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书法艺术(上)
73432800000006

第6章 西周书法

武王联合庸、羌、蜀、微等多方诸侯,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武王完成了武功,而文治则留给了他的继任者。其子成王年幼立,周公旦摄政。周公虽不乏征伐之功,如平定管、蔡之乱,但是他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制礼作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周代典章制度,由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礼乐文化的盛世。这个盛世是以武王建国为起点的,历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厉、共和、宣、幽诸王,而以犬戎攻破镐京止,史称西周。在西周350余年的时间里,书法艺术作为礼乐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西周书写者们对于秩序理想的建构。西周的书法以铸于礼器之上的金文为代表,种类纯一而蕴涵无尽。西周甲骨文在陕西岐山凤雏村等地有所发现,虽然自具特色,但气象不大,时代又略早,可以视为殷商甲骨的余绪。

线条的纯化与结构的秩序化

随着西周典章制度的不断建立与完善,邦疆天下也经历了一番疆理。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北山》)。西周是一个由农业文明的始祖后稷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土地制度采用了“井田制”。井田是九州的缩影,在抽象的观念中就是“九宫”,这是西周礼乐文化的基础。于是,井然有序的秩序理想便制度化、观念化,并且贯彻于西周礼乐文化的各个层面。

西周金文所表现的秩序化进程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知道,早期的西周金文在字形的形态、线条的意味、书写的行款上都保留了商代晚期铭文的特征。但是渐渐地,在上述的几个方面却都呈现出西周金文特有的风范,最终使得西周书法独具的品性凸显出来。

西周金文首先是在书写的行款上进行了调整,把商代甲骨金文所开创的有行无列的书写规则纳入到有行有列,并在井然有序的框架里面加以规约。就目前所见,作于康王时期的《庚赢卣铭》和著名的《大盂鼎铭》在行款上已显现出严格的行列秩序了。

行列有序的行款把每一个个体的文字纳入到规范中来,每一个字形不再是自由随意的,长短阔狭都限制在给定的相同的空间里,外形便趋向圆融整洁,以至后来的方正整饬。字形外部的规约完成之后,再进一步转向内在秩序的调整建构。

西周金文内部的秩序建构是从两方面同时进行的,那就是线条的纯化与空间的秩序化。商代金文的构成元素中包含着的平涂填实结构,为典型的西周金文所扬弃,即使同是线性的线条,在商周两代的金文中也迥然有别。商金文中的线质是有明显粗细变化的,或丰中锐末,或重起轻收,并且在一字之中线条也常常有明显的主次轻重之别。西周金文线条的纯化过程,首先是扬弃商金文的块面结构,使之纯化、线条化,然后再将一笔一字以至一篇的线条匀圆一如,纯净洗练。这个过程是逐渐完成的,西周早期的金文在线质上还保留着许多商代金文特有的痕迹,但是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旧有的痕迹被逐渐刊落。到西周中期,穆、恭王之际的作品如《录伯钱簋铭》、《师酉簋铭》已经完全是这种纯化了的线条构成了。线条的纯化在书法的技法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笔法炼历;在本质精神上完成了由外部形态的多变转向内在节奏的自省;在表现形式上完成了由雕凿刻画转向周流匀畅的书写。这种书写性不是率意的,而是要求高度的技法规范,不是僵直生硬,而是绵劲畅达。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金文内部空间的秩序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金文单字被纳入到行列有序的行款框架之中,字的内部结构也以正交的框架为参照而建构,纵横排叠的分割,使内部的空间均衡有序。其二,线条的纯化增强了对于结构空间的塑造。西周金文除了独体结构、包围结构外,还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的组合,作了一番整体的炼化,阴阳消长,屈伸互藏,协调有机,浑然一体。这种结构不是各偏旁的简单并置、堆叠,也不是刀尺裁度出来的几何图案,而是充满了生命情味的有机体。这样的有机结构是西周以前的书法所不备具的,其后的小篆的偏旁组合更是难以为继了。

西周金文的分期与书风演变

为了叙述的方便,西周的书法分期通常与西周的历史分期相一致,分为早、中、晚三期,即:

