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7505700000034

第34章 唐诗(2)

这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流传千古,被闻一多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包含了五种景色,诗题就令人心驰神往,而这五种意象,都包含了自然的循环往复与人世的更迭。集中体现了人世间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一片引人探寻遐想的奇妙艺术境界。轮回的春天,流动的江水,花开花落是时光的一份见证,千古月光照耀着古今的人们,而清凉的夜色也陪衬了如水般的岁月和生活。所以,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只能看见长江流水,绵绵不绝。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旧题。关于此诗题创制者,“未详所起”;也有说是陈后主所作,或者隋炀帝所创作。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题名“春江花月夜”的诗作共七首,除张若虚这一首外,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而以张若虚这首最上,历来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盛誉。

很多著名评论家都说,刘希夷的“红颜与白头”,张若虚的“宇宙与人生”都是一种对生命和青春的歌颂,说他们扭转了唐朝宫体诗旖旎的诗风,象征了初唐的刚健与昂扬。也许,就整个唐代诗坛来说,他们确有如此之作用。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来说,反倒是他们的“惆怅”成就了个人诗歌史的巅峰。在这“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弱若微尘,短如一瞬”,对青春和生命的咏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岑参

作者简介

岑参(约公元715—770年),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君不见走马川(1),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2),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3),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5),幕中草檄砚水凝(6)。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7)。

【注释】

(1)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车尔成河。(2)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3)金山:指天山主峰。(4)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5)连钱:马斑驳的毛色。(6)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7)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县。

【赏析】

有人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意气风发的时代,因为强大,也因为壮美。塞北风光独特的魅力。加之唐朝战争频繁,且胜战较多,所以,正如岑参所说:“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只有金戈铁马的纵横,才能更好地泼洒青年人的赤诚。而这份热烈的冲动,也燃烧了更多的激情。而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织下,苦寒之地的边塞荒凉,也常常变为诗人眼中的奇绝美景。

岑参的边塞诗似乎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语意新奇,壮烈而又瑰丽。诗歌从茫茫黄沙入手写起,戈壁的荒漠与寂寞都在这幕天席地的浑黄中展开。首先是狂风怒吼,那些像斗一样大的碎石,随着狂风满地滚动,飞沙走石的险境历历在目。匈奴借着草黄马肥的机会,率领大军来侵犯大唐江山。将士们晚上都不脱盔甲,顶着如刀的狂风在暗夜里行军。最为奇特的是那些同样劳累的战马,在寒冷的天气里,可以看到马毛上虽然沾着雪,却因连夜行军的奔跑,而令它们浑身冒着热气。但是天寒地冻,那热气一遇到冷空气,反而形成了一串串冰花凝结在战马的身上。而军帐里正打算起草檄文,却发现砚台里刚刚倒出来的墨水也凝成了冰。

在这呵气成霜的时候,诗人的笔墨却似乎更加酣畅淋漓。他说战士们顶风冒雪的姿态一定会吓倒敌军,料想连仗也不用打了,我们就可以胜利还朝。虽然这只是岑参浪漫的幻想,但他对边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摹,却给人以蓬勃的激情,豪迈的气势与力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1),胡天八月即飞雪(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

散入珠帘湿罗幕(4),狐裘不暖锦衾薄(5)。

将军角弓不得控(6),都护铁衣冷难着(7)。

瀚海阑干百丈冰(8),愁云惨淡万里凝(9)。

中军置酒饮归客(10),胡琴琵琶与羌笛(11)。

纷纷暮雪下辕门(12),风掣红旗冻不翻(1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2)胡天:指塞北的天空。(3)梨花:春天开放,花为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4)珠帘: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罗幕:用丝织品做的幕帐。(5)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6)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7)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铁衣:铠甲。(8)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9)惨淡:昏暗无光。(10)中军: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11)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这句指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羌笛:羌族的管乐器。(12)辕门:军营的大门。(13)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赏析】

武判官其名不详。判官为唐时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塞外风光的奇特与莫测,是安居中原内地的人们所无法料到的。如果不是亲历战争,恐怕岑参也很难从变幻莫测的气候中,捕捉到灵感的火花。作为由南方而来的战士,岑参对北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这首长诗便是对塞北风光的生动描绘。平地而起的北风,吹折了“白草”。八月秋高气爽之际,胡地竟然已经开始大雪纷飞。而大雪骤然降落,犹如一夜春风,千朵万朵的梨花沉沉地压在枝头。北风吹,大雪飞,塞外苦寒美,诗人在这里就像“发现新大陆”般,以惊喜的笔触来描绘塞北的风景,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诗的末尾处,岑参送客来到路口,漫天飞雪再也找不到客人。山回路转,只有雪上空空地留着马蹄的痕迹。在这歪歪斜斜的脚印中,岑参看到了什么呢?苦寒之地的奇景、豪情,抑或是如白雪一般悠悠不尽的思乡与惆怅。

