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是我国古代国家军政机关,与中书省并称“二府”。
枢密院最初设置始于中唐时期,宋太祖沿袭此制,职在管理军籍、武官之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及作战计划,有调兵之权而无掌兵权。以枢密使为首长,另设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等官。任此职者一般为文官,且往往即由同平章事兼任。
金元因宋制,唯元例由皇太子兼领枢密使;且枢密院已不再与中书省并列,地位低于中书省;为征战需要,两代均有行枢密院之设。此外,辽代亦有枢密院之设,但其制较为特殊。
辽在北面官系统的北南宰相府下设此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在南面官系统中,初以枢密院兼行尚书省事,行政机关吏房、兵刑房、户房、厅房等,皆归其统辖。后尚书省独立,枢密院始作为纯军政机关存在,但其职任较轻,以掌管汉人兵马之政为主。明代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后废止。
027路、州、府各是什么行政单位
路是宋代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在宋太宗初期,一直实行“道”、“路”并存的行政区划制,在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
当时,路的长官称为监司(有四个),路下设有州,州的实际长官是知州,州下设置县,县的实际长官为知县。
此外,宋代在重要的地方设为府。宋代实行的是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它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行政长官权力,在路级行政机构实行分权管理,监司互察,加强对州县官的监管。但是宋代的地方官受制于中央太大,最终还是流入了卑弱的境地。
028“省”是怎样成为行政区划的
将省作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元代。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以后,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创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它不仅统管全国行政,还直辖大都附近的河北、山东等地区。在地方则设行中书省,置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总揽该地区的政务。当时全国共有河南、江浙、湖广、陕西、岭北、辽阳、四川、甘肃、云南、江西等十一个行中书省。这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元代的十一个行省划分,成为后来我国行政省区的雏形。明朝朱元璋虽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人们习惯上仍称行省。到清代,不仅恢复了省制,而且增为十八行省,后又增为二十二行省,已很接近我国现行区划了。
不过,“省”的名称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了。当时称宫禁之中为省中。魏晋以后又逐渐把设在宫禁附近的尚书、中书和门下等中央政府机构都称为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些名称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沿用。
综上所述,省原是中央政府机构的名称,后来把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称为行省,到了元朝,由于行省存在的时间过长,于是临时的中央派出机构就固定为地方一级政区的名称。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029在古代,“卖官”也是一种制度吗
在我国封建社会,买官卖官是比较泛滥的,甚至形成了一套统一的制度。
古代的卖官制叫做“赀选”。“赀”,是指财货,“纳赀”,指向政府缴纳金钱或财物,拜官授爵。故“赀选”,又叫做“卖官鬻爵”。
秦代的时候,规定可以纳粟授爵。而到了西汉文帝时,为了培养一般老百姓对于抵抗匈奴的爱国感情,下令“边民入粟边”则拜爵,与此同时,又颁布了纳赀钱可以为官的法令。中国的卖官制从此兴起。
这个制度创立之初有反贪的意味,这是因为西汉初期,中下级官吏俸禄并不高,所以,政府担心家庭贫苦者一旦为吏,容易贪污。例如,汉代著名的廉吏张释之,就是“以赀为骑郎”,后官升至廷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可见,卖官制度并不能全然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应该放到历史背景中。
到了东汉中后期,卖官甚至成了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汉灵帝时期,在京城的皇宫宫门外,公开贴榜,标价出售。当然这样的做法最终会造成官员素质的整体下降,政府与有钱人达成了一个买卖协议,而这个协议是以鱼肉人民为代价的,可见,政府最终的垮台是不可避免的。
030古代王朝如何为功臣皇族封爵
每个朝代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会授予一些贵族和功臣爵位,以此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爵位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会有相对应的食邑或财富。
《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这一时期,封爵就是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
