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说(修订本)
7545500000073

第73章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8)

蒸药: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装入容器内,置于甑内蒸一定时间,取药物蒸馏液内服(芳香类药物多用此法)。二是将药物直接放入甑内蒸制一定时间,取出加酒趁热外敷患部。多用于腹痛、肢体麻木疼痛等各种病症。

熏药:按所需配方取药物切碎(多用鲜品),置于锅内(或金属大盆内)加水煎煮,患者坐于锅(或盆)之上方,借药物蒸气熏蒸肌体以达治疗目的。本法主要用于因体内风、水失调而致之肌肉、关节风湿疼痛、肢体麻木、产后虚弱、不思饮食等症。

研药或磨药:在碗内盛适量冷开水或米汤,可根据不同疾病而定。按配方将各种药物蘸水或米汤在小磨石上研磨成合剂药汁,内服或外擦。一般贵重药品及紧缺药物多用此法,主要治疗因风失调引起之疾病、妇科疾病和一些危重病,亦用于药物及食物中毒。

刺药:将配好方的药物切碎,干燥,共研为末,拌入鹅油内浸泡备用。用时医者用洁净之铜针(状如直杆梅花针)浅刺患部皮肤,再涂以配好之药油。本法亦用于体内风、水失调而致的风湿麻木、关节疼痛等症。

七、壮医

1.壮医概论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医壮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壮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便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一些有效方法和药物。壮族地区也曾流传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秦汉时期壮药种类已相当丰富,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40余种。当时的岭南越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瘴气经验。唐代以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汉医学的壮族医学,壮医方剂学也初见雏形。在唐宋时期的方书中收录了一部分岭南的解毒、治瘴气药方。在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标志着包括壮族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明确地位。明清时期,是壮医壮药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壮医壮药除了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有记载外,尚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并办有一些慈善机构,志在救助孤寡老人及贫病无钱求诊者。广西隆林、贵县、沂城、靖西等地均开办有规模较大的药市,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壮医壮药的发展。纵观古代壮医壮药的发展,即使没有文字记载但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壮族医药秘方验方,从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壮医治疗方法

内科:壮医内科是壮族人民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和自制医疗用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内服中草药为主,其用药原则和特点如下:

以黄治黄:如黄疸型肝炎,壮医用黄姜、木连黄、田基黄、黄藤、虎杖等黄色药物进行治疗。

以红治红:如月经不调者壮医用月月红治之,贫血者用鸡血藤治之,红痢者用天青地红治之。

以白治白:妇女乳汁不通或少者,壮医用木浆白瓜和猪蹄炖汤服治之。

以黑治黑:青少年白头发,壮医用黑芝麻、何首乌、土当归泡酒服治之。

以毒攻毒:如患猪头肥系热毒,壮医用有毒的蛤蟆皮外敷或用蓝靛外涂。

外治疗法:壮族人民主要聚居于岭南,特别是广西一带,气候炎热,多雨多湿,病多瘴毒时疫,风湿挛痹,故在对疾病的成因及治疗上也受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治为主,广泛应用骨针、陶针、金针、砭石等外治器具治疗疾病的习惯。

壮医外治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陶针疗法:为古代壮医传统疗法。用陶片或瓷片洗净,在患者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常用于治疗瘴毒、痧毒等病。其取穴不循中医经络,而是对体表分野取穴,通调气血,补虚泻实,实为特色之一。

骨弓刮法:用马、鹿等兽骨制成骨弓在患者的头颈部、肩背部等部位进行刮治的一种疗法。或选用不同药物的根茎作为刮治工具,如对壮热实证,常用芭蕉根蘸石灰水刮治。邪毒深入,则用野芋根刮治,是壮医解毒祛邪、内病外治的又一写照。

角吸疗法:是壮医最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常用山羊角、黄牛角等作为器具,于体表选定穴位上置壮药一小块,药块中央放可燃物如小油捻子或酒精棉球,不能溢出药块边缘,点燃加热后用角罩盖。呈现负压,产生作用。此便开“拔罐之先河”。

药线点灸疗法: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以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机体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此法经后世壮医药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整理完善,成为壮医较有影响的疗法之一而流传全国以至海外。

挑针疗法:又叫挑治疗法,是以针(刺)挑破皮肤纤维使之微微出血的一种外治方法。此疗法治疗范围较广,一般疾病都可运用。

药治疗法:是采用中草药煎水熏洗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借助药力和热力,以通透肌腠,散寒除湿,活血祛淤。可用治四肢关节不利、中风后遗症等。

