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52

第52章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4)

在拉弦乐器方面有“马头琴”、“四胡”、“马骨胡”、“牛腿琴”、“根卡”等。“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相传早在成吉思汗时就已在蒙古族地区流行,为蒙古族人民所喜爱。“马头琴”声音圆润,低回婉转,坚实有力,别有风味,但音量低弱。蒙古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马头琴的来源,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叫苏和。苏和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放羊过活。一天,苏和在牧归的路上捡到了一匹小白马,便将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一天天长大。它浑身雪白,美丽健壮,深得苏和祖孙俩的喜爱。它也整日与主人形影不离。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并许诺谁取得冠军便把女儿嫁给谁。在朋友们的劝说鼓励下,苏和也骑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冠军。可王爷不但不兑现诺言,反而打伤了苏和,抢走了他的小白马。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苏和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来是为摆脱王爷、回到主人身边而身中数箭的的小白马跑了回来。因伤势过重,小白马第二天便死去了,苏和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茶饭不进。一天夜里,苏和梦见了小白马,他抚摸着它,它也靠近主人,轻轻地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做成了一只琴,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当他思念小白马时,便拉起琴来。从此,马头琴便传遍了草原。解放后,进行了改革,从而增强了音量,扩大了音域,丰富了乐器的艺术表现力。“四胡”约在十八世纪以前,即已流行于内蒙古和华北地区,音响较为柔和优美。“马骨胡”主要流行于广西左右江一带的壮乡,形体与一般的胡琴相似,历史悠久,是模仿十世纪时的弓弦乐器奚琴而制作的,琴筒取马的小腿骨上的一节制成。由于“马骨胡”的音调与壮语音韵很和谐,所以深受壮族人民的喜爱。“牛腿琴”,又称“牛巴腿”,因形体如牛腿而得名,流行于布依、侗、苗等族地区。布依族的“牛腿琴”又称为“格以琴”。藏族“根卡”,系藏语音译,音色优美。

2.拨弦乐器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在公元3世纪时便已流传,是民间歌手常用的伴奏乐器,现除可独奏或为弹唱、歌舞伴奏外,并能组成冬不拉乐队,演奏多声部乐曲,有丰富的表现力。

以前的冬不拉多为阿肯弹唱使用,这种演奏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改革的乐队冬不拉,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表现力极为丰富,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弹奏出草原上淙淙的泉流、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呜咽的驼吼和骏马疾驰的蹄声,并能完美地表达哈萨克族人民愉快的劳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

流传在民间的冬不拉乐曲达200多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

独它尔

独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拨弦鸣乐器。独它尔之名来源于波斯语dutar,“独”为“二”、“它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文还译作都它尔、都塔尔、独塔尔等。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以南疆喀什一带最为盛行。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独它尔的传说:古代维吾尔族牧人,以黄羊为食,他们把黄羊的肠子丢弃在草地上,经风一吹,发出了优美的音响。后来,人们有意识地把风干了的羊肠张挂在挖空的木头上,制成了古老而简陋的独它尔。还有人说:独它尔为英雄玉素甫·艾哈迈德所制造。有一次他被关在监狱中,心情无限郁闷,便向狱卒要来桑木、骨胶和羊肠,创制了独它尔琴以自娱。千百年来,独它尔一直流传于维吾尔族人民中间,而有着“维吾尔族乐器之母”称誉。传统的独它尔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多采用经过自然干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规格尺寸不一,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适于男士、女士和儿童使用。如今,它流行于新疆南北各地,已成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人民普遍使用的民间乐器,据说90%的家庭都有独它尔,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弹奏几曲。在维吾尔族,有许多出色的独它尔演奏家,最为着名的是则克力·艾勒帕塔。新疆艺术学院教师木沙江·肉孜,被人们誉为“独它尔第一把手”,他能弹唱十二套“北疆古典歌曲”和“十二木卡姆”等独它尔乐曲,技艺精湛,为人称颂。新疆艺术学院的阿米娜老师,是着名的女独它尔演奏能手,她的两只手都能娴熟地弹奏独它尔。在库车县乌恰乡,年逾花甲的女艺人尼莎罕更有独到之处,她表演独它尔弹唱时,能右手弹奏独它尔,左手击鼓,边奏边唱,堪称一绝。较着名的独奏曲有:《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间奏曲》、《艾介姆》、《库尔特》、《哈莱伦》、《古拉依木》、《玉格来依》、《麦浪》、《瓜田》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彝族大三弦

彝族大三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彝语称二合亚莫、三弦亚莫、达达。彝语“二合”为三弦、“亚莫”为大,直译为大三弦。历史悠久,形体硕大,音色浑厚,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地区路南彝族自治县、宜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泸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地,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

大三弦由共鸣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规格尺寸不一,琴身全长多为130厘米~140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琴身全长可达180厘米~200厘米。琴筒呈圆筒形,体积硕大,筒长30厘米~40厘米、筒径25厘米~35厘米,民间特大的大三弦,筒长达70厘米~80厘米、筒径60厘米~70厘米。演奏时,将背带挂于颈项,琴杆横于腹前,琴筒置于腰胯右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只按外弦,右手执拨片弹弦发音。拨片用硬木或老竹制作,中间较窄而扁,两端稍宽,呈坡形,均可用于弹奏。特大的大三弦无法背弹,就悬挂于大树枝杈或架子上拨奏。彝族大三弦可用于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1980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期间,经过改革的大三弦,参加了彝族民间器乐《接亲路上》的合奏,它那浑厚而低沉的音响,不仅成为乐队音响的基础,而且还与其他彝族民间传统乐器浑然一体。在彝族民间传统歌舞“跳乐”伴奏中,要同时使用多件大三弦,乐队中还有中三弦、小三弦、四弦、月琴、勒胡、小鼓、钹、锣和金钱棍等一起参加演奏。乐曲有:《迎春舞曲》和《阿细青年舞》等。