过渡期:武、成、康、昭

鼎盛期:穆、恭、懿、孝

衰微期:夷、厉、(共和)宣、幽

过渡期

过渡期的作品,是在沿袭商代金文风格的基础上起步的,然后逐渐地摆脱商文化的影响向着自身秩序化的目标进行。武王、成王之世,建国惟初,金文书法因袭旧式,还看不出太多的自觉之迹。在章法上依然是有行无列,因此字形大小不居,如《庚姬卣器铭》。在笔致上时有填实的肥笔以及线条首尾粗细的变化。殷商旧族作器,仍然在铭文之后保留族徽标识。如成王时期的《斐鼎器铭》、《复尊器铭》等。武王时期有《利簋器铭》、《天亡簋器铭》等。《利簋器铭》在史料上极为珍贵,第一次明确记录了武王征商的时间,在书法上也显示出一种博大的气象。略显平实笨拙的线条弱化了线与面、粗与细的对比。虽然这种作风并不那么自觉,但是从一开始就已预示了西周书法将来独具的品性。

《保卣器盖铭》的章法微有变化,铭中“遘”字在二铭中其一处于五行之末,其一置于六行之首,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书写者对于书法的脉络相循与“一动万随”的微妙调整。殷商金文通常是器盖一以铭,一以族徽标识,二者分立有别,西周器盖同铭以此为开端,同铭而微有调整,章法行气的玄机于此等处泄露不少。

康昭之世,以重器《大盂鼎》为发端,开始了西周书法的秩序建构。《大盂鼎铭》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鸿篇巨制,格局体量上的宏大显示出泱泱大国的气度。在章法上可以看出书写者非常理性的排布,行列有序,严密妥帖。此后的作品虽然也有沿袭有行无列者,但自《大孟鼎铭》所创立的有行有列的书写格式便很快成为风气推广开来。《大盂鼎铭》的线质仍然古拙方硬,保留着一定程度的旧迹,结构却较以前的作品平正端严了。

到昭王时期的《召卣器铭》,线条已经很圆劲匀畅,无论笔法、结构、章法都很接近西周书法的典型。

鼎盛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穆王时期的《录伯钱簋》为最初的代表,其时佳作迭出,如《师酉簋器铭》、《师奎父鼎铭》、《九年卫鼎铭》。至恭王时期的《磐盘铭》,西周金文书法的典型已经确立。其线条的纯化与结构的秩序都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线质圆润,结构匀称,气息纯净。铭文的最后一行较其他行多出五字,略显拥挤,是其不足。

与《牖盘铭》同出而年代稍晚的,如《疒兴钟铭》、《疒兴簋铭》在结构上已较《牖盘铭》更加严格地纳入规范。纵横的平行线成为主导,尤其是《疒兴簋铭》,其排叠平行的正交结构已经为晚期的《颂鼎铭》、《颂壶铭》开了先路。这个时期的大小《克鼎铭》也是西周金文的经典之作。《大克鼎铭》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早为金石书法家吴大澂《客心斋集古录》所著录。这件作品清晰地保留着为了规范行列所画的方形界格,文字就书写在画好的方格之内。《大盂鼎铭》的时代,行列的规范还是含蓄的,它只让人们感觉得到。到《大克鼎铭》时,行列的规范就已经是显在的了,是要让人们能够看得到。鼎盛时期的金文书法,是一个树立典型的时期。佳作如林,而风格纯一。虽各器之间,存在小异,但不失大同气派。要之,典正雍容,纯淳娴雅,是这一时期所追求的目标。

衰微期

就像西周早期当国运蒸蒸日上之际,其书法还有待一定时日的过渡才逐渐确立起自己的范式一样,西周晚期的书法也不是断然衰落的,鼎盛时期已经开创出来的典型及成熟的技术积累,使西周晚期的书写者们得以不太费力地悠游于创作之中。就连那位以暴厉著称的周厉王,在他自名的《害夫簋》、《害夫钟》二器的书法中,还能不折不扣地传达鼎盛时期的那种雅正的气息。尽管如此,晚期的书法还是潜含着有别于既往的新元素,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书法显现出独特的样态。这新的元素概括起来有二:一为变,二为衰。变是对于略显单纯的中期书法的反叛;衰则是与地方诸侯势力的扩张而王朝衰落相表里。变在厉王时代就开始了;衰的因素则是潜伏的,在宣王中兴之后便突然爆发。