本诗被作为唐朝边塞诗的上品佳作,尤其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脍炙人口,令人称绝。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作者简介

崔护,字殷功,唐代诗人。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气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2)。

【注释】

(1)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也作“桃花人面”。(2)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诗的大意很简单,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扇门前喝水,看到青春貌美的姑娘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今年的这个时候,故地重游,发现姑娘已不知所踪,只有满树的桃花,依然快乐地笑傲春风。

关于诗中所隐喻的这段故事,在唐代孟棨的笔记小说《本事诗》中,有过记载。在那年清明节的午后,刚刚名落孙山的崔护独自出城踏青。后来崔护忽觉口渴,恰好行至一户农家门外,便轻叩柴扉,讨一杯水喝。门里传来姑娘轻柔的询问:“谁啊?”崔护说:“我是崔护,路过此处想讨杯水喝。”院门打开,年轻美丽的姑娘温柔地端了一碗水送给崔护,自己悄然地倚在了桃树边。崔护见姑娘美若桃花,不禁怦然心动。可是,即便大唐再开放、宽容,但生活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禁忌还是颇多的。所以,这次偶然的邂逅并没有再多的情节了。第二年的清明,崔护又去了南郊踏青。据传,他看到门上一把铁锁,怅然若失地写下了这样的诗行。崔护题完诗后,依然有许多放不下的心事,到底惦念着,几天后又返回南庄。结果,在门口碰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一听崔护自报家门,便气急败坏地让崔护抵命。

原来,去年自崔护走后,桃花姑娘便开始郁郁不乐。前几天,刚好和父亲出门,结果回来看到这首诗写在墙上,便生病了。终日,茶饭不思,睡卧不宁,没几天就把自己折腾死了。崔护听后,深深地感动了,他跑进屋里,扑倒在姑娘的床前,不断地呼唤姑娘,“崔护来了”。这感天动地的痛哭,竟真的令姑娘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与崔护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封建社会,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很多年轻人根本接触不到其他的异性。所以像这首诗中隐喻的那种一见钟情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珍贵。“人面桃花”的明媚和“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落寞,吟诵出的即是诗人的感喟。

整首诗以“人面”和“桃花”为线索,贯串通篇,反映出了诗人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无限怅惘之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是被传为诗坛佳句。

乌衣巷 /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23—842年),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品有《陋士铭》《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朱雀桥边野草花(1),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2),飞入寻常百姓家(3)。

【注释】

(1)朱雀桥: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于秦淮河上。(2)王谢:即王导、谢安两大家族。(3)寻常:平常。

【赏析】

《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是在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代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

《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秋词二首 /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2)。

【注释】

(1)春朝:即初春,此处指春天。(2)嗾(sǒu):教唆,指使。

【赏析】

第一首《秋词》则是历来被看做刘禹锡的代表作,也是他一反前人悲秋落寞情怀的昂扬赞歌。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悲秋情结。而在刘禹锡看来,秋高气爽的天气,似乎比春天还要给人以鼓舞。晴空之上,一只展翅高飞的鹤冲天而上,排云的斗志激励了诗人,将他的诗情倏忽间便引到了碧霄之上。其通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令刘禹锡的诗从所有吟诵秋天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想到秋天的辽阔、壮美,就会不自觉地吟诵起他的这首诗。

此诗一出,便受到很高的评价。学者倪其心评论此诗说:“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

文人悲秋似乎已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也仿佛内化成了文学的一种传统。想到秋天,就可以感受到初秋的愁绪,深秋的暮气,一点一滴,都渗透在中国的诗词中。“怕逢秋,怕逢秋,一入秋来满是愁”、“秋风秋雨愁煞人”、“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而“秋风扫落叶”则更添一份悲凉,世故人情,人走茶凉,都在这份落寞中徒增绝望。但是,在刘禹锡的眼中,秋天就是天高地阔的雄壮。这首《秋词》,描写了神清气爽的秋韵。

第二首描写秋色的诗,与前面一首虽然写作的重点不同,但是放在一起,却相得益彰,将秋天的骨气与景色,都融化在了舒远与旷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