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族群与族群文化
7567300000109

第109章 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2)

霸王项羽是琅琊王与太原王共有的神,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二月初二,两次举行隆重的游神仪式,一般而言,下庙的项羽神像在二月二先出门,上庙(下洋)的后出,元宵时,又反过来。坝尾的游行队伍又分两支,一支从沙离寺出来(一房),李湖和坝尾的二房每年轮流做头家,中坊琅琊王的人归于坝尾和下洋一起做,街上的人群接其原来所属房支归于自己的队伍,即属琅琊王的归坝尾,属太原王的归下洋和上庙这边。每年的游行线路是固定的,下洋的武相霸王从庙里抬出来后直拐弯到巷头——街上——坝尾——中坊——上庙——下洋再回到庙里;琅琊的武相霸王从坝尾郑坊庙出来——中坊——上庙——下洋——巷头——街上——坝尾,每年两条线,成了一个圈。所需费用按房支分摊,解放前由于有“蒸尝田”不用集资,现在则要先预算,再分摊,不够就补交,多余的留存来年再用。迎神赛会时有花灯、龙灯、銮驾和“肃静”、“回避”木牌等,官家气派十足,俨然一幅帝王出巡图,佩刀将在左右侍立,舞龙队在前开路,鞭炮齐鸣,游行一圈得七八个小时,同时“定光古佛”、“观音菩萨”也出庙跟随“霸王”风光一场,游神队伍经过谁家,谁家就放鞭炮迎送,游行不到的人家会赶到临街的路口,放一串长鞭炮,以示对神的敬仰。

(2)林姓的“福主公王”、钟姓的“三将公王”。巷头林姓不信仰西楚霸王项羽,它有自己的“福主公王”,每个庄的村口都有,它也叫“社公”,福主公王没有雕像,只有一块石块,只保佑本村的人,这儿也有一座妈祖庙,不过是90年代才迁过来的。濯田钟姓一般没有祭祀神明的活动,但在每年的四月十一返回同睦坑祭拜“三将公王”。三将公王是钟姓的“家神”,相传是钟姓始祖全慕公的三个部将陈公、云公、传公,他们忠心护主,助主成就大业,最后战死在战场上,为慰三公之阴灵,钟全慕公请报皇上敕封三公为“王”,并要求家人世代朝夕奉祀。从此“三将公王”就成为钟姓宗族之“家神”,每年的四月十一,祭拜“三将公王”的仪式除了在同睦坑外,其他各地的钟姓嗣裔并不施行,方便的话就回同睦坑,在祖里参加祀拜活动。

(3)天后信仰。天后信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妈祖信仰”。濯田的天后宫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甲申岁,宫址坐落在坝尾原郑方街,今兴隆上街尾,坐南朝北,1949年解放后改做粮站,后又设供销社仓库,“文革”期间一度被部分损坏,妈祖像被毁,殿堂拆除,龙柱被削平,门前的石牌楼被拆毁,石狮、石鼓尽毁。199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濯田镇十乡众弟子经协商决定修复天后宫;1994年重塑妈祖金身,并举行隆重的登宝座仪式。重修后的天后宫富丽堂皇,宫宇系砖木结构,石柱三对六根,檐柱为精雕龙石柱,龙身龙颈雕刻得栩栩如生,宫宇高达8米,内设上下厅,上厅为正殿,是妈祖娘娘之宝殿,左片为功臣祠,右片为土地祠,下厅宽敞可容纳数百香客,屋内画栋雕龙,工艺美术引人入胜,总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另在左侧建有厨房一间,面积约50平方米。濯田天后宫当初是由一个在外经商的濯田王姓人发起牵头筹建的,他去广东做木材生意,从这儿放木排下上杭,经永定,人韩江最后到潮汕一带,由于常在妈祖信仰盛行的潮汕等沿海一带从事商业贸易,很自然就接受了“海神”妈祖信仰,并把她从沿海经汀江带到了濯田。在香火鼎盛时,据记载属于天后宫的田产,单在老石桥一带,就有30多亩地,每年可收七八十担谷子。这些收入除了支付天后宫里的杂役人员工钱以外,其余的可用于每年的祭祀活动开销。

如果说西楚霸王项羽把琅琊王和太原王以及其他小姓的人联络在一起的话,那么,天后宫则是整合了所有濯田人及其周围方圆数十里的老百姓。天后宫的祭祀活动每年两次,3月23日、10月23日在天后宫做科仪,濯田人和附近十乡的人都会来。10月23日这一天人数有时多达千人,这一次的活动前后延续三天,3月23日没有这么多人,但科仪活动是不变的。参加的人多数是十家、八家自己组成一个个“会”,轮流做头家,天亮时到天后宫祭拜,完了各自回家做吃的,除了3月23日、10月23日外,正月初一、十五也都有人来烧香。

濯田的天后宫不但是当地民众信仰天后的“圣殿”,而且还是当地民间自治机构,它有效地调节各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自治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调解民间纠纷。天后宫的调解人员来自周围“十坊”,十坊是个概数,意指不同姓氏的人,甚至离濯田二十几里的村落都有代表,每届十几人,每个村有一名代表,调解人员的职责就是评理,如姓氏争斗、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市场纠葛等,不去找官,来找天后宫。大家都认为这儿公平,判定之后就算不服气也得服从。更重要的是,它会主持公道,替小姓和外地(如上杭、连城等)人说话,他们能在这儿生存下来,就是因为有讲理的“主儿”在,一旦遭强人欺,天后宫的人便会出面斥责。

