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玩大湘西
7540500000005

第5章 灵性的水(2)

四、灵溪玩水

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水是有灵性的,不善于游水者,应慎重玩水。就是会游水者,亦要认识水性,顺应水性,不可穷竭气力玩水,不可涉险潭或旋涡玩水,否则会有危险发生。这是我自小在水边生活长大总结的经验教训。我对于玩水虽有所警惕,但每逢见到秀水,又忍不住会亲身去体验那玩水的乐趣。

数年前的一个夏日,我第一次到永顺老司城游玩,猛见到那又清又亮的灵溪水,不禁眼前一亮,心中就特想乘船下河去漂流玩一玩。在看完老司城中遗址后,我便来到灵溪河边柳树潭下,出10元钱找一村民租了一只小划船,在潭水中划来荡去。划着划着,因我站身不稳,一不小心竟偏离重心,小船顿时翻了。我的全身也掉入水中,幸亏我会游泳,在水中紧忙把小船扳正,然后把船拖到了岸边。那村民笑道:“你划船技术不行啦,怎么样,我来跟你划,到下面去漂玩一段如何?”

“好,你划吧,咱们漂流到下面玩去!”我说罢,即爬上小船,由那村民划船,顺水直向下游漂去。

这灵溪的水河流不宽,水势不大,但它上通吊井岩,下入猛洞河进酉水,过去曾是进出土司城的重要航道。漂流在这河中,观看两岸苍翠碧绿的青山,我的思绪不禁飞向了远逝的历史。据明清史载,永顺土司历史上曾多次向朝廷进献楠木,每运送一次,数量多达数百根。那时的楠木很大,每根树身都有几人抱那么粗,这些楠木大都应是从这灵溪两岸高山上砍伐下来,然后装船顺这条河运载,进酉水过常德,进武昌,再走驿道而运至京城。

明清那么多的宫殿建筑,汇聚了全国各地有名的贡木,这其中有许多就是出自永顺的朝贡吧!运送这么多粗大的楠木到数千里外的京城,该要费多少人力物力,土司时代,劳民伤财的残酷统治,由此可见一斑。另外,从当时生产的大楠木也可看出,数百年前,灵溪一带的山村生态该是多么原始古朴,像那种粗大的楠木,如今在这里已是再难觅踪迹了。

沿灵溪漂流了数里,我给那位村民再付了一点辛苦费,然后让他逆水把船划了回去。我则从下游爬上山道,并观看了座立于半山腰中的土司殿。此殿建于宋末之初,离今已有八百余年之久,殿中的楠木建筑材料再次令我感叹不已,永顺老司城的昔日繁华景象,亦从这栋建筑物可得出印证。

回来的路上,不由又想到,绵延了八百年之久的永顺土司,为何最终会走向覆灭,这个答案,我想除了清王朝改土归流政策的大势所趋的原因之外,与最后一个土司执政无能并失去土民拥护也不无关系。关于永顺士司的覆灭。其实在我拙作《大湘西土司》中已有过详细的描述。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研究过永顺土司的兴衰过程后,我对此言更其信也。

五、双泉水库记

出桑植县城东,沿酉水上行约40余公里处,可见一近百余米高拦河大堤巍然耸立。从坝脚走上坝顶,一片浩瀚开阔的双泉水库即展现到了眼前:那水碧如绿豆,清澈可饮。微风拂过,涟漪不断。乘船至湖中一游,更觉两岸山峰青翠环抱,库中湖水波光鳞鳞,景色秀美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据桑植有关水利工程简介得知,双泉水库为中型水库,它动工兴建于1965年,1968年筑成大坝并开始蓄水。库容量为1080万立方,可控流面积23平方公里,灌溉耕田达3万亩。

双泉水库成立以来,在灌溉、发电、调节洪峰等方面无疑起过很大作用,但修建这座坝付出的各方面的代价也可以说是很大的。当年,该水库初建时,本人年仅11岁,父亲曾带我到工地参加过万人大会战,那背岩挑土,摩肩擦踵的热火朝天景象至今还令我难以忘怀。

