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7554500000025

第25章 宗教·神话(3)

相传祝融教化民众使用火,使人类摆脱茹毛饮血的蛮荒状态,女娲补天时,女神亦助之,所以,亦有圣人之德。

024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的由来

神农尝百草也是中国古代传说故事。许多典籍对此有记述。记述的版本不同,但大致情节是相同的。

据说,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害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寿命很短。

炎帝神农氏为“宣药疗疾”,使百姓益寿延年,便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温之药性。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

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他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使百姓不复为“疾病”所困扰。

后来,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历来有很多争议,但是,抛开这一点不说,神农氏这种为了民众的利益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受到了各个时代人们的尊敬,先民封他为“药神”,就是敬仰他的一种表现。

佛 教

001佛教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佛教源于古印度,大约在汉朝时传入我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影响也极为深远,久而久之,佛学也不免成为了我国国学的一部分。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方面,不少人都相信“金人入梦,白马西来”,说是汉明帝梦到金人,所以,派人迎佛法,和尚摩腾、竺法兰才以白马驮了《四十二章经》等来中土,在洛阳建了白马寺。现在洛阳白马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缘于此。

但有学者指出,竺法兰其实是三国时人,摩腾则是刘宋以后的人物,白马寺之名也始见于晋,整个故事至齐梁时才成形,因此,汉明帝说并非事实。

后来,又出现有东汉初的说法,唐韩愈在上唐宪宗《论佛骨表》中说,“佛者,……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但此一说法仍有商榷之处。由是观之,佛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

002佛教是如何中国本土化的

佛教是传人中国甚早而又传播最广的外域宗教,在儒学与道教的影响下,渐渐地蒙上了中国色彩,成为适应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需要和满足一般中国百姓精神寄托的汉地佛教,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人民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末期,汉译佛经大量出现,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思想结合,得到迅速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社会大流行,诸朝君臣大多信佛,中国佛教的发展达到第一个高潮。北魏都城洛阳城中有1367座佛寺,其中以永宁寺规模宏大,僧房达1000余间。唐朝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则反映了六朝江南佛风的弥漫。

到隋唐时期,统治者普遍对佛教采取利用政策,佛教进入繁荣鼎盛时期,并形成了若干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及三阶教,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形成了亚洲佛教文化圈。

佛教不仅在汉族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公元7世纪初,大乘佛教由汉族地区、印度和尼泊尔分别传入西藏地区,经过长期传播与发展,至10世纪后期,形成了既区别于东南亚、日本甚至印度的佛教,又与我国汉地佛教有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

唐末以后,佛教开始衰微。宋、元、明、清时,佛教更是每况愈下。各宗思想,由于诸宗间及“三教”日益融合,其界限已愈来愈模糊。

003大肚弥勒佛的原型是谁

大腹便便的“皆大欢喜”大肚弥勒佛在我国各地寺庙中都可以见到,他袒露着肚皮,成天笑眯眯的,似乎在让你把世界上的忧愁烦恼忘个精光。

佛教认为,弥勒是释迦牟尼佛婆婆国中的一位大菩萨,原来在兜率天宫内院说法度生,后来降生到下界,又继承释迦牟尼成了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

弥勒虽是佛教人物,但他的形象却是以真人做原型来塑造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真名叫契比,五代时吴越(今浙江奉化县)人,他自号“长汀子布袋师”,常常袒胸露腹,寝卧随处,成天用一根拐杖挂着布袋,内装随身用具,四处化缘。后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他在岳林寺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自称是弥勒化身,然后去世。

此事传开后,人们以为他真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塑其像作为供奉的偶像。五代以后,很多寺庙由原供奉的头戴五佛冠天人相状的天冠弥勒塑像逐渐变为供奉布袋和尚塑像。

004观音菩萨因何得名?原型是谁

观世音,又称“观音”、“观自在”,是中国化佛教信仰的重要的菩萨之一,民间对她的崇拜极盛,老百姓称她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唐朝时候,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有个“世”字,为了避讳,才将观世音菩萨之“世”字免去,改称观音菩萨。