周朝的封爵以血缘关系为主,所封爵位、邑地都由嫡长子孙世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强悍,封爵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国家改变了按血缘关系封爵的做法,主要依据对国家的贡献与功劳的大小来授予爵位。
比如,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取消了王族封爵,定二十等军功爵,由低到高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是否授予爵位要看军功的大小,如在战场上斩敌方甲士首级一个,即可赏爵一级,增加田一顷,宅九亩。
秦国的这种典型的军功爵制,把军功同爵位、待遇相结合,对象也多为战士和平民,很有开创性。但是,这种爵位享有的仅是衣食租税,称“食邑”,其爵位不能世袭,也不能拥有邑地内的政权和兵权。
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并存,皇族可封为王、侯两等,功臣封爵沿袭秦的二十等爵制。西晋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名称合并,但最高一级的王、亲王只封予皇族。
唐代封爵分九等,有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元代时凡是宗室、驸马通称诸王。明代以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文武官员的封爵是公、侯、伯三级,各加地名为封号,但只有岁禄而无实际的封邑。清代宗室封爵为十等,名目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将军等。按宗亲世系分别授予。其中,贝勒、贝子是满语“天生贵族”的音译。
另外,封爵制度对皇帝的妃嫔、女儿、姐妹、姑母,以至功臣的母亲、妻子等,也授予封号,如唐代王之母、妻均称妃,一品官之母、妻称国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妻称郡夫人,四品官之母、妻称郡君,五品官之母、妻称县君等。享有朝廷封号的贵妇称“诰命”,在封建社会意味着无上的荣耀。
031古代的官吏也有休假吗
我国的休假制度很早就有了。汉朝时,政府机关便规定工作人员每5天休息1天,称“五日休”;唐朝时改为“旬休”,即每10天休息1天,古时的休假可能是采取轮休的制度,因为在休假日里,政府机关的办公活动还是要照常进行的,如汉代的霍光在休假时,就往往由上官桀代他办公。
古代除定期的休假日外,也有节假日,如唐代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清明节放假4天;明代冬至日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此外,还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60日为限。
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朝规定二品以上的官员,在假满时,要向衙门报到,不然就会扣掉一个月的俸禄,更有甚者,还会因此被免职。
古人在休假日时,虽然可以自由活动,但通常还是用以洗头、洗澡,所以,古代的休假日又称“休沐”(洗头)或“休浴”(洗澡),因为古代男子蓄发梳髻,头发长,洗一次很费力,所以,都放到休假日来进行了。
到清朝初年时,随着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一词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032古代也有人才招聘吗
招聘作为一项选拔官吏和征求人才的办法,在我国可以追溯到殷商。据《孟子》记载,商汤曾五次派人“以币聘”伊尹辅治国政。到了周代,人才招聘开始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礼贤者”,广征各方人才。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有的国家利用招聘办法取得贤才,使国家兴盛起来。著名的有燕昭王示贤的故事:燕昭王为郭隗筑宫,树立礼贤样板,卑词厚币招聘天下贤才,招得乐毅、邹衍、剧辛等贤才。一时间,“士争趋燕”。此外,秦国从关东六国征聘大量人才,使得秦国强盛一时,终有灭六国之举。
两汉时期,人才招聘进入黄金时代,汉高祖发布诏令说:只要发现了贤才,郡守要亲自劝勉,驾车送至京师,如果不这样做,就要受免职处分。汉武帝即位之初,也下诏招聘人才,当时,应聘者达上千人。
汉代以后,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招聘制度开始徒具虚名。特别在隋朝以后,科举成为主要选官办法,招聘制度渐趋衰微。但是仍有一些帝王将相,利用招聘制度延揽了一大批人才,如三国曹操、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特别是朱元璋,曾于龙风十年,命中书省引拔卓荦奇伟之才,地方官选民间年二十五以上有学识有才干的人,荐举到中书省,与年老官员参用。洪武元年,他还下诏“征天下贤才为守令”,“有能辅朕济民者,有司礼遣”,指示有关部门“以礼聘致贤士”。
033古代也有官员退休制度吗
古时将官吏年老退休,称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周朝初年,随着国家机构的发展,官吏增多,分职任事,“致仕”则成为官制中的一项内容。到汉朝时,逐渐形成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
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这一制度被历代所沿袭,唐朝也规定,诸职官到了七十岁后,由于精力衰竭,就可以退休了,如果是身体有病或受伤,还可以提前退休。唐以前,一品至五品的高、中级官吏可致仕,元为三品以下,明、清凡官年老告休,则令致仕。但朝廷重臣,有功者,特旨选用者,不受限制。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即使三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天文、历法专家郭守敬,超过70岁后向朝廷申请退休,朝廷不准,最后他死在太史院任上。
