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7357900000027

第27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3)

麦戈文的信任,让熊晓鸽备受鼓舞,他说:“当时麦戈文先生比较支持我,但部分给风险基金投资的投资人,他们会有担心。我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经验,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拿着几页计划书管理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投资基金,有种白日做梦的感觉。”

麦戈文的信任源自他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经过1992年底的详细考察,麦戈文决定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

1993年1月,麦戈文出1000万美元,上海科委出1000万美元,IDG与上海科委合资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基金。熊晓鸽任总经理,中方的董事长则是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

1993年6月,IDG上海基金工商注册成功,这也是IDG的第一个中国基金。有了第一个合资模式,熊晓鸽又分别和北京科委、广州科委签订协议。这一年,IDG一共成立了3家基金管理公司。

1993年,IDG中国基金正式成立。此时,团队的建设迫在眉睫。

当时,麦戈文请了一家英国老牌风险投资公司的高级人员来中国考察。从深圳入境,到北京、上海转了一圈,结论是:找不到管理团队。这些专家们的选人标准是:必须有10年以上管理基金的经验,读过类似于哈佛、斯坦福这样名校的MBA,年龄在35~45岁之间。

熊晓鸽听后,想:这在中国哪儿也找不到。于是,他建议专家们先从“低成本、低姿态”做起,但专家们给他的答复是:“对不起,也许10年以后可以,但现在投资人不可能把钱给你们。”

最初,熊晓鸽也帮着麦戈文在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到处面试找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懂点风投的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不懂风投,更别说有“10年投资经验”的人了。熊晓鸽仍然坚持自己“小成本慢慢玩”的看法,麦戈文干脆完全放权,让熊晓鸽自己去“拉队伍”。

突然从媒体出版到风险投资,熊晓鸽也“感觉这事有点不靠谱”。对于VC这个新角色,熊晓鸽还是有些心虚。毕竟自己一直学的是文科专业,对技术不懂,而风险投资接触的多是高科技产业。想到高科技产业,熊晓鸽一下子有了主意,他开始找那些有科技背景、在国外接触过一点风险投资的留学生。

第一个被“盯上”的,是熊晓鸽多年的好友周全。

周全,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他曾获多项NASA奖,并持有美国光纤器件专利。

在美国生活的时候,熊晓鸽在卡纳斯做记者,周全就住在卡纳斯公司附近。熊晓鸽常常和他讲起采访风险投资的事情,两个人很谈得来,理工科出身的周全可以弥补熊晓鸽的技术缺陷。面对好友的“连蒙带骗”,周全同意加入IDG。

在熊晓鸽看来,“我们有很多年的沟通基础,经历相似,互相认同。周全没读过MBA,没有管过公司,但是聪明、肯学习,且具有不为常人所知的激情”。熊晓鸽知道,寻找合伙人和寻找投资项目有相通之处,没有共鸣是无法合作的。

IDG上海基金成立后,熊晓鸽就拉着周全开始在上海找项目。他们听说万通集团上海分公司有一个地产项目,尽管两人对地产项目兴趣不大,但熊晓鸽觉得可以去谈一谈。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这个分公司的经理章苏阳,熊晓鸽和周全一坐定,章苏阳就开始一个劲地给两人讲自己的地产项目。听了大半天,熊晓鸽对章苏阳说:“不好意思,我对你这个项目没什么兴趣。不过,我们对你个人感兴趣。”

章苏阳一听,有点懵了。这一回,轮到熊晓鸽给他解释了。章苏阳是上海人,理工科出身,原先在上海贝尔和德国都待过,脑瓜子很灵活。在万通做房地产,他也是一知半解的。

听完熊晓鸽的IDG计划,章苏阳有些心动了。熊晓鸽一看有戏,就对章苏阳说:“你到我们这边来吧,还当总经理。”就这样,章苏阳也加入了IDG。

在IDG和北京科委谈合资建基金的时候,北京科委请了当时国务院研究中心的一个经济专家做翻译。这个翻译叫林栋梁,当时熊晓鸽和周全就坐在他对面。一来一往的,几个人就混熟了。到最后,熊晓鸽和周全一合计,就对林栋梁说:“你也别坐那边了,坐到我们这边来吧。”林栋梁也觉得IDG这事靠谱,于是,熊晓鸽直接任命林栋梁担任IDG北京公司的负责人。

后来,IDG又和广州科委谈合资的事。熊晓鸽在这期间,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当时广东证券上市部的主任杨飞。杨飞学经济出身,有政府工作经验,熊晓鸽又把他拉进了IDG,杨飞成了IDG广州公司的负责人。

从周全的加盟,到章苏阳、林栋梁、杨飞,到后来的王功权、王树,再到1999年底加入的李建光,以及最后一个加入的过以宏,至此,IDG中国的8人团队形成了,这也成了IDG中国的一大特色。和其他VC相比,IDG是在中国从事投资的基金中拥有合伙人最多的投资机构。

从一个人也找不到发展到8名合伙人,熊晓鸽知道团队来之不易。“到现在,最值钱、最难得的是团队,这绝对是一支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团队”,谈到自己的团队,熊晓鸽充满了骄傲。8个合伙人分布在美国和中国的几个重要城市,对各地市场都很熟悉,大家每周通报,每月见面,沟通得很好。

