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生意人都是精明的。至于是赔是赚,就要看你能不能在经营生意上比别人更精明。做生意,其实就是不断地与市场、与对手博弈的过程。生意眼光看得准是精明,把握现在,预测未来,眼光看得远更是精明;在合理的范围,运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精明;精打细算,节省开支,更是精明;正确决策,理性发展,是精明;以诚信为生意之本,诱惑再大,了不进入邪道,则是最大的精明!精明之人,精明做事,精明做人,精明地赚钱,这是做生意的一个大境界。
有钱不置半年闲,不让钱转就没钱可赚
活钱与死钱:一位精明的生意人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对于生意,如同血液对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机理失调,资金运用不灵造成经营不善。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经营者不能不注意的事。”这话既显示出这位生意人的高财商,又说明了资金周转加速创富的深刻道理。把死钱变成活钱,才会赚钱。
有的生意人,初涉生意比较顺利地赚到一笔钱,就想打退堂鼓,或把这一收益赶紧投资到家庭建设之中;或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稳妥生意,避免竞争带来的风险,而不想把已赢得的利润又返回投资做生意再去赚钱,更不想投资到带有很大风险性的房地产、股票生意之中。从而造成把本来可以活起来的资金封死了,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实,经营者最初不管赚到多少钱,都应该明白俗话中所讲的“家有资财万贯,不如经商开店”、“死水怕用勺子舀”的道理。生活中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钱再多也不够花。为什么?因为“坐吃”必然带来“山空”。试想,一个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动,只能是越来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滚起来,就会越来越大。钱财也是如此,只有流通起来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正所谓“钱财滚进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爱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变卖以后,换成一大块金子,埋在墙根下。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金子挖出来,爱抚一番。后来有个邻居发现了他的秘密,偷偷地把金子挖走了。当那人晚上再掘开地皮的时候,金子已经不见了,他伤心地哭了起来。有人见他如此悲伤,问清原因以后劝道:“你有什么可伤心的呢?把金子埋起来,它也就成了无用的废物,你找一块石头放在那里,就把它当成金块,不也是一样吗?”
现在,大家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人所劝说的话,是颇有一番道理的。那个藏金块的人是一个爱钱的人,他把金块当做富有的标志,忘记了作为“钱”的黄金只有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才产生价值,只有在周转中才产生价值。失去了周转,不仅不可能增值,而且还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和埋藏一块石头,确实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那个人能够把钱作为资本,合理加以利用,一定会赚取更多的钱。即便一个公司老板手中有一定数额的资金,但他从思想上已不再愿意把钱用来再赚钱,不愿意把钱用来周转,那么对于他未来的事业来说,就像是人体有了充分的血液,但心脏已坏死,不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一样,他的事业也会静止不动而死亡。这一点一定要算计清楚!
资金只有在不断反复运动中才能发挥其增值的作用。经营者把钱拿到手中,或死存起来,或纳入流通领域,情况则大不相同。经营者完全可以把钱用以办工厂、开商店、买债券、买股票等等,把“死钱”变成“活钱”,让它在流通中为你增利。其实,学过一点资本论的人都知道,流通增利的奥妙在于钱财能够创造剩余价值。一个简单的道理,用货币去购买商品,然后再把商品销售出去,这时所得到的货币已经含有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说,原来的货币已经增值了。假若经营者能够出色地管理着自己的工厂,办好自己的公司,看准炒股的时机,让它健康地运作,时间越长久,钱财的雪球便越来越大,经营者手中的钱财也会变做一棵摇钱树。
也许有许多生意人会反对上述的阐述,也许有许多生意人还是认为储蓄能够使自己的钱财四平八稳地增值。是的,储蓄不是不好,但世上有哪个百万富翁是靠储蓄起家的?生意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储蓄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不是生意人储蓄的钱重要,而是那份决心,自制才重要。生意人千万不要指望你的储蓄会使你致富。即使地下市场的高利息也不足使你致富。一块钱在一年内赚不到15%,便是错误的投资。也许你说储蓄很安全,赚利息也很容易。试问一下,当你知道死储蓄只会使你一天比一天穷困,你还会觉得安全吗?
