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7354300000024

第24章 古今紫砂壶名家名作(1)

自紫砂壶问世以来,出现了众多的制壶大师——从传说中的金沙寺僧、供春等,到明、清、民国的欧子明、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直至现当代的工艺大师顾景舟、蒋蓉、裴石民等,可谓群星灿烂。而他们得以流传于世的紫砂作品,更是具有宝贵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珍品。通过了解作者,欣赏作品,能够使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得到显著提升。

354传说中的供春是否真有其人?

答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明正德、嘉靖年间的民间紫砂艺术大师供春(又称龚春),本是宜兴吴颐山的家僮,侍候主人吴氏在金沙寺中读书。寺内一老僧善制茶壶,供春私下从老僧学艺,刻苦用功,技艺大进。有一次,供春所制之壶,偶然被主人吴颐山看到,吴感到该壶质朴古雅,未曾有过,便叫他照样再做几把,并且请当时名流来鉴赏。名流们齐声叫好,从此供春壶名声大噪,又过数年,供春竟然成名。他的作品特点是“器薄质坚”,为时人所爱,收藏家竞相收购,有所谓“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除供春壶外,他还制了“龙蛋”、“刻角印方”等壶。从这一记载来看,供春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355现存的供春树瘿壶是否为真品?

答现存的供春树瘿壶,是由著名画家黄宾虹保存下来的。在供春树瘿壶被发现前,在地摊上躺了好多年。1928年,江南名士储南强在苏州一家杂货摊上,看到一把脏兮兮的紫砂壶,觉得像古籍中描写的树瘿壶。于是他花一个大洋把壶买下来,去找黄宾虹鉴定,黄经过认真察看后,认定其为树瘿壶。

宜兴沦陷后,日本人知道了这件国宝,就找到了黄虹宾,要购买这把壶。黄宾虹不愿把国宝让给日本人,为防不测,就带着那把壶躲进了深山老林。全国解放以后,黄宾虹把树瘿壶捐献给了国家,使得现在人们能够在国家博物馆里看到这把壶。

有了这个传奇经历,这把供春树瘿壶的真实性应该是可以确定的。不过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认为真品早已泯灭了。所以在供春树瘿壶是否为真品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356所谓的“千人仿一壶”是指什么

答后世艺人仿制以前的名家名作,在紫砂行内是常有的事情。供春制树瘿壶是被仿制得最多的一件作品,由于它在紫砂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几乎历代所有的知名紫砂艺人都曾经仿制过它,且出了不少精品。这样就出现了“千人仿一壶”的局面。这些仿供春壶在形制上只是大体上相似,而壶表面似树瘿的肌理效果却基本相同。

357欧子明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他与“欧窑”有什么关系?

答欧子明是生活在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的宜兴著名紫砂艺人,他制作的紫砂器主要是花盆、水盂、碗、盘子、洗以及各种佛像等。其紫砂作品玲珑精巧、质朴妍态。

欧子明对紫砂釉彩贡献很大,所以著名的“欧窑”即以其姓命名。

358明代紫砂壶“四大名家”是指哪几位?

答明代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制壶名手董翰、赵梁、时鹏、元畅,被称为明代紫砂壶“四大名家”。如今四人之中仅时鹏尚有一件作品传世,余三家均已无作品存世。但由他们创作的菱花式、花瓣式等壶式,壶艺史上称之为“筋囊”式,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传统壶式。

董翰,号后溪,吴骞《阳羡名壶陶录》称其“造壶始作菱花式”,开创了文巧之风。

赵梁,一作赵良,所制壶多提梁式,以古拙朴实见长,传说提梁式壶是由赵梁首创的。

时鹏,又作时朋,以制花瓣式紫砂壶最为擅长,风格拙朴。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时鹏所制的水仙六瓣方壶,底刻“时鹏”楷书款。

元畅,或作元锡、袁锡,善制花瓣式壶,亦以古拙闻名。

359“壶家妙手称三大”指的是谁?

