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舞蹈
文化习俗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那些文化习俗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文化的变迁及分化,它是观察一个社会的重要方法。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差异,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并且随着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它的表象便是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俗。这些在舞蹈中都有反映。
一、婚俗舞蹈
非洲黑人很重视爱情生活,认为理想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非洲黑人青年求爱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求爱形式是舞蹈。舞蹈与婚姻选择是不可分离的行为过程。一般是先在舞会上相识,女子舞蹈是爱情表达的手段,但它表现的深奥难懂让人猜不透。“非洲中部班戈人的舞蹈富于性感,其表现方式与丁卡人有所不同。整个舞蹈队伍中只有一个男子,其余全是女子,舞蹈的动作比较缓慢。跳舞的女子,腰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草尾。这种舞蹈通常有一队弹奏铜鼓、葫芦琴和木制巴松管的乐师在场中加以伴奏。塞拉利昂的《苏苏·本杜姑娘舞》是在夜晚篝火旁边跳的求爱舞。姑娘们腰部缠着绚丽的花布,头上围着漂亮的丝巾,身后飘着黑天鹅绒外裙,上身赤裸,舞步翩跹。观众群里的小伙子们目不转睛地瞧着,极力寻找自己喜欢的姑娘。不过并非所有的求爱舞蹈都以女子为中心。乌干达卡拉莫琼地区的部落每逢喜庆之事,总要集会跳舞,这正是男女求爱的好机会。小伙子披上自己亲手杀死的猛兽的皮,在姑娘面前亦歌亦舞,历数自己的赫赫战功,姑娘一旦被打动,就会倒向小伙子的怀抱。如果姑娘无动于衷,小伙子一怒之下就会冲出人群,直奔深山去与猛兽搏斗,以显示自己的勇武。”除了舞蹈,还有用文身来吸引异性和表示爱情的常见形式。
在西非,居住在尼日尔境内的富尔贝人中博罗罗族人每年举办“热尔窝舞周”也是一个大型集体婚礼活动。入冬时节,博罗罗族人穿上漂亮的衣服,从各地聚集到萨赫勒地区。婚礼活动开始是合唱,然后是化了妆的男子歌舞,青年女子们在一旁围观,她们从舞蹈的男子群中精心挑选心爱的情人。经过7天的歌舞活动,姑娘们选中了心上人,便结为夫妻。
在肯尼亚东部沿海蒙巴萨一带流行男子到女家落户的婚俗。“送新郎”仪式在夜间进行,仪式上,锣鼓齐鸣,歌声四起,人们载歌载舞,不分男女老少个个伸臂扭腰,转踏腾跳,非常热闹,新郎就在这种欢腾的歌舞气氛中走进新娘的家里。
二、丧葬习俗舞蹈
非洲黑人很重视丧葬活动,他们认为亡灵有着不可控制的神奇力量,它操纵着人世间的一切事务,出于对亡灵的恐惧和崇拜心理,非洲人很重视丧葬礼仪活动。这一活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为死者安排遵循社会规范的最后一道手续;其二是借此机会联络社会关系。
在丧葬礼仪活动上,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符合社会规范的反应,如有的人号啕痛哭,满地打滚,以头撞墙;有的人几天不进食,不洗澡,将土抹在前额上大声哭泣。坦桑尼亚的马孔德人,在人死后,对死者进行祭礼,祭祀礼仪上,悼念者要不停地唱歌跳舞,歌词和舞蹈的内容是祈求各种鬼怪神灵不要伤害死者。在黑人传统社会里,亲属向死者致的悼词,由村里的妇女们以合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合唱时,用手鼓伴奏,曲调凄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