周全、章苏阳、林栋梁、杨飞、王树、王功权、李建光、过以宏,这些日后闪耀中国VC行业的“大人物”已经出场。他们的出场都充满了偶然,却又是必然。

这与风险投资的行业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开始于偶然,终结于必然”。每每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总是充满冒险,却也蕴涵着机会。他们的每个决定都像是在赌博,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做一个高成功率的“零和游戏”。

§§§第六节 投身于高成功率的“零和博弈”

1993年,熊晓鸽正式步入风投行业。对于中国创业投资的前景,他和周全都十分看好。不过,成长的过程也是痛苦的。

VC是“Venture Capitalist”的缩写,对于20世纪90年代正经历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人来说,“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无疑是陌生的。

最初创建IDG中国基金时,熊晓鸽和周全不像是投资人,更像是传道者。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向人解释VC的概念。

在当时国内的创业者看来,熊晓鸽和周全口里所说的VC拿着美元投资中国企业,既不控股,又希望能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一般情况下,能够耐心听完熊晓鸽解释的人,最后不是把他们当成骗子,就是觉得他们是傻子。

熊晓鸽多年之后回忆起最初的投资经历时,心生感叹:“在很多人看来,我们好像是说话天花乱坠的骗子。我们愿意投入资金,只做小股东,也不那么看重赢利,还会适时退出,可他们都不相信——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那时,更多的人把这些最早做风险投资的人当成傻子,都希望能从傻子VC那里弄点钱来花花。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熊晓鸽不得不处处小心谨慎,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他的风头之路走得有些坎坷。

当初,IDG选择在上海率先建立基金,主要是看中了上海的经济价值。上海有着便利、发达的交通,是国内外有名的经济发达城市。而且,当时火暴的上海证券市场更为投资提供了参考,熊晓鸽同样也对上海寄予了厚望。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有着如此之多的优越条件,在上海也很难找到创业者。当时,更多的人青睐去安稳的政府机构和高收入的外资企业。

面对中国市场环境的艰涩以及创业人才的匮乏,熊晓鸽开始了痛苦的摸索过程,这也成了中国创业投资的早期情形。在坎坷中前行,总难免摔跤,熊晓鸽早年的投资也曾失手过。

1994年,熊晓鸽曾主持投资了一家专门生产计算机电池的公司。该公司的技术过硬,产品也相当实用,却没有电脑公司有购买意向。原来,这类产品在进入市场后,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检验才能得到认可。公司在销售不利的情况下,内部管理又出了问题,这也直接导致熊晓鸽的投资没有收益。

同一年,IDG花了300万美元投给一个生产降解塑料餐盒的厂家。此厂商生产的餐盒埋到土里面,一年后就会被降解吸收掉,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对于这样一个不错的环保概念,熊晓鸽相当看好。

然而,对于市场的不了解,注定了这次投资的失败。当时降解这样的环保概念远没有现在深入人心,而这种技术又有着很高的价格门槛,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价格高,根本卖不出去,厂家面临困境。万般无奈之下,熊晓鸽只好赔本把持有的股权卖给了别人。

“没有失败案例的VC,不是好VC。”在失败中,熊晓鸽慢慢理出了自己的投资思路。

早期的投资项目,大多属于模糊投资,没有人能够保证百分之百准确,所以早期投资看得更多的不是项目而是行业。熊晓鸽在不断摸索中,锻炼出了自己的投资眼光,他将目光锁定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TMT领域。针对这一个领域,只要有新兴的项目和企业,熊晓鸽几乎一个都不放过。

从1995年起,熊晓鸽对于中国兴起的互联网企业,做到了“家家投入,户户占股”。这些企业包括搜狐、易趣、腾讯、百度、搜房等日后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

不过在当时,熊晓鸽做得更多的只是静静地等待。

在等待的同时,熊晓鸽对IDG的董事长麦戈文表达了谢意。熊晓鸽坦言,如果没有麦戈之的信任和耐心,自己很难坚持这么久:“我们这批最初在中国从事投资的合伙人,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经验不足。麦戈文先生给了我们充分的信任,让我们‘慢慢玩’,我们也逐渐摸索出门道,逐渐积累经验,整个团队精诚合作,并形成一套IDG自有风格的风险评估体系。”

到2000年为止,熊晓鸽早期投资的企业没有让他失望,他也没有辜负麦戈文的信任。随着搜狐、腾讯、百度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的上市,以及搜房、易趣等进行股权转让,IDG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IDG的第一只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是36%;第二只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回报率超过40%。而到2006年底,IDG共在中国投资2亿多美元,回报已经超过10亿美元。

IDG凭借着在中国的骄人成绩跻身世界一流VC行列,而最初IDG在美国只不过是一个二流的“VC小弟”而已。

熊晓鸽在卡纳斯3年的记者经历,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创业家和投资家。从那时起,他已经意识到风投行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因为风投不仅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还可以寻找别人没有发现的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熊晓鸽发现做投资跟做记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做记者是去发现一些新的事务和人,然后通过提一些问题,记者对采访的公司或者老板,甚至对某一行业都会有所了解。在这一点上,记者和投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熊晓鸽一直觉得做记者的训练对自己做风险投资有极大的帮助。而且,美国有几个很不错的风险投资者也是记者出身。

现在,熊晓鸽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投身风投殿堂,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