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指的是表现在地理或乡土上的特点。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往往表现出地方(区域)性的特色。在同一民族的支系之间,风俗习惯很不相同。然而,地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似又使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处处表现出雷同。
集团性是指因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不同,风俗习惯也可能不相同。例如,封建时代的旧中国,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习俗,在帝王将相之家和黎民百姓中间就有明显的差别。
约束性这一特征表现为在一些民族中有些习俗可以成为全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一种法的约束力。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一些适于本族人民的所谓不成文法(习惯法),都是这一特征的反映。
关于外延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承继性和变异性两个方面。
1.承继性,即历史承继性,是指风俗习惯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继特性。例如,中国人吃饭有使用筷子的习惯。这一习俗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据文献记载,华夏民族至迟在商代,已有了使用筷子(箸)的生活习惯。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来说,风俗习惯的起源都是古老的。
2.变异性是风俗习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某一种风俗习惯形成以后,它还会发展和变化,尽管这种发展和变化相对来说是缓慢的。变化的原因,大体有三种情况: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
3.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全民性,是一个民族心理感情的一种反映。因此,在民族交往中,能否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直接关系着民族关系的好坏,必须提高到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高度上,加以慎重对待。
对于精华,即好的民族风尚、习俗必须发扬,因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例如,一年一度的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等等,已成为欢庆丰收、民族友好交往,开展文体活动和物资交流的富有民族特点的节日。对于不健康的、有消极作用的风俗习惯则必须坚决废除,因为它不利于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社会进步,不利于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危害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建设。例如,占卜吉凶、巫术治病,崇信神山、风水等,就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让人们自觉地加以废除。事实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民族是会自觉选择和保留好的风尚、习俗,改造或废除旧的、有害的风尚习俗的。
50年代,周恩来曾说过:“人家的风俗习惯是建立在自己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的。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不要乱改。”这里提出了风俗习惯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常见的风俗习惯
一、饮食风俗
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所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分不开的,由农业产生的饮食正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方面。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人类文明源于饮食。人类要生存,要改造自然,就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文化、发展文化。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构筑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组成部分。下面对白族等几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略作介绍。