八、羌族医药

1.羌族医药概论

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3000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羌人活动的记载,在医药方面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世纪初,羌族人民就懂得用羚羊、鹿胎、麝香、鹿粪、鸡胆等治病,根据陶弘景对《本草经》的注释和补充,已详细记述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地区的药物近二十种,产地和效用都有明确的记载,如羌活、独活、大黄、当归、黄芪、雪荷花、麝香等品种,充分说明了该地物产丰富,药材众多。

羌族主要分布要四川岷江上游的茂汶、汶川、理县、北川和松潘的镇江关一带,多数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多变,是许多名贵药材的天然产地,如植物药冬虫夏草、贝母、羌活、独活、黄芪、天麻、当归,动物药熊胆、鹿茸、麝香,矿物药水晶石、水母石、石膏、雄黄等。由于疗效好,品种多,产量大,这些药畅销国内外。

羌族民间对药物采收都有季节性,花一般在春夏采集,根基、种子在秋季采收。四五月收红毛、五加,挖冬虫夏草,端午挖欠母,立秋挖羌活、大黄、秦艽等品种。

2.羌医用药习惯

羌族医药有它独特的用药习惯,医疗技术主要靠家传和师承。用药剂量无统一标准,多采取一把、一握、一撮等经验量法。羌族民间流传着一些药物歌诀,如:“百草皆药,无病用不着”,“骨头跌成渣,加点乱头发”等,外用药都是鲜用生用。内服药只有治疗需要用剧毒药时,才加工炮制。一般都直接用或晾干用,具有新鲜、味浓、效快的特点。

3.羌医用药方法

自古以来羌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发展积累了自己的医药经验和用药习惯,为本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积极的作用。羌族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共102种,其中植物药85种,动物药15种,矿物药2种。举例如下:

羌活(寺格):将羌活根部晒干、捣烂,成粉末状,用纸卷成卷烟状,平常用抽烟的方法,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头痛、咽喉痛、四肢酸痛等症。

大黄(崇迪):将新鲜大黄的根,除去泥沙,洗净后用水煎煮40~60分钟,然后取出切成数片,热敷患处。治疗扭伤、无名肿毒、痈疽疮疡。

贝母(葛白):将挖出的贝母除去泥沙、晒干,磨成粉末,粉末用鸡蛋清(不要大黄)调匀后蒸,治疗久咳痰喘、咳嗽咳血、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小叶杜鹃(窝兰巴):将小叶杜鹃的鲜叶、花、枝条新鲜捣烂外敷式干燥后备用;治疗各种化脓性痈疽、恶疮、疥疮,有解毒消炎止痛作用,疗效较好。

卷白:全草。味辛、微涩、性平,有小毒。单味药生用于堕胎,配益母草、凤仙花子能通经避孕,应大剂量服,民间用于临床,疗效较可靠。

熊胆:取新鲜式干燥熊胆2-6g,青稞15-20g,加1-2ml水调匀备用;治小儿惊痫、疔疮、恶疮、风虫牙痛。每次内服2-4粒青稞。

九、其他民族医药

1.回族医药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阿拉伯人与邻国的交往,邻国文化随之在阿拉伯诸国渗透,并互相补益,医学上也是如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阿于公元651年正式友好往来,医药方面的交往也兴于此时。因此许多阿拉伯学者,特别是一些哲学家不断总结自己民族的医疗实践经验,同时还将其他国家的医学着作译成阿文。

早在公元7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曾居世界医学的先进行列,并对西方现代化医学有巨大影响。到中世纪,阿拉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医学家阿维森纳的足迹遍及伊拉克、波斯、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大片土地。他一生大胆实践,潜心钻研,广征博求,于公元980至1037年着成熔古希腊医学、印度医学、中国医学、阿拉伯医学与哲学于一炉的巨着——《医典》,成为现代医学和阿拉伯医学的奠基人。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着作繁多,不少已散失,包括《医典》在内,流传至今尚有400多种。

中国回回医学的发展,相伴于中阿医药交流。医药方面也兴于唐代。金元之际医学文化领域学术活跃,百家争鸣,中医界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回回医药文化此时也发展到鼎盛时期,涌现了与回回药物院有关的、集阿拉伯医药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为一体,具有中国回回特色的医药大型综合性医着《回回药方》等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