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7357100000024

第24章 公司的财务体系及资本运营的危机(1)

“我没去过蓝田,就能看出这么多明白摆着的毛病。最基础、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就能看穿的骗局,怎么就没人吱声呢?”——中国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

“以前每次开董事会议,都有宜昌市政府的人参加并发表意见。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上市公司完全成为摆设。”——猴王股份现任董事任宏杰

企业失败与财务体系及资本

运营之间的关系研究

当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步入财务风险的高发阶段,国民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财务风险管理已备受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部分风险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是大股东的核心利益,这些风险主要有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等。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的所有者必须在全心全意地处理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关注企业的风险,并投入资金与人力等企业资源以切实降低企业风险。

为什么要树立财务的风险意识

中国的企业家通常会把资本市场看做是一个筹集资金以利企业快速发展的场所,其实这只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功能。作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之一,资本市场在企业及企业家风险管理方面也能够起到核心的作用。当这些企业在进行战略性发展或者上市时,其前提就是把公司经营历史与内部制度清理妥当。这时就要求企业必须转换思维,实事求是地展现在投资者面前,凡事都需要经得起推敲,并且能够接受社会各方的敲打。对于那些已经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家来说,也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短期赢利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创造一个企业并使其能够长期生存发展才是企业家应该全力营造的格局。引入战略投资或者上市不仅在意识上督促、而且在资金上支持企业规范化经营。

与企业的高赢利、高成长相伴随的是高风险性。所谓风险,其表现出来的时间与形式往往是不可预见的。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实质是企业负债经营所产生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不会发生财务风险,而只有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有借入资金,这个企业就存在着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筹资、融资、投资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始终。它在企业财务的四大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资产重组决策等领域居中心地位。企业财务的上述各项决策,离开或偏离了财务风险的方向,就会使各项财务决策失去依据。同时,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占有核心地位。财务风险是一种经济风险,它是贯穿现代企业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财务风险之所以成为一个财务经济范畴,至少有两点值得指出:第一,财务风险具有可测度的可能性。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之前,能预先知道所有可能的后果或各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能认知并测度风险。第二,财务风险是与风险报酬(收益)直接相通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成本),风险同收益有替代效应。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它的大小与企业筹资数额的多少和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高于借款利息率时,借入资金的比例愈大,企业收益率就愈高;当投资收益率低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就是低于借款利息率时,借入资金的比例愈高,企业收益率就会愈低。

实际上,财务风险就是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变异程度及其概率。财务风险范畴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在企业生产和资本运营的内外环境中,由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引起的财务预期收益率的变动状况。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机制,实际上就是资本运营机制,其最核心内容就是收益与风险权衡机制。

企业借入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在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压力和负担,使企业面临着资不抵债的潜在风险,这也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筹借经营性资金,进行负债经营。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必须正确衡量财务风险的程度,确切计算风险价值,并掌握其规律性,力求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作为企业的主要股东,大规模的财富如果以单一公司的股权形式存在会有非常高的风险,这也是像比尔·盖茨或者中国的互联网新贵再看好自己公司的发展前景,也要把自己创立公司的股票不停地出售的理由。分散风险有很多方式,上市的方式是其中的一种,上市后公司可以用社会资本来进行投资,可以凭借少量的资本控制更多的资产,企业家个人的资本可以分散于他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家的财富能够获得流动性,财富的变现与转移更加灵活,这样通过并购还可以加速资本在多行业的灵活布局。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由若干个目标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一般会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防止企业破产

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因为破产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终极形式,可以说是企业风险的总体体现,一旦破产企业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生产经营管理。所以防止企业破产成为财务管理风险最基本的目标,其他目标均以此为前提。

2.减少企业风险损失

通过减少财务风险的管理应尽最大可能识别面临的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控制风险防止风险损失的发生,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

3.提高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财务风险管理不可能认识到全部风险。因为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但财务风险管理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手段,如提取坏账准备金等来削弱风险损失造成的影响,从而增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企业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其风险的形成既有企业外部法律和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又有企业内部机制和管理中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

总的来说,中国很多企业的风险在于其企业战略不清晰,管理韧性不足,财务比较激进,对未来的设想过于乐观但同时并没有认识或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足。在许多行业都存在较好的市场机会下,利用资本运营的技巧就成为民营企业既把握机会,又有效回避风险的关键。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资金的需求、企业家的个人财务需求,如年龄、家庭、个人偏好设计一个有计划的理财方案则是必须的。

财务风险的几种典型表现企业财务风险按照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种类型。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企业筹资渠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入资金,另一种是所有者投资。借入资金的筹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就可能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的代价,甚至破产倒闭。因此,借款筹资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是否能及时还本付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是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如果投资者对企业投入的资金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就会给企业今后的筹资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的负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的理论,企业的负债比率上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层对企业未来收益有较高的预期。这样,通过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就会导致企业市场价值的上升。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我国企业负债比率高是由于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偿还能力低下造成的,我国企业负债比率高恰恰反映出企业经营者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还需指出的是,国有企业不但负债比率过高,而且负债结构或融资结构也不合理,债权人过于单一。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中80%以上是银行贷款,这种状况既限制了企业的自主筹资权,使企业难以优化其资本结构并形成一个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同时又使银行面临较大的风险。

筹资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由于使用借入资金,而对于未来能否按期还本付息和是否带来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企业信用度降低,信誉不好,企业筹资金困难,导致资金成本高;其二,负债过度,利息负担沉重。一些企业由于对筹资风险认识不够,片面地认为只要能够借到钱,企业就会有前途,往往盲目贷款。而盲目贷款会使企业负债急剧上升,利息负担沉重,成为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其三,利息率的不确定性。由于银行利率、资金投资收益率的变化而使得企业借入资金的利息率相对提高;其四,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由于我国企业集团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经营能力,缺乏相关的专业化,因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之,市场经济中包含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如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供应问题,投资项目投产后的生产能力如何等,均使得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五,外汇汇率风险,但只有当企业进行外币筹资业务时才发生。企业借入外币进行筹资活动,如果归还时该种外币汇率下降,就会产生汇兑收益;反之,就会产生汇兑损失,这样就要使企业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以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或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所选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投资,由此所遭受到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如投资决策是否准确,信息有无失真,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一旦决策失误,则会导致投资风险的产生。其二,对外投资过多,摊子铺得过大。如果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盲目投资项目,势必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灵,营运资金严重不足。如果进一步扩大筹资范围,则又会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扩大财务风险。其三,投资项目管理不善。尽管投资决策正确,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势必会造成投资项目成本失控,不能按时投产、延误工期等,致使项目不能及时产生效益。其四,子公司经营不善或违规违纪,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和财务成果。其五,对子公司控制不力,随意减损商业资源。

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是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将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以及将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资金回收风险则是指无法将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为了促销,许多企业广泛地采用赊销的方式,因此也加剧了资金回收的风险。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占用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金周转不灵,营运资金严重不足,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一方面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金融政策是紧密相关的。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期,整个市场疲软,企业产品销售困难,三角债务链规模巨大,资金回收困难,而在相反的情况下,资金回收则容易得多;另一方面,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即使是在财政金融双紧缩时期,个别企业仍然生产经营有序、产品销售兴旺,这说明资金回收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企业要避免或减少资金回收风险,首先要求企业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配以一定的营销策略,使产品销售顺利实现,完成由产品资金向结算资金的转变;其次是必须注意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加强货款的催收工作,促使货款及时回收,完成由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