热布普

热布普,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又译称热布卜、热巴甫、拉布普、拉巴布等。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地。

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的东部,长期与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互相往来,不仅经济上有着密切联系,在音乐文化上也有着近缘关系,热布普和维吾尔族的多朗热瓦普,除琴的外形十分相像外,演奏姿势和方法也较为相同。能歌善舞的塔吉克族人民,以鹰作为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既有模仿飞鹰动作的舞蹈,又有用鹰骨制成的笛子,就是在热布普琴上,也有着鹰翅形的装饰。演奏热瓦普,多采用坐姿,将琴身横于腰前,共鸣箱置于右腿根外侧,左手虎口托持琴杆、手指按弦取音,右肘弯夹紧琴箱,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握拨片弹拨琴弦发音。拨片使用杏木、梨木、牛角片或赛璐珞板做成三角形,以木拨最为常用。在一般家庭亲友间的小型晚会上,常用一支热瓦普即可伴歌伴舞。独奏乐曲多为“木卡姆”或民歌曲调,较着名的乐曲有《芒果里》、《格罗吾里》、《莱勒古勒》和《白鹰》等。

3.吹奏乐器

属于吹奏乐器的有;口弦、芦笙、葫芦笙、侗笛、直笛、苇笛、鼻笛、巴乌、侗箫等。口弦是我国彝、纳西、傈僳、佤、白、傣、怒、黎、柯尔克孜、锡伯、撒拉、高山等族具有悠久历史并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乐器。口弦携带方便,吹出的声音柔和悦耳,与芦笙合奏,声音尤为和谐。芦笙是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民族的一种乐器,在苗族地区最为流行,形制分大、中、小等多种。有的音色高亢激昂,有的抒情柔和,大小芦笙合奏,声音浑厚、嘹亮,富有民族特色。葫芦笙又称葫芦丝,声音柔和动听,流传于彝、傣等族人民中,具有久远的历史。从云南晋宁寨山古墓中,就发现有吹葫芦笙的乐俑舞,据考古鉴定乃西汉早期的遗物,唐宋时代的文献就记载了该乐器流传在西南少数民族之中。侗族的侗笛,发音清丽悠扬,富有山野风味。纳西族的直笛以吹奏“古气”山歌调为多,使人心旷神怡,别有风味。锡伯族的苇笛系双管吹奏乐器,声音悦耳动听,远近可闻。高山族、黎族的鼻笛,音色甘润甜美。云南彝、苗、哈尼等族的巴乌,有直巴乌、横巴乌和双管巴乌三种,音色柔美动听,幽雅深沉,宜于抒发感情。朝鲜族的筒箫,音色变化丰富,既可表现欢乐的情绪,也可表现哀愁的情调。

4.打击乐器

属于打击乐器的有象脚鼓、铜鼓、蜂鼓、长鼓、八角鼓、芒锣、增疆等。傣族象脚鼓因鼓形似象脚而得名,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鼓声雄壮深沉,有独特音色。在景颇、阿昌、布朗、崩龙等族中亦很流行。铜鼓是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壮、布依、侗、水、仡佬、苗、瑶等民族所使用的打击乐器。鼓音深沉浑厚,声传远处。古人附会为诸葛亮所创制,所以称为“诸葛鼓”。壮族蜂鼓,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鼓身陶制,两头粗中间细,形似蜂腰。朝鲜族的古老乐器“长鼓”,亦称“杖鼓”,呈圆筒形,鼓腰细实,两端粗空,用绳绷皮做鼓面,演奏时,将鼓挂在胸前,或置在木架上,右手执细竹条敲击鼓面,左手敲拍另一鼓面,两手节奏交错,变化多端。瑶族长鼓呈长筒形,腰细而实,演奏时,斜挂腰侧,用手击拍,边击边舞。满族的八角鼓于乾隆时在八旗军队中盛行,后流传于民间。傣族的芒锣,状似一般的铜锣,但锣身较厚,中间凸起,故又称“乳鼓”。演奏时用槌敲击,发音柔和低沉。“增疆”是景颇族对大鼓的称呼,鼓身长,用大树干挖空而成,两面蒙以牛皮,声音雄浑有力,是景颇族传统歌舞的伴奏乐器。

第四节 少数民族传统舞蹈

舞蹈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舞蹈就与人的生命活动共同存在,素有“人类艺术之母”的美称。舞蹈来源于生活,又区别于生活,它不是对生活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有目的生活行为。舞蹈借助于人的形体动作,表现人类浓缩而升华了的情感,是人们生活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单纯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经过生活的孕育、艺术的滋养、精心的创造与磨砺,以神情兼备的美好形象,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们的情操、鼓舞人们的斗志、塑造人们的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是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一为鼓舞,是采用击乐伴奏,合节起舞。主要是以鼓为伴奏乐器,用特有的节奏和音色变化,配合舞姿。如壮族的蜂鼓舞和扁担舞、佤族的木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苗、瑶、彝、水、黎等民族的铜鼓舞等。二为跳乐,是一种完全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哈萨克族的黑走马摆舞和天鹅舞、锡伯族的贝伦舞、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葫芦笙舞、月琴舞、三弦舞等。三为踏歌,即在歌声和乐声中踏着舞步欢跳,是载歌载舞,或歌舞相间,以歌伴舞的形式。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来派尔及赛乃姆、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彝族的甲苏、白族的大本曲、侗族的琵琶歌、壮族的末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