第二,管理墟市。在濯田,很早就有墟市。据说在现在几个主要族群到来之前,就有人住在这里,主要是车姓、郑姓、项姓等。当时这儿叫“车项坝”,但他们后来都外迁他乡,留下的墟场逐渐被王姓的人购买下来。最初的墟市在中坊一带,范围很小,商业店铺不多,倒是临老石桥的渡口边热闹得很,赶集时聚集上百只船,它们上长汀(县城),下上杭,买卖的货物有从上游山区放木排下来的杉木、大米、毛竹、土纸、烟草等,这些物资除了在濯田本地销售外,大多运往周围数十里范围内的农村,远的运到江西去。市场的管理主要由建在河边的“天后宫”人员专管。天后宫参与管理墟市也许也是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我们前面说到濯田墟市起初由中坊王姓的人独控,后来随着其他姓氏的人参与进来,包括上杭、连城的商人也来这里做生意,打破了一统的局面,如何协调利益分配成为大问题,天后宫就承担了这个职能。可见,妈祖信仰完全超越了宗族力量和地缘聚落的条块分割,成为调和各种社会力量的重要的“杠杆”。

2.民间仪式活动:迎神赛会

(1)庙会。庙会又叫“联社”,在濯田,庙会大多由沙离寺牵头,参加的人不定,各姓氏的人都可以,沙离寺建立年代无法考证,县志上有记载,但年代亦不详,解放后曾有段时间用来做中学,现又改作庙了。庙会每月十九(农历)都有一次,但规模不等,多的几百人,少的十几人也行,都是自愿的,不过,去的大多是吃“花素”的人(有时初一、十五吃索,有时初七、初八、二十七、二十八或者有时每月吃十天、二十天素,当地人把这种不定期吃素的习俗叫吃“花素”),参加的人不分房支,因为沙离寺的神是人所共有的。它里面供奉释迦牟尼、伏虎、如来佛、观音。

当然最隆重的还是2月19日观音菩萨生日,不吃花素的也去,一为看热闹,二呢,心里多少有点信。做“联社”时,有很多人自愿去沙离寺帮忙,这些人叫“社民”。他们以“朋”为单位,每朋10人,每月的庙会由一朋负责。2月19日这次规模大,18日就要去帮忙,准备第二天要用的米粉、地瓜粉、豆腐等食品,以准备够300人左右的用量。这里的桌子也是大家捐赠的,2月19日10点左右开始做“科场”,由和尚、尼姑主持,吃常素的穿袈裟,吃花素的穿长袍子,穿袈裟的坐前面,穿袍子的和居士,以及旁观者居后跟着一起念,中午在寺庙里吃,每桌10人,自愿组合。来吃的人都要带一些东西来,钱、米、面、地瓜粉、油都可以。因为不能吃庙里的,带多带少无所谓,吃完后,稍休息一下,下午接着做“科”,也可以走,整天都是香烟缭绕,鞭炮不断。

(2)打醮。打醮不同于庙会,在时间上,只限于正月十五、四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四次。在参与对象上是按村划分的,这里基本上是单姓村,所以,也可以说是以姓氏分类,以房支为基础。村中的其他小姓,依附大姓,打醮时提前2~3天做准备,领头的准备食物,提前一天到霸王庙里请菩萨:定光古佛和五显大帝,把它们抬到头家家里来。做头家的人家得提前半月全家吃素,以示虔诚,菩萨到家后要请和尚念经,全村人都来,也可以请远房的外地亲戚来。本村人自己会送一些东西到头家家里来,叫“送茶”,包括蜡烛(大的可重达近百斤)、鞭炮、面粉、鱼、鸡等(不要猪肉),每家每年自愿承担,大家先估计每次大概所需费用,每人要出多少,拿出来,不够的由头家贴上,一般而言做头家的都会亏。钱花在食物上的不多,大多花在请和尚演(木偶)戏、放电影等活动上。打醮时间前后共三天,第一天叫“起首”,第二天叫“正醮”,第三天是尾声,第四天(初十六)就可“开斋”了。完了再把菩萨送回庙,也有的留在家里,等到下一次轮到谁家时再来请。过去,举办这样规模的活动有钱人还好说,没钱的人家就要到处借。庙会时不用抬菩萨出来,但这种迎神打醮则要抬神巡村。唯一例外的是元月十五时,濯田的所有神明:西楚霸王、观音菩萨、定光古佛、“福主公王”等都要抬出来巡村,整个濯田的人都可以参加,但琅琊王与太原王略有不同,前者正月十五打醮时,除了提前一天去沙离寺请“公达(老爷)”神以外,第二天上街游行时,还要抬两个小孩,一男一女,中坊的琅琊王后裔房支跟坝尾也有分工,中坊出龙灯,坝尾就接菩萨,中坊接菩萨,坝尾就出龙灯。而在太原王,一般不参加琅琊王的游神,而且太原王接的神是武相霸王。巷头林姓在正月十四、十五也祭自己的神“福主公王”(他们没有霸王庙)。属于林姓的寺庙在翠梅山,寺庙里供奉的是三保菩萨、观音菩萨、定光古佛、五谷大神、关圣帝,但抬出来游行时没三保菩萨。据说是因为太重、不好抬。林姓游神时只在巷头的周围,不会转到其他地方去,别姓的人也不到巷头村来。