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钱理群作品系列
7453000000001

第1章 高中生眼中的“经典”(1)

辑一经典阅读与教学

《高中生眼中的“经典”》

《高中生眼中的“经典”》,载《北京晚报》,作者为“本报记者李洋”。点评

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在各大图书馆和书店的活动计划中,有很多是针对青少年的。这里面其实含着一种隐忧,就是青少年的书读得越来越少,品位越来越低。读的不是经典,而是时髦的网络文学、穿越文学。真的有这么糟吗?经典已经被当代中学生抛弃?在对北京几所高中示范校的文科生、理科生、高一学生和高二学生面对面座谈后,记者发现,里面有误解。

亲古中远今外

经典阅读能占中学生日常阅读量的百分之多少?这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从10%到99%不等,但有一半超过50%。至于具体读些什么,更让人大吃一惊。

《理想国》、《菊与刀》、《国富论》、《资治通鉴》、《黄帝内经》、《文心雕龙》、《毛主席诗词》、《傲慢与偏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这些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科学的书都在孩子们的书单里。余华、卡夫卡、茨威格、芥川龙之介等人的多个作品也都被不同的孩子列为经典。涉猎之广,让人惊讶。有些作品,如《京华烟云》、《哈利•波特》孩子们读的还是英文原版,而不是译本。虽然,调查对象是三所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但这份来自高一和高二,分别由文科生、理科生、实验班学生、普通班学生给出的书单,还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

“经典指的是什么啊?”有好几个孩子在列书单之前问过,而这正是我想问孩子们的问题。

“经典肯定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啊。”北师大二附中高二9班的陈阗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的答案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可。随后,大家又纷纷补充。“经典还应该跨越时代,对现实社会有指导、有启发。”北师大二附中高二10班的赵艳凝说,她很喜欢《资治通鉴》,就是因为它是儒家经典,这部著作中提倡的君子修为在今天仍然可以教导人如何做人。“现在社会上,人的修养、诚信、爱国思想等都太淡了。”

166中学高二8班的王墨莹对经典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她认为,“言情小说、网络小说什么的,看后觉得太浅,不成熟。读书总要读些能让你的心沉下来的,让你获得提高的吧。所以凡是能让我读了三遍以上的,都是经典”。

知识性,也是孩子们认为经典必须具备的品质。166中学高二1班的王兆辉就把百度百科的词条和一些自然科学类工具书列为经典。因为他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它们都是客观理性地描述事物,不带情绪,不受感性思维左右”。

毋庸置疑,古今中外都有经典作品。不过,孩子们显然更喜欢“古”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