观世音这个名字是释迦牟尼给取的。因为释迦牟尼要她随时观听世人的声吝。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菩萨,能现三十三化身。救十二种大难。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字,就可以得到她的拯救和超度,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观音殿堂的匾额上,有所谓“普渡众生”、“慈航普渡”、“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等字符,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有说观音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生而素食,后来楚庄王病重,只有用亲生女儿的肉做药,才能治好。楚庄王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肯,只有妙善舍身救父,她的这份孝心感动了天上诸神,终于成为菩萨。

现在寺庙里的观世音塑像,大部分是披着白大氅的女士,叫白衣大士;也有的塑着很多手臂和眼睛,叫千手千眼观世音。

005文殊菩萨的身世形象是怎样的

文殊的全称为“文殊师利”,是梵文Manjusri的音译,意译有“妙德”、“妙首”、“妙吉祥”等。文殊形象开始是非男非女的,宋代以后成为面目秀丽、腰肢窈窕、乳房丰满的美妇人形,常骑一青狮、持一柄宝剑,顶结五髻。据说,以青狮为坐骑是表智慧威猛,手持宝剑是表智慧锐利,顶结五髻则表五智。

文殊的身世来历众说纷纭,其最流行的一说出自《文殊师利涅檠经》:文殊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有大慈心,成人后投奔释迦牟尼处学道,成为其弟子,后被释迦佛推为众菩萨之首。但实际上文殊“菩萨之首”的地位未能保持多久,观世音信仰流传以后,文殊的地位便降而处于次了。

五台山被佛徒公认为文殊圣地开始于唐代,李渊起兵太原而得天下以后,便将太原府境内的五台山视为“龙兴之地”,于是,唐时五台山上佛寺建有三百余座,僧民上万。至今,历史悠久的五台圣地仍文物荟萃,趣典繁多。

006“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佛”

经常看到“南无阿弥陀佛”一词,那么,“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佛”呢?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依,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名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

“阿弥陀佛”本是一句梵语(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佛号。“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佛”即指佛祖。故“阿弥陀佛”翻译过来即“无量寿佛”或“无量光明佛”。当和尚或佛教徒进行祈祷或感谢神灵或请求佛祖宽恕的时候,就口头诵念着“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合起来就是一种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依”,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007佛家“四谛法”是指哪“四谛”

四谛法是佛教最基本的教法,是大小乘各宗的共修必修之法。“谛”,即真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佛教认为,世界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即所谓的“苦海无边”。“四谛”说就是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方法的学说。“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苦”是身心逼迫义。佛教认为,众生生命的根本特征就是苦。这些苦又分为“四苦”和”八苦”。“四苦”指生、老、病、死;“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四痛:怨憎会(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亲爱的人在一起又往往分离)、求不得(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

集谛:“集”是招集义,即招感集起苦果的因,包括一切烦恼和由烦恼所生的业。

灭谛:“灭”,即寂灭义,即圣者以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境界,即涅槃果。

道谛:“道”,即能通义,由此道能通往涅槃城,是证得灭果的因,通常指佛教最常见的八正道。

008五欲和六欲各指哪些

这两个词都是佛教专用语。

五欲是指由声、色,味、香、触引起的相关情欲,即声欲、色欲、味欲、香欲、肉欲。也有的是指财欲、色欲、食欲、名誉欲、睡眠欲五欲。

六欲,佛家所说人的六种欲望,指由六根引起的欲望,即: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皮肤的嫩滑光洁欲、人相而引起的情欲。

009佛教“六字真言”是哪六字

佛门咒语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这六字真言了。藏传佛教认为,常持诵六字真言,可以除病免灾,使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因此,我们经常能在藏区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

“唵嘛呢叭弥吽”的大致意思是:“皈依观世音菩萨!但愿仰仗您的大力加持,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

“六字真言”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弥”,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讲述,这六字可以分别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唵关闭天道门;嘛关闭修罗道门;呢关闭人道门;叭关闭畜生道门;弥关闭饿鬼道门;吽关闭地狱道门。因此,念动这六字真言可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独开往生净土乃至成佛门的功德。

010佛语中的“机锋”说的是什么

在佛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机锋”,或“斗机锋”的说法,这“机锋”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机,指受教法所激发而活动的心之作用,或指契合真理的关键、机宜;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意思是说,禅师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时,常以寄寓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的言语来表现一己的境界或考验对方。