其实这时期的书法并不缺少伟大的作品。《散氏盘》、《颂家族诸器》、《虢季子白盘》、《毛公鼎》、《速盘》等器之铭文都是西周金文书法的伟制。它们彼此的风格差异很大,个性鲜明,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散氏盘》为厉王时器,这是一件在整个商周金文中都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奇品。在一个整体上近于正方形的空间中,再分割出更小的正方形空间。这就一下子与其他铭文的纵长空间不同了。纵长的字形总是偏于隽秀,而《散氏盘》的字形尤为宽博古拙。《散氏盘铭》纵行横列各占十九,与棋盘的路数一样,300多个生动鲜活的字便在这正方形的空间里布开了一个管领提挈、回环照应、纵横争折、战斗厮杀的矩阵。

这一组颂器最后一次把西周金文的匀整谨严的秩序推向了极致,而《虢季子白盘》则是在章法上开拓出一种空阔朗畅的意境。《毛公鼎》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重器,铭文497字,与《散氏盘》不同,字势纵向舒展,结构端严中不乏生气,线质圆润挺健,是宣王中兴映射出的一个泱泱大邦最后绚烂的光芒。

在厉王时期诸器中,《超鼎》算不得是很特出的一件,但铭文中有“史留受王命书”的一句话值得注意,学者们认为这里的“史留”即是在宣王时曾作《史籀篇》的太史籀。由此我们可以确信,西周时期就已经做过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并编撰过像《史籀篇》一类的字书范本了。

西周晚期书法之变,不仅存于风格上,而且还存于制度上。西周作器大都与王的赏赐铭功有关。而西周晚期诸侯自作之器开始出现,相反与周王有关的铜器,在幽王之世锐减。诸侯作器,作风也不尽遵宗周典型,如《楚大林钟》、《楚公逆铸》、《鲁伯大父簋》、《邾讨鼎》、《苏浦人匝》等,则变寓于其中,衰也寓于其中。

西周甲骨书法及其他

西周甲骨文自1954年在山西洪赵坊堆村发现以来,陆续在西安张家坡周代遗址、北京昌平白浮村有所发现,但由于数量甚少,未能引起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视。1977年,陕西周原考古队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周代建筑基址时,发现了16700余片卜甲,1979年再一次发掘出400余片甲骨,清理后发现有字的290余片。每片面积都很小,上面的刻字也小如粟米。这批甲骨出于周文化的发祥地周原,又称周原甲骨。

周原卜辞的体例与殷墟各期卜辞的体例都不相同,这表明商周都用占卜,但各有其自然的文化特点。周原甲骨的时代上限早到先周文王之时,下限则可到成王时代。

周原卜辞由于文字奇小,故被称为“微雕书法”。这种书法可能本来就是“以神遇不以目视”的,契刻者如庖丁解牛一样,“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在一派神行中沟通了天人,使契刻以及契刻出来的文字包含了某种神秘色彩。

周原卜辞的行款是多变随意的,据此我们很难想像周人竟能在金文之中建立起高度的秩序。与殷墟甲骨以纵势为主导的字形不同,周原甲骨字势要宽博得多,前者以直线为主,后者以曲线为主,某些字形的随势而生,让我们联想到《散氏盘铭》所具有的味道。由于周原甲骨是在一种极端的状态下完成的,正是因为字形特别的小,容不得任何局部的雕饰与刻画,一任自然流出,使西周甲骨书法表现出少有的天真消散。

西周也有少量的墨迹出现,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书写状态,提供了直接的参证。目前发现的墨迹是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和洛阳北窑西周墓所出,字数不多,比如洛阳北窑出土的墨迹是几件戈铭,书写在随葬的铅质冥器上。书写放松随意,笔致也不像铜器铭文中的圆正,起笔微侧,并且提示出点画之间的往来之迹。

墨迹总是能够把挥运之时的时间流程凝固于空间,使时间与空间合一。范铸的铭文毕竟是经过二次或多次加工才得以完成的。西周的铭文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理想样态的追求,而墨迹反映的则是真实笔迹的流露。铭文是树立起来的一种规范,是书写定格在某个时间段上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样态,墨迹则是在这种规范基础上的率性发挥,这种发挥造成了对于潜在规范样式的偏离甚至反叛,是推动书体变革发展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