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现代调适
一、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态度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思想中有许多优秀的成果,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行侠仗义、贵和尚礼、诚实守信等等。这些精神在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治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东西。比如,由于高度重视群体的和谐统一,强调个体归属群体,漠视人的个性能力,就不利于把人的自我意识引导到确立人的自主性的价值取向,难以适应要求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要求。而传统的男尊女卑、辈分尊卑、家长式的人身依附观念,造成人们习惯于逆来顺受,求稳守陈,安于现状,消极无为,从而无法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民族的成员普遍缺乏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民族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显然是十分有害的。
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正确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即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对于传统道德中那些思想先进、观点正确的内容,我们应该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用于指导我们今天的行为;对于那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内容显得陈旧的,我们应具体分析:能够赋予全新的内容,重新大放异彩的,我们就给以加工整理,最大限度地做到古为今用;对于消极落后的部分应该给以大胆的否定。
二、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现代调适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与现代化要求相冲突、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调整的有:
1.落后的消费习俗。在南方一些民族地区,“穿在银上,用在鬼上,吃在酒上”成为对这些民族消费观念的一个生动写照。由于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一些民族中普遍存在着杀牲祭鬼,而且往往耗资巨大。如大小凉山的彝族社会鬼神观念极为普遍。葬礼被视为高于其他一切礼仪的大事,每逢死人都要通过隆重的葬礼祭祀来超度亡灵,届时需要牲牛数头甚至几十头,以及大批猪羊鸡等,费用极高,常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据调查,冕宁县一个村仅在20天内,有四起丧病活动,这四家共用粮675斤,酒376斤,牛6头,猪16只,羊19只,鸡21只。宗教专职人员增多,凉山州雷波县的专职宗教人员“苏尼”、“毕摩”在1986年有74人,到1987年增至125人;美姑县的一个区,1984年有241人,1986年8月达290人,其中青少年196人,占总数的67.7%。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重修了佛寺,佛爷们都被请回寺院。据调查,解放初期,勐海县一个村、一个寨有一座佛寺,全县共有佛寺268所,大小和尚5600多人。到1984年,全县仍有佛寺232所,佛爷255人,和尚4384人。许多青少年辍学进入寺庙,一般来说,送一个和尚进佛寺,要花掉几百元,要买酒、买菜、买牛来请客,认干爹,还要做黄被、袈裟,也要花钱,有的人家送一个和尚进入寺庙,往往要卖光家里的粮食,用完家里的钱。过多地将收入用于“鬼”上,不但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且会使本来就很贫困的少数民族群众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此外,宗教信仰也剥夺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削弱了人们对其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妨碍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作为主体应有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接受、运用科学技术知识,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2.贫乏的商品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西部地区的不少民族历史上没有形成过真正的商品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与其他民族和内地的交换主要是以物易物,以马、牛、羊、羊皮等畜产品换取布、盐、茶、粮食和日用品等。这种交换方式仍属于原始的贸易方式。当时在哈萨克、柯尔克孜、藏、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中几乎找不到商人。他们耻于经商,羞于经商,甚至认为经商是低贱的,瞧不起商人,认为通过做买卖赚别人的钱是不道德、不光彩的。自己财物有剩余的话,宁可送人,也不愿意出售给别人。这种重义轻财、轻商贱利的古朴的民风长期延续了下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随着市场、物价的放开,大量个体商贩的涌入,使广大牧民饲养的牛、羊、马及其畜副产品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的机会,西部地区的一些民族传统思想观念才有了较大的变化,有了初步的商品意识。但与东部地区的汉族比较起来,仍然差别很大。尤其是牧区,更为明显。牧民卖羊给个体户,不是按重量,而是按头估算,也不会讨价还价,觉得价钱比国营单位(如食品公司)高一些就成了。各种畜副产品也不会加工成商品出售,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个体户。
3.欠缺的竞争意识
