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
7357900000036

第36章 快乐的“好赌东家”(3)

在市场特别好的时候,创业者会觉得钱来得很容易,一方面不太会注重企业项目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抬高自已的身价,让投资者面对一个虚高的价位。这一点,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创业者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

当然,“冬天”对熊晓鸽还是有些影响的,这主要体现在IDG中国基金的募集上。因为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原计划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市的部分IDG投资的公司,时间已推迟,所以,熊晓鸽基金资本的回报,也随之推迟。

不过,这些显然不会难住熊晓鸽。除了IDG美国本部仍是熊晓鸽的主要投资者外,熊晓鸽还拥有多个高质量的出资人。这些基金的出资人,在看过熊晓鸽近期的一些投资计划后,都明确表示,“别的地方可能要消减,但中国做得很好,而且你们也有很好的经验,我们不会减少资金投入的”。

投资方的“种子”问题得到解决后,熊晓鸽就开始“播种”。首先,熊晓鸽关注的是之前已经投资过的公司,比如原来想上市而可能要推迟上市的公司,是否要对他们追加投资,他们是否能够度过这个冬天,还有一些没有实现现金流走向赢利的公司是否需要追加投资。

看来,在别人的“冬歇期”,熊晓鸽依然会很忙碌。

§§§第五节 颠覆 “现在的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炼狱”

2006~2007年两年间,熊晓鸽就在很多场合多次提到,“现在的中国是创业者的天堂,投资者的炼狱”。当时中国的经济正飞速发展,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不过,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很多投资者都开始紧缩钱包,慢慢体会熊晓鸽当年的“告诫”。

但是,这个时候熊晓鸽站了出来,这一次他说:“2009年,中国将成为投资者的天堂。”熊晓鸽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经济市场,有着其他投资者所没有的从容和信心。

一向沉稳的熊晓鸽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是看好2009年中国的投资环境,还源自IDG自身的底气。对于熊晓鸽来说,对资金和项目的调度与调整,是他用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法宝。

历经多年投资市场沉浮,熊晓鸽凭着积累的经验及对市场的把握,在2006年到2007年中国市场出现过热情况时,适时放慢IDG的投资步伐。

在2007年的1~8月间,熊晓鸽几乎没有出手,他冷静地看着企业估值一天天降低,看着那些“不良企业”被市场淘汰,看着过热的市场高温被金融海啸逐渐降温。熊晓鸽把IDG的资金利用得十分有效,他存储着足够的“冬粮”。直到2008年,很多投资者面临困境的时候,熊晓鸽终于出手了。

2008年上半年,熊晓鸽频频飞往大洋彼岸,他要为IDG准备更多的“粮食”。熊晓鸽告诉那些在金融危机中有些茫然的美国大资本家们,中国如今的发展速度与奥运带来的商业概念是美国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应该将更多的钱投到中国的发展中。

2008年8月8日,那个热闹非凡的夜晚。熊晓鸽带着一批远道而来的美国资本大鳄们,坐在鸟巢的看台上观看奥运开幕式。在此之前的几个小时里,熊晓鸽已经完成了IDG中国的第三只基金的募集。而坐在鸟巢看台上看着开幕式的这批美国人,就是这只基金的“供血”者。

熊晓鸽有着惯有的从容,“我在2008年8月8日向IDG全球出资人发了一封电邮说,当全世界都在欢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也在庆祝我们新的中国基金的成功设立”。话语显得很轻松,不过熊晓鸽的这笔资金足以令旁人惊讶,IDG中国的第三只基金数额高达15亿美元。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熊晓鸽并不紧张,因为IDG已经有足够的“粮食”。熊晓鸽为自己的率先出手感到欣慰,“在这一点上我们确实很聪明”。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各方面的经济指数急速下滑,股市市值开始疯狂蒸发,投资机构要想再募集资金,难度可想而知。频繁往来于美国各大基金的熊晓鸽,已经明显感觉到,投资机构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尤其是2008年10月以后再进行募资的话,“实在是太难了”。

同时,熊晓鸽也对自己构建的有限合伙人LP(Limited Partners,即出资人)结构非常满意。通常情况下,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LP和校产基金。从2005年起就开始担任波士顿大学校董的熊晓鸽,发现再想从校产基金中募集到资金已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校产基金每年需要拿出大量的钱供学校的正常运营。另外,美国大学的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支出,一旦遭遇经济危机,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而熊晓鸽在IDG的资金来源上多选择LP,他最喜欢的有退休基金、慈善基金以及被称为“基金中的基金”的FOF(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

高盛集团、摩根、世界银行,这些国际知名机构的退休基金无疑成为熊晓鸽的首选。而慈善基金中最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早已成为IDG的LP,同时,熊晓鸽还与世界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的AccelPartners合作。这一系列动作,也为熊晓鸽部署2009年投资战略扫清了资金障碍。

2008年,熊晓鸽一边放缓投资节奏,一边不断募集资金,同时,他还忙着调整投资项目组合。

2008年的前8个月中,IDG中国的投资项目仅有7个。直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熊晓鸽在资金到位后,开始全面开花,熊晓鸽投资的取舍之道彰显无疑。

2008年11月6日,IDG和谷歌联手对国内的第三方数据统计公司CNZZ进行投资;2008年11月17日,迪岸传媒集团宣布完成第四次融资,已经向迪岸传媒第四次注资的IDG联合其他机构注资4500万美元。

2008年11月25日,已经在2003年获得IDG首笔投资的达内IT培训集团,再次得到IDG和集富亚洲公司的联合注资;就在同一天,熊晓鸽再次追加对专业从事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娱乐社区服务的IGG的投资;2008年11月26日,北京暴风网际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轮融资中也获得了IDG的跟投;2008年12月9日,熊晓鸽又对机场滚动灯箱媒体新邦传媒进行注资。

如此高密度的“出手”,真正体现了熊晓鸽的“天堂”一说。熊晓鸽的投资热情似乎没有停歇,他对互联网的情感让他不会轻易放弃这一领域。搜狐、百度、当当、腾讯等被熊晓鸽称为第一代互联网的企业,都是他早年的投资项目。

2009年,熊晓鸽将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第二代互联网的投资上。从社交网站facebook上,熊晓鸽看到了更多的希望。这类社交网站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赚钱,甚至在2006年、2007年都是投资商在埋单。而如今投资收紧的情况,也许会迫使这类网站在市场中寻找挣钱的方法。同时,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中国电信业的重组等变化也给互联网产业带来了积极影响。熊晓鸽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2009年IDG的投资项目上,又增加了对无线互联网门户网站3G门户的投资。

熊晓鸽从过去几年国际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中得到启发,他开始关注起可替代性能源领域。同时,金融危机促使全球金融机构重新“洗牌”,但国内资金依然充足,这也让熊晓鸽打起了投资金融服务业的主意。

在如此之多的领域进行投资,足以体现熊晓鸽的自信。他用IDG的一系列行动,给自己的“投资者天堂”做了一个现身说法。熊晓鸽有自己的依据和看法:“这是从上一次金融危机中学到的,当股票不好而公司的运营非常好时,说明这家公司不仅有好的成长空间,也有好的创业团队,那么投资者在这个时候进入是比较好的机会。”

金融危机其实在为熊晓鸽进行一次“大浪淘沙”,最终剩下的将是他所期待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