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重要细节
正如捕捉主题思想一样,我们还必须注意重要的细节。一些人抱怨说:他们能找出主题思想,但是说不出什么是重要的细节。而另一些人又诉说:他们对细节的印象特别深刻,然而又找不到主题思想。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弄不懂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研究者们认为有时候人们找不到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寻找它而已。他们是太注重记住那些肤浅的细节以致忽略了主题思想,忽略了作者想传达的思想内容。又有另外一些人讲诉这种情况是怎样出现的: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只想努力记住它,也许我是太用功了,以至于我几乎没有精力去想一想我怎么可能把所有这些内容都记住,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记不住它的原因所在吧。我真懊悔!
不幸的是,我们对事物的意义理解得越少,我们就越不容易记住它。所以,要想强迫自己记住某些事情,其结果往往可能是适得其反,因为这使我们不能集中精力去理解其意义,后者却常常有助于我们记住它!
另一方面,那些明了主题思想的读者有时却不知道哪些细节是重要的,是值得记下来的。什么是重要的细节?就是那些阐明,或者证实,或者以实例说明或者表现主题思想的部分。它可能是一个实例、一段证据、一番解释、应用过程或者使用结果。它们采用的形式可能是话语,或者是数字,或是计算结果,或是曲线图、地图等等。一般来说,每一个主题思想都附有至少一个重要的细节。
有时你不得不判定一个具体的细节是否得要。你就要问自己:
这是对主题思想最好的实证(或者证明等)吗?
我能考虑一个更好的(或者更值得注意的)细节吗?
为了理解和复述主题思想我真的必须复述这一细节吗?
如果你断定这一细节不是很重要的话,就可以决定没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或者你可以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阐明或证实主题思想。从你自己的经历获取的实例通常比作者提供的例子更具说服力。
作为实例,请看本节第一段,从“另一方面……”开始。
1.你认为主题思想是什么?
2.你将挑选出哪一部分作为重要的细节?
3.你能从你最近的阅读实践中举一个实例吗?
本段的主题思想在第三个句子中,这一句谈到“重要的细节”是为“主题思想”增添一些具体内容的部分。
或许最重要的细节是一系列能为主题思想附上一些具体内容的实例,这就是证据、实例、运用的过程等等(如果你想出了你自己的能为主题思想增添细节的实例,那么它们对于你也是重要的细节)。
认清重要的细节和确认主题思想的方法之一是对作者给你的所有暗示保持警觉。文章不只是由词汇组成。文章在页码上是怎样安排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字码的类型也同样如此。一种或者另一种类型的插图或许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标题就像路标,在其词语的帮助下你能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路,而且作者能使用的路标很多--既有形象化的,又有词汇型的。
下列所有形象化的路标都是帮助你理解正文的线索:
用斜体字印刷的词语;
有下划线的词语;
大写的词语;
以醒目的形式印刷的词语;
列在纵栏中的条款;
加上方框的正文段落;
在印刷时留有比通常更大空白间隔的正文;
彩色正文;
横穿页面的特殊形状的线;
编了号码的段落;
你能想象的在正文中通常使用的其他标记。
迄今为止你注意到本书中使用了上述的哪些标记?
除了在词语下面画线、加上方框的正文段落、横穿页面的特殊形状的线、留有大间隔的正文以及彩色正文以外,实际上本书使用了上述所有类型的形象化标记。
如果你明智的话,应当对作者用词汇和短语给你提供的线索予以同样的注意。请留心下列这样一些陈述:“首先”、“因此”、“另一方面”、“例如”、“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类似的例子”、“这一切意味着”、“现在我们来看似乎是令我们吃惊的方面”、“现在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在这一点上论证变得相当复杂了”、“然而当我们看到……这就不再适用了……”等等。
我们还能继续罗列下去,毫无疑问,你也能想许多这样的例子。问题在于作者利用这样的短语意在告诉你,他或她即将列出一些重要细节了,或者告诉你他或她的言外之意,阐明思想或者给你提供一个实例等等。这些短语所起的作用就如一个论点和另一个论点之间的链环,它们能帮助你找出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
你能在上述标题之后的第一句(从“如果你明智的话……”开始)找出一个“词汇性”的路标吗?