安全与否,事实上与你的钱又有什么关系?是借出去安全呢?还是拥有比较安全?从现实生活中以往记录显示,将钱存入银行,最多可以获取6%的利率,甚至更高。不说别的,以6%的利率,等上12年后才能使一元钱变成两元钱,更需要使你清楚认识的是,只要10年时间,通货膨胀就可以使你的购买力降低一半。有些生意人在投资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分不清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区分。稳定性是在未来一定的年限中,投资报酬率保持一定的数字,而安全性,是使你的购买力保持着相同的程度,你可以保持稳定的投资,但不见得安全。就像你每年很稳定获得6%的报酬率,在同时,通货膨胀也很稳定地降低了你的购买力,稳定但不安全。
怎么才能使钱不闲置而转动起来呢?要学会算计,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于分析市场走势,把钱投向回报率高的项目。
会算计的人善于精打细算,把钱存入银行,年息最多也不过10%左右。而把钱投入做生意或生产项目,如果利润回报率为10%,一年滚动周转4次,就可获得40%的增值。如果对市场走势算计分析准确的话,每次周转会盈利30%或更多些,那么一年滚动周转4次,所得的利润则超过100%了。所以,会算计的人,一般不会把钱存入银行的,即使一时未寻到有利的投资目标,他们宁可拿着现金,等待投资时机。
二、善于营销,保证商品不压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商品不积压,经常保持勤产勤进,快销快出,这样就不会积压资金。商品一旦积压,既妨碍了扩大生产经营,又产生利息、仓租等费用增加支出。要达到商品不积压,除在于产品的质量和款式外,很重要的一环是营销。根据营销学的道理,经营者要千方百计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达到盈利的目的,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促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正如“皇帝女儿要出嫁,还得相亲一句话”的道理一样,质优款新的产品也要有得力的促销手段才能卖出去和卖得好的价格。
三、善于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因小失大。
做生意,风险是时刻存在的。古人讲:“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盈利是与风险并存并成正比的。如何化险为夷呢?这就需要做买卖有规矩。如规定交易必须订立合约,一切按合约条款办事;又如买卖不放账,如要求放账者必须提供银行担保或相应物业抵押等。绝不做那些以言代约,随随便便的“君子协定”。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受骗上当。
经营靠算计,小生意也能赚大钱
大利与小利:做生意要脚踏实地,一点点地积累,许多人不屑于做小生意,认为那种蝇头小利太微薄了。这种人一是看不到“小生意”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二是没有长远眼光和辩证思维。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天的小生意有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大生意。
时下,不少企业在选择新项目时,都将眼光投向高、精、尖产品。不愿意生产小产品,研究小项目。认为小产品、小项目市场小,利润低,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看法。有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偏偏可以赚到大钱。
事实表明,对小产品不能“小”看。小产品只要一以贯之,不断创新,也能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功。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吉列、麦当劳,其当家产品也不过是剃须刀、汉堡包加薯条的小产品而已。日本尼西奇公司则是凭借一块尿布闯天下,使不起眼的尿布成为畅销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宗产品。
有中国一家生产蜡烛的厂家,每年的利润有数亿元,他们的蜡烛专供出口,几十枝蜡烛的利润就相当于一台彩电的利润。试想一下,彩电生产成本有多大,生产环节和科技含量相对蜡烛来说,肯定要大得多,但从利润角度来说,就不如蜡烛了。
当然,这种蜡烛是个特例。因为小生意的利润很少有这么高的,小生意一般是靠量大来支撑。
浙江省大虞市崧厦镇有1050家伞具企业,一年可生产成品伞2亿把,占据全国四分之一的市场,伞业产值达到30多亿元。小小的雨伞、礼品伞、广告伞让这个镇上的农民提前迈入了小康。