白族饮食习俗
白族日常饮食以一日三餐为主,农忙或节庆时则增加一次早点或午点。平坝地区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常吃玉米、洋芋和荞麦。主食一般蒸做干饭,下地携带。此外也喜爱粑粑、饵块、汤圆、米线、稀粥、糖饭(糯米与干麦芽粉制)等。三餐都配新鲜蔬菜,也善于调制咸菜、院菜、豆瓣酱、豆豉与面注。用洱海特产的海菜花加工成的海菜炒火腿、海菜豆腐汤令人齿颊留芳。肉食以猪为主,兼有牛、羊、鸡、鸭和鱼鲜,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弓鱼、猪肝针、螺蛳酱、油鸡棕、吹肝和饭肠等食品,脑年猪和乳扇(羊乳点酸水制成)是当地“一绝”。烹调方法多样,口味偏好酸辣,创造出大理砂锅鱼、柳蒸猪头、冰糖煮豆腐、牛奶煮弓鱼、乳扇凉鸡、油炸仙人花(仙人掌花)松木丽粉蒸鱼、盐炖罐子肉、鱼茸乳扇卷、镶雪梨、生皮(熏黄的生猪肉皮和半熟五花肉切丝,加萝卜丝、绿豆芽、芫荽和佐料凉拌)、毛驴汤锅、汽锅饭、大理饵丝、喜州破酥精粑等一批名食。民间宴会,职业厨师制作的“八大碗”、“四盘五碗”宴席,菜式更为丰富。
白族注重节庆,几乎每节都有一至数种应景食品。如春节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斋饭;三月节吃蒸糕和凉粉;清明节吃凉拌什锦和“斋筵香”(炸酥肉);端午节吃粽子和雄黄酒;尝新节吃新豆、嫩瓜和陈谷掺新米饭;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吃羊肚菌和鲜鱼包肉;中秋节吃白饼和醉饼;重阳节吃肥羊;冬至节吃炒荞粒和羊肉汤,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节奏。
白族婚宴习惯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热菜组成:添加红曲米的红肉炖;挂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酱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线肉千张;配加红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猪头、猪肝、猪肉卤制的干香;加盖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丝、菜梗氽制的杂碎;配加炸猪条的竹笋。此外,每客一包槟椰,丰盛又不奢侈。
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必须到井边“汲新水”。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餐时长辈上坐,晚辈侍奉。火把节之夜,岳父不能留女婿在家过节。
白族的特色饮食:
砂锅鱼与砂锅豆腐: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蛋卷、腊干片、豆腐、玉兰片、肉圆等按比例与弓鱼(或鲤鱼)放入砂锅内,放好调料,文火炖制则成。若把主料鱼换成豆腐和少量卷心菜,则成砂锅豆腐。
乳扇:是着名特产。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锅中,点上酸水(或明矾),使之呈半固态,用筷子挑起来,晒干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猪肝鲜:将猪肝切碎,拌上盐、辣椒、酒、芝麻、八角、草果等,密封在陶罐里,可存放1年。可蒸食,也可做调味品。
吹肝:将完整的鲜猪肝吹足气后,放点盐,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食用时,将猪肝切片,放入香油、醋、辣椒、葱、香菜。凉拌即可。
生皮:将猪宰杀后,用火烧烤去毛,使皮烤成金黄色,肉得半生不熟,切成肉片或肉丝,佐以葱、姜、醋、蒜泥等调料即可吃了。生皮是旧时年节的宴客菜肴。
小白糖:又称叮叮糖,是春节期间的儿童食品。是用玉米小麦为原料做成的麦芽糖。因做时反复拉制糖料,其色极佳,又香又甜。
炖梅是将苦梅雕成梅花形,入酒中浸泡,加入红糖即成。其颜色金黄,清香四溢,多为婚礼上的食品。
烤茶:将茶放入墨水瓶大小的砂罐中置火上烤,待茶叶焦黄香脆时冲入沸水,再放在火上烤一会儿就行了,茶色浓如滋拍,味道清香醇厚。有人喜欢在茶水中加红糖或花生米之类的辅料。烤茶一般斟三道,有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有些地方在二道茶内放入核桃仁片、红糖、蜂蜜、花椒,称“泡花茶”。第一杯茶要敬客人喝。茶不得斟满,以够喝一两口为限,这就是“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
藏族饮食习俗
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吃青稞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过去牧区粮食极少,肉食与奶制品又相当匮乏,糌粑也磨得粗糙,不吃蔬菜,并视蔬菜为野草,逐水而居,饮食无定顿,饥而食,渴而饮,旺季饱食饱饮,淡季节食。现在牧区生活已大有改善,看一个家庭富裕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储备粮的多少,而不是看肉和奶的储备量,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富足的、不稀罕。