禅宗自称释迦牟尼教外别传,以心传心,所以,他们把师徒之间在动作行为或言语上的相互默契看做是参学的究竟。起初,一般采用隐语、比喻、暗示等方式,故弄玄虚,以曲折隐晦的兴法绕路说禅,如千年怀让以“磨砖不能成镜”启发道一放弃坐禅,而道一又以类似说教引导慧海发现自心佛性。后来进而发展为拳打脚踢,棒喝交加。

例如,僧问:“如何是吹毛剑?”师答:“骼。”问者以为用无比锋利的般若智慧之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就好像以最锋利的钢剑,只要把毛发向它的刃上吹去,毛发便立时而断。但是骨骼根本无毛,所以,纵然有吹毛立断的利剑,也无处可施其能。这是说,从禅宗角度看,本来无菩提可证,无涅槃可得,一切执著都有害无益。

再如,僧问:“如何是佛?”师答:“麻三斤。”这似乎是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但其用意十分清楚。那就是要把禅僧的一般思路挡回去,令他引起反照,反照自己成佛的本源。每个人本来是佛,只是没有发现罢了。类似的机锋还有: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我作一领布衫重七斤。”问:“如何是佛心?”答:“萝卜重三斤。”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坐久成劳。”或“板齿生毛。”

011“缘起而不真”是什么意思

“缘起”是说事物由因缘而起。因缘是指构成事物的因素和条件。缘起是佛教经常引用的观点,他们认为缘起可以说明世间一切世象,因缘聚合则事物生起,因缘离散则事物坏灭,因此,事物必须依赖于缘起,没有独立的自体。

僧肇认为事物的缘起就表明事物并非真实的存在。他说,事物如果是真实的,那么,它一定是独立的和永恒的,不依赖于因缘条件的支持;如果事物不能独立,而要依赖于因缘条件的支持,那么,它就不是真实的存在。

按照他的观点,一个事物是否真实,就在于它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凡是独立、永恒地存在的事物就是真实的,否则就是虚假的;而要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那就看它是否依赖于因缘,凡是依赖于因缘才能生起的事物就不是独立、永恒的,凡是不随因缘的聚合离散而生灭变化的事物就是独立、永恒的;既然佛教的经论里已经充分说明万物依赖于因缘,那就足见万物不能独立、永恒地存在,而不能独立、永恒地存在也就意味着不是真实的存在。

012怎样才能“由苦入空”

魏晋时期,有的佛教学者从当时流行的玄学的背景出发,对讲性宽智慧的《般若经》和其他佛教经典作了五花八门的解释,形成了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六家,其中本无一家又分本无与本无异两宗,合称“六家七宗”。

鸠摩罗什的弟子、东晋著名的佛学家僧肇特别作了《不真空论》,针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的观点给予了批判性的总结。僧肇认为,对于佛教空宗所说的“空”,应当从“不真”即“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像般若各派那样,或者从事物没有实在的本性去理解,等等。

而所谓“不真”,也就是“假有”,佛教说“空”,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即所谓绝对的断灭的“无”,而只是说它是不真实的虚假的存在;虚假的存在依然是一种存在,依然是“有”而不是无。

所以,性空和假有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例如,道士做法变出的幻化人,汉武帝便有过切身的体验,所以,不能说没有这幻化人的存在,只是这幻化人不是真人是假人罢了。“空”的含义,也应当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僧肇的“不真空”论对佛教学者更好地理解空宗性空的学说提供了帮助。其实,中国佛教的各个分支,都是力图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人们达到对现象世界的虚幻性的认识,从而自觉放弃对主客观世界的一切执著追求,以此来摆脱人生的痛苦。

013法显是怎样西行求法的

法显,东晋高僧,俗姓龚,司州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法显3岁出家,20岁受大戒。他为人志行明敏,仪执肃整,学问精深,常慨叹律藏传译未全,立志西行求法。

公元399年,法显以65岁的高龄,与四位同伴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渡流沙,越葱岭,参礼佛迹,寻找佛经,于元兴元年(公元402年)进入天竺(今印度)境内,获《摩诃僧祗部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论》等梵本,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获《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经》等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