当时,指挥部所设的高音喇叭中,不断朗诵着毛主席的《水调歌头》一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楚目极天舒。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其时,我对广播中反复念这首词的含义并不太懂,后来才渐明白,修建这双泉水库,也就是为落实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让“高峡出平湖”,那个年代,干什么都是一窝哄,一刀切,只要是领袖的“最高指示”,那怕是艺术诗词,都要不折不扣地去遵照办理,也不管合不合乎实际。

本来,这首词是毛主席在1956年游长江时,针对想修建三峡大坝而作的设想。词的内容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后来,这首词公开发表,全国人民深受欢欣鼓舞。不久,大跃进运动来了,大炼钢铁,大修水坝水库的建设,竟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开始进行。桑植双泉水库也就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开始筹备。

到1965年后,该水库正式动工修建。那时搞建设很少机械,修坝全靠打人海战术。县里抽调劳力,都是按任务分配,并实行军事化建制管理,每个公社组织一个营,由民兵营长带队。大突击时,几乎所有社员都要前去参战,粮食还要自带,这样苦战几个冬春,到1968年,水库大坝总算修成并蓄了水。但沿河两条长达数百里的灌溉沟渠还要修建。此后,县里又按人口比例,抽各生产队部分劳力到工地长期修渠。因为通水渠道还要翻山越岭过溪过河,沿途地质复杂,涵洞、倒吸管很多,修建起来十分缓慢,结果,这修渠就成了马拉松工程,前后一直延续了十余年之久。

长期的水库工程修建,给各生产队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数以百万工日的劳力抽调,使得许多生产队的生产被过多地耽误,修此水库又未能给这些生产队的社员带来任何实际收益。每到青黄不接季节,反而有不少社员连吃饭都成问题。被抽到水渠土地修建的常年民工,每天尚有一斤粮食和3角钱的补助,但也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却不能给家中任何帮助。更可叹的是,在十余年的修建水库工程中,因为大量劳力聚集,需要烧柴煮饭,沿水渠线百余里的山林植被几乎全被砍伐而尽。水库建成后,下游的河道亦经常干枯少水,河床裸露,河中的鱼也少见了。由于森林被毁,稍逢下雨,各光头山的泥河俱下,酉水河遂成一片浑浊。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体制得到转变,“一大二公”的年代终于一去不返。此时双泉水库亦竣工完毕。酉水沿线的山林开始得到重视绿化,沿河的生态环境随即也得到逐步好转。

如今,数十年过去,回头再看酉水河的这座高大的双泉水库,可以说,当年修此工程有利亦有弊,有得亦有失。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实在都值得后人好好去记取。

六、清清沱江

到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可见一条绕城而过的河,这条河漂亮而秀美,它的名字就叫沱江。

查《凤凰县志》得知,沱江起源于上游两条支流,一条是源自禾库都沙南山峡谷的乌巢河;一条是源自夺希的龙塘河。两条河都是流经邻近的贵州,尔后又折回凤凰,并在满江地方相汇。这两条支流流经的地方长达9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270多平方公里,期间穿过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南华山、沱江镇、官庄、桥溪口、木江坪等9个乡镇,最后,经泸溪流至吉首与峒河相汇注入沅水上游的武水。

在凤凰境内,沱江不仅是该县最大的一条河,也是与凤凰人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条河。

千百年来,生活在沱江两岩的凤凰人,对于这条河流的许多感受,都是刻骨铭心的。如自小生活在沱江河畔的着名作家沈从文,在其自传中就这样写道:“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沈从文还举例,前数十年他生活和居住过的地方都在水边,如沅水上下游各码头,上海的吴淞江口,武汉的长江边,青岛的大海边,昆明的滇池边等等,这些地方的水给了他各种不同的启发,水是他的良师和诤友。他尤其认为:“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中的何任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一个传奇的本事》)。