词汇性路标是词汇的“同样的”。它通过对比两种路标的重要性把这一段与前一段联系起来。许多人错过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往往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作者的图示、表格、曲线图等等。一些人似乎认为图表仅仅是搁在那里的装饰。而另一些人又认为这些图表不易看懂。
而实际情况是作者所展示的图表与正文一样重要,应当同等地细心阅读。极少数的作者使用图示只是为活跃正文的气氛。而文章的作者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在用文字不能清楚地表达某一事物时才会使用图表、图示等等。
我们已经提到过读者有时回避图表只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图表看起来太费事或者不易看懂。当然有时候这是实情,但这并不是应当避开它们的理由。
然而,这又引发了一个更为笼统的问题。当你遇到一些阅读上的困难(无论是文字上的还是图示性的)时你将怎么办?为什么阅读材料会给你带来一些问题?这也许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你所遇到的问题是下列哪一种呢?
(a)阅读材料太简单,因而令人腻烦;
(b)所涉及的内容使我不感兴趣;
(c)我不喜欢作者的文体;
(d)我不同意作者的信念或态度;
(e)其内容充满了我不理解的技术术语;
(f)论证极端的复杂。
如果阅读材料确实太简单(a),那么你也许不必费事去读它。然而你真的开始就有绝对的把握,能概括其所有的主题思想和重要的细节?这或许仅仅是(尤其是这一材料是了解你需求的指导老师向你推荐的)作者写作的巧妙,使其材料看似简单。
假如所涉及的内容你不感兴趣(b),然而这一材料你又必须阅读,这就有点儿使你为难了。若没有其他办法可选择的话,我只是希望在这一章和前面一章中所讨论的方法能帮助你把兴趣注入阅读中。
如果你不喜欢作者的文体(c),尽量忽略这一点。并试着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重组他或她表达的意思。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和那些对其文体不很在乎的其他学生讨论这一材料。
同样,如果作者的信念或者态度令你反感(d),那么就与那些对作者的观点不那么反感的学生交谈。千万不要让你和作者之间的分歧妨碍了你了解他或她试图表达的观点,即使你强烈地反对这一观点。
假如生僻的术语令你烦恼(e),而且所读的材料又没有术语表来帮助你解闷,也许你应当从更为基础的材料入手了,或许你可以去买本该学科的主要术语词典。还有,你可以向指导老师求教或寻找其他同学的帮助。只要你弄懂了所讲述的思想内容,那么这些生僻的词汇--用以表达这些思想的专业术语--你最终会不假思索地轻轻地讲出来。
至于阅读材料的复杂性(f),你只得承认有些思想和论证的方式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但你又无法回避。因此,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它,并且可以与其他人共同对其进行探讨。
有时或许可以暂时跳过困难点,而继续往下阅读课文的较简单的部分,但这种做法往往使某些学生感到不踏实。而且也的确存在着这样的危险,当你对材料的前面部分没有很好地理解时将使你对后面内容的理解感到更困难。因此,你也许会发现更可取的办法是:下苦功攻克困难部分,这时你可以考虑参考一些其他的书籍,这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或是找指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忙。
全面评判阅读物
我们在这一节所要讲述的内容是你理解的质量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所阅读的文章中能找出主题思想和重要细节的程度,然而这也取决于你对所阅读材料的评判能力。
在这里所指的是你应当是一位怀疑论者。不要不加辨别地吸取你所阅读的(甚至是本书中的)任何内容。当然,在他们所论述的学科方面,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往往远比你知道的要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一切。此外,凡是牵扯有论据的地方,很少有作者能完全不出差错的。至于涉及阐述和观点方面,你就更能确信不同的作者会提出不同的观点了(然而,这些不同的观点也许同样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因此,应当用批评的眼光来审视作者的陈述,寻找其局限性、例外性、自相矛盾的说法、疏忽之处、反对他们所提出观点的理由等等。正如一位学生在描述她阅读时所讲述的:
你应不断停下来说,“见鬼,这不可能是对的!”或者怀疑这是否真的符合他们刚刚所说的。而且,为什么他们根本就没提及有关某某方面的任何内容--真的,这一切都是可信和合乎逻辑的吗?
在某种情形下发生的情况(而且我们还不能确信会发生什么)可以被当做常规之前,你还可以提出许多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又回到了提问性地阅读这一领域。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和测试作者所论述的内容。当你同意作者所讲的观点时,尤其应当认真地完成这一工作。
下列是你可能想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范例。你认为其中哪些是在你阅读时值得得出来的问题?
我对作者的了解程度?
作者提出了一些什么论据?
论据的时效性强吗?
它们有说服力,即有根据吗?
作者能划清事实和主张的界限吗?
它们明显带有作者的偏见吗?
他们所做结论的准确度如何?
他们的结论与他们所讲的相吻合吗?
其他的结论也同样适用吗?
他们的结论都有论据为依据吗?
他们的结论与我的(指导教师的、其他作者的、其他学生的等)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些材料值得与其他人讨论吗?(和谁?为什么?)
我学到了一些可能对我有用的东西吗?
