一早,张仲景先去看第二个病人。那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已经好了一大半。张仲景嘱咐他再吃一帖药,再发点汗就会全好。再到第一个病人那里一看,这个病人吃了药确实也出了一身大汗,可是病不但没好,反而比昨天更厉害了。
张仲景觉得有些奇怪:两个人同样是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只是两个人脉跳的快慢有些不同,脉管的紧张程度也不一样,差别也不十分明显。思前想后,他才恍然大悟:“哦!对啦!我没有注意到一个有汗,一个没有汗。没有汗的病人,吃了药发点汗就好了。另一个病人原来已经出汗了,吃了药又出了不少汗,可能是汗出得太厉害了。”于是张仲景决定给病人服用一种叫桂枝汤的汤药。病人服用了这种药,果然好起来了。此后,张仲景再碰到感冒的病人,先仔细加以区别,然后再进行治疗。
张仲景在医学方面不墨守成规,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发明了许多独到的医疗技术。
有个人上吊已经断气,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张仲景看到这一幕,心想:“这个人也许是憋昏过去了,应当救救他。我不妨试一试,看能不能把他救活。”张仲景请了几位年轻的小伙子来帮忙,把上吊的人轻放在床板上,叫两个人站在他的头旁,把他的两只胳膊一会儿往上抬,一会儿放在胸前。张仲景叉开双腿,蹲在床板上,用两只手掌抵住他的腰部和上腹部,压一下,再松一下,正好和那两个年轻人的动作配合上。这样连续做了一顿饭工夫,那个人终于慢慢地呼吸了。不一会儿便睁开了眼睛,最后完全清醒过来。张仲景的试验成功了,又救活了一条人命。
张仲景还发明了灌肠法来治疗病人便秘。针对有些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服用清药身体无法承受,张仲景想了个办法,他把蜂蜜水或是猪胆汁从病人的肛门灌进去,帮助病人排解大便。蜂蜜水和猪胆汁灌到肠子里,肠壁就受到了刺激,慢慢蠕动起来,粪便就比较容易滑出来了。
此外,张仲景写的书中还记载了用药物外擦,用药水灌洗耳道,舌下含药等特殊的治疗方法。
张仲景把多年行医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了一部著名的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在这本书里,一共记载了治疗传染病的方子30个,治疗原则397条,此外还有治疗各种杂病的方法。这部书经过后来人的整理,编成两部书。人们把介绍急性传染病的,叫《伤寒论》;把介绍各种杂病的,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和饮食卫生等内容的,叫《金匮要略》。
张仲景的医学功绩,对我国医学发展有很大影响,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人们把他尊称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