沈从文一生豁达宽容,为人谦和,他从不与人竞争什么,即使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对待,他都能默默随和忍让,他的这种性情与水的性格又何其相似。沈从文还分析说:“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则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水教给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详溢。”(《一个传奇的本事》)这段话,实际也是沈从文对自身性格的真实写照。

沈从文一生与水难分难离,就是死后,家人亦按其心愿,将其骨灰运回家乡,一部分撒在沱江中,一部分安葬到了沱江河畔的听涛山下,让其魂灵不断倾听着沱江水日夜不息地涛涛奔流。

如今,人们到沈从文墓地游览凭吊,想想这位文学大师生前遭受的种种磨难经历和坚韧不拔所取得的成就,谁又不感叹其人似水一样德性的伟大和崇高?

斯人已逝风范在,赤子之心传万世。奔腾不息的沱江,将会永远用欢唱来接纳和安抚这位归来游子的不朽之魂。

七、美哉五道水

湘鄂边界,澧水源头,有一个谜人的小镇叫五道水。

庚辰年仲夏,笔者与一友人到此镇小住数日,结果,于游览中不仅感觉此地能纳凉消夏兔受酷暑之舍,而且还发觉五道水是张家界市又一处未被开发的美丽风景区。本人这样说之理由,是归纳五道水之景观有着十大之美。哪十大之美?

一曰山美,五道水的山,紧傍澧水,延伸,两岩峡谷陡峭,山峰高耸入云。山植被浓郁,一片青黛动人。

二曰水美。五道水是澧水北源的发源之地,此处的水因为直接从湘鄂边境的大山中流出,水源没有污染,看上去清亮碧绿,水流量也较大,河中还可以漂流游玩,可以捉鱼捉虾,其乐融融。

三曰云雾美。五道水的云雾,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特别是晴天的早晨或雨后的时刻,只见在河中,在山上,那泛起的团团云雾时而聚,时而散,看上去轻灵漂荡,瞟渺虚幻又十分奇妙。

四曰古柳美。五道水镇两河交叉处有几棵古柳树,直径大者在一米以上,树龄至少有几百年了。这几棵古树,婀娜多姿,浓荫蔽日,构成了五道水的一道特佳的风景,游人到此,往往都爱在古柳树边留下倩影。

五曰小镇之美。小镇不大,房子不多,但建构合理,数十座傍水而建的二、三层的楼房,散发着现代乡村民居的新生活气息。小镇的数百米街道都:是水泥硬化路,走在街道上也比较干净舒服。

六曰茶角溪之美。茶角溪是距小镇约4公里的一处风景点。此处在峡谷中筑有一道水坝,建了一座电站,高高的落差形成巨大的瀑布,发出振耳欲聋的水声。瀑布上下,山水景色如画,站在电站上方半坡的公路桥上,观看此处美景,有如入了仙景之感。

七曰七眼泉之美。七眼泉在电站下游,距小镇约二公里处。此段澧水河中和岸边,有大小七股泉眼冒出泉水,此亦为五道水奇观美景之一。

八曰民俗风情美。五道水的居民世代为土家山民,其祖辈遗下的传统就是淳朴好客,少有欺诈。此地又是山歌的海洋,当地的民歌手所唱的山歌,曾经在北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作过演出。

九曰物产丰饶之美。五道水的木材、茶叶,蓼竹叶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天麻。黄连、杜仲,厚朴、五倍子等药材产量也很大,娃娃鱼、棒棒鱼等珍贵水产品更是远近闻名。

十曰姑娘美。由于五道水的山水美,为这方风水养育的一方人,尤其是女儿们,一个个都出落得水灵灵的,白白净净,真个如花似玉一般,丝毫不亚于桃花江的美女,她们也构成了五道水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之美。

有此十美,五道水实在堪称张家界市的又一处绝佳风景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