古代官吏退休后,政府在政治和物质上均给予优待。唐对致仕官吏加授级、衔,五品以上官可得半禄,有功之臣,天子恩典,可行全禄。如唐朝名相房玄龄、宋璟退休后,皇上都赐以全禄。明太祖规定:“四品以下者,各升一等,给予诰敕。”高级官吏致仕后死亡还有赠官,赠谥,派人祭奠,准入“贤良阁”等优惠。
034古代的官服有什么考究
补服,又名补子和背胸,是古代官服上的一种徽饰,用金线和彩丝绣成鸟兽形象,补缀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标识官的不同等级。
这是明代的发明,当时,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至四品穿红袍;五至七品穿青袍;八九品穿绿袍。
后来,这些又都为清代承袭,但又有所不同。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紫鸳鸯,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另外,御史、按察使、提法使这类执法者,均绣獬豸。
清代官服还讲究戴红顶子,即帽顶上的珠饰,一品红宝石,二品花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石,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花金,九品花银。
古代吏制
001“官”的本义是什么
“官”的本义是指庇护人民的人,但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官”给人的印象却从庇护人民变成了庇护自己,欺压百姓。
“官”是治人的,人民处于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民众希望得到一个安稳的庇护,但是没有保障机制可以使得他们的愿望发挥太大作用,所以,古代政治的极致也只是民享,而不是民治。
002“僚”如何有了官员的含义
在《诗经·陈风·月出》里有“皎人僚兮”的句子,这里的“僚”字意为美好的容貌,也是“僚”字最初的意义。
后来这个意义又引申出“同僚”一词,《尚书·酒诰》里面有“百僚庶尹”的句子,属于商王朝的内廷官员,后来,僚就变成了一般官员的意思。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僚”一般指的是内部的官吏,这个“内部”是相对的,对于君王,内部就是朝廷,对于地方官,内部就是衙门里面,即使是幕僚这样非编制的群体,还是用了“僚”这个称呼,加上一个“幕”字更加可见私属的意味。
003“吏”指的是什么官
在上古文字中,“吏”与“史”、“事”、“使”都是一个字,指的是拿着笔记事的官员,从《周礼》看出,地位不会太高,早期很可能遍及各个部门,管理记事与文献。
因此,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吏”指的都是低级官员,在“官”之下,而且“吏”强调作为官守的责任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倒是很接近今天所谓的技术官僚。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吏”在古代也指官府里面的胥吏或者差役,属于政府机构里面跑腿的佣人,已经不属于官僚的范畴了。
还有一点,传统上说“吏治”,一般指的是地方政治,因为“吏”经常被指称为地方官员,所谓“西汉吏治之美”,就是说西汉地方政治的优良。
004“丞相”的权力有多大
丞相,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职位称号。在我国君主专制时期,丞相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天子。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宰、尹、太师等官职,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但不具备后来丞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开始出现。
史载,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设左右丞相,其后或置丞相,或置相国,统一后仍旧。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置丞相,间或亦置相国或左右丞相。成帝以后,丞相改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同行相权。东汉相权转归尚书台行使,丞相变称的司徒只是“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传》)。东汉末年,又恢复了丞相之职。
魏、晋时期,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相,无定名也无定员。南北朝期间,宋、齐、梁、陈、魏、周等朝,均设丞相或相国。隋代,废除丞相,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行相权。
唐承隋制,行相权者多不称丞相,仅在唐玄宗时,尚书省长官称左右丞相,宋因唐制而损益之,直至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行相权者复称丞相。
元朝时,中书省的实际长官称左右丞相,明初沿元制,到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罢左右丞相,此后因此不再有丞相之称。但明清两代的内阁大学士虽无相名而有相职,故尊称为相。
005历代宰相之名与职权有什么不同
“宰”原意是指主祭祀时宰杀牲畜的主要家臣,“相”则是在古代主人会见宾客的时候,辅助主人进行接待仪式的人,一般由家中高级家臣担任。宰、相这样的名称成为国家最高的行政长官的名称,说明家天下的情形已经出现,原来是管理一家的家臣因为这个家庭成为天下之主而成为管理天下的行政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