答“壶家妙手称三大”是指明代万历年间著名的紫砂艺人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其中,时大彬的成就最高,李仲芳、徐友泉都是时大彬的高足弟子。

360时大彬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时大彬,号少山,是明代“四名家”之一时鹏之子,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康熙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署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沙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在成形技法方面,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时大彬听从陈继儒等文人的建议,改作大壶为小壶,使紫砂壶更适合文人的饮茶习惯,把文人情趣引入壶艺,使壶艺与茶道相结合,把壶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大彬所制紫砂壶,今尚存十六七器,其中五器为近年考古发掘所获,皆出于明人墓葬。其余均为传世品,壶式多样,有圆壶、六方壶、三足壶、开光方壶、提梁壶、书扁壶、僧帽壶、印包壶、菱花壶、半瓜水盂等,分藏于北京、上海、南京、香港等地各公私机构及藏家之手。

361李仲芳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李仲芳,紫砂壶名手李茂林长子,时大彬的第一高足。李仲芳制壶,得其师之“敦雅古稳”,获其父之“妍巧有致”,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所制壶俗称“老兄壶”。《阳羡茗壶系》记:“今世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时人语曰:‘李大瓶,时大名’。”传世作品有圆扁壶,底有楷书刻款“丙午中秋仲芳”,今为香港一收藏家珍藏。弧棱壶,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还有一件瓜棱壶,今藏美国弗里尔艺术馆。

362徐友泉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徐友泉,名士衡,以字行,时大彬的徒弟,善配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石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诸泥色,制作出各色仿古彝器和各种壶式。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徐友泉所制紫砂壶三件:仿古虎壶、异兽印泥盒、三瓣三足壶。

363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紫砂艺人还有哪几位?

答明代万历年间,紫砂壶名艺人除了“三大妙手”之外,还有陈仲美、沈君用、欧阳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时英(伯)、陈用卿、陈信卿、闵鲁生、陈光甫、邵盖、周后、邵二孙、陈辰、徐次京等一批技艺精湛的能手。

364明代末期有哪些著名的紫砂壶艺人?

答明代天启、崇祯年间,著名的紫砂壶艺人有陈子畦、陈俊卿、沈君盛、陈正明、徐令音、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周季山、惠孟臣、沈子澈、项真、项圣思等,其中以惠孟臣和项圣思的成就最卓著,为时大彬之后最杰出的高手。

365陈仲美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陈仲美,江西婺源人,原在景德镇制瓷,善制仿古瓷,也精于刻瓷。因景德镇烧瓷者众多,便到宜兴专烧紫砂器。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将其作品列为“神品”。陈仲美好配壶土,茗壶多以花果竹类为造型,并雕镂草虫为饰。所制陈设雅玩有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等;又善仿古尊彝,有羊尊、鹿尊、异兽尊等,造型敦朴典雅;所塑紫砂观音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雕饰细致瑰丽。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有陈仲美所制的仿古羊尊、鹿尊、天鸡尊、异兽尊、异兽罐、兽形壶、天鸡壶以及三瓣香形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有陈仲美所制的束竹壶。

366项圣思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项圣思,文献失载的制壶高手,南京博物院收藏一件桃杯,剖桃之半为杯体,以苍劲的桃枝老本作杯把,用桃叶桃实作三小足,杯体外壁上塑大小老嫩桃叶14片,呈翻转折叠之态,宛然若生,观者莫不赞叹。杯口外沿刻有七言诗两句:“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圣思”,并钤“圣思作”阳文小篆印章一枚。由于文献失载,也不知“圣思”是制壶人,还是制铭人;因此,项圣思是姓“蒋”还是姓“项”,是明代人还是清代人,也有争论。

367惠孟臣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惠孟臣,宜兴人,制壶高手,壶式有高身、梨形、鼓腹、折腹、平肩等。以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少。善配制多种调砂泥,以朱紫者多,白砂者少。署款在壶底以竹刀镌刻,皆为行书,笔致绝类唐代大书家褚遂良。后期专做朱砂小壶,造型奇,体积小,工艺精,每把壶都修饰得光泽莹润,线条圆转流畅,成为孟氏突出的风格特征,被誉为“孟臣壶”,受到人们的珍爱,在闽粤地区更是备受欢迎。《茗》载:“漳泉潮三府品茗,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孟臣壶为品茗所必备,也由此成为一种传统的壶式,在当时和后世多有仿制,故传世孟臣壶仿品极多。

368“二惠”是指谁?他们的紫砂艺术成就有什么不同?

