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7357900000023

第23章 湖南—北京—上海—波士顿,梦想之路(1)

乐观源于自信,没有人天生就是自信的,熊晓鸽的自信来自过去的磨炼。他的太太罗燕曾说:“他是一个刀枪不入的人,失败打不垮他,因为他经历的失败太多了,所以早就有了超强的抵抗力。一般人事业或生活受到挫折肯定会很痛苦,在他身上却看不到痛苦,他仍跟没事人一样。”

§§§第一节 儿时梦想几多变,“稀里糊涂”进湖大

熊晓鸽,出生于湖南湘潭。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猜测到熊晓鸽的父母对儿子的寄托和希望。

1966年,熊晓鸽刚上小学。他的父亲是湘潭钢铁厂的一位干部,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加上社会有些动荡不安,为了免受坏人的伤害,父亲不让熊晓鸽随便出门。

熊晓鸽就自己在家看书,要不就去工厂的图书馆。好学的熊晓鸽很快和当时的图书馆管理员混熟,管理员经常会借给熊晓鸽一些《青春之歌》之类的流行小说,熊晓鸽对文学的兴趣也在这个时候打下了基础。

到熊晓鸽10岁的时候,他的梦想是到工厂里去当一名电工。他有了自己的“偶像”——邻居范叔叔。

那时候中国刚开始流行半导体收音机,这位范叔叔是七级电工,装收音机的手艺非常好。熊晓鸽经常去范叔叔家玩,整天缠着范叔叔教他装半导体收音机。慢慢的,他知道了二极管、三极管之类的东西,对电器也产生了兴趣。后来,熊晓鸽自己还真的组装成了一台六晶体管收音机,那一年他11岁。

由于小时候的动手能力强,熊晓鸽在上中学时,学得最好的功课是物理。他的梦想又变成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钱伟长、杨振宁等物理学家都成了他的偶像。

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熊晓鸽进学校之前先进工厂当起了工人。物理学家的梦暂时搁置了,不过却“阴差阳错”地实现了他小时候的电工梦。

1973年,从湘潭钢铁厂附属子弟中学高中毕业后,熊晓鸽进湘潭钢铁厂当上了一名电工。这一干就是4年,到1977年,熊晓鸽已经是厂里的一级钳工。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熊晓鸽仍在湘潭钢铁厂工作,他那时的一个梦想就是被工厂推荐去读工农兵。恢复高考,对于熊晓鸽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当时,熊晓鸽根本不敢相信还会有这样的机会,他和大家一样,都将信将疑,处在观望中。直到快要正式开考时,大家才鼓足勇气一起去报名,而这时,留给熊晓鸽他们的复习时间已经很短了。好在工厂给了熊晓鸽两个星期的假,让他专心复习。因为熊晓鸽一直都有一个上学的梦想,所以他没有完全把书本丢掉。在这有限两个星期里,熊晓鸽每天坚持上夜校,学英语。

湖南省的首次高考是在1977年11月份开考的,熊晓鸽的考场在湘潭市三中。三中离熊晓鸽家特别近,每天早晨他都踏踏实实地走着去考试。

3天很快就过去了,熊晓鸽考的是理工科。他在工厂做了4年学徒工,初中和高中物理又都特别好,在工厂也是电钳工,所以他特别想学理工科,报的是湖南大学的工业自控专业。当时还专门加试了一门外语,熊晓鸽结果还真被湖南大学录取了,不过专业却不是工业自控,而是英语。

当时的中国正是百废俱兴之时,急需各方面的人才。理工科的人才国家还有一定的基础,最缺的是外语人才。熊晓鸽当时的英语水平还是“哑巴英语”,读、写勉强还能应付,却无法流利地对话,但这在当时已算是佼佼者了,又加上熊晓鸽的中文基础比较扎实,湖大招生的老师本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原则,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把“不情不愿”的熊晓鸽招进了湖南大学英语专业。

§§§第二节 只想当个好记者,未能如愿成教师

1977年,进入湖大学习英语的熊晓鸽开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说起熊晓鸽的理想,还得提到他的父亲。熊晓鸽的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曾是解放军十五军四十五师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熊晓鸽的父亲与黄继光是一个师的战友,曾一起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在一次战役中,熊晓鸽的父亲腿上受了伤,这才退伍转业到湘潭钢铁厂工作。

小时候的熊晓鸽没少听父亲讲战斗故事,希望成为战斗英雄几乎是那个时代所有男孩子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学后,熊晓鸽渐渐认识到现在是和平发展年代,不需要每个人都上战场。

而当时的中东地区正处于战火纷争时期,新华社的几位驻联合国的记者,每天都会写很多精彩的报道回来。这重新燃起了熊晓鸽的英雄梦想,他为自己树立了新的理想: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正好熊晓鸽所学的专业是英语,这是他的一个优势。熊晓鸽还具备记者所需要的好文笔,很快,他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1978年8月,这一年湖南大学来了几位身份有些特别的英语外教。

那一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湖南岳阳的一个国有企业买了美国的大型设备,美国那边特别派了专家过来进行安装调试。因为时间比较长,专家们都带着家属,而家属们又都没有太多的事可做,于是湖大特别请了这些专家的家属来学校教英语口语。