牧民吃肉喜欢用白水煮,把带骨大块肉放锅里,肉煮至半熟时就可捞出来吃。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握刀,把肉片下,剩下干净的骨头。多用胸脯肉和肋条间的肉敬客。对尊贵的客人要奉敬一盘羊尾,尾捎上还要留有一撮象征吉祥的白羊毛。牛羊的头和小腿肉留作自家食用。肩胛骨处的肉是给牙齿不好的老人吃的,假如小伙子在女朋友家吃了这种肉,即表示女方已默许了他们的婚事。
藏族代表性的食品:
青稞面,藏语叫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磨成的细面,色白,味香浓,外出远行总要带上酥油和糌粑,糌粑面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称干糌粑。在家中吃糌粑时,多将奶茶烧开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一种土制的奶油)奶渣,待化开后,加入糌粑粉,迅速用右手4个手指将其搅拌均匀,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奶茶。
古突,是藏族的年饭,在藏历腊月二十九日吃,本意是“腊九粥”。粥由9种东西熬成:麦粒、杏、羊毛、辣椒、瓷片、内向捻线团、外向捻线团、豌豆、木炭。每种物质都有一定意义。食得羊毛者,预示来年心肠软;食得辣椒者,嘴不饶人;食得木炭者,心黑,等等。现在吃这种年饭,已不再究其原意,只不过是以此相戏,合家逗乐罢了。有些地方改用牛羊肉、面团及一些作料做成带汤的食品。
波突,即糌粑粥。做法是将牛(羊)骨放在石臼内砸碎,加盐、姜粉、野香草粉、白萝卜丝一起熬汤,锅开后放入糌粑粉,搅匀便熟。清香利口,最适于做冬季晚餐,几碗下肚,全身流暖。
扒擦磨古,原是僧人食品。做法是在碗中打两个鸡蛋,加水、盐、野香草粉,用它和面,做成小圆块,用水煮熟后捞出盛碗中,倒入熔化的酥油,撒进奶渣、糖、五香粉、辣椒油即可食用。
巴拉饼,原是由四川巴塘地区传入西藏的一种大锅盔。是用鸡蛋、苏打、糖和面,烤制的大圆饼(直径30厘米,厚约10厘米),吃时切成三角块。香甜松脆,耐存放。
粑羌,是外出放牧时的零食小吃。用糌粑和酒曲制成,味甜而松软。
哲羌。是用大米做成的干醒糌,松软不粘,味道甘酸。
烤猪肉。林芝地区盛产一种个头小的瘦肉型藏猪,宰杀后带皮割成两指宽的长条,撒上盐及佐料,吃时肉皮朝下放柴火堆上烤熟。进餐时,多与糌粑、酥油茶一起吃。
风干牛肉,是藏族喜爱的生食牛肉。每年秋季制作,将鲜牛肉割成条,穿成串,撒上食盐、花椒粉、辣椒粉、姜粉,挂在阴凉通风处,风干后即成,味道麻脆酥甘,清香满口,咀嚼时无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区,食品不易霉烂变质,去水又保鲜,故时至今日,吃风干牛肉之风仍极盛行。
萨干察门,是一种奶制品,简称萨干。流行于藏东南察隅地区。当地盛产“拐树”,将树枝去皮,取15根盘放于挤奶桶中,倒入鲜奶,拐树枝的周围则逐渐结出一层厚厚的奶糕,则称为“萨干”,极鲜嫩,不可久放。将其取出与肉一起加上佐料煮,则成萨干肉;锅内加酥油,热后放入萨干、少许糖或盐,即成萨干汤,有补血益气的功效;将萨干煮熟捞出,晾凉,加入辣椒、香菜、野葱、酸奶即成凉拌萨干。萨干也可与肉一起拌馅做包子。
布鲁(普鲁),是年节食品。用牛奶、面粉、鸡蛋、酥油调成糊状物,发酵后,像点豆腐一样往热油锅里倒,绕成一圈一圈的,炸好后又香又脆。
酥油茶。是在熬好的茶水中加入少许酥油和盐,放酥油茶桶中搅打数次,水油交融后,倒入锅内加热(不能煮沸)便可饮用了。如果早晨喝足酥油茶,即使不吃午饭,也不会觉得饥渴。酥油茶是藏民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
藏族的饮料除酥油茶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茶,例如用牛奶煮的奶茶;用牛奶、红茶、白糖熬的叫甜茶;什么辅料也不加的茶叫黑马茶。青稞酒也是一种必备的饮料,即青稞啤酒,度数低,酒色黄绿,其味甘酸,不易醉人,一旦醉了,也不易醒酒。还有一种用青稞酿制的白酒,藏民叫“阿热”,度数很高,达65度,酒香浓烈,几乎家家会做。
藏族的餐具是木碗和小刀,一般都随身携带。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藏族待客多以酥油茶、糌粑和肉食品。以酥油茶敬客,客人必须喝3碗,第一碗不能喝尽,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3碗之后,如果不想再喝,可将茶渣泼到地上,否则主人会一直劝客人喝下去。有些地方,客人若无告辞之意又不想喝了,主人斟满后,就放在那里,待告辞时一饮而尽。主人劝酒时,客人要用无名指在酒中蘸3下,向空中弹3次,祝福后才能饮下,第一碗必须喝完,再干3碗,若喝不完,主人要唱劝酒歌,歌声一落,客人要一饮而尽,逢上节庆日,都要喝得一醉方休。有的地方做客之人要自带干粮、餐具,主人只供给饮料。
藏民喜欢过节,几乎每月都有节日活动。例如藏历正月初一吃卓索切玛(是一种供品,用麦穗、炒麦花、糌粑、酥油等做成),表示吉祥。正月十五洪元宵;三月一十八是“杰朵”节,五月过“瞻部林吉桑”节(又称烟祭节);七月是望果节(游田之意),乞求丰收;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古突节等。在节日里定要改善饮食。
藏族不吃马、驴等奇蹄类牲畜的肉,不吃五爪的鸡、鸭、鹅及狗、兔、獭。大部分地区的藏民不吃鱼和飞禽肉。凡偶蹄类的猪、牛、羊、鹿等动物的肉都吃。藏民有爱护鸟兽鱼虫的优良传统,除狼等少数危害牧业生产的野兽外,野生动物资源很少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