20世纪50年代前,西部地区的不少民族民风淳朴,与世无争,有乐且乐,知足常乐。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长期在体制上实行“一大二公三统四平”的原则,缺少竞争机制,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因而也就无法形成相互竞争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在其他民族的影响下,原来不会经商的民族的一些人开始走出毡房,学做买卖,出售羊肉、畜副产品、刺绣品等,有的还开起了饭馆。但从事这些商业活动的人毕竟很少,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尤其是牧区,自己养了很多羊,但自己不拿去卖,以很低的价钱卖给其他民族的个体户,如果他们竞争意识、经营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强,直接把牲畜或肉拿到市场上出售,将会增加一大笔收入。
竞争意识淡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不会与其他民族竞争开发自己身边土地上的各种宝藏。新疆地区有许多矿产资源,有金、宝石等珍贵矿产,有许多名贵药材。20世纪80年代起,“采金热”、“采宝石热”兴起,内地的汉族、回族等个体手工开采者蜂拥而至,但当地民族自己不去开采、挖掘,只会看着别人在土地上淘金、挖宝石、挖药材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如不提高竞争意识,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4.严重的依赖思想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赖自然,靠天吃饭。西部地区是国家主牧区,大多数牧民至今依然是靠天养羊,过着千百年遗传下来的“逐水草而徙”的游牧生活。他们自己想去改变但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依赖国家,“等、靠、要”意识严重,近几年来西部一些地区出现争当贫困县的反常现象。有的县被列为“贫困县”后,不仅不思进取,反而竞相庆贺。在东部和沿海,“官本位”的观念越来越淡薄,而在西部,“官本位”观念依然很浓。一些媒体在新疆调查时,了解到不少优秀教师弃教从政,而不是像其他地区那样弃教从商。在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遇事找市场,出钱买咨询,逐渐养成一种习惯,而在西部地区,从生产到出售,从柴米油盐到婚丧嫁娶,个人事、家事、村事、乡事,几乎无事不找政府和领导。长此以来,如不改变依赖、依附意识,不树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现代意识,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5.不当的理财方式
按照一般的观念,人们收入的增多就能促成较多的储蓄及更多的投资,从而使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会不断地提高。这一有利的经济循环是完全合理有效的。但一些地区或一些民族的价值观念却不同,他们认为收入的增多应该首先用于娱乐和吃喝,何必把金钱累积起来或拿去投资呢?这样,理性的经济循环便在此中断了,生产也就无法进一步发展,现代化也就遥遥无期。例如,居住在马来西亚半岛南部的柔佛州的马来人,以种植橡胶为生计,他们大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麓地区,种植古老的低产橡胶树,生产方法也十分原始,因此,生活水平极为低下。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政府努力发展农村经济,贷款给这些胶农,换种高产优质的新橡胶树。另一方面政府又开辟公路,发展交通,以便降低运输成本。这些努力都完全合乎现代经济的发展原则,而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也很认真。数年之后,新树已出胶,公路也修到了各乡村,但胶农经济状况并未改善,平常的生活比以前更困难了,发展农村经济的计划大半落空。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细加考察之后,发现妨碍这一计划实现的主要原因是马来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生活态度。在新树产胶和公路修通之后,农民的收入确实增加不少,但马来农民并未利用这些增加的收入再投进促使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生产中,而是完全用于娱乐上。原公路未通之前,他们或是每周或两三周到镇上去看一次戏,公路畅通后,他们可以每晚都到镇上去看戏,这样,所有的收入都花在娱乐上了。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民族的价值观念也与此相似。据有关部门调查,西部地区牧区自牲畜作价归户以来,牧民的牲畜头数迅速增加但牧民真正富裕起来的并不多。不少家庭有温饱就心满意足了,不思积蓄,不求发展。他们不是把剩余的资金累积起来和扩大再生产,而是花在送礼、喝酒、奢办婚丧嫁娶等活动上。不少人一旦手中有钱,便买酒畅饮。一旦有客人到来,便宰羊招待。不少人在婚丧喜庆中互相攀比,大吃大喝之风愈演愈烈,有些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有很大部分花在炫耀性的消费上,用于人情应酬上。若谁家有喜宴客,不待主人邀请,也不管平时是否与主人相识,自己就去;过往路人往往也应邀入席,共同吃喝,一视同仁。这样,一年到头送不完的礼,喝不完的酒,收入大部分花在请客送礼等方面。在物质财富还不是很丰富、人们生活在较困难的情况下,这种“穷大方”、“穷体面”、“比排场”的做法,过多地消耗了不太丰富的社会财富,制约了扩大再生产力的能力,严重地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考题:
1.怎样看待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的价值?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1.《贵州彝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民族出版社,方慧等着,2002)
3.《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与社会稳定》(四川民族出版社,赵心愚、张为波着,2002)
4.《神奇的藏族文化》(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