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玉皇、玉帝最早于公元四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南朝道士陶弘景所作的《真灵位业图》中记载有玉皇、玉帝道君这样的神灵,列右位第十一位,仅是元始天尊的辅佐。信奉玉皇大帝最盛的是在唐宋之时。不过,唐朝的玉皇、玉帝主要还是一位神仙,还没有获得天上人间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北宋时,宋朝皇帝多尊玉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上帝”和“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这样,玉帝就被官方尊为至上神,变成了天上人间的主宰,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圣和人间、地府之事。玉皇有制命九天、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掌握之中。
玉帝住在金阙云宫灵霄宝殿,那里有三十三座天宫和七十二重宝殿,“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谢的名花;炼丹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玉帝手下十代冥王管人间生死:四海龙王管天气变化;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神勇盖世;太白金星、二郎真君、五方五老各路神仙,个个法力无边。
道教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圣诞日。这一天,道士们要举行祝寿道场,诵经礼忏,称“玉皇会”。每年腊月二十五日,玉皇大帝都要出巡天上人间,考察众生的善恶祸福,所以,道教徒要在这一天开设道场,隆重接驾。
010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吗
在道观的大殿正中一般都供奉着“三清”的尊位,其中的太清就是太上老君(其他两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他们统领所有天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
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历史上实有其人。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后来被道教尊奉为始祖,并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
老子与道教其实并无关系,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也未创立宗教。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后来道教奉他为始祖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道德经》正合道教宗旨;二是老子出生年代早;三是老子有许多神奇的传说。
有关老子的传说,最著名的要数“紫气东来”的故事。相传周康王时,东宫宾友尹喜观星望气,见东方紫气西移,天文呈现出祥瑞之象,知道将有圣人入关,就求为函谷关令。第二年夏天七月,老子果然离开中原西行入关,尹喜就把他挽留下来,对他执弟子之礼,邀请到玉楼观。老聃给他讲授了《道德五千言》。次年,老子升天而去。尹喜继续留在玉楼观清修三年,撰写了《关尹子》。尹喜后来远赴蜀地追寻老子,也升天成仙了。
道教在关于老子的传说上,进一步加以神化。魏晋时老子已成为玄妙玉女所生,并认为他是宇宙生成的根本,是万物之源。
011陶弘景本是道士,为何又是“山中宰相”
陶弘景(公元456年~公元536年),字通明,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号“贞白先生”。
陶弘景自幼聪明异常,读书万余卷,琴棋诗画,无不精通。15岁著《寻山志》,不到20岁即被萧道成引给诸王作侍读。公元479年,萧道成建立齐国。对陶弘景更加倚重。但陶弘景此时已一心向道。
梁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陶弘景辞官赴句曲山(茅山)隐居,从孙岳游学,并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几次礼聘,他都不至,却常常向他咨询朝廷大事,当时的人都称他是山中宰相。
由于王公贵戚,“参候相续”,干扰频仍。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关门读书,与世无争。陶弘景终生未婚,于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无疾而终,享年81岁。传说,他逝后的很多天,身体颜色不变,屈伸自如,香气氤氲满山。
陶弘景的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并将儒家伦理观念引入道教理论体系。善书法,尤精行书,长于医药、历算、地理。在整理古籍《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吸收当时药物学新成就,撰著《本草经集注》七卷。另参照佛家宇宙诸天体系和经典规模,著作《真诰》,是道家重要典籍之一。
012吕洞宾为何成了“八仙”之一
吕洞宾,著名道士,原名吕岩,又名岩客,字洞宾,号纯阳子、回道人,河中府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人。
吕洞宾生于世代官宦之家,自幼熟读经史,有人说他曾在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当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吏。
后来,他因厌倦兵起民变的混乱时世,抛弃人间功名富贵,和妻子一起来到中条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对可望,遂改名为吕洞宾。
民间传说他在修炼过程中,巧遇仙人钟离权,拜之为师,得成仙果,遂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为“八洞神仙”。之后更是云游天下,在岳阳、洞庭、泰山、华岳等地扶危济困,点化孝子,深得百姓敬仰。