做生意无非两点:赚利润与赚市场。中国的经济在告别了短缺的计划经济以后,目前的低利率、低通胀、低利润,标志着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利的时代。在这个微利时代里,会算计的人能够随机应变,通过赚微利来赚市场。
四川双流县的“李姐稀饭店”靠卖稀饭,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竟拥有了百万财富。
李春花与丈夫吴强都是重庆市仁寿县人。夫妻俩在1992年双双下岗。他们先是做烟草生意,开始赚了20多万元。可后来因为上当受骗进了假烟,不仅亏损了积蓄,还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
为了逃避债主,夫妇俩来到成都双流县城卖稀饭。但稀饭的确不好卖呀,开张三个月就亏本3000多元。结果一顾客提醒了他们:开稀饭店啊,一定要改变经营理念,一定要多琢磨,多算计才行。
夫妻俩决定把稀饭当成正餐做,原因有二:一是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对大鱼大肉吃腻了,喝点稀饭爽爽口是一种必要;二是如果把稀饭当成正餐来吃,就必须改变一些特点,改良稀饭品种,比如鱼稀饭系列、腊肉稀饭系列、肥肠稀饭系列等等。另外,还可根据稀饭的特点配置各种各样的菜品。这样,就把正餐的饮食特点结合了进来。
吴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便研究出了十几种稀饭。新品稀饭正式营业那天,夫妇俩熬了5锅不同类型的稀饭,免费给顾客品尝。客人们吃完后个个赞不绝口,都觉得稀奇,因为他们从来都没见过稀饭也可以做出这么多花样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小店的客人就比原来多了好几倍,每天的营业额有时竟高达两三千元。
日趋增多的顾客常使李姐夫妇感到忙不过来,李姐的心里又开始算计起来:不如换个大点的地方卖稀饭,把稀饭产业做大。于是他们租下了一户面积约两亩地的农家大院,又聘请了几个工人。
新店的生意果然更火暴,一到周末,大院前面的空地上便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车辆。但李春花心里很明白:要想留住顾客,必须将稀饭推陈出新,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因此吴强就整天思考着怎样变着花样熬出别人没有的稀饭。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实践,终于由原来七八个品种的稀饭发展到20多个。这些稀饭的名字也很好听,什么蒌龙花粥、金玉满堂粥、龙须银耳粥、春花碧绿粥、荷叶莲米粥等,光听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
面对喜人的局面,李春花开始算计起来:一定要保住稀饭这块牌子!于是,她迅速到有关部门注册了“李姐稀饭大王”的商标。
为了将这块牌子做得更大,李姐又将店搬迁到一个足有三亩地的地方,并聘请了50多名小工。后来,李姐又添加了中餐和小吃等项目,由于味道正,价钱合理,同样让顾客喜欢,一天的营业额有时高达1.7万元。
李姐靠自己精明的算计终于将稀饭生意做大了,在双流县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双流来,不吃“李姐稀饭大王”的稀饭等于没有来双流。
有人问李姐经营的秘诀是什么。李姐总是告诫他们:“不要认为稀饭利薄就不去做,利薄总比没有强。我最瞧不起那些穷得丁当响,又总想找大钱的人。勿以利小而不为,小本生意做大了就成了大生意了嘛。”这就是李姐独到的生意经。
如果把小生意做强做大了,有了规模,也就成为大生意。同时,这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要不嫌生意小,又善于经营,就一定能够从小生意中赚到大钱。
做生意眼光最重要
远利与近利:做生意不能没有眼光。眼光好的生意人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本质,把握机会,往往能成为某一行业的带头人。眼光看得长远,不仅表现在视野开阔,万事看大,还体现在超前思维意识上,通过追溯历史,观察现实,预测将来形势,是否对自己的利益形成弊害,从而再拟定必要的决策与未来相呼应,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是看多远而走多远,而不是走多远看多远。《红顶商人胡雪岩》里有这样一段话很有感触,“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它告诉我们,在市场上,你有多广、多深的经营眼光,往往会决定你的生意能够做多大以及你以怎样的方式来赚钱。可见,经营生意,拥有“发现”的眼光是多么重要。
犹太人就有个独特的商业法则:22∶78。犹太人发现,世界上富人与普通人的比例也是22∶78,而富人的财富与一般人财富的比例则正好颠倒过来,即78∶22。所以,要赚钱就赚富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