我在作者的这一作品中能挑出什么缺点吗?
在作者的这一作品中我能发现其优点所在吗?
请你自己去决定什么样的具体情况最值得提哪些问题。这里只想补充一句,你也许会发现,就如对待课文材料那样,其中的很多问题也值得在讲课中提出来。
评判一篇文章(或者一堂讲课)的实质在于让你根据你自己的认识、经验的逻辑感对作者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测试。即使你感到一切都非常吻合令人满意,也不要忘了提一些与你自己的需求相联系的综合性的评判问题,如本文中有什么内容是你所需要的?
如有可能,最好把你的评判与其他人的评判相比较。
本节中所讲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怎样改善你阅读时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讲到精力的集中或者提高你的阅读速度的问题。实际上尽力去理解、弄懂作者的意思(而不是强迫记住他或她的言语)或许最有助于集中你阅读时的注意力。
尽力确保你在阅读时具有最佳的物质条件和精力,比如舒适的椅子和桌子,明亮的光线,摆脱没必要的分心。
如果总是弄不清一些常用的并非专业词汇的含义以致妨碍了你的阅读,你就得准备一本好的字典,以便随时查阅这些词汇的含义,并做必要的记录以扩大你的工作词汇量。
找一本与你的课程有关的书或者一篇文章来阅读,并运用本节中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对其进行评判。你认为这些建议的适用程度如何?你能把其中的一些建议运用于你今后的阅读任务中吗?
应当记住阅读之后应有的复述和复习这两个环节。把这些步骤应用于你正在阅读的整本书或者整篇文章中,也可运用于其中的个别章节中。整部作品的哪些最重要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部分最值得再读一遍?
无论你在文章中学到了什么,都应当尽可能及时地和尽可能经常地应用它们(例如在讨论和论证中)。这有助于使其成为你自己知识的一部分。
尽可能随时把你在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或是令你费解的或为难的)部分与他人讨论--最好找你的同学(和指导教师),但是如果这些人有困难时,还可以和家庭成员、朋友或者你能使其对这一论题感兴趣的任何人进行讨论。
六、开拓阅读潜力
开阔双眼的视野
阅读是以视觉感知为主的活动形式,视觉感知的门户有眼。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此外还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保护眼球的眼睑、结膜和泪器等。进入眼球的光线和信号由晶体聚焦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有上亿个对光敏感的小细胞,其中锥状细胞能感受特殊的颜色,而杆状细胞能感受光的强度。这些细胞连接到遍布视网膜的神经网,而这之后神经就将信息直接传送到大脑。其实视网膜并没有同大脑分开,它应当被看做是大脑皮层的延伸。视网膜的中心叫中央凹,它是细胞密集的小区域,2000个锥状细胞聚集在比0.1平方毫米还小的地方。落在中央凹的景象比落在视网膜的任何部位都更清晰和敏锐。而当我们直接看某件物体时,物体的光信号就落在中央凹上。中央凹所能看见的不到整个视野的四万分之一。如果在2英尺外看一行印刷体的字,大概只有3个字母是在视野的中心,离中央凹越远形象就越不清楚。
1908年爱得曼·惠在他的开创性着作《阅读心理学和教育学》一书中就曾指出,眼睛在阅读时从一个注视点到下一个注视点需要0.25秒的时间,故眼睛每秒只能注视4个注视点,而一般读者读一行文字约须3~6个注视点。在阅读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读者的阅读力越高,在每个注视点里所摄入的信息就越多。不过尽管最精确的知觉发生在中央凹,但是仍能看见中心以外的影像,只不过不大清楚而已。中央凹以外的视觉称为边缘视觉。
而早在1879年,法国巴黎大学教授耶瓦尔就已经发现了眼睛不是平衡地移动,他称这种运动为SACCADES(法语:“急动”);自那以后心理学家们称眼睛这种运动为“眼动”。换言之他发现眼球是很少静止半秒以上的,实际上是在不停地快速跳动。
根据眼球测定仪的测定,阅读时眼球一次快速短暂的跳动时间大约需要0.022秒左右。而在每次跳动之间还有一个间隙,叫做“注视”;如果不是故意停顿的话,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注视”间隙为0.2~0.25秒。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人的眼球90%~95%的时间都在处于“注视”中,读者也就是在这“注视”中从文字符号里摄取信息的。这种情况类似照相,在这瞬间的曝光里底片就感知到了景物。当然在阅读中将注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注视间隙控制多长时间,注视焦点与意识焦点是否同步等等,这些都是读者可以自由安排的。
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人的眼睛只能处于两种状态:要么是固定(停止)状态,要么是固定点的移动(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