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7357100000041

第41章 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失当(5)

尼克·里森1989年加盟巴林银行,1992年被派往新加坡,成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总经理。期货交易员难免会在交易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情况。因此,他们一般都会开设一个特殊账户,用以暂时存放那些错误的交易,等待合适的行情出现时,再挽回损失。但是,错误账户在尼克·里森的手中改变了用途,他把自己失败的交易记入其中,用以掩盖损失。结果,为了赚回赔掉的钱,尼克·里森的赌局越开越大,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尼克·里森利用欺骗的手段使巴林银行蒙受了8亿6千万英镑的巨额亏损,从而把巴林银行推上了死亡之路。

1995年2月23日傍晚,已经赔光了整个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踏上了逃亡的旅程。但是,惊弓之鸟般的逃亡生涯仅仅持续了四天,1995年2月2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刚刚走下飞机悬梯的尼克·里森被捕了。1995年11月22日,尼克·里森再次变成了全球的新闻焦点,他从德国被引渡回新加坡,而仅仅一周之后,被送上了审判台。根据新加坡《证券交易法》,尼克·里森因欺诈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半。从而变成了新加坡塔那梅拉监狱中的阶下囚。1999年7月,尼克·里森因患癌症被保外就医,他回到了伦敦。此前,他在狱中撰写了《我如何弄跨巴林银行》。在书中,尼克·里森描述整个事件的真实经过。当然,尼克·里森自有里森的感受,但是,比尼克·里森感受更为深刻的,恐怕就是巴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彼得·诺里斯了。彼得·诺里斯说:“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很多教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要想当然认为所有的员工都是正直、诚实的,这就是人类本性的可悲之处。多年来,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而在里森的事件中,我们发现他在巴林银行服务期间一直是不诚实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都应该从尼克·里森事件中吸取教训,意识到用人的风险所在。巴林银行存在着内部管理机制的诸多不足,一直没有及时发现里森的犯罪行为,而当发现时却为时已晚。所以,我认为教训是,应该随时保持极高的警惕性。”尽管,新加坡和英国法院的联合调查表明,巴林事件完全是尼克·里森个人所为,巴林银行的管理层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彼得·诺里斯依然认为,巴林银行的破产与其内部管理的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尼克·里森在狱中完成的《我如何弄跨巴林银行》一书,很快被拍成了电影。1999年年底的一天,这部电影在彼得·诺里斯经营的小电影院首次放演。忽然他的放映员来告诉彼得,一个长得很像尼克·里森的人就坐在电影院里。电影散场的时候,彼得·诺里斯先生看得清清楚楚,那个人就是尼克·里森本人。一位是原巴林投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另一位是弄垮这家银行的肇事者。在巴林银行倒闭之后,两个人第一次在这家不知上演了多少幕人生悲喜剧的电影院里见面了。彼得·诺里斯毕竟还能从电影院的收入中获取自己的收益,但是,尼克·里森却大不一样了。本应属于尼克·里森的一切版权收入,都将用来偿还巴林银行债权人的债务。巴林银行“溃堤之穴”形成的过程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员尼克·里森违规交易造成的。尼克·里森,事发时刚满28岁,1992年,里森由摩根斯坦利的衍生工具部转投巴林,被派往新加坡分行。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而被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期货交易部总经理兼清算部经理。1993年,仅26岁的里森就为巴林银行赚到了1,000万英镑,占巴林当年总利润的10%,期货交易的成功使里森深受上司的赏识,地位节节上升,以致被允许加入由18人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这原是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立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又建立了一个在中国文化看来非常吉利的“88888”错误账户,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取消“88888”错误账户,里森却没有销掉它。就是这个被忽略的“88888”账户,改写了巴林银行的历史。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金姆·王误将客户买进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的指令当做卖出,损失是2万英镑,当晚清算时被里森发现。但里森决定利用“88888”账户来掩盖失误。几天后,由于日经指数上升,损失升到了6万英镑,里森决定继续隐瞒这笔损失。此后,类似的失误都被记入“88888”账户。里森不想将这些失误泄露,因为那样他就只能离开巴林银行。但账户里的损失数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如何弥补这些错误并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以及应付新加坡证券期货交易所要求追加的保证金成了里森头疼的事情。开始,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后来损失金额太大,里森不得不铤而走险,从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这种交易在市场稳定时可以赚取期权权利金,但如果市场变动剧烈,就会承受极大损失。一段时间内,里森在日经指数上做得颇为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将“88888”号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如果他就此罢手,巴林银行的结局也不会那样惨。其后,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故障频繁,等到发现各种错误时,里森的损失已将近170万美元。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1994年7月,“88888”账户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此时的里森成了一个赌徒,他一边将巴林银行存在花旗银行的5,000万英镑挪用到“88888”账户中,一边造假账蒙蔽巴林银行的审计人员。他幻想着以一己之力影响市场的变动,反败为胜,补足亏空。