答“二惠”指的是惠孟臣和惠逸公。惠逸公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制壶名工,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也史无记载。但他的作品存世较多,故有一定的影响。在惠逸公存世的紫砂壶中,仅有一件有年款的紫泥小壶,底镌“丁未仲冬惠逸公制”。丁未为雍正五年(1727),据此可推知,逸公活动当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从传世品来看,惠逸公善制几何形紫砂壶,风格与惠孟臣相似。李景康、张虹《阳羡紫砂壶图考》说:“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其实两人制壶风格稍有不同,孟臣制壶浑朴精巧俱备,惠逸公则长于工巧而浑朴稍逊。此外,惠逸公善于用泥,壶色最奇,一般造型稳重的紫砂壶用紫砂,造型灵秀的紫砂壶多用红泥。所制大壶古朴可爱,小壶工巧雅致,故有“逸公壶”之称。

369什么是“逸公壶”?

答“逸公壶”是清中期制壶名家惠逸公所制紫砂壶的通称,并非是指某种壶式。惠逸公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制壶名工,从传世品来看,惠逸公善制几何形紫砂壶,风格与惠孟臣相似。所制大壶古朴可爱,小壶工巧雅致,故有“逸公壶”之称。逸公壶的铭书法无定体,楷、行、草书俱有,镌刻或飞舞或沉着,非后辈所能及。逸公壶与孟臣壶一样,仿品甚多,特别是小壶多见,收藏应格外留意。

370清代中后期有哪些著名的紫砂壶艺人?

答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是宜兴紫砂壶兴旺的时期,名家高手很多。道光、咸丰年间,有邵大亨、申锡、邵景南、邵友廷、冯彩霞、邵盘珍。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有黄玉麟、萼圃、邵大赦、何心舟、王东石、沈才田、陈柏亭、陈砚卿、罗兰舫、邵云如、邵湘甫、邵云甫、蒋德林、周永福、吴阿根、金士恒、蒋万丰等。

371陈鸣远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陈鸣远,号鹤峰,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宜兴人。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代巨匠,善做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壶式讲究自然天趣,成为紫砂壶中的“花货”。陈鸣远在壶体上镌刻诗铭,开创了此类装饰的先例,署款是刻名和印章并用,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陈鸣远制作的清供雅玩,题材广泛,有爵、觚、鼎等紫砂仿古彝器,又有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玉蜀黍、慈菇、栗子、藕片、蘑菇、荸荠、核桃、白果等,甚得天趣之妙。南京博物院收藏陈鸣远传世品两件。一件是陈鸣远制甜瓜壶,原名南瓜壶,壶身镌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诗句,刻款楷书“鸣远”,钤“陈鸣远”阳文篆书方印。东陵瓜是西汉初召(邵)平种植的一种甜瓜。召平在秦为东陵侯,秦亡,沦为民后在长安(今西安)城东种瓜,因瓜味甜美,俗称东陵瓜。另一件是陈鸣远制笋形水盂。

372杨彭年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荆溪(今宜兴)人,一说浙江桐乡人。《耕砚田笔记》载:“乾隆时,制壶多用模衔,分段合之,其法简易,大彬手捏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紫砂壶,始复捏造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杨彭年亦善配泥,兼善刻竹,刻锡亦佳。传世杨彭年所制紫砂壶,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此外,杨彭年也有自己的作品,如《阳羡紫砂壶图考》著录的“白砂八角形壶”、南京博物院藏“仿国山碑紫砂花瓶”等。杨彭年还与其他文人合作制壶,传世品中有子冶(瞿应绍)、朱坚、宜园(乔重禧)、金冬心等。杨彭年还与瞿应绍、朱坚制作了一批砂胎锡包玉壶。

373邵大亨的紫砂壶艺术有何成就?

答邵大亨,宜兴上岸(今上袁)人,生卒不详,道光咸丰年间制壶名手,与杨彭年齐名,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誉。邵大亨壮年死于乱世,传世作品有掇球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束竹八卦壶等。邵大亨制束竹八卦壶,今藏南京博物院。壶身由64根细竹围成,壶下出四足,每足以8根竹为之,共32根。流嘴、把上又以龙头装饰。盖面则布置八卦方位图,纽顶面为一太极图式,盖内钤“大亨”二字楷书瓜子印。壶底亦塑以八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