吕洞宾是钟、吕内丹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将道教修炼的丹道学,由外丹的烧炼转化为内丹的修炼。这是道教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变革。
吕洞宾仙去后,家乡百姓为他修建了“吕公祠”。之后,在民间长期流传中,他的名声也像雪球的滚动一般,故事愈来愈加丰富,成为一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
元初,丘处机弟子宋德方奉敕在吕洞宾家乡按照皇家宫殿格局大兴土木,为吕洞宾修建了永乐宫,在无极殿供奉三清诸神,纯阳殿供奉吕祖,重阳殿供奉王重阳和全真七祖。
013陈抟老祖有何贡献?为何被称为“睡仙”
陈抟(公元871年~公元989年),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人(今安徽亳州)。
相传,陈抟直到五岁方能说话,便聪悟过人。十五岁时,己通晓儒家学说,道教玄理,能诗善文,小有名气。尤其是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不能遗忘,更显得神异奇特。
后唐长兴年间,陈抟接连两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科考入仕的道路,使得他心灰意冷。一场大病之后,他心中豁然开朗,深知学儒简陋,不堪大用,于是散尽家业,分给穷人,只带了一个石铛,游行天下,歌乐自在,其名日显。
后唐明宗听说后,屡次召见陈抟,赐号清虚处士。后居武当山修行二十余年,服气辟谷,恬然自处,撰《指玄篇》八十一章、《入室还丹诗》五十首,又作《钓潭集》万余字。七十余岁后徙居华山,常常闭门卧睡,数月不起。周世宗欲拜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后来便赐号“白云先生”。
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就因为他精粹道德,以睡玩世,要证明《道德经》所说的:“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014王重阳与“活死人墓”是怎么回事
王重阳(公元1112年~公元1170年),道教全真派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
他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才思敏捷,善属文,又颇喜弓马。后因感社会动荡不安,遂弃家修道。
相传,他在48岁那一年,于甘河镇(今陕西境内)遇吕洞宾之化身,得授修炼口诀,遂通仙道。仙师曾指东方让王重阳观看,竟有七朵金莲结子。仙师笑曰:“岂止如是,将有万朵玉莲房也。”此后,他在终南山修了一个隧道,名活死人墓,穴居修道。
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悟道后的王重阳忽然烧掉自己的居所,只身去山东传道。很快就有了很多徒众,并且收了七个大弟子,即马丹阳(钰)、孙不二(马钰之妻)、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七人,应七朵金莲之兆,世称“全真七子”。
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著作有传道诗词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015张三丰本为“张邋遢”,为何成了著名道士
张三丰(生卒不详),元、明著名道士,名全一,又名君宝,字君实,号玄子,南召县人,因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自称张天师后裔。他曾游宝鸡山中,有三山峰,挺秀仓润可喜,因号三丰子。
传说其风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天下,居无定所。进入明朝,自称是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
张三丰认为,古今只有正邪两教,所谓的儒、释、道三教只是创始人有所不同而已,实则是释迦牟尼、孔子、老子,都可以称作是道。
张三丰在武当山住持修行期间,以太极立宗,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派武功的创立者。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收入《道藏辑要》。
016丘处机为何被尊为“长春真人”
丘处机(公元1148年~公元1227年),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他曾一次次地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不止。
19岁时,丘处机独自去昆仑山烟霞洞修行。第二年,闻王重阳至宁海州传道,遂下山拜师,成为王重阳的弟子。
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八月,丘处机入皤溪(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穴居潜修七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陇州龙门山潜修六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修炼期间,丘处机“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其清苦,但他“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冬,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便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兴定九年(公元1225年),带弟子18人从山东莱州动身,行程万余里,与成吉思汗在大雪山会面。成吉思汗询问长生事宜,丘处机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成吉思汗深为赞赏,尊其为“神仙”,并赠与虎符及玺书。
元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建天长观(今白云观)。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声誉显赫。从此,寺庙改道观,佛教徒更道教者不计其数。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丘处机在天长观病逝。终年80岁。元世祖时,追封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