从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交易与清算角色的混淆。里森在1992年担任职巴林新加坡期货交易部兼清算部经理。作为一名交易员,里森本来应有的工作是代巴林客户买卖衍生性商品,并替巴林从事套利这两种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风险。因为代客操作,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交易员只是赚取佣金,而套利行为亦只赚取市场间的差价,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银行对其交易员和风险部位的情况也可予以有效了解并掌握。但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两职。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每天都有明显的记录,可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账,也极易被发现——如果巴林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另外,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巴林,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号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此时里森已需每天要求伦敦汇入1,000多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的保证金。事实上,从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这是违反英格兰银行内部规定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便是巴林在1994年底发现资产负债表上显示5,000万英镑的差额后,仍然没有警惕到其内部控管的松散及疏忽。在发现问题至其后巴林倒闭的两个月时间里,有很多巴林的高级资深人员曾对此问题加以关切,更有巴林总部的审计部门正式加以调查。但是这些调查,都被里森以极轻易的方式蒙骗过去。

1995年1月18日,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里森的损失不断扩大,但他孤注一掷,继续扩大购买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并卖空日本政府债券。在2月份的头一周,里森赚了1,000万美元,巴林银行高层欣喜若狂,梦想着里森每周都能为他们赚进这么多。但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和它的收益是相等的,此后里森开始了最后的疯狂,他完全逆市场趋势而动的大额交易使损失越来越大。

所有这些交易,均进入88888账户。账户上的交易,以其兼任清查之职权予以隐瞒,但追加保证金所须的资金却是无法隐藏的。里森以各种借口继续转账。这种松散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2月中旬,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只有47,000万英镑。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货的最后一日,里森对影响市场走向的努力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降至17885点,而里森的日经期货多头风险部位已达6万余张合约;其日本政府债券在价格一路上扬之际,其空头风险部位亦已达26,000张合约。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在巴林的高级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红的美梦时,终于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只有通过内部控制才能未雨绸缪建立科学严密的内控机制,正确处理好监控与发展的关系,是确保企业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风险的发生,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巴林银行的倒闭一方面说明了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巨大风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全球金融业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内部制约机制处在疲弱状态下。巴林银行的倒闭,其根本原因是它在治理结构及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上存在重大缺陷,对主要决策人缺乏基本的制约,没有随着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相应地建立起独立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

综观国内外的诸多案例,不难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或执行不力,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毁掉整个企业。

通过适当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例如,充分的账簿、记录及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独立于交易及业务收入方的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功能,对职员的明确授权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等。假如有管理层的适当监督,并采取将后台与交易功能进行分离这一基本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巴林的损失也许能够避免,或者至少能够控制在最低限度。

从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关系来看,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起预防作用,成本较低。外部监管无论如何也只是企业风险控制的第二道防线,一般在事后发挥作用,而且通常成本较高。因此,外部监管替代不了内部控制。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才能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客户利益。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有效的内部控制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辅助案例二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科利华梦断“中国的微软”

成立于1991年的科利华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教育软件、Internet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等领域,号称“中国最大的教育软件公司”,并因为推广《学习的革命》一书曾经在国内名噪一时。1999年5月,科利华以49%的股份入主阿城钢铁(后更名“科利华”),并希望借配发新股的机会筹集资金。但事情并未如人所愿,科利华在借壳上市后即背上了1亿多元人民币的债务和将近40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包袱。

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利华陆续从银行和投资机构贷到了总额约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但接连几次在电子商务领域内跨行业的投资失败之后,科利华6亿元的贷款不但颗粒无收,而且变成了更为沉重的债务。2002年5月8日,科利华因为1999年8月、1999年年报和2001年5月的配股方案均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而被立案调查,公司董事长宋朝弟雄心勃勃的7亿融资计划也最终幻灭。科利华岌岌可危,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