就这样,外语系的熊晓鸽第一次接触到了地道的“老美”,他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美国专家的工作已经结束,他们要回美国了,家属们在湖大的教师生涯也要宣告结束。

这时,湖南大学外事办有了一个想法,他们准备请湖南日报的记者来采访一下,顺便写篇文章表扬一下家属外教的贡献。湖南日报的记者采访完,由于比较匆忙,把采访稿直接给了学校,然后对湖大外事办的老师说,就让你们的学生来写吧,那样更有切身感觉。

熊晓鸽的机会来了。熊晓鸽写文章的爱好由来已久,在上中学的时候,熊晓鸽的语文成绩就特别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进行点评,还曾代表学校参加过湘潭市的作文比赛。进了湖大以后,熊晓鸽仍喜欢“舞文弄墨”,在湖大也颇有些名气。

湖大外事办的老师们,自然就将写新闻稿的任务派给了熊晓鸽。接到这个任务后,熊晓鸽花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写好了一篇名为《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友谊》的文章。熊晓鸽把文章送到湖南日报后,也没太在意此事。

过了没几天,他的这篇文章就在《湖南日报》的头版登了出来,不仅配了一张照片,还署上“熊晓鸽”三个字。熊晓鸽没想到自己的文章能上省报的头版,这事也在湖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湖南日报还给熊晓鸽发了7元的稿费。对于熊晓鸽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学校那时给他的助学金一个月也才10元。现在他只不过用了两小时,就轻轻松松挣到了7元。

“名利双收”的熊晓鸽,觉得自己也许有当记者的天分,对记者行业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随后,熊晓鸽一边学好自己的英语专业,一边自学起了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等课。

1981年,熊晓鸽就要本科毕业了。平日里他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是来自北京的,这些同学总是向他描述北京的生活如何好、如何方便。熊晓鸽觉得北京的层次肯定会很高,还能增长见识,于是他决定去北京读研究生。

大学毕业后的熊晓鸽,信心百倍地报考了中国社科院的英语采编专业,这个专业是专门培养驻外记者的。当时的研究生考试也是考六门,有专业课,例如,新闻理论、新闻史、综合知识等。熊晓鸽学得很刻苦,专业科都考了80分以上。这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看书、找笔记,有这样的成绩,熊晓鸽很满意。可惜的是,他却栽在了政治一科上,最终差了4分,熊晓鸽的第一次考研宣告失败。

当时的湖大正缺少人才,学校希望熊晓鸽能留校任教。考研失败的熊晓鸽有些懊丧,他还是想去北京。当时他的母亲又去世了,熊晓鸽就决心离开湖南一阵子,这样自己的心情也许会好一点。老师们在得知了他的情况后,既支持又同情,于是,在分配工作的时候,特意给熊晓鸽安排到了北京。

1981年,熊晓鸽被分配到了机械工业部下属研究部及干部管理学院做英语教师,又兼部里的翻译。熊晓鸽开始了在北京又当翻译又教英文的新生活。

§§§第三节 入学考试还没考,留学通知书先到达

从湖大毕业之后,尽管考研失利,熊晓鸽仍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北京。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极大地开阔了熊晓鸽的眼界。当然,熊晓鸽没有放弃自己的记者梦。

1982~1984年的寒暑假,熊晓鸽都没有回老家,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为再次考研做着准备。为了不让政治科目拖自己的后腿,熊晓鸽还专门跑到北京师范大学报了个考研政治补习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熊晓鸽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研究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这个专业当时是由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社出钱办的,基本属于对口培养。

成功考上研究生的熊晓鸽非常开心,连续几年的节假日都用在了学习上,这一回,他需要好好放松一下。熊晓鸽决定出去旅游散心,他选择了大连,他的一个湖大同学正好在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读书。

在同学的宿舍里,熊晓鸽认识了同学的舍友周全。1981年从中国科技大学考入研究所的周全,很快和熊晓鸽混熟。熊晓鸽在大连玩了十几天,不仅心情得到了放松,更重要的是与周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没有人会想到,多年后,这两人会联手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改变。

从大连回到北京之后,熊晓鸽开始了在中科院的研究生生活。熊晓鸽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他比以往更勤奋地写作,多次在《中国日报》上发表英文文章。

很快,熊晓鸽的付出有了回报。

中科院有很多来自美国的老师,加上熊晓鸽经常给部里做翻译,也结识了不少美国朋友。熊晓鸽与他们的关系处得很好,他们在看到熊晓鸽的成绩后,觉得这个小伙子很有潜力,都表示愿意赞助熊晓鸽去美国留学。但当时的熊晓鸽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地记者,刚考上研究生,眼看梦想就快实现了,熊晓鸽拒绝了美国朋友们的好意。

不过,事情总会有转变。当时,熊晓鸽读研究生的地方是在人民日报社的院里,而那时候中国日报刚刚成立不久,也在人民日报社的院里。吃饭的时候,熊晓鸽经常会碰到中国日报的记者们。那时候,熊晓鸽已经和他们很熟了,经常会给他们写写文章。熊晓鸽又喜欢音乐和表演,经常是周末有一个演出,他去帮他们看,看完了以后就写篇评论,也能挣些稿费,那时候中国日报的稿费是最高的,差不多一千字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